APP下载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实施策略研究

2018-09-30陈玉丽

关键词:教师应幼儿园游戏

陈玉丽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幼儿园工作规程》《教育部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小学化倾向的通知》中一致强调“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游戏对幼儿的健康、和谐发展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游戏可以对幼儿的认知、兴趣、情感、意志品质、健康心理、人格魅力等方面有促进与推动作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成为幼儿园教育的一种主流发展方向。幼儿教育工作者应以新课程新理念为指导,从幼儿园实际出发,从幼儿“人本”出发,积极探寻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实施策略。

一、游戏化活动方案的科学策划

活动方案指的是某一特定游戏活动的计划、具体实施游戏活动的细则、步骤、相关注意事项等。详细内容涉及主题、前言、开展活动的意义、活动内容、活动时间、活动范围、人员配置、前期准备、活动目的、效果评估、物料清单等。需强调的是教师在游戏活动前期准备阶段,宜将幼儿置于游戏活动的中心地位,配备好与游戏活动相适宜的材料,利用一定的时间与有效的空间,力求通过精心的预设去收获游戏活动的精彩。特别强调的是游戏活动时间的把控尤其重要,时间宜适中,不宜过长或过短。比如,在以“角色互换”的游戏活动之前,幼儿完全可以对自己喜欢的伙伴或父母或老师等角色自由选择,幼儿可以在游戏活动之前对父母、同伴、老师的言行进行细致、有效的观察,为游戏活动作前期准备,由于幼儿前期准备充分,所以在“角色互换”的游戏活动中扮演的角色便会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绽放异彩,会赢得他人的啧啧称赞。需强调的是在“角色互换”游戏活动中如果幼儿出现困惑时,教师应及时的予以引领、点拨、指导,必须时还需尤其耐心细致的对有困难的幼儿予以个别的辅导,从而让每一位幼儿体验、感悟到游戏的快乐。

二、游戏化活动进程的时刻关注

伴随着游戏化活动的顺利推进,教师应对幼儿在游戏化活动中的行为表现予以时刻的关注,以及时了解幼儿在游戏化活动中的需求,当然这种需求既包括幼儿对游戏活动物质材料方面的需求,又包括幼儿对游戏活动中内在心理方面的需求。教师时刻关注游戏化活动进程才能发现游戏活动中的积极成分与消极因素,积极的合理的方面,教师应鼓励幼儿、赞赏幼儿,使幼儿参与游戏活动的积极性与热情更加高涨;消极的方面或存在的问题,教师更应做“细致的观察者”,当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一旦出现游戏活动目标的情况时应在第一时间内予以干预,对游戏活动的材料、时间、空间等方面进行及时的更新调整,使游戏活动沿正确的轨道前行。比如在以“丢手帕”为主题的游戏活动中,教师就应时刻关注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表现,当发现活泼好动、调皮捣蛋的幼儿不能专注于游戏活动时,教师应及时提醒这些幼儿主动热情地参与到游戏活动中去,教师及时的干预,对游戏活动情况的时刻关注有利于推动游戏活动的顺利开展,有利于调动幼儿参与游戏的热情。

三、游戏化活动的主人是幼儿

现代幼儿教育研究认为只有幼儿才是课程游戏化的主人。游戏化活动应以幼儿为中心展开,但令人遗憾的是当下的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实施过程中不少教师喧宾夺主,将教师本身当作主人,什么事情都是教师全盘代替,全程包办。殊不知,这样对幼儿的发展会造成负面影响,幼儿失去了自己的能动性,失去了对游戏活动的积极性。现代幼儿教育主张教师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实施中应起主导作用,去引导游戏化活动的进程与发展方向,在游戏化活动中教师也需及时的参与其中,当游戏场面发生失控现象或幼儿违反游戏规则的时候,教师就应及时给予“拨乱反正”,引导游戏活动的走向。

教师作为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实施的主导者应树立全新的正确的游戏化教学理念,“最大化”地发挥游戏化教学的育人功能,努力为游戏活动构建良好的环境氛围,注重游戏与幼儿一日生活的完美融合。比如,在幼儿晨间锻炼时,就可以在锻炼活动中融入游戏的因素;在卫生值日活动时,就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面去承担不同的卫生值日项目,这样激发了幼儿参与卫生值日的积极性,同时让幼儿获得了一种成功感。教师应将幼儿园的主题教学活动与游戏活动有机的融合,进行有效的整合。比如,在“小小蛋儿将门开”的主题活动中,教师就可以引领、点拨、指导幼儿去自主探究各种游戏,有的幼儿自主探究或与同伴合作探究出以“滚蛋”为主题的科学探究游戏;有的幼儿探究出“我是小鸡蛋”的美工活动游戏,有的幼儿探究出“欢乐蛋蛋碰”的亲子活动游戏;还有的幼儿借助于小小的蛋儿创造出其他新颖别致的游戏,幼儿的主体性一旦发挥,幼儿的能量是不可低估的,幼儿创造的游戏活动精彩纷呈。

四、游戏化活动的激励评价

教师应对幼儿在游戏化活动中的表现予以鼓励,以让幼儿产生无穷的进行游戏化活动的力量;教師要信任幼儿潜在的参与游戏化活动的力量;要努力增强幼儿游戏化活动的信心,以获得游戏化活动成功的体验,但也应允许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失误,允许幼儿失败其实也是对幼儿能够成功的一种信任。

教师应正确评价幼儿在游戏化活动中的表现,并引导幼儿进行自我的肯定与正确的自我评价,以让幼儿建立自信心,以释放幼儿游戏的天性。

总之,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教师应科学地策划游戏化活动的方案,时刻关注游戏化活动的进程,确立幼儿是游戏化活动主人的育人理念,对幼儿在游戏化活动中的表现予以激励评价,以让课程游戏化真正落地生根。

猜你喜欢

教师应幼儿园游戏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爱“上”幼儿园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