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关心的“大云书库”
2018-09-28劳理
劳理
1945年秋天,远在延安的毛泽东主席亲自电令大连党组织:采取一切措施抢救和保护旅顺大云书库的藏书,并要求组织力量進行归类整理。大云书库藏书有什么重要价值,为什么能让毛泽东如此关心呢?这还得从其主人罗振玉说起。
罗振玉其人
罗振玉(1866一1940),出生于江苏淮安一个小官吏家庭。5岁入私塾,16岁中秀才,20岁起专心研读古碑帖,写成《读碑小传》,由此开始著书立说。清朝末年奉召入京,任学部二等谘议官,后补参事官兼京师大学堂农科监督。他是我国近代声名显赫的学者,一生著作达180多种,校刊书籍640多种,在农学、教育、考古学、金石学、敦煌学、目录学、校勘学、古文字等领域均有研究和建树。但是,罗振玉在政治上却是封建的、反动的。1924年11月,清室小朝廷被冯玉祥驱逐出皇宫,他与陈宝琛将逊帝溥仪偷偷送到日本公使馆。后在日本人的庇护下,陪同溥仪逃出北平城,秘密入住天津的日本租界地。1928年末,他迁居日本人统治下的大连旅顺口。在那里,为复辟清室奔走呼号。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拖着长辫子积极参加了建立伪满洲国活动,被伪政权任命为参议府参议。1936年出任满日文化协会会长。1937年3月,年事已高的罗振玉辞去官职返回旅顺口私宅,继续整理刊行所藏古文物史料。
大云书库的建立
罗振玉在旅顺口的私宅为两栋二层小楼,人称“罗公馆”。其外表设计并不华丽,但内部装修很考究。在私宅旁边建有一座藏书面积约4500平方米的三层藏书楼,名为“大云书库”。该藏书楼与私宅之间,有一座天桥式长廊相联。
大云书库的藏书有多少呢?罗振玉生前曾自言大云书库藏书“五十万卷”。当年,从天津往旅顺口的书库搬运时,曾装了6000多麻袋呢。
这些藏书是由罗振玉自清末开始,历时四十余载,千方百计、辛苦搜讨或花巨资购置积聚起来的,其中包括碑碣墓志、金石拓本、法帖、书画等,不乏《大云无想经》等稀世之宝,善本、孤本占有一定的比例。
此外,大云书库还藏有数量相当可观的甲骨片、青铜器、古明器、碑拓等。其中仅甲骨片就有上万片。
保护国宝
当年,日寇对于大云书库的藏书和甲骨片垂涎三尺。他们起初以为,罗振玉一直靠着日本人谋划复辟,一定会乖乖地把甲骨片献出来,但当他们的“收购”要求被其拒绝后,便开始谋划明抢。他们派人严密监视罗公馆和大云书库,防止罗家人将甲骨片转移。这时,罗振玉利用儿子当学校校长的机会,让儿子每天上班在衣服里偷着夹藏几片甲骨片,存放在学校里,然后再想办法转移。罗振玉死后,等不及了的日寇闯进了罗公馆,要求必须交出甲骨片,否则就是“反满”。无奈之下,罗家人被迫交出了尚未转移的甲骨片。日寇将到手后的甲骨片妥善包装,装进一批铁箱子里,准备运回国内。万幸的是,这时日本天皇宣布投降了,结果,这批铁箱子被我当地政府扣留下来。
抢救国宝
1945年8月,苏联红军进驻旅顺口后不久,罗振玉私宅和大云书库被苏军征用为招待所。因征用房舍仓促急迫,大云书库的藏书和文物一时无法搬走,被苏军翻腾得狼藉一片,散落到楼外,遭到路人哄抢。
罗家藏书惨遭损失的消息很快传到陕北延安,惊动了中共高层,毛泽东主席闻讯,亲自作出了指示和安排。大连党组织紧急动员了中小学生,将大云书库的藏书等装成6000多麻袋,火速运往一处仓库贮藏保管起来。后历时三年,硬是将数万册图书(大半属于善本)一一过目,清理入册。
旅顺博物馆自上个世纪50年代始,通过深入民间收购、在社会上广泛征集等形式,陆续将流散四处的罗家文物收归馆藏。这些文物包括青铜器、甲骨片、古籍善本、木雕工艺等,合计数千件,其中许多具有很高历史、艺术价值,不少成为旅顺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责任编辑 张仁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