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资源 夯实基础 融合创新
2018-09-29路俊萍李守江
路俊萍 李守江
摘 要 高中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十分普遍,多数高中学校都已经开设多媒体技术教学课堂,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活动。在对高中政治教学进行研究过程中,对现阶段高中政治教学的信息技术应用状况进行研究和分析,并对高中政治教学活动如何加强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提出意见和对策。
关键词 信息技术;高中政治;微课程;教育信息化;微课件;微学习导学单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8)09-0070-03
1 前言
目前,高中学校在开展政治课程教学时,由于课程本身所具有的学科特点,加之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缺乏针对性,多数学生无法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参与感和成就感,在学习时感到枯燥、乏味,甚至产生较为严重的厌学心理。由相关统计数据可以看出,高中阶段学生对于政治课程的喜好程度普遍较低。因此,为了能够提升高中政治教学效率,打造学生乐于接受的课堂环境,教师需要将教学内容与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整合,提升教学趣味性。
2 高中政治教学现状分析
笔者在对高中政治教学情况进行研究时,走访某重点高中的高二年级,通过一个月的跟踪调查,对课堂教学、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成果三个方面进行总结。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过程分析 笔者对高中二年级政治课程“民主集中制”的课堂授课进行了听讲,在课堂教学中,任课教师通过对西方民主制度中的议会制度与内阁制度进行比较,从而归纳我国政治制度中所采用的民主集中制的优势。但是在进行总结时,教师只是通过对教材内容和教案来进行描述,而没有组织学生进行参与和讨论,学生机械地对教材中的定义内容进行记录和背诵,因而无法通过自我探究形成对民主集中制优点的自我认知。
作为重要的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虽然在课堂中有长时间的使用,但主要是充当教学辅助工具。教师通过PPT课件对不同民主制度的构成方式示意图进行展示,并将各个国家的民主制度的特点通过条目的方式表现在屏幕上,从而节省了板书的时间[1]。但是对于学生来说,观看PPT课件与观看板书并没有差别,都只是单纯地了解定义内容,无法形成比较认知。
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兴趣分析 笔者在课堂跟踪听讲的时候,对教室内43名学生进行观察。由于高中二年级课业负担承重,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相对沉闷。一节45分钟的课时,教师提问共四次,学生并未表现出举手发言的积极性和热情;同时也由于缺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导致课堂氛围并不活跃。多数学生在进行学习时,只是跟随教师的节奏将重要的知识点记录下来并进行课后背诵。
在课后,笔者对43名学生进行关于课堂学习内容的小调查,在问及民主集中制的构成方式时,有近20名学生能够迅速做出回答,并保持与教材概念的高度一致;而当问到民主集中制与美国三权分立制度的比较时,只有三名学生能够对其做出分析。在与学生沟通过程中,笔者发现,多数学生对于政治课程的学习缺乏兴趣,有半数学生表示“政治课程的内容距离自己太过遥远”,有13名学生表示“政治概念的背诵耗费时间”。
学习成果分析 在一个月的跟踪调查中,笔者对月初和月末的两次模拟测试的政治成绩进行统计。该校高中二年级共有453人,政治课程模拟测试及格人数约为286人,占总人数的63.13%;超过70分的学生共77人,占总人数的16.99%;超过80分的学生仅有五人,占比不足0.1%。
现状总结 通过对该校高中二年级政治教学情况的分析可以看出,在该校中,政治教学方法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教师虽然能够对多媒体课件进行应用,但是由于缺乏认知,导致其与教学内容脱节,无法使学生形成学习兴趣。此外,学生由于学习压力过重,对于时事政治缺乏了解。高中二年级的考试内容主要集中在中西方民主制度的对比,学生通过观看新闻节目即可对基本的政治概念进行掌握,但是该校很少有学生有机会能够接触到新闻媒体。
3 微课程资源与高中政治教学整合对策
目前,高中政治教学缺乏活力,是因为忽略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生的课程学习参与度不够所致。微课程资源作为重要的手段,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已经逐渐应用到教学领域,为教学质量的提升做出卓越贡献。因此,高中学校在面对政治教学存在的严重问题时,也应当采用信息技术手段对教学方法进行革新。
微课程资源是现阶段信息技术与传统教育结合过程中最具代表性的产品,同时是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的主要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逐渐发展,微课程资源已经趋于成熟,其中的深度和广度已经能够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应用到教学环节中,并可以为学生提供多元的学习场景,不再局限于时间和空间。在进行高中政治教学创新设计时,教师可以对微课程资源的构成特点进行理解和分辨,从而结合自身的教學需求和教学实际进行微课程制作。
利用微视频梳理知识点 微课程资源主要分为微视频、微课件和微学习导学单三个部分,其中最广为人所熟知的是微视频模块。微视频主要是通过时间简短的视频形式来进行课程知识点的介绍[2]。在教学过程中,高中政治教师可以利用微视频的方式进行知识点的梳理。如前文提到的“民主集中制”一课,教师即可通过五分钟的视频介绍民主集中制当中的差额选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征和人民参政议政的方式方法。由于视频相对短小精悍,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或者多种场合进行观看学习,从而在充分利用时间的基础上,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更加牢固。微视频充分利用了心理学中的“十分钟注意力法则”,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带来的提升效果十分明显。
利用微课件强化课堂交互 微课件是微课程资源中的另一个重要部分。与传统的教学课件不同,微课件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不仅仅具有代替板书的功能,更具有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作用。教师通过微课件的设计可以使课件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从而体现出课件使用过程中的交互性[3]。如在“中国与联合国”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课件进行交互按钮的设置,并分别设定“关系演变过程”“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立场”“中国作为常任理事国的由来和地位”来进行多张课件的交互。学生通过对课件的操作和演示,能够对不同问题之间的关系和脉络进行总结。在对中国常任理事国地位由来这一问题的研究中,学生通过交互按钮,既可以对政治教材中中国与“第三世界”的关系的内容进行复习,还可以借助历史知识,穿插“第二次世界大战”“开罗宣言”等知识点,从而更好地提升自主思考能力。
利用微学习导学单,引导自主探究 与前两者不同,作为重要的学习引导技术,微学习导学单的主要任务体现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层面。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开展自主学习,使自主探究能力得到提升,能够帮助学生更快地完成对知识点的认知和梳理,从客观层面提升学习成绩。
在微课程资源建设过程中,高中政治课程可以采用微学习导学单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导学单是学生自我制订学习计划、自我检测的工具,因此通常需要包含学习指引、学习目标、学习任务或方法、自我检测等几个部分。
以“美国两党制”的教学为例,教师首先要明确该课程内容中的学习重点和学习目标,然后与学生共同创立微学习导学单。在导学单中,美国两党制的学习需要使学生掌握美国两党的特点和实质,并对美国发生的政治事件进行分析。学生在进行学习过程中,可以对时事政治的内容进行借鉴研究,譬如对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和现任总统特朗普所在的民主党和共和党进行分析,从而了解美国党派的构成。在完成学习后,学生则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具体的事件问题进行解读,从而完成对所学知识能力的判断。如奥巴马执政时期,美国众议院决定对奥巴马的医疗改革法案撤资,让学生通过学习内容对两党之间的分歧进行分析,完成自我检测。
打造学校综合探究网站 除了高中学校与政治教师通过微课程资源的方式打造全新的教学方法外,对于部分拥有条件和实力的学校,还可以建造学校内部的综合探究学习网站,为学生提供學习和巩固的平台。学生学习综合探究平台网站是为学生打造的学习活动空间,能够通过课堂教学中稍有的活动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在政治教学中,学生通过登录学校的综合探究网站,可以了解到世界上最前沿的时事政治内容,并通过相关文章的阅读,了解时事政治内容和自身所学到的政治知识之间存在的关联。学生通过丰富的阅历和开阔的视野,能够自主地将学习内容应用到生活中,使学习内容不再只停留在理论层面,进而增强了政治知识的实用性。
在网站平台的设计中,学校可以与高中政治学科任课教师沟通,从政治学习方法和政治知识点要求两个方面进行平台框架的搭建。以高中二年级的政治教学内容为例,在平台中需要具备科学的专题选取,从而使网站的知识表达具有科学性和专业性,能够为学生提供学习价值。
此外,平台内容需要具有针对性,针对高中二年级政治学习的主要内容进行综合教育网站、网络资源、网络课程的整合。学生可以通过登录到平台进行课程选择,对已经学习的内容知识进行巩固和提高。
网站平台还应该具备资源的开放性,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内容,打破传统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顺序[4]。如可以内置CNTV网络电视台,让学生通过网络电视台观看时政新闻,了解当前世界政坛发生的事情,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4 结语
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很多人对高中政治学习缺乏兴趣、难以得到提升的最主要原因,在于知识的枯燥和不实用,而他们的生活环境也在客观上带来政治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的隔离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入手,通过微课程资源应用方式,使学生拥有更加广阔的学习环境和知识应用场景,从而提升政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潘岚.引入信息技术 打造高中政治高效课堂[J].亚太教育,2016(21):78.
[2]杨小东,刘璇.信息技术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与整合[J].中小学电教,2015(10):55-57.
[3]蔡长青.探索信息技术与高中政治教学的整合途径[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24):140.
[4]黄定萍.高中政治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整合思考[J].学周刊,2014(3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