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特色优势资源打造富民强旗产业

2018-09-29阿拉善右旗扶贫办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农牧民龙头企业骆驼

阿拉善右旗扶贫办

阿拉善右旗地处内蒙古自治区西部边陲,总面积7.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6万。近年来,阿拉善右旗立足旗情实际,依托资源禀赋,将发展骆驼产业作为产业扶贫的重要抓手,持续加大产业发展扶持力度,探索出了一条以骆驼产业发展引领脱贫攻坚的新路子。

一、深化旗情认识,突出优势资源,坚定不移走特色化产业发展之路

阿拉善右旗地形地貌以沙漠、戈壁为主,巴丹吉林沙漠横亘东西,占全旗总面积的47%,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独特的阿拉善双峰驼,现年存栏总数达5.1万峰,占全盟50%、全国20%,是全国双峰驼存栏最多的地区之一和阿拉善双峰驼核心区。

多年来,阿拉善右旗着眼骆驼产业这一绿色、可持续发展产业,应势而谋、顺势而为。2006年,划定骆驼保护区,出台各种政策补贴,确定养驼大户,引导农牧民实行专业化集中饲养。2009年至2010年,成立一批专业合作社,引进驼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引导和扶持农牧民向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2011年,成功举办首届阿拉善万峰骆驼文化节,创造了555峰骆驼同时参加骆驼越野赛的吉尼斯世界纪录。2012年,新建驼奶疗养所,开发生产天然驼奶、驼肉制品,形成“专业合作社+基地+牧户”产业发展模式。2014年,引进新疆旺源驼奶实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集“生产加工基地、科研基地、骆驼良种繁育基地”为一体的“骆驼产业科技园”特色产业项目。同年,联合4家科研院所组建全国首家骆驼研究院,为“产学研”联动互补合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骆驼全身都是宝,驼乳更是宝中宝。”随着骆驼产业科研成果的开发及在规模化生产实践中的推广与应用,骆驼产业发展前景更为广阔。特别是在国家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吹响后,阿拉善右旗主动将骆驼产业置于产业扶贫最前沿、作为“造血”扶贫主力军,持续加大产业发展扶持力度,不仅培育了一批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还带动了一大批贫困群众稳定增收致富。

二、加强组织领导,坚持规划引领,培育产业转型升级新业态

阿拉善右旗紧紧围绕“编制一个好规划,打造一个好龙头,创新一个好机制,做优一个好产业,形成一个好体系”,深入研究可推广、接地气、能长远的产业扶贫路径,骆驼产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发展效益惠及更多贫困群众。成立了由旗长任组长的农牧业产业化发展领导小组,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统一推进实施产业化发展各项工作。按照打造“全国骆驼产业研发生产基地”的发展定位,深度谋篇布局,相继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农牧区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牧业特色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指导意见》《扶持骆驼产业发展实施意见》《骆驼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规划,进一步明确了骆驼产业的发展方向、发展思路、发展目標,确立了市场引导、政府扶持、资金投入、扶贫统揽等发展举措,推动形成了集科研、良种繁育、养殖、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坚定了贫困人口养殖骆驼参与骆驼产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三、做强龙头企业,强化科技支撑,打造产业扶贫带动新引擎

坚持把培育扶贫龙头企业作为脱贫攻坚的突破口,形成产业优势,辐射带动贫困人口分享发展成果。

一是强化龙头企业辐射带动。通过制定优惠政策,重点支持内蒙古沙漠之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依托现有基础,建设驼奶基地、研发生产高端骆驼乳肉系列产品,完善产业链条,不断增强行业带动和示范引领能力,让贫困户有持续稳定的收入。

二是注重骆驼产业科技创新。鼓励骆驼科研机构在驼奶、驼肉、生物制品等领域开展新产品研发,对获得科技成果和发明专利的给予注册资金奖励,激发创新活力,为提高骆驼产业发展层次、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提供有力支撑。

目前,“骆驼产业科技园”三大主营项目全部投入运营,奶驼养殖效益十分明显,农牧民通过养殖挤奶母驼、鲜奶销售,可实现每峰骆驼年增收超过1万元。贫困户养殖3峰奶驼可收入3万元以上、当年就实现脱贫,养殖5峰奶驼就可增收致富,养殖10峰奶驼就可快速奔小康。

四、壮大经营主体,做优合作组织,搭建农企利益联结新模式

坚持新办一批、扶持一批的思路,采取入股、联姻等办法,有效整合人力、资金、草原等资源要素,引导农牧民走专业化、合作化、规模化的发展之路。

一是培育新型经营主体。鼓励扶持农牧民兴办产供销一体的专业合作社,支持家庭农牧场、养殖大户通过合作组织,引导周边和辐射区贫困人口参与特色产业生产加工、销售、流通、供应等领域,实现收入多元化。全旗现有农牧民专业合作社86家,家庭农牧场103家、专业大户8户,累计带动100余户贫困户增收。

二是探索创新利益联结模式,建立“合作社+贫困户”“公司+基地+贫困户”“科研+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牧户”等企农利益联结方式,实现互利共赢。如为阿拉腾敖包镇等41户贫困户每户购买3峰母驼,集中托养到内蒙古戈壁沙漠骆驼良种繁育有限责任公司的养殖基地,统一饲养、驯化挤奶及驼产品销售等工作。公司每年为贫困户支付保底挤奶收入2000元,3年后为贫困户返还母驼和当年驼羔。同时,为确保贫困户利益不受损失,为每峰母驼缴纳意外保险,形成“公司发展产业+贫困户受益+保险公司担保”的专项扶贫发展模式。

五、整合财政资金,发挥金融力量,催生产业扶贫发展新活力

强化政策扶持,完善财政支农投入机制,发挥扶贫资金效益最大化,解决制约骆驼产业化发展瓶颈问题。

一是建立驼奶产业保障机制。旗政府出台《骆驼产业扶持发展意见》,从2017年起连续3年安排专项资金,对与龙头企业建立利益联结关系的专业合作社和养驼户,根据交售鲜驼奶数量,进行阶梯式价格补贴,扶持带动和引导农牧民通过骆驼产业发展来实现脱贫致富。

二是加大项目整合力度。2016年、2017年共统筹整合各类财政涉农涉牧资金8800多万元,骆驼产业发展项目中的道路交通、安全饮水、电力、产业基地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健全完善。

三是设立产业专项发展基金。旗财政设立1000万元骆驼产业发展基金,重点用于扶持科研机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及养殖大户在高端产品研发、专利技术引进、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新工艺新装备生产线建设、品牌创立、骆驼养殖等方面的贷款担保,并进行财政贴息。同时,实施骆驼畜种养殖保险补贴。

四是优化金融信贷服务。简化手续办理,破解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及贫困户“担保难”“抵押难”等资难题,撬动金融信贷资金支持骆驼产业发展。2014年以来,累计为1654户发放贷款3.85亿元,其中向22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累计发放贷款4819.9万元,为中小企业、专业合作社发放贷款1200万元。

阿拉善右旗在发展骆驼产业助力脱贫攻坚工作中,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龙头企业整体规模小、带动能力有限,贫困群众产业组织化程度不完善,生产经营能力弱、效益不高等。今后,我们将进一步破解束缚骆驼产业扶贫的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完善企农利益联结机制,发展壮大扶贫龙头企业,推动骆驼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带动更多贫困人口增收致富。

责任编辑:刘秉承

猜你喜欢

农牧民龙头企业骆驼
大骆驼
兴宁19家企业获评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
骆驼
新疆吉木乃:“三平台”助力农牧民增收致富
远教“三结合”服务“农牧民夜校”
为什么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
海南橡胶被认定为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骆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