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听国宝守护人讲国宝

2018-09-28剑宗

新少年 2018年7期
关键词:守护人王献之真迹

剑宗

许多读者一定看过某电视台热播的《国家宝藏》吧?在这个节目中,唯一的书法作品就是《万岁通天帖》,可见其历史价值之高,文化内涵之深,其中还有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今年春来早,阳春三月,雪后初晴,暖意融融。我沐浴着春光,前去参加一个茶座,倾听了国家宝藏《万岁通天帖》的守护人——辽宁省博物馆艺术部的董宝厚主任做的精彩报告。

在董主任的讲述中,我仿佛走进了历史的岁月,那些谜一样的往事,在我眼前一点点清晰起来。

如果你是一个书法爱好者,想必听说过王羲之和王献之,他们父子俩的书法作品,变古为今,吸取前人书法质朴优势,又不拘一格,“兼众家之长,集诸体之美”,不仅在当时所处的东晋时期被人们争相学习,在之后的各个时期都是人们重要的模仿研究和参考的范本,在书法史上,他们父子被合称为“二王”。所以,谁能拥有王氏家族的书法作品,毫不夸张地说,那就等于拥有了全世界啊。尤其是在唐代,唐太宗李世民喜欢书法,特别推崇王羲之,多次派人寻求王羲之书法的真迹,去世之后還让人将作品作为陪葬与世长眠。

《万岁通天帖》是王羲之、王献之家族28人作品的临摹本。 但如果没有武则天命人临摹,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就失传了。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获得普遍承认的女皇帝,前后正式掌权23年。且不提后人对于武则天的评价,只讲她与《万岁通天帖》的一段故事。

公元697年(武则天万岁通天二年),王羲之的后人,凤阁侍郎王方庆将他的十一代祖王导,十代祖王羲之、王荟,九代祖王献之、王徽之、王珣,一直到他曾祖父王褒,王家一门二十八人的墨迹珍本十卷献给了女皇武则天。这可是书法中的瑰宝哇!武则天本来就对王氏家族书法格外钟爱,得到如此珍贵的东西,自然大喜过望,也就毫不客气地全部收下,并且重奖了王方庆。

可是过了几天,王方庆就后悔了,这可是祖先几代经过风风雨雨才保存下来的宝贝,就这么将家中收藏的王氏真迹全盘送给皇上,倒也不是不可以,但皇上若是和当年的太宗皇帝一样,驾崩之后把这些字帖都作为陪葬永远埋藏在地下,岂不可惜?王方庆思来想去,就打算觐见武则天,探听皇上到底会怎么处理这些珍贵的字帖,但他又没这个胆,于是便拉着武则天十分器重的大臣狄仁杰一起觐见武则天。

话说武则天自从得到帖子后,一天到晚也看不够,她还邀来群臣一起欣赏。

其实,武则天并非是一个毫无理智的皇帝,她知道王羲之等人的书法真迹是无价之宝,她当然想留下帖子,可是她也要笼络人心。她回想起几天前,当王方庆献出帖子时,一脸不舍的表情,就知道他早晚得后悔。于是,武则天命人将帖子临摹了一幅,甚至将火烧破损之处也都临摹了下来,并将原件装裱锦被。

王方庆万万没想到,当他觐见武则天时,武则天会大大方方地将原帖赐还给他,而且一再嘱咐:“这些都是你先人的手迹呀,保存至今实属不易,你们王家子子孙孙一定要用心守护,万万不可轻易送给他人。”就这样,原帖又回到了王方庆手中。

可是,又有谁会想到,如今真迹已不知去向,而武则天命弘文馆复制的摹本却保存了下来,并被后世一再临摹和刻拓。

在《万岁通天帖》中,以王羲之的《姨母帖》《初月帖》、王徽之的《新月帖》、王献之的《廿九日帖》、王僧虔的《太子舍人帖》等为最精。

这些帖子在宋代时就已残缺不全,后来又经过两次大火,分别为明代无锡华中甫真赏斋火灾、清朝乾隆内府乾清宫大火,至今卷幅上仍有火烧痕迹。后来还险些失传,有一次,抵给了当铺。当铺老板后来觉得钱给高了,转给了厚道的哥哥。而厚道的哥哥,应该是捡到了一个大漏。

听罢董宝厚主任的报告,我知道了《万岁通天帖》是当之无愧的国宝。而且在我眼中,董主任不仅是国家宝藏《万岁通天帖》的守护人,更是一位中华文化的弘扬者,借此表示敬意。 (责任编辑 张仁斌)

猜你喜欢

守护人王献之真迹
李小龙:传统文化的守护人
金龟子 快乐童年守护人
青山守护人
王献之依缸习字
王献之练字
樊锦诗:此生命定,我就是个莫高窟的守护人
《写生翎毛图》全幅现身,99%是徽宗真迹?
王献之练字
《中秋帖》与“中秋”无关——王献之《中秋帖》
吴昌硕真迹换“真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