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乐的元宵节

2018-09-30李梦瑶

作文评点报·初中版 2018年36期
关键词:灯谜保温杯司马

李梦瑶

我的家乡在湖北,在我们家乡有一句俗语那就是“年小月半大”,意思是元宵节这天比过年还重要。今年的正月十五,我们就度过了一个特殊而热闹的元宵节。

今年春节,远在北京的舅舅一家来我家过年,大家过得非常愉快。正月初八,舅舅和舅妈因公务在身,不得不回北京上班。由于表妹还没有开学,就和外公外婆一起留下来了。

上午,爸爸带着我和表妹到东湖公园游玩,我们先是在东湖划船,由于风大浪高,表妹害怕掉到湖里,于是我们上岸游园,不久我们就发现有很多人在放风筝,于是就央求爸爸给我们买风筝,爸爸也非常支持,立马就带我们去买了风筝。卖风筝的摊位上挂满了风筝:有天上飞的老鹰和蜻蜓;有水中游的小鱼和龙虾;还有地上跑的小狗和大马……而我们最喜欢的是那只花蝴蝶,于是就决定买了一个。剛开始放时,风很小,我拉着线飞快地在草地上跑,表妹在我后面高兴地喊着“加油”,可是风筝飞到一半就掉下来了。好不容易来了一股大风,借着风力我将风筝送上了蔚蓝的天空,我们快乐地跳着叫着:“风筝飞起来了,飞起来了!”我们跑得满头都是汗,一点儿也没感觉到累。

快到中午了,我们回了家,看见妈妈正在包汤圆,于是我和表妹也学着妈妈的样子,从揉好的汤圆面中扯出一坨,把它放在手心搓成圆形,在圆形上按一个洞,把汤圆馅放进去,封住口,最后再放到手心上搓一搓。一个可爱的汤圆就完成了。看看我们包的汤圆真是奇形怪状,有的皮厚馅少,有的皮薄馅多,有的还故意弄两个小耳朵,自己看着就觉得好笑。妈妈一点也没有责怪,而是把那些怪汤圆和她包的汤圆一起放到蒸锅里蒸。不久汤圆熟了,我们吃着自己包的汤圆,心里感到非常惬意,吃着也觉得非常香。

下午三点,小区的移动公司挂上各样喜庆的灯笼,宫灯、兽头灯、走马灯、花卉灯……到处人声鼎沸、花团锦簇、五光十色。在每个灯笼下面都贴着灯谜。我和表妹畅游其间,仿佛来到了《红楼梦》中的大观园,赏灯的人很多,可是猜灯谜的人却寥寥无几。为了调动大家的情绪,我于是翻看了一个比较容易的灯谜:话说西晋(猜一历史人物)。我记得西晋的皇帝姓司马,话说西晋那就是谈司马,于是我想肯定是与写《史记》的汉代司马迁有关,他的父亲不正是司马谈吗?当我亮出我的答案时,主持人当场就表扬了我,还给我发了一个纪念品——小保温杯。表妹见我旗开得胜,也不甘落后,她环场走了一遭,发现了一个灯谜:空中人字飞行,遵守纪律严明,春天飞到北方,秋天江南过冬(打一动物)。她说出了答案“大雁”,非常正确,也领到了一个保温杯。我们高兴得欢呼起来。

晚餐时间到了,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灯谜会,当我们吃团圆饭时,元宵晚会又开始了。于是我们一边吃,一边看,那欢乐的笑声从屋里传到了屋外,从地上传到天上,一直飘到那圆圆的明月周围,共庆这美好的元宵节。

【可圈可点】

本文描写了作者在元宵节的所见所闻,采用“总分”的结构,按照时间顺序写出元宵节的几项活动:游东湖、放风筝、做汤圆、吃汤圆、逛灯会、猜灯谜、看元宵晚会等。行文流畅,叙事清楚,字里行间都有一个“乐”字在流动。

【再上层楼】

本文在结尾时略显仓促,将欢乐的笑声飘到月亮的周围有些牵强附会。建议将元宵晚会写详细些,与前面的活动并重,结尾再另起一段,构成一个“总分总”的结构,这样更能突出语言的连贯性。

猜你喜欢

灯谜保温杯司马
猜灯谜,过新年
设计保温杯
元宵猜灯谜
“司马”原来是官名
猜灯谜
保温杯里,该不该泡枸杞
“司马”原来是官名
“司马”原来是官名
司马云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