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包装物回收问题及其策略研究
2018-09-30杨慧慧
杨慧慧
[摘要]随着电商行业的蓬勃发展,物流行业业务量随之剧增,大量的包装物垃圾应运而生,由电包装物引起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十分严重。京东、苏宁、等电商企业已经在包装物回收或循环利用方面进行了试水工作,同时,菜鸟联盟其他物流行业成立行业联盟,实现对包装物的联合回收。未来,期待电商包装物可以走向绿色化,相关行业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对包装物大规模的回收工作,真正实现循环经济和物流行业可持续发展。
[關键词]包装物回收 循环经济 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据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400.6亿件。而经济日报报告显示,包装物回收率不足20%。国家相关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2018年,新修订的《快递封装用品》系列国家标准对外发布,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巨头纷纷推出绿色物流计划。菜鸟联盟进行包装物的回收工作,到2020年,力求实现全国所有包裹上使用环保面单,一年覆盖400亿包裹;并且要在所有菜鸟驿站小区实现快递回收箱覆盖。2017年6月,京东物流联合九大品牌上联合发起绿色供应链行动,制定“青流计划”,实现整个京东集团的可持续发展。2017年以来,苏宁就一直推行共享快递盒的使用,据悉,到2020年,苏宁将最低投放20亿个绿色包装。
二、电商包装物回收现状及其问题分析
(一)电商包装物回收率低
目前包装物回收率不足20%,而且,纸板和塑料的回收率不足10%。快递包装物的回收模式一般是线性的额,被末端消费者收到后,用各种方式处理掉。回收企业对回收的包装物未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回收过程中回收企业以及回收工作人员都处于松散的协作状态,回收过程中的回收地点、人员、回收数量等等都处于不确定状态。
一是由于消费者环保意识不够强,另一方面国家并未制定一些包装物回收的具体操作规范和强制性回收的法律法规,没有正规的回收渠道和回收模式。
(二)电商包装物过度包装现象严重
电商企业在包装的源头,就采用了过度包装的方式。包裹经常是里三层外三层,过度包装现象尤其严重。快递包装如何“瘦身”和有效回收利用,已成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满足买卖双方对商品的利益的需求,出于对商品的保护和美观考虑,过度包装问题随之产生。
(三)缺乏引导包装物进行强制性的回收再利用的制度
我国未建立对包装物回收的制度,同时政府并未制定对相关的参与包抓物回收的企业、消费者等等进行的奖励机制。目前,针对包装物回收国家只是制定了一系列的暂行条例或者封装使用品的一些规范标准等等,并未制定强制性的法律法规。
由于国家的文化及政策影响,包装物的回收还未引起全国范围的关注,绿色包装,循环经济,绿色物流等等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三、电商包装物回收策略
(一)构建“互联网+”供应链回收平台
为满足包装物回收一体化,“互联网+”供应链回收平台应运而生。基于互联网等信息网络技术支撑,在信息技术、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以及云计算等技术的支持下,平台整合各方面的信息资源,包括:消费者需求量、闭环供应链中快递运输路线规划、包装物种类、包装物回收站点设置、回收网点布局、政府税收政策支持以及惩罚项目等等。同时吸引相关行业入住平台。
(二)使用新型包装材料
一方面研发生产绿色环保可以降解的包装材料,另外,实行共享快递包装盒,以达到多次重复使用包装物。通过这两种方式,实现包装物的循环利用,物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建立激励机制和优惠政策
政府建立包装物回收的激励机制并对参与包装物回收的相关企业和消费者实行优惠政策。建立包装物回收系统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和消费者参与包装物的回收。加大财政、信贷、税收等政策支持,通过立法规范包装行业对包装材料的使用活动。实现绿色包装和包装物回收再利用的价值。
四、可行性评价综述
可以从三个方面对包装物的回收策略进行可行性评价: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可行性指:回收电商包装物的回收成本、仓储成本、加工处理成本、废弃物处理成本等回收过程中所设计的经济支出项以及与电商包装物回收相关的行业能否成功实施逆向物流带来的风险影响。生态环境效益可行性指:在电商包装物回收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包装物循环再利用程度、无害化处理程度等环境因素对相关企业行业能否成功实施逆向物流带来的风险影响。社会效益可行性评价是指:在执行法律法规程度、消费者环保意识、企业形象以及绿色文化等社会效益对相关企业行业能否成功实施逆向物流带来的风险影响。
五、结论
通过分析目前我国电商包装物回收的政策环境,以及对包装物回收现状及其问题分析,提出相关的回收政策。并对回收的解决策略进行评价概述,期望可以为相关行业实行绿色包装和包装物的回收再利用提供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