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家庭教育”与“生命启蒙教育”分析研究
2018-09-29王丽
王丽
摘要:“幼儿家庭教育”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和谐的家庭氛围,科学的教养态度,良好的行为示范,适宜的家教方法,都会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然而,目前家长对幼儿的关注点大都集中在健康、知识等方面,对孩子品德的形成和心态的培养比较忽略,对孩子未来生命质量负责的发展观还没有建立。因此,需要把“生命启蒙教育的理念”输入给家长,利用家庭的重要影响作用,抓住教育的黄金期,培养孩子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幸福生命的态度,为孩子人格大厦的建立奠定坚实的基础。“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家庭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是手段,树人是目的。本文从幼儿家庭教育、生命启蒙教育、立德树人以及三者的关系进行了资料检索和文献分析,为相关课题的研究和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幼儿家庭教育 生命启蒙教育 立德树人 文献综述
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一家庭,二学校,三儿童所在的集体,四兒童本人,五书籍,六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石家庄市藁城区北街幼儿园《新时期中小学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综合研究》子课题《幼儿家庭生命启蒙教育研究》,就是根据家庭教育在幼儿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和家长家教需求的日益提高而进行的研究。该课题研究涉及三个重要方面:幼儿家庭教育、生命启蒙教育、立德树人以及相互关系。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土壤,生命启蒙教育是养料,而立德树人是果实。
因此,《幼儿家庭生命启蒙教育研究》课题着重探寻,怎样让家庭教育的土壤更肥沃。如营建家庭环境,输入家教理念等;怎样让生命启蒙教育的养料更充分,更细化,更具操作性,更具吸引力。如绘本、游戏的加入。只有这样,立德树人的果实才会更丰硕。在幼儿家庭生命启蒙教育研究中,家庭教育是切入点;生命启蒙教育是生长点,是手段;立德树人是归宿点,是目的。本课题的文献研究从幼儿家庭教育、生命启蒙教育、立德树人、以及三者的关系三个关键点入手。
一、幼儿家庭教育是“立德”的基石
(一)从古代家庭教育看“幼儿家庭教育是立德的基石”
孟子云:“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大学》中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白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古人认为每个人只有修好自身,才能使家齐国治天下平。修身最主要的是修炼美德,也就是“立德”。所以中国古代的家庭教育把每个家庭成员的道德教育放在首位,传授为人处世之道,以求得“家天下”的长治久安。
1.先秦时期家庭教育的代表——孔子论家教
注重“孝道”“仁爱”等美德的培养。孔子注重家庭伦理道德教育。他说:“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与有政,是亦为政。”他十分强调把孝道作为家庭教育的根本内容。同时孔子还认为:父义当慈,子义当孝,兄之义友,弟之义恭。同时强调“仁义”在家庭伦理中的重要作用。孔子还十分重视家庭环境的教育。他说,“里仁为美”“居必择邻”,强调孩子要在良好环境的影响下成长,则长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2.汉魏六朝家庭教育的代表——班昭《女诫》
注重“谦让恭敬”等美德的培养。班昭学识渊博,被和帝召入宫中,作为皇家女子的教师,班昭强调“敬顺”“敬慎”“谦顺”,提倡女子修炼大德。
3.唐宋时期的家庭教育——家规家法的教育及蒙学教材的编写
注重“礼教、家范”等规矩的培养。唐宋时期,由于科举制度的推行,“望子成龙”成为家庭教育的动机和目的,《家范》《家规》《治家格言》开始丰富和完善起来,家规家法的教育一般在每月的初一、十五日进行。“晨兴,家长率众子弟,谒先完毕,击鼓诵其《家训》辞,使列听之。”
在教材中渗透“道德”教育。我国古代不仅重视家庭教育,而且十分重视家教教材的编写。如《三字经》《百家姓》《文字蒙求》,这些都是以识字为主的综合知识性教材;《孝经》《论语》《太公家教》《小学》等是以伦理道德为主的蒙学教材;《蒙求》是唐代的上层统治者家庭教育的教材,全书讲述的多是历史典故,每句四字,上下对偶,各讲一个历史人物或传说的人物故事。如“匡衡凿壁、孙敬闭户、孙康映雪、车胤囊萤”等。此外还有《童蒙观鉴》《龙文鞭影》等富有趣味、图文并茂的趣味故事读本,在当时也广为流传。
4.元明清时期家庭教育的代表——《朱伯庐治家格言》《曾文正公家训》
注重“勤俭持家”“身体力行”。如果说前一时期的家庭教育更注重理论说教的话,那么这一阶段的家庭教育更重视“躬身实践”。《朱伯庐治家格言》集中了古代治家教子的名言警句,包含了许多治家处世的质朴哲理和有益启示。如勤俭持家、和睦邻里、治家修身等。《曾文正公家训》其精神主要是“爱之以其道”,从专心致志、读书修身,刻苦谨慎、勤劳谦逊、注重身教、慎始敬终等方面来塑造孩子的品德。
综上所述,我国古代的家庭教育可见四个特点:
一是早期化。古人强调“幼儿养性,童蒙养正”,从婴幼儿时期对孩子进行教育,孩子才能少若成天性,习惯成自然。
二是常态化。古人的家庭教育已成为生活常态:初一、十五祭拜诵读家训,早起晚归及时禀告父母等,家庭教育的内容都渗透到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
三是系统化。古代的家庭教育有教材、有实施、有评价。各种蒙学教材分门别类,有识字的、有修德的、有知识渗透的。如《幼学琼林》等,故事性、趣味性、可读性都很强。同时还有针对性的实施计划,多大的孩子什么时候读什么书,都有规定。若违反家规、家训,会受到相应的惩罚等。
四是德育化。纵观古代的家庭教育,“立德”是主线,从先秦时期的“孝道仁义”到明清时期的“勤俭”“治学”,无不渗透着“立德”这条主线,而目的就是让孩子成为有用之人,也就是树人。
古人的家庭教育蕴涵了古人的家教智慧,对我们当代的家庭教育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和借鉴意义。如,从幼儿抓起,形成常态,形成系统,输入美德等,都是本课题研究值得借鉴的地方。因此,幼儿的家庭教育是教育人的起点与基点,幼儿家庭教育的重点是以品德教育为主,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可为孩子未来的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奠基。
(二)从现代家庭教育研究看“幼儿家庭教育是立德的基石”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
1.幼儿期是孩子成长的黄金期,也是家庭教育的黄金期
幼儿期是人生熏陶染化的开始,人的许多基本能力是这个年龄阶段形成的。如语言表达、基本动作以及某些生活习惯等等,性格也在逐步形成。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如果把一个人17岁达到的水平算作100%,那么4岁时就达到了50%。4-8岁又增加了30%,8-17岁又获得了20%。可见幼儿在5岁以前是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如果家长在这个时期所实施的家庭教育良好,将是孩子早期发展的关键。古往今来,许多仁人志士,卓有成效的名人在幼年时期受到的良好家庭教育是他们日后成才的一个重要原因。
2.幼儿期是“可塑期”“可染期”“可教期”,是为孩子输入经典,输入美德的关键期
墨子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人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陈鹤琴先生说,“小孩子在未受教育之前,好比是一束素丝,受了教育之后,好比是一索素丝着了颜色。因为小孩子年龄小,意志薄弱,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因此父母必须谨慎。小孩子对于各种东西,俱须学最好的,小孩子如花初苞,如草初萌,这个时期对于语言、各种知识、各种美德感都非常容易形成。”因此,幼儿期是孩子教育的黄金期,家长应抓住黄金期,为孩子输入经典、输入美德,让孩子从小就有为他人着想、友善他人等美德,为孩子未来的人生奠基。
从古代的家庭教育了解到“立德”是家庭教育的主线,从现代心理学的理论得知,幼儿期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期。所以,“幼儿家庭教育是立德的基石。”
二、生命启蒙教育是树人的途径
生命教育,是帮助孩子认识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启蒙,(象形文字)“启”是打开的意思,(卦辞)“蒙”是蒙昧的意思,启蒙就是打开蒙昧。用浅近的语言和事例,让孩子明白道理。幼儿家庭生命启蒙教育是指在幼儿家庭中,家长通过用浅近的语言教导孩子,用儿歌、故事、游戏等形式让孩子初步认识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初步培养孩子的生存技能,提升幼儿的未来生命质量。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作为生命教育理论的有力支撑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包含五个层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的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生命教育的内容包含三个层次: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通过观察发现:生命教育的内容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竟然是相互对应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对应自然生命,爱需求和尊重需求对应社会生命,自我实现需求对应精神生命。人的需求层次,也正是生命的发展层次;所以说生命启蒙教育是“树人”教育,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
(二)東方哲学理论,作为生命教育理论的有力支撑
东方哲学理论强调“身心灵”合一的修身理念,我们通过观察发现,东方的哲学理念与生命教育的理论有惊人的一致性:
如图所示:
(三)澳洲TedNoffs生命教育观,关注孩子的独特性
国外的生命教育(Life·Education)最早提出的是Ted·Noffs。他提出不但要重视生命中的生理因素,还要重视孩子心理素质的培养,重视孩子的自我肯定,即独特性。Ted·Noffs,引用西班牙作曲家pablo·Casals的一段话:“我们教给孩子的是什么,是二加二等于四,还是法国的首都是巴黎,什么时候我们教过他:‘你了解自己吗,你是最了不起的,你是独一无二的——因为世界上只有一个你!‘你是独一无二的!”这就是Ted·Noffs强调的生命教育的内涵。因此,家长在关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要多一些对孩子个性的了解,重视孩子的自我肯定,促进孩子个性的发展,激励他,鼓励他,唤醒他的潜能,培养他的自信,为孩子的生命涂亮底色,不一样的生命,一样的精彩!
(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教育的四大支柱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IESCO)提交的报告《教育一财富蕴藏其中》指出:面向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会四种本领:学会认知(learningtoknow)——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即掌握认知的手段,而不在于知识本身。学会做事(learningtodo)——使学生具有在一定的环境中工作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包括如何对待困难、解决冲突、组织管理和承担风险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学会共同生活(1eamingtolivetogether)——使学生学会设身处地去理解他人,从而消除彼此间的隔阂、偏见与敌对情绪,和周围人群友好相处,并且从小就要培养学生具有为实现共同的目标与计划而团结合作的精神。学会生存(leamingtohe)——为适应社会的迅速变革与发展,应使学生学会掌握自己命运的基本能力,即思考、判断、想象、表达、情绪控制和社会交往等方面的能力。这些能力既是个人为完善自身的个性所需要的,也是作为社会成员发挥自主性和首创精神进行革新与创造的保证。这四种本领也可以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己的三种关系即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来概括。这也是新时代树人的目标。
因此,我们关注幼儿的成长,不能只片面地关注幼儿的温饱以及幼儿所学的知识,一定要全方位多角度地关注幼儿,这才是对一个生命体的全面的关爱和呵护。
综上所述,无论东方理论的身心灵合一,还是西方理论的需求层次,都是在探寻人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价值,这与生命教育的理念是一致的。因此,把握最具有生命活力的幼儿时期,从幼儿生命健康成长的需要出发实施生命教育,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生命启蒙教育研究是“树人”的有效途径。
三、“立德树人”是家庭生命启蒙教育的归宿
(一)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家庭教育的根本任务,所以,也是家庭生命启蒙教育的归宿。
(二)立德树人要培养这些内容
教育部关工委原主任傅国亮在《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中指出,我们要关注孩子的理想和信仰、人生和人性、性格和习惯、品德和品质、情感和情怀等内容的培养。而我们生命启蒙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让孩子感受生命的美丽、神奇与智慧,体验生命的美好,能尊重、关爱生命,形成对生活的自信和坚忍不拔的勇气,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这与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保持一致。
四、家庭生命启蒙教育与立德树人的关系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土壤,生命启蒙教育是浇灌的养料,而立德树人是果实。
(一)土壤要肥沃
良好的家庭环境才能给孩子施以正面的影响,因此家长要营建良好的家庭环境:硬件环境上要整洁有序;软件环境上要营造温馨和谐民主的氛围。夫妻和睦、孝老敬亲、友善睦邻、诚信待人,给孩子更优质的正面影响;家长自身要好学上进、敬业爱岗、追求卓越,给孩子以良好的正向引领,引导孩子向善、向上、向美,促进孩子精神生命的成长。
(二)养料要全面
幼儿家庭生命启蒙教育包括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可以分成三个维度,“认识生命之贵,感悟生命之力,体验生命之美”对应生命教育的三个层面来开展活动。“认识生命之贵”即自然生命的教育,家长创设“踏春、拾秋、种植、饲养”等情境,引导幼儿感受生命的可贵,从而珍惜生命;“感悟生命之力”即社会生命的教育,创设恰当情境,引导幼儿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让幼儿学会分享、助人、合群、感恩,感悟生命的张力;“体验生命之美”即精神生命的教育,通过亲子游戏教材的推广,让幼儿在学习生活中快乐、自信、阳光,从而绽放生命之美。
(三)教养要科学
如果土壤肥沃,养料充分,但是播种者没有科学的耕耘播种,也得不到丰硕的果实。家长就是播种者,教师应该教给家长科学的教养方法,让家长把生命启蒙的种子播种下去,按照科学的方式管理,顺应孩子天性,唤醒幼儿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让孩子在家长的引导下,生动、活泼、全面、自主的和谐发展。
[美]琳达·凯芙林·波普夫在《家庭美德指南》一书中提出了“钻石理论”。在美德工程中,父母要承担四种角色:教育者、权威者、顾问、引导者;父母要学会用五大策略作为工具:使用美德语言、识别教育时机、制订明确的规则、尊重心灵、运用精神陪伴的艺术。父母的角色就像一颗钻石的诸多切面。在每一个角色中,父母都可以把一个策略作为他的主要工具,把孩子的美德“引发”出来。教育意味着把本来已有的“引发”出来,父母最重要的角色就是做孩子内在美德的精神导师。为人父母首要工作就是关注,关注孩子就知道他今天做了哪些他昨天做不了的事,并且以极大的尊重把他们看作是富有目标、积极进取的人;关注孩子就把他视为独一无二的他自己本来所是的个体;美德的形成,来自于父母看到孩子的美的本性,并能夠技巧性地把孩子最好的一面发展出来。
因此,教师要把钻石理论应用到孩子生命启蒙教育中,指导家长做好这四个角色,运用好五种工具,用科学的方法养育孩子,把孩子看成是独立的、负责的、有天赋的个体,这样的个体充满着潜能,能够发展成各种美德。
综上所述,可以肯定,只有做好家庭环境的创设、生命启蒙教育的输入,以及对家长科学的指导,家长就会在家庭中为孩子输入生命启蒙教育的理念,顺应幼儿天性、完善幼儿个性,自由展现生命的活力,让孩子成为一个具有美德的幸福的生命体。
五、如何在幼儿家庭中开展生命启蒙教育
(一)编写教材,形成体系
通过对理论的梳理,教师们了解到我国古代非常重视蒙学教材的编写。如《弟子规》《三字经》《幼学琼林》等,蒙学教材的影响力很深远。教师们应该为家长提供一套生命教育蒙学教材,通过绘本、歌谣、游戏等儿童喜欢的形式,让家长引导孩子学习,掌握知识,修炼美德,增强涵养。因此,课题的第一个目标就是编写幼儿家庭生命启蒙教育教材,为家长提供实践的依托,为课题的开展提供良好的载体。课题组用三个主题“认识生命之贵,感悟生命之力,体验生命之美”对应生命教育的三个层面,形成了自己的生命教育顶层设计:
《平安童谣》中渗透“尊重生命、珍爱生命”的理念;《美德绘本》中渗透关怀、耐心、勇气、感恩、责任、诚信等美德;《家长家庭美德修炼手册》中渗透敬业、克己、省身、孝悌、齐眉、睦邻等家庭美德;《亲子游戏教材》中渗透民主、规则、合作、和谐等美德。所以,教材是以生命教育为途径,以美德培养为目标进行编写的。
(二)提炼家教指导模式
北街幼儿园研究此课题的第二个目的就是在摸索中,在实践中寻求更有效的家教指导方法,指导家长掌握科学的方法,循序渐进地渗透生命启蒙意识。我们按照琳达·凯芙林·波普夫的钻石理论,父母要承担四种角色:教育者、权威者、顾问、引导者;父母要学会用五大策略作为工具:使用美德语言、识别教育时机、制订明确的规则、尊重心灵、运用精神陪伴的艺术,作为指导模式,在实践中继续改进,形成自己的家长指导模式。
(三)提炼出有效的管理模式
家长在家庭中对孩子教育的效果怎么样呢?学校必须形成自己的有效的管理模式,对家长的教育活动及时跟进评价,才能让家庭生命启蒙教育落到实处,才能接地气,有实效。北街幼儿园拟采取“对接——跟进——吸引——展示”的管理模式。对接,是每个老师承包十个家庭,作为这个家庭的家庭教育指导师,对家长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家长的需求进行跟踪服务;跟进,是对家庭开展的活动及时上传至微信群分享;吸引,是幼儿园每学期开展两次活动,即亲子运动会、开放日,吸引家长参与;展示,是学期末进行各班家庭教育成果展示。
学校研究课题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促进孩子的发展,让孩子在无声中,在潜移默化中养成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关爱他人等良好的美德。这些美德的养成需要用一些评价手段使其更加强化,这就需要在管理上下功夫,提供多种平台,积极地引导孩子,引导家长,培养孩子生命意识的完善。幼儿园打算把管理模式的研究作为促进幼儿生命启蒙意识的一种有力手段。
课题的研究,旨在为幼儿家庭启蒙教育的开展提供一个课程体系:包括生命启蒙教育教材、生命启蒙教育的实施、生命启蒙教育的评价、生命启蒙教育的师资指导、生命启蒙教育的课程管理等。北街幼儿园在实践中积累实例,提炼模式,探讨生命教育实施的途径,以此推进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