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文勘测方式的改革与发展途径

2018-09-29龚文峰

中国科技纵横 2018年16期
关键词:发展途径改革

龚文峰

摘 要:水文资源的勘测与管理对我国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生态保护具有积极的指导性意义水是地球生物赖以生存的源泉,是维持生命系统运转的基础,人类所从事的各种各样生产生活活动,无时无刻都离不开水,水的多少同时也关系到生物种群的去留或是否存在、延续,弄清水的多少尤其重要。加强水文测验,扩大水文监测范围,提供水文数据必须加强以下几个方面水文测验工作。

关键词:水文勘测方式;改革;发展途径

中图分类号:P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8)16-0128-02

水文测验工作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测验工作:泥沙、降水、土壤含水量、冰情、水位、地下水、水温以及水质等多个方面。水文测验是是收集相关水文资料和整理文献得出结论的总称。当代,狭义的水文测验是指对水文要素进行观测,通过对水文要素进行观测得出相关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得出结论再加以整合,最后得出一个在相对范围内有效地解决措施。把这个解决的方案作为执行水资源评估和综合水质考察的理论依据。

1 水文测验重要性分析

水文测验在今天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脱离的一部分,没有水文测验,人类将会失去安全感。水文测验工作主要是用于对防汛抗旱、建设水利工程、更好的管理水资源、保护水域环境、支持与水文相关的文化产业和经济发展。此外,水文测验对降低与水相关的自然灾害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水文测量还在经济领域发挥了很大的重要作用,很多工程建设因为水文测验的有效性保住了利润。水文测验可以说是各种项目的准备工作,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不可或缺的提前筹备,水文检验的作用之一是保障工程建设和人类生活用水做出技术保障。水文测验的内容众多,主要包括测验湖泊、水库、河口、江河以及其他与水文有关的自然界里的元素,其实,这些水文元素也是彼此制约互相影响相辅相成的。对水文测验的结果进行分析、观察、调查、统计、数据集成、积累、转运、存储等等,可以使我们充分有效地了解水循环及水环境地状态以及目前做得不合理需要改进的部分,总之,水文测验对我们国家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有着不可特地的科学依据的示范作用。通过自己的水文测验和专业水文分析优势的水平恒定测试、水环境监测的监控和对水利工作的改善作用,提供相应的解决措施信息,从而从根本上解决水文问题,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奇效,通过对现代化高科技的引用,还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保证中国水利建设相关工程的有序进行以及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

2 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及其危害性

2.1 地下水腐蚀

不同环境下的地下水有不同的特点,而水位的变化也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同时,受到季节的影响,同一气候环境不同区段降水量存在差异,同样对地下水位变化存在影响。地下水与地表水一样,即可能具有腐蚀性,主要由于地下水中应有很多的矿物成分,若是受到污染,水中的矿物成分将会发生改变,且还会出现继续增加的情况。因此,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工作人员需要对地下水的腐蚀情况进行取样实验。主要检测地下水中含有的矿物质,并对其进行分析,进而确定地下水的腐蚀程度;若是地下水中的某些化学成分过高,会腐蚀工程建设材料。

2.2 水位上升以及对岩土工程造成的危害

岩土工程的可靠性以及稳定性,与地下水存在密切的关联,地下水位变化若是超出正常范围,则会影响岩土工程的可靠性以及稳定性。施工中为减少地下水位变化对岩土工程的影响,需要对地下水位变化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判断,针对水位变化对岩土工程的影响,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地下水位上升会对岩土工程的稳定性造成严重威胁,而地下水位上升的原因众多,如:含水层结构变化、温度变化、降水量加大、水文地质条件发生变化等原因,都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此外,地下水位上升存在几种特殊原因,即岩土施工中其结构强度、湿度等与施工要求不相符,导致工程出现粉土管涌、淤泥质土流土破坏等现象,从而危害建筑物或构筑物的稳定性。

2.3 水位下降以及对岩土工程造成的危害

地下水位下降与上升一样,都会对岩土工程造成危害。通常情况下,地下水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因素,表现较为明显的人为因素有:采矿、地下水被大量抽取、以及水库的维修改建等,都会导致地下水位出现严重下降,极容易造成地面开裂、沉陷或是塌陷等问题。由于地下水位下降对地表造成的破坏,严重影响建筑物本身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进而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为保证工程以及周围建筑物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应对人为因素加以控制,建立减少使用工程周围地下水,并控制各项工程的维修改建,减少地下水位下降现象。

2.4 水位频繁出现升降变化以及岩土工程造成的危害

面对地下水位的下降现象,我国地质勘察工作人员总结多年的工作经验,并在实践中不断进行尝试,已经取得比较显著的成绩。但是,与实际工程需求、工程地质勘察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膨胀性岩石会受到地下水位变化的影响,出现一定的膨胀变形,故而,若地下水位反复出现变化,则会导致膨胀岩石出现更大幅度的变形,而在这种变形的影响下,地面则会出现开裂,最终破坏建筑物结构,且在轻型的建筑物上结构破坏现象更为明显。

3 水文勘测方式的改革与发展途径

3.1 做好水文勘测体系的管理

水文勘测的基础设备建设和网络信息化建设固然重要,但也要注重对水文勘测体系的管理。随着水文技术的发展,勘测手段的多样性和时效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生态环境的变化和水文地质结构的变化也对水文勘测质量提出的新的要求,因此在完善水文勘测站整体布局的同时,还要強化勘测体系的管理工作,加强预警、预报、应急预案的组织与管理,实现信息系统与管理模式的有机结合。另外,水文勘测部门还应从水质与水量的角度出发,对流域、湖库、江河设置检验与汛期监督站,并加强对这类站点的检查与评估,提高检测的精度与密度。

3.2 建立规范的勘察体系

保证水文地质勘察的顺利开展首先需要在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以及操作流程上入手建立规范化的勘察体系。通过建立较为规范的操作流程和相关制度将有助于推进勘察工作的采样、测量以及后续的试验工作标准化的推进。通过标准化的推进将有效提高勘察计算测量的精确度,进而将勘察误差限制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并对后续的水文地质参数奠定良好的技术。通过不断对勘察技术进行创新和完善、对勘察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將保证仪器设备在勘察工作中保持良好的状态,进而提高勘察精准度。另外,建立规范化的勘察体系还需要建立相应的责任制度。在上述讨论中可以看出实际勘察工作存在勘察人员改动勘察任务的情况。而通过建立责任制度,将具体勘察责任细化到个人,对存在的勘察失责行为进行相应的问责将起到有效的监督效果。

3.3 做好水文测验工作

3.3.1 测验方式改进

水文监测包括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及凝结水等,但此文讲的扩大监测范围专指地表水监测。由于在不同时期,社会发展要求不同,设立水文站的目的也就有所区别,建站之初,尤其是社会经济相对落后时期,水的供需矛盾不是很突出,设立水文站多数是从防汛需要以流域或水系为单位而设立的,站点也相对稀少,而如今,国民经济的发展,对水的要求越来越多,水事纠纷也不断出现,为弄清水在不同地区的分配数量,必须分清水的走向,摸清水的分配路线,特别是在河网交叉地区,必须打破原有驻守固定断面的监测方式,通过巡测方式,扩大监测范围。

3.3.2 引进(引出)水量调查

由于社会的发展,在河道上人为引水不断增加,被引进(引出)的这部分水,缺少翔实的水文监测数据,在进行水量分析计算时就会出现偏差或被漏掉,所以必须加强区域引进(引出)水量调查,利用上下游水量平衡对照分析,验证监测断面所测水文监测数据是否正确,满足水量还原计算需要。

3.3.3 新仪器使用

近年水文事业也正遇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新仪器的引进,改变了传统的测验方式,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但是在新仪器使用上通常仅限于说明书上的使用方法,缺少特殊情况下的使用说明,如SVR型电波流速仪,测得流速为水面流速,说明书上却没有介绍采用多大水面流速系数,也没有介绍其在使用过程中受风及雨的影响程度等,但在使用SVR型电波流速仪的过程中发现,发射器未对准水面测流之前,由于有风的影响,扣动扳机前,显示屏上已经显示了流速数据,所以新仪器在使用前,应及时对仪器性能及对不同环境进行比测试验,保证测得的数据准确。

3.3.4 浮标系数的采用

水文站在使用浮标测流时,多数水文站没有本站的浮标试验系数,多采用经验值0.85,但是通过有浮标系数试验资料的站分析,特别是小浮标系数使用0.85不合理,如紫荆关水文站通过小浮标系数试验分析,小浮标试验系数为0.73,采用0.85的浮标系数所测流量偏大16%。依据《河流流量测验规范》GB50179-93规定,在干旱地区的小河站,小浮标系数可取0.70~0.80,特殊情况取0.65~0.70,基于以上分析,在低水使用小浮标测流时,水量相当于小河站,使用0.85明显偏大。使用浮标必须与分析浮标试验系数时采用的浮标形状和材质相同,因浮标差异决定浮标系数的不同。

4 结语

随着时代的进步,水文测验工作对人们生活和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为了建设绿色有效地水文环境,应该加大对水文测验工作的重视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保障。同时,应加强水文监测系统建设,加强科学和技术的创新和团队建设,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能和作用,为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耿继光.信息技术在水文工程勘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西建材,2012,(03):295.

[2]王亚平,夏云.试析水文测验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资讯,2014,(18):40.

[3]刘胜虎,孙磊.水文勘测方式的改革与发展途径探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33):83.

[4]何杰,隆威.探索和改进常见水文地质勘察中的难点[J].山西建筑,2014,(18):77-78.

[5]冯俊杰.水文测验面临的新问题及其对策[J].山西水利,2016,(1):48-49.

猜你喜欢

发展途径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我国内陆地区口岸发展现状、成效与途径
探析校园体育文化发展途径
农民发展致富途径
贵州布依傩戏传承发展研究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