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中音乐创作性教学之策略研究

2018-09-28李婵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方法策略学前教育

李婵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学前教育在我国整个教育事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我国21世纪新型的音乐教学体系中,音乐创作性教学在我国高职院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截至目前,在我国各地的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中音乐创作性教学,尤其是本项教学中的核心创作部分内容并未得到大力的普及。本文针对这一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法。希望这篇文章能够为音乐教学带来启迪。

关键词:学前教育;音乐创造性;教学的现状;方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J616-4;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23-0209-02

一、前言

在世界各国的艺术教育领域中,音乐教育通常被认为是一种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审美水平,建设学生音乐感知能力,并且能对学生的道德水平、思想健康度、心理健康度产生积极影响的课程内容。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及全民综合素质教育水平的提高,音乐教育课程已经逐步在我国各地的校园中被广泛推广。由于鼓励音乐创作是新课标的一项重要指导意见,因此在当下我国的高职院校的音乐课上,音乐创作性教学是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教学点之一。

在本论文中,笔者将阐述学前教育专业中音乐创作性教学在当代中国本土的现状,分析本类教学的意义。在此之后,笔者将从个人经验和自己对本类课程的理解出发,分析解读本类教学的可行开展方法。本论文的内容,能够帮助我国教育工作者在未来更好地于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中进行音乐创作教育,进而更为完善地提升学生的多方面艺术素养。

从意义上看,学前教育专业中音乐创作性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增强学生的音乐感知力,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度与自信心。而在课堂上,教师可首先将音乐鉴赏与简谱记谱训练结合,随后开展规定情绪的音乐旋律改编练习,最终选择性地开展命题即兴创作训练,进而通过三步走的方式开展音乐创作教学实践。

二、学前教育专业中音乐创作性教学的现状

在我国的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中,音乐创作性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处于可有可无的位置。在很多教师的意识中,学生和“创作”是遥不可及的,在音乐课堂上只需要执行本体目标就可以了。他们认为让学生不学专业去搞创作,完全是“浪费时间”、“无稽之谈”,音乐创作本身就应该是音乐大师、作曲家们的事;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音乐创作实际是学生们通过音乐实践来实现音乐真知的重要环节。

对于学生来讲,音乐实践的构成一共分为三大部分,即音乐创作、音乐表演及音乐欣赏,其中音乐创作是实施的重要基础。

三、学前教育专业中音乐创作性教学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根据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相关规程中,详细的指出“在音乐教学中安排音乐创作的目的是:通过学习音乐来不断地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启迪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一些趣味性较强的创造活动内容,设计点也应该放在创作活动这一关键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创造性思维是教育部新课标提出的最新人才培养理念。而创造性思维也就是说,改变了传统思维方式,形成新的独特思想,以新的角度来观察事物之间的联系。创造性思维主要体现在在面对问题时,不满于利用传统的观点和思路来解决,通过音乐创作培养,使学生养成具有灵活性和独特性的创造思维,这是在音乐教学中开展音乐创作的重要原因。

(二)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

思维的独特性,即,在大脑中形成特别的反应和有别于常规的思路。因音乐创作自身存在的一些特点,在创作中要求具有较高的独特性。这是因为“音乐不同于其他艺术,无法在现实中找到原型。

在绘画和雕塑中,可以借助于视觉材料来看到人的形象,和现实中存在的能够触摸得到的物体;在文学中,借助于文字向人们展现事实、塑造形象以及浓缩化的描绘生活中的一些“真实事件”。而在音乐的旋律中,却无法直接的把一些现实中的现象特征复制出来。也就是说,无法通过音乐直接的把一些客观现实表达出来,只能借助于“同构联觉”发挥的作用,探索人类思维和客观事物间的契合点,从而把意像大概的表现出来。

(三)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灵活性也可以被称之为变通性,是指在原有落后的思维方式上,不断探索出新的独具一格的思维观念,即开创不同方向的思维能力。前面提到了音乐和表现对象间并非是直接的对应关系,两者间形成了间接的“联觉”对应,也正是因为该关系的存在,造就了音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就审美主体而言,个休生活背景、经验的不同,所形成的爱好、偏向、需要均会有所不同,因此也造就了对音乐的多样性理解。不同主体有着不同的经历和观点,接触同一客体刺激时,内心也会表成不同的听觉联想,这种多样性对学生形成灵活的思维有着较大的价值。

(四)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感性

敏感性是指可以准确的发现客观事物产生的微小变化。通过音乐创作,使学生得到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尤其是体验情绪情感方面,能把你引入到淋漓尽致的境界。

在欣赏一段音乐时,人们常常会因音响产生共鸣,而形成各种极其丰富的心理体验。如:激情、低落,紧张、平静,明朗、昏暗,丰富、单纯,熟悉、陌生……这是音乐于人类产生的情感体验。

相比其它艺术,在音乐创作中,所得到的纯情感方面的体验,不论是在速度方面,还是敏感性,亦或是变化过程的延绵性都是最为突出的和无可比拟的,其变化的细腻程度也非常高。

假如說美术的优势在于对客观形象的表现上;文学的优势在于对思维和想象的表现;那么音乐的最大优势就是在于丰富人们的听觉感官,而达到快速强烈的情感体验。

四、学前教育专业中音乐创作性教学的方法

(一)根据歌词进行节奏创造

在一部音乐作品中,节奏是它的灵魂,是支撑整个作品的骨架,要想作品具有生命力,必须要抓住作品的脉动。在“奥乐夫教学法”中,提到用手和脚等肢体来感受音乐,这是该方法的精髓。因此,很多音乐教师非常重视节奏的训练,并把它视为是学好音乐创作的必备基础。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用自己的身体肢体去感触到各种节奏要素,从而来训练和提高他们的节奏感,进一步的为将来的作曲创作打下结实的基础④。音乐老师还可以找一些优美的诗歌,让学生尝试节奏创作从而起到训练节奏感的目的。诗歌本就有着明显的节奏,学生通过探寻其中的律动,并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来表现,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诗歌含义的理解,还能够有利于学生进行节奏性思维的创作。

(二)根据演示進行旋律创作

音乐创作的中心就是训练旋律,这也关系着这首歌的品质。因此,让学生们怎样认识来旋律,掌握旋律和表现旋律是音乐教学中的重点环节。在练习中寻找旋律,并通过肢体来体验,是积累积音乐语汇最佳途径,同时,和新课标中提出的“愉悦性”和“参与性”原则相一致。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精彩的活动,创造一个音乐氛围,让学生置身于内获得切身的感受”,这大有利于学生提高创作能力。根据前面所提的方法,由教师先演示,学生对照演示展开创作。部分学生可能会无法顺利的完成记谱,可以选择录音的方式,并请老师或同学帮忙记谱。学生按照上述方法进行动作创编,同时来达到练习旋律的创作能力。

(三)引领学生创作歌词

歌曲创作是整个音乐创作教学的灵魂,它主要是以歌词为主导,学生更容易放开想象力,这对于初步接触作曲有着很大的帮助,初期的歌曲创作通常为单声部,相比复杂的器乐声部,规模要小很多,不需要太多高难度的技法,使它成为一定规模的作品。因此,歌曲写作对于刚接触创作的学生来说非常适合。很多教师认为在推广音乐创作的活动中,作曲是主要的教学任务,忽略了歌词的重要性,认为可以在资料上随便找点就可以了,不需要为此花费太多的时间。

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因为:学生从身边取材进行歌词创作,情感更加真实,创作的曲子与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相符,更容易触发灵感,词和曲更容易达到协调。

即便是有了歌词,只需要进行曲谱创作,也需要按照想要表现的意境,来调整歌词,从而使曲谱和歌词能够完美的融汇在一起,而这些都需要建立在具备歌词写作功力的基础上。对于一些学生存在作曲方面的不足者,则可以先从练习作词开始,增加自信心,培养成就感;同时也可以充分的唤起全体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五、结语

“以实践促教学”是把学前教育专业作为一个模板开发出的新教学理念,它是以围绕学生实际练习为目标,促进求知欲,吸引学生自主地学习,从“要我学”转换为“我要学”,从而来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目的。音乐创作性教学也应当遵照这条观念来走。音乐作品要符合音乐创作的基本要求,以音乐作品为主线,在欣赏音乐、器乐学习和唱歌学习的过程中,把创作方面的知识完美的融合到教学中,使其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音乐创作性教学注重的是学生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体验与感受,而不只是仅仅创作出几部“伟大的音乐作品”。

猜你喜欢

方法策略学前教育
浅析钳工锉配技能竞赛训练的方法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听力教学
新课改下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问题及对策
单一向复合的发展研究
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歌曲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
数学史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策略研究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