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红利渐逝支付业洗牌加剧

2018-09-29张威

财经 2018年22期
关键词:手续费牌照罚款

张威

近期第三方支付机构直连模式有望被切断,备付金100%集中交存已定于明年1月份完成。这两项监管工作注定会侵蚀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既得利益

曾经的支付业蓝海,在规模翻了數倍的当下,行业利润率却急速下滑。

益普索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在人们的日常开销中,由第三方支付完成的比例已达48%,这一比例呈现逐年上升态势,银行卡/信用卡(含线上和线下)支付和现金支付占比均稍有降低。

其中,第三方移动支付占比由2017年11月的32%上升至35%,互联网支付占13%,仅今年一季度,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就已经突破40万亿元。

“规模和份额占比双增长背后,却隐藏着行业创新红利渐逝,洗牌加剧的窘状。”多位第三方支付人士向《财经》记者描述企业的更真实境况。

七年前,监管机构为支付行业颁发首批支付牌照。在监管鼓励创新和包容下,第三方支付企业凭借便捷、灵活的特性一度开辟行业蓝海时代,手续费、备付金利息以及一些创新收入成为众多支付企业的红利来源,进而推动了行业快速发展。

“起源于两年前的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成为上述红利的重要遏制时点。” 某第三方支付机构总经理向《财经》记者表示。

2016年4月,覆盖全国的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启动,第三方支付被涵盖其中,二清整治、备付金集中存管、切断直连以及扫码限额等都成为那次整治风暴的重要内容。

根据支付企业的营收构成来看,支付企业目前主要的收入包括:手续费、备付金利息收入、增值服务收入,以及之前直连节约的清算费用。2016年费改政策吞噬了支付机构很多灰色收入;切断支付机构与银行直连以及备付金集中存管更损失了支付机构很大一部分收入。

备付金利息收入对一家支付企业贡献多大?首家登陆港交所的汇付天下其2017年客户备付金产生的利息收入达6000万元,占平台总收益的40%。

知情人士透露,此前计划于今年6月末切断第三方支付机构直连模式,时过两月有余,有望在近期取得实质性结果。另外,备付金100%集中交存已定于明年1月份完成。这两项监管工作注定会侵蚀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既得利益。

8月初,央行在一天内对4家第三方支付机构开出5张罚单,罚款金额达1亿元人民币,其中3家机构收到2000万元以上罚单。“在金融小众领域,几千万元罚款对第三方支付企业都是数额巨大的,一些盈利微薄企业一年的净利润才不过几千万元。”上述支付机构总经理表示。

某接近监管人士向《财经》记者表示,开出大额罚单是监管层整治第三方支付违规行为和市场乱象的手段之一。

随着先后几批第三方支付牌照到期续展,据不完全统计,截至8月中旬,央行已经累计注销超30家支付牌照。另据《财经》记者从接近监管人士处了解,目前监管严控、支付牌照重启暂无希望。

某支付机构副总裁向《财经》记者表示,第三方移动支付已经被支付宝、财付通两大巨头垄断,在所有的业务中,支付宝、财付通和银联商务占比已经达60%-80%,排名前十的支付机构市场份额基本占全国交易量的90%。“那么,全国有200多家支付牌照,很多支付牌照都是空壳,等着卖钱就好了。”

“支付行业面临新的洗牌!”某支付机构总经理表示,在这一波洗牌中,将加速财团以及行业巨头并购的速度。洗牌过程中,如何生存是小支付机构需要思考的问题,小的支付机构背后没有财团以及一些产业链,规模会越来越小。

不过,也有支付机构人士认为,行业洗牌可能有些重,目前的局势是秩序的整合,从无牌照到有牌照以及牌照紧缩。某大型企业高管告诉《财经》记者,该公司90%以上的收入来自手续费,“整个行业都是利润率下滑,支付行业从诞生到现在手续费相差十几倍,以前是百分之八,现在千分之八到万分之八都很难,所以是利润率下滑。但是,行业规模较十年二十年前多了很多倍。利润率下滑进一步压缩未来的利润增长空间。”

“在利润增长点上,很多支付企业都在做创新性产品,因为那将是下一个利润增长点。随着行业秩序重整,支付越来越贴近金融,行业也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该高管指出。

监管重罚

支付企业被罚之所以引发高度关注,源于今年以来的罚款金额巨大。8月初开的罚单中,国付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被罚没4447.2万元;联动优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被罚没2424.8万元;银盛支付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被罚没2247.7万元。

上述企业被罚款额较大的原因多是其违反清算管理规定、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相关规定,个别企业未能采取有效措施和技术手段对境内网络特约商户的交易情况进行检查,客观上为非法交易提供了网络支付服务。

另外,国付宝公司还因为身份不明的客户提供服务或与其进行交易、未按照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等被合计处以199万元罚款。由于合计被罚没4646.2万元,国付宝被称为今年第三方支付最大罚单。

同一天被罚的企业中,也有支付巨头支付宝,支付宝因“违反支付业务规定”被罚412万元。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以来支付宝已收到来自央行、外管局等监管机构的多笔罚款,罚款金额共计约500万元。

据《财经》记者了解,往年有很多第三方支付机构因违规而被罚款,不过,由于罚款多是根据《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2号令)》(以称“2号令”),而2号令规定的违规罚款金额少则1万元,多则3万元。

“此前,这样小的罚款处罚对支付企业的惩罚力度太小,导致有的企业为了盈利故意违规,因为利润完全可以覆盖罚款。”上述接近监管人士坦言。所以,上述大额罚款主要是参照《中国人民银行法》等其他法执行的。

另据《财经》记者了解,监管部门正在酝酿修订2号令,其中就有对违规行为提高罚款金额的考量。在业内人士看来,今年对第三方支付企业加大罚款力度,一则是行业监管趋紧,规范行业健康发展;同时,也是对2016年启动的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工作的衔接。

2016年4月,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活动启动,打击无证从事支付业务、备付金和跨机构清算业务风险整治成为重点。彼时,第三方支付牌照续展工作也于那一年启动。这两项工作可谓上下衔接、相互配合。

某第三方支付人士向《财经》记者表示,支付机构屡被罚款与常规牌照下业务权属也有关系。“例如,支付机构根据7号文(《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开展支付机构跨境外汇支付业务试点的通知》)做跨境支付业务,而监管部门会根据外汇管理条例检查,那么,支付机构由于参照系不同就会违规。很多公司都因为这种操作违规。

经过两年先后6批牌照续展,目前央行累计注销支付牌照名单超过30家,支付牌照存量不足240家。两年削减超过10%。

“目前来看,监管对牌照仍没有放开的计划,现在从数量来看已经足够市场使用。现阶段的主要工作还是整治。”某接近监管层人士此前曾向《财经》记者解释。目前支付行业经过两年的整治已经取得一定规范,但是仍然有一些企业为了获利而进行违规操作,这要严惩。

盈利困境

今年一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到约40.4万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6.99%,增速较上一季度下滑20.92个百分点。其中,支付宝市场份额为53.76%,腾讯市场份额为38.95%,两大巨头依然占居垄断地位。

“前十名支付机构占了全国99.99%的交易,剩下的还有重要的吗?”某支付机构人士提出疑问。

在业内人士看来,在40万亿元的移动支付规模中,两大巨头追求的不是业务利润,而是整个生态的价值。反映到第三方支付市场行业,还是要看支付机构的线下收单业务。

2016年9月实施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完善银行卡刷卡手续费定价机制的通知》,意在调整收单行业,取消手续费行业分类,并实施市场调价。

“费率调整其实是把很多灰色赚钱的业务切断了。”上述副总裁表示。之后仅仅能得到万分之二、万分之三,下降20%-30%。

在严监管下,支付机构没有太多可以打擦边球的业务,为了潜在的B端市场,就只能投入很多的资金,比如做一单业务给业务员奖励多少钱,这里面竞争很激烈。

某第三方支付行业人士介绍,支付机构的收入由三方面构成,最主要的是手续费,其二为备付金利息收入,还有一部分是增值服务收入,包括为商家或消费者提供精准营销、数据分析及与金融相关的服务,而金融业务需另获牌照。

该人士进一步指出,当前竞争非常激烈,交易手续费已经下降到万分之几。在超低手续费的基础上还要补贴机器费用、拓展商户费用,通过手续费一年半年都很难赚回来。手续费成本抬高以及日常开销增加导致利润率下降。

利息收入的切断来自“断直连”和备付金集中。此前,央行要求到今年6月末切断第三方支付机构与银行的直连。断直连源于在近年支付业务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有的支付机构实际上已经做了清算工作,并将资金托管在银行,形成了独特的三方模式,这种模式也推升了支付机构备付金存管极为分散的状态,风险不可忽视,其中典型的风险就是携带备付金跑路。

据《财经》记者了解,没有按照规定时间完成切断直连工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与相关主体利益有关。不过,这项工作在加速推进,某知情人士透露,网联平台的技术水平不存在问题,如果进展顺利,这项工作有望近期完成。

“直连切断之后,支付机构自由跨行清算、和银行商定费率的情况也将一去不复,支付机构先前接入较多的银行资源优势也不再明显。”某第三方支付机构人士说道。目前银行正在加快推动这项工作。公开报道显示,中信银行曾向多家支付机构发告知函,将于2018年7月31日关闭直连模式的快捷支付接口。截至目前,中信银行已经完成快捷支付业务的全部切换。

今年一季度,我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就已经突破40万亿元,90%以上已经被“双寡头”垄断,如果按照银联收的跨行清算费用计算,上述两家支付机构一个季度节省的清算费用超过100亿元。

那么,在支付机构接入网联之后,这部分费用是否依然会重现呢?

据《财经》记者了解,网联自去年中启动切量以来,还未对相关的清算业务收取费用,但是仅20亿元的资本金也着实带给网联很大的资本压力,未来招股引资以及收取相关费用或都成为其可持续的保障。

与切断直连配套的便是备付金集中存管,6月末,央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全部集中交存有关事宜的通知》,要求自2018年7月9日起,按月逐步提高支付機构客户备付金集中交存比例,到2019年1月14日实现100%集中交存。

在备付金集中存管政策出台之前,支付机构备付金利息收入在其总收入中占比为9.52%,网络支付机构备付金利息收入占比达11.26%,预付卡发行与受理机构备付金利息收入占比一度达22.24%。接近监管人士向《财经》记者表示,目前的说法是,备付金集中存管之后将没有任何利息收入。

在香港上市的支付机构汇付天下招股说明书显示,2017年,公司自客户备付金指定银行账户产生的利息收入达到6000万元,占据平台总收益的40%。

巨额的备付金不仅可以获得高额的利息收益,通过支付账户获得闭环的生态,一定程度上对我国货币体系也构成了影响。“备付金集中存管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似乎也曾超出监管的预想。接近万亿元的备付金规模一下子集中存管对市场流动性确实会产生很大影响。”上述接近监管层人士表示。

不过,上述支付机构副总裁则表示,日均存款量足够大的支付机构才会关心备付金利息。而随着支付行业越来越多的T0和T1结算,支付机构更多的都是流水,已经没有留存,利息自然不会是主要收益点。

在严监管背景下,支付机构除了基础支付的手续费收入,如果没有别的业务基本很难存活。上述副总裁表示,“除非是体量很庞大的支付机构,否则靠传统收益点基本就活不下去了。我们公司虽然利润增长,但是毛利是下降的。对支付公司而言,大的公司后面都有财团投资,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提高总的利润,扩大经营规模。对于一些中小支付公司,操作起来就比较痛苦。”

手续费利润率下调的同时,支付企业的利润越来越多元化。对于支付企业未来的创新盈利点,上述副总裁表示,尽管当下的主要收入大部分来自手续费,但是已经不是十年前的交易通道手续费,未来会引入区块鏈、AI等推出创新服务,手续费构成会发生变化,将从简单的通道费用,向技术替代的增值和服务费用转变,市场营销也会多元化。

“今年的P2P爆雷也影响到一些提供通道的支付机构,但是主要以小的支付机构为主,一些大支付机构很早之前就明确不给P2P提供支付通道。而且,相比资金托管,支付通道的费用微乎其微。”支付行业某分析师分析。

支付机构还面临一个问题——支付牌照向外资开放。日前,央行上海总部公示越蕃商务信息咨询(上海)有限公司(下称“越蕃公司”)的支付业务许可申请信息。越蕃公司主要出资人来自英国顶级外汇金融公司World First Asia Limited,出资人民币1亿元。

World First Asia Limited目前主营业务包括国际汇款、外汇期权交易、国际电商平台收款及结汇等。对于外资是否能够快速进入中国市场,上述接近监管人士表示还有待时日,但是这也是国内第三方支付机构未来将要面临的竞争点。另据《财经》记者了解,个别外资机构也在准备申请第三方移动支付牌照,只是这项开放措施还有待时日。

并购提速

7月初,研究机构Analysys易观对外发布《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8年第一季度》显示,2018年一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到约40.4万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6.99%,增速较上一季度下滑20.92个百分点。

尽管40万亿元的绝对规模是非常大的,但是环比增速已经下滑严重。易观认为,移动支付行业交易规模在2018年一季度继续保持规模增长,但由于受到季节性因素影响,加之整体交易规模量级已经达到较高规模,因此在环比增速上略有下滑。

在40万亿元的交易量上,支付宝市场份额为53.76%,腾讯市场份额为38.95%,二者市场份额达92.71%,依然处于绝对垄断地位。

在严监管格局下,第三方支付企业的盈利模式和清算结构都将发生改变。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第三方支付企业未来将呈现财团、行业龙头并购现象。

“第三方支付排名前十的可以生存,其他就等着被收购了。”上述支付企业副总裁坦言。

“资本雄厚的支付机构,可以通过收购、并购网络应用企业,依托支付服务基础,搭建自身特色的网络生态体系,实现突围。”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香港交易所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巴曙松给出了上述建议。

“这两年,很多支付机构都被一些财团或者行业龙头并购,此外,支付机构未来的出路是要跟行业龙头老大合作,成为行业产业链里的一环。”上述第三方支付人士说道。未来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并购重组将会加速,而也会有支付机构退出该市场。

据第一消费金融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3月30日,支付领域相关的并购案例目前已经发生35起。在35起涉及支付公司的并购案例中,有27起与支付牌照有关。其中,价格最高者为海立美达并购联动优势,耗资30亿元人民币;其次为万达集团并购快钱耗资3.13亿美元。

新电商开创者,拼多多当前也正在寻求收购第三方支付牌照,目标是上海付费通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据公开报道显示,该支付牌照的估值在5亿到7亿元之间。

值得注意的是,第三方支付牌照价格一直是水涨船高,特别是央行暂时关闭审批第三方支付牌照闸门后,这一现象越发明显,去年底,新力金融拟支付23.79亿元,购买海科融通100%股份。

上市之艰

在支付行业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的背景下,一面是巨额的支付牌照收购价格,一面是资本市场冷眼相待。

6月15日,首个在香港市场成功完成IPO第三方支付机构,汇付天下遭遇了IPO募资规模缩水以及上市后即遭遇破发,上市首日跌12%。

招股书显示,汇付天下的业务主要分为支付服务和金融科技服务。支付服务包括POS、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跨境支付等几部分。金融科技服务是指向互联网金融提供商及商业银行提供金融科技服务。

引起市场注意的是,在上市前,汇付天下剥离了几家关联的互金企业,此举被认为是出于潜在的合规风险或业绩数据考虑。

汇付天下2016年扭亏为盈,并在2017年盈利1.67亿元。根据汇付天下招股书显示,汇付天下2015年、2016年、2017年三年毛利率为46.5%、42.4%、32.8%,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分析人士看来,如何获得持续的盈利能力是整个第三方支付行业面临的问题。

作为资本市场的一种常规的融资和变现手段,支付公司的上市路似乎都走得极为不顺。拉卡拉在借壳上市失败之后就一直排队A股IPO。漫道金服(宝付母公司)也在排队的序列中。

拉卡拉在2013年至2016年,净利润分别为-1.27亿元、-1.97亿元、1.24亿元、2.12亿元,也仅在近两年才实现盈利。在业内人士看来,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未来盈利持续性是否被看好,是影响其价格的重要原因。

“很多支付公司没有上市计划,都是被逼迫的,早期的投资没有回报,需要套现了。所有的支付公司要么卖掉资产,要么就选择上市。没有监管批准很难有上市的计划。”某支付机构高管指出。

从业务角度来看,业内分析认为,未来支付行业会逐渐形成三大市场:C端用户支付市场、B端企业级支付服务市场和跨境支付市场。C端用户支付市场已经被支付宝和财付通两大巨头垄断,B端企业支付市场和跨境支付或将成为新型蓝海市场。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国内第三方支付机构跨境互联网交易金额约3200亿元,达到12.56亿笔、比2016年增长114.7%,不过,支付机构持有的跨境支付牌照并不多,仅仅几十张。所以,获得跨境支付牌照也是行业并购的一大助力。

“很多企业发展跨境业务,是因为传统支付没有故事讲了,所有的公司都会搭上资本便车,讲故事过程中发现真有能力做真的会做,虽然业务有30多张牌照,但是有跨境业务的不到一半。”上述副总裁表示。

该副总裁进一步指出,未来比较看好的是跨境旅游这个市场,旅游市场至少有几万亿元的规模。但是,由于竞争激烈,跨境支付费率也从初期的2%下降到0.5%左右,可见跨境业务也难做。

猜你喜欢

手续费牌照罚款
罚款扣物无依据 居民告赢广电局
疯狂“涂鸦”不会被罚款吗?
遏制浪费需要剩菜“论克罚款”硬招
红景天 直销牌照何日可待
牌照
信用卡分期,别那么任性
牌照红利之后的直销未来
微信提现每笔最少收0.1元手续费
煤质超标企业将处3万元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