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强化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帮扶教育功能
2018-09-29魏成祥
魏成祥
【摘要】:近年来,随着农村留守儿童不断增加,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监护逐渐成为农村最为突出的社会问题。他们或由爷爷奶奶抚养,或委托亲戚照顾,更有甚者出现以大带小,甚至自我监护现象。监护人对孩子的照顾仅仅体现在对孩子生活上的照顾,对他们的学习基本不作要求,导致学生学习成绩较差。这就需要强化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功能。
【关键词】:留守儿童 帮扶功能 搭建平台由于对留守儿童疏于管教,使部分学生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他们娇惯脆弱,纪律松散,受不得半点委屈。针对这一现状,如何强化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帮扶功能,成为农村学校要研究的新课题。农村学校要认真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学习、成长环境。
一、充分了解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要对留守儿童采取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达到最为有效帮扶效果,首先要了解其基本情况。特别是班主任要了解其本人的年龄、脾气性格、兴趣爱好、生活习惯及为人处世态度等;要了解其父母的基本情况:父母关系如何,在哪里工作,多长时间通电话一次,多长时间回来一次,等等;要了解其委托人的情况:是谁在照顾孩子,照顾哪些方面,怎样照顾等。每学期开学初,要收集“留守儿童”信息,掌握“留守儿童”的相关情况并建立“留守儿童”档案。
二、制定帮扶方案,采取有效措施
要根据所了解到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的不同,有针对性的制定帮扶方案,并认真加以落实。一要落实好“代父母”角色。班主任要安排责任心强的任课教师,物色有爱心的学生邻居作为留守儿童的“代父母”,监督他们的饮食起居,帮助他们学习,代为管理他们的财物。学生有了“上司”“管家”后,要求他们有事要汇报,花钱要有计划,遇到学习问题要请教。他们的言行举止和行为处事有了一定的约束,有助于他们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二要开展“爱心伙伴牵手”活动。要动员有条件的同学,与留守儿童结成好伙伴,节假日邀请留守儿童到自己家做客,同吃同玩同学习,让留守儿童感受家庭的温暖和关爱。三要充分发挥班集体力量,形成舆论网。班级的教育合力来自于学校与家庭的协调一致,来自于班级内部协调一致。班级任课教师的通力合作和学生的集体影响能够感化和帮助学生,给留守儿童莫大的鼓舞。同时,班集体又是监督约束留守儿童行为的见证人,他们在学校,在上下学的路上,在家里等都会有许多人的监督。因此,班主任要坚持民主管理的理念,让学生自己制定行为目标,坚持用制度约束人,用集体监督人,用真情感化人。把班级建设成为一个和谐、向上、充满活力的集体。四是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丰富留守儿童的精神生活。各学校要通过举办主题班会、团队活动、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鼓励留守儿童积极参与,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的同时,发挥他们的特长,让他们愿意进学校,愿意进课堂,愿意学习。要抓住他们所取得的点滴成绩和进步给予鼓励,增强他们的信心。
三、为留守儿童搭建交流平台
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如果教育学希望从一切方面教育人,那么就必须从一切方面了解人。”这就是说,教师要为学生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要走进学生中去,主动去了解每一位孩子的心靈。对待留守儿童,教师更要亲近他们。首先,要和他们多聊天。在师生间平等,尊重和互相信任的对话中,掌握留守儿童近期的思想、生活情况,并为他们下一阶段的学习和生活提出希望与建议。其次,建立了家长们联系沟通的通道,利用电话、微信群等形式,方便快捷的随时和家长交流。这样,既便于我深入了解学生,又便于学生与家长,家长与托管人,家长与家长的相互交流。再次,建立班级交流平台,利用周会课、活动课,开展主题班会,让学生对“家长”,对同学叙说心里话,发泄情绪,交流情感。
四、要细化工作,做好“小事”
留守儿童不是学困生,更不是问题儿童。留守学生的管理不是班主任一个人的事,对于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学校要从抓留守儿童管理寻找突破口,工作安排要细致具体。必须要全体教师的通力合作,有领导分工,有具体对象和管理方法,有跟踪记录,成长帮助,有阶段或学期评议等。二要责任到人,包干到位做好“小事”。学校日常管理多是学生在校生活的小事。但教育无小事,学校的一切工作是为了教育人,培养人,事情虽小,教育意义却很大。要通过做好这些小事来培养留守儿童的文明行为和良好习惯,甚至使他们受益终生。
对于留守儿童,我们要付出更多的爱,用爱心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孩子。使他们能和其他学生一样体验到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