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仁心仁术写春秋
——记山东省立医院副院长、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赵家军

2018-09-29蔡巧玉

科学中国人 2018年16期
关键词:赵家内分泌激素

□ 蔡巧玉

作为医生,他再忙都会留出每周两个半天的门诊时间,治愈了许多内分泌方面难以治愈的疑难杂症,被病人当成良医益友。

作为学科带头人和科主任,他使原科室迅速发展成为山东省内分泌代谢疾病临床、科研和教学中心,在全省内分泌专业的发展和学科建设中发挥着龙头引领和指导作用。

作为博士生导师,他教书育人,几十年来培养了近百名研究生,现已成长为各自岗位上的骨干。

他精勤科研,针对脂毒性提出预防糖尿病策略,有效提高了我国糖尿病防治水平;首次提出促甲状腺激素调控肝脏胆固醇代谢的理论,为临床防治甲状腺疾病提供了新的策略,为提高我国人口素质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曾经获得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3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最高奖、2017年第十八届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首届山东省十大名医等荣誉,却认为幸福感来自患者的感谢。“当医生、做科研为的是什么?就是为了给病人治病,再忙也不能忘了这个初衷。”这是山东省立医院副院长、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赵家军坚守的信念,“我觉得成就感就是当病人病情危重的时候,能够把病情诊断清楚,将他从死亡线上拉回来。”

赵家军

“我就是想当个好医生”

个人成长的道路上,原生家庭的熏陶至关重要。赵家军最初萌发的医学梦就是源于家庭环境的影响——他的父母和姑姑均是医务工作者。1961年,赵家军出生于山东省邹城市,医学世家的氛围在他年幼的心灵中埋下了医学的种子。时光如水滑过,当他在时代洪流中加入“上山下乡”的大部队时,医学的种子才得以慢慢地生根发芽。

1977年,16岁的赵家军高中毕业下乡到济宁农村,在亲眼目睹了贫困地区的乡亲们因缺医少药而饱受病痛折磨的情景后,他立下了“当一名好医生,治别人治不了的病”的终生志愿。

下乡时期的学习环境是艰苦的。这艰苦不仅指客观环境,更指自我督促、不断学习的自制力。而赵家军经受住了考验,下乡期间,他从未放弃过学习。终于,他等来了恢复高考的消息。1979年,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三届大学生,赵家军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泰山医学院,1983年顺利成为医生,一路向着医学梦坚定前行。

“人要不断地给自己定目标、定方向,压力越大越有动力。”赵家军的医学梦征途很长,想要继续前行,就需要不断补充能量。大学毕业工作5年后,赵家军选择进入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继续深造,师从我国著名内分泌学专家陈家伦、许曼音教授进行硕博连读。1994年,博士毕业的赵家军回到家乡,在山东省立医院从医,一干就是20多年。多年来,他治愈的内分泌方面难以治愈的疑难杂症患者,早已数不清了。

回忆当时的选择,他坦陈道:“当时医院的内分泌科只有7个大夫,16个床位,做实验要借省医学科学院的实验室。在这种条件下选择回到山东,不仅因为我是山东人,更多的是因为下乡时的所见所闻,让我深知家乡父老看病难。”

作为一名医生,赵家军坚持术有专攻、攻坚克难,恪尽职守为患者担当。赵家军在病房察看病人时还不忘提醒主治大夫,若患者没有特殊要求,就用最简单有效且便宜的药物,盖因“当年下过乡,知道昂贵的医药费对一个家庭意味着什么”。他有一项原则,就是“让病人花最少的钱,看好别人看不好的病”。

或许是职业习惯,赵家军看人,习惯性打量胖瘦。即便是走在街头,当看到肥胖的老人、孩子,赵家军就忍不住嘱咐几句。有一次吃饭,看到邻桌家长不断给胖乎乎的孩子夹肉吃,他就过去提醒家长注意孩子的健康。

这些年来,随着身上的职务越来越多,更多的职责和工作接踵而至。赵家军越来越感觉到时间不够用:“上午在门诊,下午有会,还要出差。一年500天都不够用。”尽管如此,他却还是坚持每周查房一次,每周二、四下午在省立医院内分泌科看门诊。“医生不看病就像树没了根,我舍不得丢这块,有时候晚上十点半还在看病、查房。但能给病人解决问题,这个过程我很享受,我就是想当个好医生。”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良好的医风,使得赵家军入选2011年首届山东省十大名医。2017年,他又因在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临床诊治领域取得的突出成绩荣获第十八届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

提出预防糖尿病策略

赵家军清楚,要想实现“当一名好医生,治别人治不了的病”的目标,除了在门诊和临床上不断磨砺之外,还需要在基础研究上摸索突破。

获2013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最高奖

多年来,他从事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临床诊治和基础研究工作,以严重影响百姓健康的内分泌系统常见疾病甲状腺疾病和糖尿病为研究方向,以脂代谢紊乱在内分泌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研究重点,围绕着脂代谢紊乱与甲状腺疾病、脂代谢紊乱与糖尿病的相互关系,开展了系统的基础和临床转化研究。他主持科技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1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1项、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3项、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奖励基金1项、山东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1项、济南市科技局科技计划1项;作为分项目负责人主持原“863”课题3项、原“973”课题2项、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益性科研专项3项、国家科技支持计划课题1项、原卫生部国际交流合作课题1项、中华医学会重点临床科研项目1项,在甲状腺疾病和糖尿病方面取得了许多创新性发现,成为国内内分泌领域的领军人物。

糖尿病目前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近年来,由于我国城市化和老龄化进程加快,同时伴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肥胖和超重人口数量增加,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的统计数据,2015年,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已经达到1.09亿人,约占西太平洋地区患病人数的71%,相比2013年增加了1120万人,呈现快速增长态势。IDF预计,到2040年,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将达到1.51亿人,相比2015年增加近50%。除此之外,我国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50.1%,意味着有半数成年人徘徊在糖尿病边缘。如果不对这些有糖尿病前期的人群进行有效干预,他们之中又将会有1/3最终走向糖尿病。

想要对糖尿病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就必须知道其发病原因。目前科学界广泛研究的大多是糖毒性,而赵家军是研究脂毒性引发糖尿病机制的“第一人”。他主持开展的“游离脂肪酸、乙醇在2型糖尿病发生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干预”项目,以脂代谢和糖代谢两条途径为主线,以游离脂肪酸和乙醇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基础和临床两个层面,在分子、细胞和整体3个水平,采用体内体外相结合的方法,围绕糖尿病发生、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外周组织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损害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同时对糖尿病预防与治疗中的关键问题——脂毒性进行了临床干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

通过该项目,赵家军团队阐述了脂代谢紊乱诱发2型糖尿病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提出“早期干预脂毒性可有效防治2型糖尿病”的观点,并为临床预防糖尿病提供了干预手段。他们明确了脂代谢紊乱诱发2型糖尿病的主要信号通路;提出并确证AMPK和PPARα是干预脂毒性的重要靶点;明确干预脂毒性可降低糖尿病发病率,控制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紊乱。

赵家军表示:“改善脂毒性能够让糖尿病的前期实现逆转,这样糖尿病患病率就会更好地得到控制。”因贡献突出,该成果获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已在全国18个省市的36家医疗机构应用,累计应用万余例,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和社会效益,有效提高了我国糖尿病防治水平。

提出促甲状腺激素直接调控脂质代谢理论

在内分泌系统常见疾病中,除了糖尿病,还有甲状腺疾病。近年来,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患病率持续增长,已高达17.8%。其中,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亚甲减”)指促甲状腺激素升高而甲状腺激素正常的病理状态,占甲减的90%,是血脂异常、心血管疾病及妊娠期胎儿脑发育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由于其危害机制尚未阐明,诊断和治疗标准尚不完善,医务人员极易漏诊漏治。

自1930年罗伯特 L.梅森(Robert L.Mason)等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甲减及甲亢时血清胆固醇水平的变化及意义”的文章后,甲状腺功能减退与脂代谢的关系就逐渐受到关注。传统理论认为,促甲状腺激素仅在周围靶器官——甲状腺发挥作用。当甲状腺功能减退时(促甲状腺激素升高,甲状腺激素降低),血脂紊乱的发生被认为主要是甲状腺激素变化的结果,但亚甲减时(促甲状腺激素升高,甲状腺激素不变)胆固醇水平的升高并不能用甲状腺激素的变化给予解释。受传统理论束缚,长期以来并无针对促甲状腺激素调控甲状腺外靶器官,尤其是促甲状腺激素对胆固醇代谢影响的研究。而赵家军开了先例——他带领团队围绕“促甲状腺激素调控胆固醇代谢的机制及临床应用”开展了十余年临床和基础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促甲状腺激素直接调控胆固醇代谢的新理论,明确了亚甲减引起靶器官损害的关键机制,制订了亚甲减的早期干预方案,建立了我国妊娠期亚甲减的诊断和筛查标准。

团队突破传统理论,首次提出“促甲状腺激素直接调控脂质代谢”的理论,明确了亚甲减引起靶器官损害的关键机制,为精准诊疗提供了依据。他们在国际上首先证明肝细胞表面有功能性促甲状腺激素受体,为深入研究促甲状腺激素在肝脏的生物学效应奠定了基础;证明促甲状腺激素升高是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及后代智力发育减低的独立危险因素;首次发现促甲状腺激素在肝脏通过其特异性受体(TSHR)直接调控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代谢,促甲状腺激素通过巨噬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TSHR引起炎症反应和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妊娠早期亚甲减引起胎儿脑发育相关基因表达异常和神经元迁移异常。这些研究揭示了亚甲减引起靶器官损害的关键机制,明确了促甲状腺激素升高是引起靶器官损害的根本原因。

查房

在此基础上,赵家军在国内牵头制定了亚甲减早期干预对策,建立了我国妊娠期亚甲减诊断和筛查标准,减少了漏诊漏治。团队根据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制订了亚甲减分层干预方案,证实早期干预轻度亚甲减可有效防治靶器官损害,包括显著改善高脂血症(TC降低15.9mg/dl)、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下降8.9%)和动脉粥样硬化;妊娠早期干预亚甲减显著降低流产风险、改善后代智力和运动发育;确立了我国妊娠特异性促甲状腺激素参考范围并据此制定妊娠期亚甲减诊断标准,显著降低了误诊率(27.8%vs.4.0%);在全国推动了妊娠早期促甲状腺激素筛查,使妊娠期亚甲减漏诊率降低了80%。

该研究全面提升了我国的亚甲减诊治水平,研究成果被纳入中国2017版《成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诊治指南》、2014版欧洲甲状腺学会《妊娠期妇女和儿童亚临床甲减处理指南》、2017版美国甲状腺学会《妊娠和产后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等多部诊疗指南,并被国际权威专著The Pituitary、Lipid Management引用。其研究成果“促甲状腺激素调控胆固醇代谢的机制及临床应用”获2015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妊娠期甲状腺疾病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及机制探讨”获2015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成果优秀成果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危害及干预”通过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的评审。成果已在全国25家三级甲等医院推广应用,早期干预亚临床甲减患者,纠正血促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节约了治疗费用,取得显著的社会及经济效益。2013年,促甲状腺激素被原国家卫计委列入《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为提高我国人口素质做出了重要贡献。

为医者,当仁心居首

赵家军是真正意义上的“全能型人才”——上得了临床、进得了课堂、做得了研究、管得了团队。在他的带领下,山东省立医院内分泌科在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肥胖症、骨质疏松等内分泌常见病方面形成了先进的治疗体系,在全省内分泌专业的发展和学科建设中发挥着龙头和指导作用。

履行医师职责

这么多年来,赵家军获得了数不胜数的国家级和省级奖项,而他却将科研奖金所得的200多万元都捐了出去。他说:“金钱和荣誉本身并没有多少意义,我人生最大的价值是培养了学生,让学生们再去治病救人,再培养学生,从而薪火相传。”在他看来,再好的医术、再先进的成果,数年后可能就不再“新鲜”,只有将仁心仁术传承下去,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年轻人才,不断为医学研究注入新鲜血液,才能推动中国医学前进。

“不同于老一辈‘传帮带’的教育方法,我们培养学生,是采用集体培养。我的学生不光由我自己指导,别的教授也帮我指导;同样,别的教授带的学生,也会跟着我学习,让学生的知识更全面。”赵家军说,“我的学生要会‘三栖’,不仅仅是临床和科研,还要有协作管理能力。医学牵扯的面很广,单打独斗已经落后于时代。”时至今日,在赵家军的满园桃李中,不仅有很多人成为了国内知名的教授、专家,还有一部分成长为院长、副院长,在全国内分泌领域发光发热。

“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无限的工作中去。”这句话可以说是赵家军的真实写照。多年来,教授、主任医师、博导、副院长、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主委、人大代表……他身上的光环和头衔越来越多。而被这些光环笼罩的赵家军,却“早上五六点钟起床,晚上十一二点多睡”,以此来保证“诊疗、实验、教学、管理,哪一块也不能丢”。

从医30多年,赵家军从一名普通医生到学科带头人、到副院长,再到副省级干部,职位在变,称谓在变,不变的是将病人放在首位、当一名好医生的信念。他始终记得入学第一课上所学的《希波克拉底誓言》,正所谓“性命攸关,生死所寄,非仁爱之士不可托,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为医者,当仁心居首!

猜你喜欢

赵家内分泌激素
妇科内分泌失调的临床治疗研究
赵家祥教授
谈激素色变?没必要!
激素怎么用才安全
什么是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虱子
了解内分泌……
稳住内分泌
好中医也会用激素
好中医也会用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