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考全国课标卷文综第41(42)题(2011—2017)

2018-09-29王博宇刁晓娟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8年9期
关键词:文综答题观点

王博宇 刁晓娟

【摘要】:通过对2011-2017年高考全国卷41(42)题进行统计分析,展示高考题历年来的命题思路、知识点分布、命题模式,归纳出对此题的有效答题方式和注意要点,以及对历史教学中问题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高中历史 全国卷41(42)题 高考 新课标2017年高考已结束,试题的命题方向、思路又成为广大师生讨论的热点。每一届高考试题都是精雕细琢的产物,反映了专家们对历史教育内容的深思熟虑、对历史教育方向的调整,以及对教育趋势的总体把握。研究高考试题,是与命题者进行交流,有助于我们把握命题的趋向和试题难度,对高三学生的历史复习方向以及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方式具有指导意义。笔者就2011年以来历届高考全国课标卷文综第41(42)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备考有所帮助。

一、文综全国卷41题模式总体分析

2011年起,文综全国卷出现文综41题这种新题型(2017年因政治多一题,故历史的题号顺延,变为第42题)。该题主要分为两种模式:①出示材料,要求学生自行提炼观点,用历史史实予以说明或论证;②出示几种历史观点,选择其中一种并加以说明和论证。

41题与传统材料分析题不同的是,它并无标准答案,评分规则也比较灵活。因此,在答题过程中,首先,要注重采点与采意相结合,考生的表述的字眼不要求与参考答案完全相同,允许考生提出与预设参考答案不同而又言之成理的表述。其次,要注意分层与分类相结合,41题还侧重考查思维能力,在评分方面也力求把思维的类别和高低测量出来。因此,它的评分标准分为三等,每等又分两个类别切入,一是“准确、充分运用史实”,二是“阐述明确,逻辑严密”。

综上分析,41题目的是综合考察学生的史料解读、归纳总结、准确表达,以及运用史实进行逻辑推理、论证、解释的能力。它更强调开放性、创新性思维。这道题是对学生历史素养的全面考察,更能体现出历史教育的价值与意义——运用知识来分析与解决问题。是对传统的“材料题答案在材料中找”“一切以课本的历史观为基准”颠覆。所以,对文综41题进比较分析,让学生尽快适应新题型,提升历史素养,是很有必要的。

二、历年来41题的考察类别和知识范围

通过对历年试题的梳理,我们得出如下有价值的信息

第一,近7年出题类型大体主要有两种:

1.观点判断+论证评述:判断材料给出的观点是否正确,进行论证或修改;或出示两个不同的观点,任选其中一个,并加以解释。(11,12,15Ⅰ)

2.信息提炼+阐述说明:从材料中提炼信息,加以阐述(13Ⅰ,13Ⅱ,4Ⅱ,15Ⅱ,16Ⅰ,16Ⅱ,17Ⅰ,17Ⅱ)。

在比较中可以发现,提炼观点类是出题者比较青睐的方向。这之中又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即直接通过材料,提炼出观点加以阐述(13Ⅰ,13Ⅱ,15Ⅱ,17Ⅰ);另一种是比较提炼类,即给出两个材料,通过对比,提炼出观点并加以论述(14Ⅱ,16Ⅰ,16Ⅱ,17Ⅱ),两种形式所占比例大体相当。这两种模式,主要都是考察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调动基本历史史实能力、书面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逻辑推理论证能力。

第二,从材料所属历史范围来看,则有如下趋势:

1.西方近代史与中国古代史是命题热点,中国近现代史次之。

2.西方古代、西方现代史部分近几年无出题情况

3.中国古代与西方近代进行对比出题的概率较高

第三,从材料形式上来看,试题材料多元化,共出现过四种类型:

1.文字型:11,15Ⅰ,16Ⅰ,16Ⅱ

2.表格型:12,15Ⅱ,17Ⅰ,17Ⅱ

3.图片型:13Ⅰ,13Ⅱ

4.目录型:14Ⅰ,14Ⅱ

其中,文字材料与表格材料的形式,所占比重最多,而且都是最近三年考试的出题热点。由此可以看出,多种材料教学,让学生接触更加丰富的材料类型,应该是以后日常教学的大方向。

三、答题思路解析

通过对试题的分析,我们认为,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应注意以下要点

1.找准关键词,精准判断、归纳材料要点。把握住材料所表达的观点和问题,避免出现主次不分、观点偏差的情况。

2.规避风险,稳扎稳打。

(1)选择材料中自己掌握史料最充分的相关观点进行论证

(2)注意史论的时空限制,准确表述一个完整的历史观点

(3)尽量不论证逆向思维观点或轻易否定材料中的顺向思维观点

3.理顺思路,寻找论据,具体阐述。观点判断型的题一般的思路是:是什么(阐述材料观点)——怎么样(对此观点进行评价)——为什么(阐述自己做出此评述的原因)。观点提炼型的一般思路是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是什么(阐述材料观点)——为什么(进行具体解释)

4.观点要凝练,尽量使用历史的语言来表达。

四、教师教学中的应对策略

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文综41题中学生常出现以下问题:

(1)审题不清,答非所问、时空观混乱。

(2)论点论据脱节,史料欠缺。

(3)历史语言运用不到位,词不达意。

(4)面对这些问题以及41题的相关情况,作为教师,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注重以下几方面:

(1)强化历史核心素养,开放式教学。教师应一方面加强对历史深度和广度的延伸,做到遵循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另一方面注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开放性,鼓励学生用历史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灵活性、广阔性、深刻性发展。

(2)注重史料教学,强化对史料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注重材料的多样化,既要有文字材料,还要有数字表格、历史遗迹、地理图片、人物信息等其他类型材料,培养学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3)提升审题能力,规范答题技巧。让学生更好地把握问题的主旨、侧重点,答题方向,体会出题者的意图。在答题语言方面,强调对历史语言的训练,力求专业、简洁、精确。

(4)发挥历史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引导学生更新历史观念,多角度思考历史问题,培养多元史观引导下的思维方式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高考,作为国之大典,是大多数学生一生中最重要的考验,而其作为教学的指挥棒,一直具有以考促教的作用,需要每一位老师下功夫研究。教师作为高考与学生之间的引路人、串联者,教师的功底有多深厚、教师对高考的研究程度有多深,教师的备考程度多精细,学生对考题的认知水平就有多深、学生的高考成绩就有多高。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只有多点努力,多点思考,追尋命题者的足迹,探寻命题规律,才能让学生少走弯路,提高成绩,更高效的完成高中的历史的学习任务。

猜你喜欢

文综答题观点
《文综》与流动的华文文学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高考文综备考策略
高考政治专题复习诌议
省质检后文综政治复习指要
观点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