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压垮伊朗的最后一根稻草?

2018-09-29墨父

财经 2018年22期
关键词:里亚尔制裁伊朗

墨父

11月份开启的第二阶段制裁,禁止伊朗石油出口会不会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难以预料

下午6点,在德黑兰一处健身房的跑步机上,纳兹丽正在挥汗如雨地跑着。在这里她不需要戴头巾,因为伊朗的健身房分为男士专用和女士专用,不能混用。在健身房纳兹丽卸下的不仅是头巾,还有执掌一个庞大家族企业的责任与烦恼。

就在过去的几个月,她几乎每天都彻夜难眠。因为美国退出伊核协议、特朗普扬言要重启制裁、里亚尔(伊朗官方货币)暴跌,她的家族企业财富缩水5000万美元,公司生意一落千丈。最近一个月,她炒掉了9个市场经理,因为他们只会问她:“我们该怎么办啊?”妹妹建议纳兹丽把工厂、房子卖了,然后移民加拿大,但是她不愿意家族生意就这样断送在自己手里,而且她还惦记着工厂的几千名工人,没了工作他们又该怎么生活?为了让自己能够坚持,她强迫自己每天在健身房跑12公里,她说跑到精疲力尽之后会让自己暂时忘掉痛苦。

第一阶段制裁的“咕咚”效应

今年5月8日,特朗普宣布美国退出《联合全面行动计划》(又称“伊核协议”)并签署了执行备忘录。根据备忘录,8月6日美国将重启在伊核协议中解除的对伊制裁措施,实施针对非能源领域的第一阶段制裁,11月将开始实施针对能源领域的第二阶段制裁。

很多人应该都听过《咕咚来了》的儿童故事——一个木瓜掉进水里引发了“咕咚怪兽”来袭的恐慌。而笔者认为近期在看待美对伊制裁时也出现了类似效应,即“制裁恐慌”,主流论调是“美国又要制裁伊朗了,伊朗怕是要不行了”。

伊朗著名政治评论员艾马德先生告诉笔者,伊朗有句著名的谚语:“头在水下五指与在水下五尺没有区别”。美国对伊朗的制裁远不是从今天开始的。自2003年伊朗宣布成功提炼出铀以来伊核问题便浮出水面,联合国出台了制裁决议,美欧出台了制裁法案,从那时起伊朗就处在制裁之下。

伊核协议签署之后,美国并没有严格遵守协议。虽然在石油制裁上有所放松,根据欧佩克的数据统计,2017年伊朗平均每日对外出口原油380.2万桶,但是对于金融制裁美国一直没有放松,伊朗依然被隔离在国际金融系统之外。美国的制裁措施确实打到了伊朗的“七寸”之处,对于一个中东石油大国,不让卖油赚钱,即使赚了钱也拿不回国,伊朗饱受折磨但无可奈何,经济发展受到巨大影响。

在此基础上来理解美国所谓的重启制裁也就更加清晰,对于伊朗来说,主要的变量就是11月之后能不能卖石油,而8月开启的所谓第一阶段制裁更多地是广而告之——“这次美国要玩真的了”,从而改变人們对未来的心理预期,而心理预期真的很重要,因为它实实在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伊朗人民对于制裁的恐惧和对未来经济前景的悲观,淋漓尽致地反映在了伊朗人对“大撒旦”发行的美元的狂热追逐之中。伊朗官方货币里亚尔5月开始下探,由1美元兑5.2万里亚尔贬值到6万多,6月中旬一周内,汇率突然又从6万急跌至9万,随后略有回升到8万左右,结果进入7月下旬,两周时间内汇率从8万直接突破12万左右。

汇率暴跌的结果是物价飞涨。无论是从欧洲进口的汽车、家电还是从中国义乌进口的小商品,价格是一涨再涨。在号称德黑兰最高档的帕拉丁商场看到,无论是服装还是电子产品,价签都是一层盖一层,有的商品足有五六层之多。有意思的是,商家会非常实诚地告诉你“这个价格是上周调的”,那就意味着现在买很合算,或者说“这是昨天刚调的”,意味着已经是最新汇率,买不买你自己看。笔者还走访了几家手表商店,像卡地亚、欧米茄这些高档手表已经采用美元或欧元标价,而劳力士手表的专卖店直接暂停营业,告知要调整价格之后重新营业。

进口商品涨价可以归因于汇率下跌,但很多伊朗国内商品和服务跟风涨价就有点“浑水摸鱼”的意思。司机蒙塔梅迪抱怨矿泉水从5万里亚尔涨到了9万里亚尔,牛肉从30万里亚尔涨到50万里亚尔,餐厅全涨价了,甚至连洗车都涨价了,“这日子没法过了”!

为了观察物价上涨对于伊朗民众的日常生活到底有何影响,笔者走访了多个商场和餐厅,非常意外的是没有看到想象中的萧条景象,反而是购物中心熙熙攘攘,各大餐厅排队用餐,一幅繁荣景象。前述经营家族企业的纳兹丽给了笔者一个解释,说“中国人的文化是在困难时节衣缩食渡过难关,但是伊朗人更愿意下馆子、血拼来及时行乐”。

既然要买,肯定买黄金最保值。里亚尔疯狂下跌,伊朗金价一路攀升,但人们对价格已毫不敏感,“买到就是赚到”。世界黄金协会的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以来伊朗对金条和金币的需求翻了3倍,达到四年来的新高15.2吨。二季度伊朗对金条和金币的需求占中东地区总需求的75%,而2017年的比例不到50%,2016年仅为15%。这个数据比里亚尔暴跌看起来更为疯狂。

很多伊朗民众认为,经济乱象其实与美国制裁无关,而是政府管理不善。8月28日,鲁哈尼任总统五年来第一次被议会传唤接受质询,议员们就失业率居高不下、经济发展缓慢、货币剧烈贬值、非法走私外汇等方面要求鲁哈尼解释,而当天的投票结果显示议员们对他的解释并不买账。伊朗保守党议员阿巴斯·派伊扎德认为:“政府的效率低下和缺乏规划与制裁毫无关系,是错误的决策导致了人民受到伤害。”因为有失职之嫌,鲁哈尼不得不“断臂求生”,7月25日免去了控制外汇市场不力的央行行长赛义夫,让本来准备到中国任大使的赫马提临危受命;十天后以非法倒卖外汇罪逮捕了负责央行外汇事务的副行长阿拉克西。但伊朗议会认为这还不够,8月又接连弹劾了劳工部长阿里·拉比埃和经济部长马苏德·卡尔巴希安。

或许是“换将”起了作用,或许是因为政府放开管制允许钱庄买卖外汇,抑或是里亚尔已经跌到市场承受的底线,8月底里亚尔开始企稳,停留在1美元兑10万里亚尔左右。在人们庆幸汇率止跌的时候,似乎已经遗忘,年初其实1美元能够兑换4万里亚尔。而暂时的平稳又能坚持多久,伊朗到底将如何面对已经到来和即将面临的更多制裁呢?

“抵抗经济”与“三不”政策

2012年内贾德执政时期在核问题上态度强硬,美国对伊制裁达到高峰。在此背景下,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前总司令雷扎伊向最高领袖哈梅内伊递交了一份“建设抵抗型经济国家”的报告,获得了哈梅内伊高度评价。2016年哈梅内伊正式提出“抵抗经济”政策,强调“抵抗经济”是伊朗突破目前经济困境的唯一解决方案。“抵抗经济”主要指通过振兴伊朗国内生产,降低对原油、天然气等能源出口的依赖程度,旨在提升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和经济自主性,为应对国际制裁所采用的特殊对策。

2018年“抵抗经济”再次成为高频词汇和伊朗的“基本国策”。3月27日,哈梅内伊在三权会议(总统、议长、司法总监)上再次强调“抵抗经济”的重要性,并表示这是应对美国制裁最有效的方法,提出要“支持国货”,用好伊朗的人才、资源、资本和技术,提升就业,促进经济繁荣。4月底,伊朗成立支持国货特殊委员会,制定支持国货的相关政策,监管市场,打击走私。6月20日,伊朗工业部长下令禁止对共1339种“非必需、国内有替代品”的商品进口。拟禁止进口的产品包括家用电器、纺织品、鞋类及皮革制品、家具、保健品以及机器设备等。伊朗议会经济委员会主席穆罕默德拉扎·帕尔易卜拉希米表示“这项决议预计将减少10亿美元的外汇流出”。

伊朗是中东工业体系最为完备的国家,具有较强的自给自足能力,这也是敢于提出“抵抗经济”的前提条件。但是“抵抗经济”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吗?

据在伊朗经营的某家中国车企人士介绍,本计划在当地推出一款新车型,但是由于该车型的轮胎被列入禁止进口清单,无法完成组装。据企业了解,伊朗禁止进口主要是伊朗国内有一家企业确实有可能生产该型轮胎,但是该企业的生产线尚未装配到位,等到生产出成品不知要到何年何月。还有很多大型工程承包企业反映,部分工程机械和機器设备因为禁止进口导致整个工程停工或进度缓慢。

对于伊朗民众来说,支持国货意味着消费降级。在伊朗商品大致分三个等级:“MADE IN EUROPE”虽然贵但是质量好的代名词,最受追捧;“MADE IN CHINA”常被吐槽,但是图个便宜;“MADE IN IRAN”虽然在自尊心的驱使下没有伊朗人会说不好,但确实不受待见,由于“抵抗经济”,变成了不得不买。

不仅经济上要抵抗,政治上更要抵抗。鲁哈尼7月22日告诫美国“美国应该知道,与伊朗的战争是一切战争之母。不要玩弄狮子的尾巴,这只会带来后悔,你将终生后悔”,他甚至暗示,如果伊朗原油出口被封杀,那么伊朗有可能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特朗普随即在推特上发文:“致伊朗总统鲁哈尼:永远不要再威胁美国,否则你将遭受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后果。我们不再是一个会支持你疯狂的暴力和死亡言辞的国家。小心点儿!”

不过,口水战一周以后,特朗普出人意料地表示“愿意不设前提与鲁哈尼会谈”。这让人们不禁联想到特朗普与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在激烈的隔空骂战之后又选择在新加坡进行会晤。对此,伊朗方面并不买账。”

8月13日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在推特上回应美国:“最近,美国官员一直肆无忌惮谈论我们。除了制裁,他们还提到战争与谈判。在这方面,请容许我对人民说一些话:(德黑兰)和美国之间不会有战争,也不会有谈判。”有朋友戏谑称此为“不打仗、不谈判、不服你”的“三不”政策。

虽然伊朗对美国是“三不”政策,但是对中国是格外热情。伊朗最高领袖高级顾问韦拉亚提7月初曾表示,中伊深化战略伙伴关系将有助于地区与国际和平与合作,在时机合适的时候他将代表最高领袖哈梅内伊访问中国。韦拉亚提还表示,未来中伊贸易可以尝试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逐步减少使用美元。话音刚落,8月20日伊朗中央银行旗下的外汇牌价网站Sanarate.ir开始将人民币、欧元和阿联酋的迪拉姆列为三大主要换汇货币之一,取代了原先美元的位置,有伊朗官员表示“美对伊制裁或许是人民币国际化历史性的机遇”。不过所谓机遇,多半与风险并存,面对机遇和风险,中国政府、中国企业、中国商人们该如何抉择?

中国商人的去与留

针对美国的制裁,欧盟8月7日实行更新后的“阻断法令”,规定如美国对别国的制裁殃及欧盟企业,涉事企业无需遵守相关制裁法案,还可索赔损失及冲销相关影响,但这丝毫没有打消欧洲企业对于即将到来的制裁的顾虑。6月初,法国标致汽车集团宣布暂停在伊朗的商业活动,雷诺集团表示将大幅削减该集团在伊朗的业务。8月20日,伊朗石油最大的欧洲买主——法国石油公司道达尔正式宣布不得不停止进口,并放弃伊朗项目,以保护其在美国的业务。9月18日,法国航空将暂时取消巴黎飞往德黑兰的航班;9月23日,英国航空将完成最后一班德黑兰飞往伦敦的航班,9月24日起,荷兰航空也将暂停运营巴黎至德黑兰的航线……

欧洲企业都走了,中国的企业又将如何抉择呢?笔者切身感受到的一个词是“矛盾”,而这个矛盾的心态导致的结果就是观望。某石油企业,近期得到伊朗政府的特殊关照,给予合同上非常大的让步,这种优惠幅度在斤斤计较的伊朗是从前想都不敢想的,但是这家企业考虑到母公司有被制裁的风险,还在慎重考虑之中。某汽车企业在伊销量逐年增加,看到标致汽车退出市场兴奋不已,标致207款车型几乎霸占了德黑兰的大街小巷,如果此时发力完全可以吃下大量伊朗汽车市场份额,但是害怕受美国制裁后被技术封锁。该企业非常痛苦地仍在思考:“退还是留?”某通讯公司,看到中兴因美国制裁似乎倒下,面对也许可以独占的伊朗市场,仍在收缩业务,进退两难。

此前由于伊朗市场的特殊性,大量中国国有企业纷纷涌入伊朗市场,中国技术进出口总公司、中水电、中航技、北方、华信、中铁等等,但是当前情况下如果你问他们会不会退,答案几乎是统一的:“看看11月的情况再说吧。”

国字头的在观望,民营企业呢?拓邦酒店是很多民营企业在伊朗拓展商业的第一站,拓邦的老板王红最近很是苦恼,因为客房入住率只有之前的三分之一,此前在伊打拼的很多企业都开始返回,而本来要来看看市场的现在都望而却步。王红还说,因为最近里亚尔暴跌,餐厅的很多食材、调料都是从中国进口的,经营成本大幅上升,她将菜价上调了10%后却有种杯水车薪的感觉,她正在寻思要不一次性涨个50%,不然这生意没法做了。

不涨价生意确实没法做了,来伊朗12年的“豆腐大姐”就准备歇了。她姓徐,德黑兰的华人都亲切地称她徐姐。徐姐是德黑兰第一家做豆腐的,她非常骄傲习主席2016年访问伊朗时代表团的豆腐食材也是由她供应的,而后她又打通路子从迪拜走私中国调料进入伊朗,成为在伊中国人的“福音”。但是徐姐最近在朋友圈宣布“金盆洗手”,汇率高了两倍,她的调料只涨了一倍,她不愿意把价格抬得太高,干脆不做了。最近徐姐正忙着处理豆腐机、挂面机、剩下的存货,还有把手头的里亚尔兑换成人民币。

当然也有逆势而动的。在伊朗从事卫浴生意的邵俊表示,现在伊朗市场已经开始缺货,很多伊朗人拿着现金“抢货”,“我认为11月以后伊朗市场会更加缺货,做生意的好时机就要来了”。他带笔者看了安扎里免税贸易区后说:“别看伊朗人总说日子不好过,你看市场上的人少吗?难道制裁以后伊朗人就不过日子了?未来制裁加重以后,只要手上有货还怕赚不到钱吗?”

“头在水下五指与在水下五尺没有区别”,但是在水下5秒与在水下5分钟是有很大区别的。第一阶段的制裁拉开的是序幕,民众生活愈艰,政府腾挪空间愈窄是事实,但仅凭这些就想在伊朗上演 “阿拉伯之春”实在是为时尚早。11月份开启的第二阶段制裁,禁止伊朗石油出口会不会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难以预料。一方面伊朗不能没有石油的收入,占外汇收入70%的卖油钱是伊朗生存下去的生命线,但同时伊朗有真主党、胡塞武装等众多地区盟友,他们会坐视不管,或者伊朗会允许他们无动于衷吗?生死存亡时刻,伊朗手中扣下的底牌绝不只是封锁霍尔木兹海峡一张,而是国际石油市场和整个中东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事情不来,我不主动惹事,事情来了,我也并不怕事。为人处世无非就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是近期国内热播的电视剧《延禧攻略》里的一句台词。伊朗大概也是这样想的。

猜你喜欢

里亚尔制裁伊朗
中国宣布制裁三家美企
伊朗货币改革,面额去掉4个0
识别美初级制裁和次级制裁
伊朗央行提议货币“抹去”4个零
制裁与反制:西方与俄罗斯之大博弈
过于逼真
投 缘
自产自销——原载“伊朗漫画网” ▲
掉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