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读书,勤写作
2018-09-28亓俊江
亓俊江
作文本来是一件乐事,在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同学却视为苦差事,总感觉没有东西写,无从下手,其实作文并不难,难在不懂得读书罢了。
书有两种。一种是有字之书——书籍;一种是无字之书——生活。黄庭坚有“三日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觉面目可憎,对人亦语言无味。”黄所指的书当是书籍。古往今来,在事业上有大成就者,没有不酷爱读书的——孔子读《易》韦编三绝;毛泽东一生读书不辍,即使晚年视力不济,仍透过放大镜阅读……
书籍何以如此令人着迷?因为“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余秋雨语)”书籍是营养全人类的珍贵的精神食粮,勤奋读书的人一定能从中获益。
当然,读书如同交友,不可良莠不辨;读不好的书,浪费时间和精力,甚至腐蚀心灵。初涉书海,缺乏必要的识别力和免疫力,应该在师长的指导下,有选择性地阅读。
至于培根所说的,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那好像是对做专门學问的人说的。对于普通读者来说,择取读物大可以随意,不必刻意。比如:幼儿先喜欢上绘本,渐次又迷上童话、寓言、神话;成年人则倾向于消遣之类的书刊……你的爱好就是你的选择。如果觉得书中的内容有意思,又何必区分能学到什么具体的知识呢?沉浸其中,览完一卷,就好像从学问的市场批发到一大宗可以用来零售的小商品,其中有美、爱、道德、智慧、技能……总之,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知识层次、不同的兴趣爱好,决定了各人择取读物标准的不同。
再就是阅读习惯问题。如果一个人因为阅读的内驱力而读书,又不至于死读书、读死书,这就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了,读书成为像吃饭、睡觉一样不可或缺的生命需要。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尤其儿童、少年,如果缺少必要的外部压力,就不能产生自觉阅读的动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我们想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那么就应当让他们多阅读。不要靠补课,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 书本知识的积累就像滚雪球,先有一个基本的核,随着在雪原不断地滚动,雪球的体积也就越聚越大了。有研究表明,一个人阅读能力形成得越早,理解能力就发展得越快,自学能力也就越强。
阅读习惯的养成有赖于培养、引导。优秀的教师,不在于自身给予了学生多少知识,也不在于布置多少死作业,而在于做出与学生陪读的好样子,引领并激发学生自主自觉地去书海泛舟,最终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只有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我们好读书了,才能让学生在完成指定的阅读任务外,影响和调动他们的阅读积极性,引领他们广泛涉猎课外读物,并进一步做到让每个学生都适得其所地从书本中获得相应的快乐。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只有读懂了生活之书,又有书本知识为底蕴的人,才能将两者媾和,创作出真情实感的作品。曹雪芹呕心沥血写成的《红楼梦》,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鸿篇巨制。这部悲欢离合的“自传体”长篇小说,既真实地反映了他感受到的那个时代的生活,也折射出作家渊博的学识水平。
真正的写作应该是思想的表述,就像曹雪芹那样因为有“不得不说的故事”,是人格独立、灵性自由的语言倾吐,“但写真情与实境,不论埋没与流传”。
学生作文写不好的根本原因是作文教学出了问题。作文教学中,教师如果不是侧重于教会学生如何如何作文的方法,而是充当一个思想助产士的角色,不断地激励、唤醒学生语言表达的欲望——平时作文训练出题宽泛,给学生充分的择题余地;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有米可炊”;要求欲高先低、因人而异,不搞一刀切。那么,我们就没有理由怀疑学生作文的能力。
作文训练的目的应该是由“要我写”变成“我要写”。让每个学生都感到写作是件赏心乐事,使每个学生都能拥有一本或多本作文集,如:日记本、感想见闻录等,里面盛着的文字都是有个性特点、独自烹调并喜欢的“心灵鸡汤”。
总之,作文教学应该从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在读书上下功夫,包括读好生活之书。知识和生活丰富了,他们就必然胸中汩汩,就会“情动而辞发”,做到“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见”、“我手写我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