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在多学科综合实践活动中应用的思考

2018-09-29路宁宁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8年9期
关键词:信息素养网络平台信息技术

路宁宁

摘 要 通过广泛地开发和利用跨学科的综合性主题,能促进学生的认知完整性,让学生学到鲜活的知识和技能。而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一种很重要的认知工具,已经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力支持。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结合本校已开展学科综合实践活动的实际情况,阐述信息技术在课程多元整合及学科综合实践活动中应用的思考。

关键词 信息技术;多学科综合实践活动;PPT;信息素养;网络平台;电子档案袋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8)09-0090-03

1 前言

信息技术能力是开展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力支持,而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又为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活动平台,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中,以信息技术为重要的辅助认知工具,能构建更开放的教与学环境,促进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践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交流和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1]。

2 运用信息技术辅助多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提高学生获取信息能力

细化活动主题 多学科综合实践活动一般是包括多个学科内容的跨学科、多层次的系列活动。一般选题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意义[2]。多学科综合实践活动中活动主题的选择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主题的难易度要适合学生探究,恰当的主题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特别是持续并保持学生探究的兴趣,是一个多学科综合实践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适当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可以进一步细化活动主题,确保选题的合适和恰当。

如北京景山学校远洋分校三、四年级“种植植物”主题下的科学、信息、劳技、语文学科综合实践活动,基本任务是:科学课的实践活动为观察种子,劳技课的实践活动为种植管理,语文学科的任务为记录种子发芽日志及作文。教师需要考虑选择什么植物种植?学生对种植什么植物感兴趣?学生之前种过什么植物?掌握什么种植方法?对种子的认识程度如何?使用什么器具种植植物?……因此,在活动之初,需要了解学生对种植植物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工具,通过网上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种子及种植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教师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有了更多的了解,因此选择学生常见的植物以及特别感兴趣的植物,并对此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和帮助,保证这次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在制作活动计划及活动流程时,学生借助网络作为辅助手段,通过网上搜索确定种子的种类、器皿大小、种植所注意的问题等。

信息技术作为辅助工具,有助于对多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可行性分析,进一步细化主题研究,保证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

采用有效的研究方法 使用有效的研究方法,能够使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動中发现新现象、新事物,或提出新理论、新观点,找到事物的内在规律。目前常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法、调查法、定性定量研究法等。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可以拓展并支持研究方法的使用。

如在采用文献法时,学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获得丰富的网络资源和查找在线数据库,并且网络资源具有更新快、范围广、易复制特点,在线数据库更是提供了全面、系统、可靠的资源支持。在采用问卷调查法时,学生可以充分发挥网络调查问卷的优势,如网络调查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并且组织简单,具有较高的保密性和客观性,具有快速的传播性。在采集信息时,学生可以利用电子设备进行;在进行数据分析时,采用适当的数据分析软件如Excel、SPSS等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在“史图·行者”为主题的历史、地理、政治、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需要利用网络地图查询古今丝绸之路的路线,并制订确实可行的旅行计划。这就需要学生充分利用地图软件和网络资源,了解古今丝绸之路的历史变迁、政治地位及风土人情,然后再做详尽的旅行计划。

在“关于北京市水资源利用情况”主题实践活动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网络平台发布调查问卷,扩大调查样本的范围,并能方便快捷地回收数据和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在“我的学校”系列主题活动中,学生拿起DV、照相机、手机等设备去采访教师、学生和学校服务人员,采集了许多第一手材料,为制作影片准备了丰富的素材。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使用会声会影、EDIUS、爱剪辑等多款视频剪辑软件进行编辑,完成相对完整的一个主题探究。信息技术作为辅助工具,为学生采取有效的研究方法提供了技术支持。

3 运用信息技术辅助多学科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提高学生交流合作、应用信息的能力

提供资源支持 学生在活动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可能在信息传递阶段遇到问题,也可能在吸收内化阶段遇到问题,需要教师进行针对性辅导。教师借助云盘或是微信、微博等媒介,将微视频、动画、课件等多种资源整合,给予学生有效的辅导,进一步来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启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如果学生遇到感兴趣需要拓展的问题和内容,而又超出教师的知识范围,教师无法给予确切回答时,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工具提供的信息关键词订阅功能,如百度的关键词订阅功能,进行相关知识点的订阅;或者通过知乎、学习论坛、APP工具、网络工具与相关方面的专家联系交流[3]。

如在“我的学校”系列主题活动中,学生需要使用视频软件对采集的视频进行剪辑和编排。当遇到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无论当时是在学校还是在家中,都可以使用学习资源库,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将知识内化吸收,解决相应的问题。在“走进雕塑公园”主题活动中,学生研究各种植物时遇到问题,可以通过即时通信工具QQ、微信、E-mail与同学、老师甚至专家及时进行咨询和交流。学生在辨别植物时用到辨别植物的花伴侣、花帮主等APP工具。

提供交流合作平台 目前,网络上提供了多种平台,如云盘、QQ群、微博、校园网、微博、微信、电子邮箱等,学生可以在平台上及时交流,资源上互通有无,解决了空间和时间问题,发展了交流合作能力,提高研究的有效性。

如在“走进雕塑公园”主题活动中,当小组学生根据分工完成各自任务后,可以将完成的Word、PPT等文稿放到平台上,组长进行汇总和总结。各组的成果展示促进了学生之间互相借鉴,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交流合作、应用信息的能力。

4 运用信息技术辅助多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过程性评价,提高学生评价信息的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强调多元价值取向和多元标准,肯定学生与世界交往的多元方式。”因此,对学生多学科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不是教师简单的结果评价,而是全面的多角度评价。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评价,全面、方便、快捷。如在网络平台上,通过电子档案袋方式,可以对学生在各个阶段的学习态度、创新意识、沟通能力、运用和处理信息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价。学生在网络平台上既可以自评,也可以互评,在比较分析中发现自己的优势,反思自己的劣势,学习他人的长处,改正自己的问题,找到自己继续前进的方向。

如“我的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由编写脚本、采集素材、素材处理、编辑视频等学习任务组成,网络平台会以时间轴的形式完整地记录学生学习和研究的过程。每个学习任務都需要相应的评价标准量表。在每一个任务节点,学生不但可根据评价标准量表对完成的学习任务进行自我评价,也可以通过留言、打分、点赞等多种方式评价本组或其他组的学习情况,既营造了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也提高了学生评价信息、鉴别信息的能力,发展了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5 运用信息技术辅助多学科综合实践活动总结汇报,提高学生处理、表达信息的能力

运用信息技术能快速高效地处理数据和分析数据。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研究过程中,学生可以使用信息技术,通过分析处理数据,提取事物的本质信息,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如在“关于北京市水资源利用情况”主题实践活动中,学生为了更有效详实地分析数据,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Excel的各种数据分析功能,利用Excel等数据处理软件生成各类图表,分析数据,并将调查问卷结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揭示事物的本质。

学生的研究成果根据不同的研究主题及不同年段学生的能力特点,可以是研究报告、PPT演示文稿、Flash、网页、视频短片等多种不同的成果表达方式。例如:在“关于北京市水资源利用情况”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的研究成果是研究报告、PPT演示文稿等成果;在“史图·行者”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的研究成果有作文集、文本旅行计划、演示文稿汇报等多种呈现方式;在“我的学校”系列主题活动中,有宣传海报、视频短片等多种表达方式。通过将学生的研究成果放在网络平台上,在展示中激发学生继续探索的兴趣。

在多学科综合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表达信息的能力。在“种植植物”综合实践活动中,三年级学生的成果是将蚕豆的成长过程以电脑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四年级的成果是将种植植物的过程及植物的图文介绍做成演示文稿,并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演。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结汇报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学生加工处理信息及表达信息的能力。

6 结语

在多学科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多种技能和手段、突破单一思维模式、实现多种学科思想的相互渗透与交叉,经历从生活实际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信息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认知工具,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贯穿其中,辅助学生发展多角度的立体思维。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时空范围,提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水平,同时提高学生获取信息、评估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4]。

参考文献

[1]吴阳.国际化视野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新形态[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5(9):11-13.

[2]杨志成.课程理论与实践的历史性变革:记2015年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方案修订[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5(11):2-4.

[3]杨承印,苏天鹅.基于信息技术构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08(4):79-81.

[4]张树军.信息技术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应用的思考[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6):141.

猜你喜欢

信息素养网络平台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一种基于5G网络平台下的车险理赔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网络平台打开代表履职新视窗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通信系统仿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