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马克思主义文论的“艺术生产”理论与艺术产业化的生存关系
2018-09-28王丽王一博
王丽 王一博
摘要: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艺术产业的发展也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其发展方式与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思想有着密切联系。艺术产业的实质是经济活动,是一个以内容生产为核心的工业化生产产业链;在这条产业链中,艺术生产是基础,是源头。当然,人们的艺术生产和艺术产品,只有通过授权,才能进入到艺术产业的范畴。本文简单论述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的“艺术生产”与“艺术产业化”的生存关系,阐述艺术产业化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艺术生产;艺术产业化;生存关系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23-0063-01
一、当代艺术和艺术产业的状况
艺术产业化的发展程度如今已经颇具生产艺术的属性,只是具体而微。即便如此,艺术产业化也已经超越了之前有关艺术生产的想象。艺术承载着人们高雅的审美观念、审美趣味与审美理想。艺术产业化则要“世俗化”,也就是大众化。艺术产业的观念已经得到了我们艺术从业者和创作者的普遍认同。因此,艺术的产业化不仅在北上广等城市如火如荼地展开,而且也在一些二三线的城市露面。艺术产业化,还具有国际化的特点。随着商品经济市场的不断完善,艺术产业也使得艺术商品化、多样化。艺术产业作为社会产业系统中的一个分支,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二、艺术产业化是当今商品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商品社会的特点就是一切都可以作为商品来进行交易。艺术也是这样。商品社会发展也影响着艺术品的生产,无论是被复制的艺术品或者原创的艺术品,艺术品都会被组织大批量的生产并标价出售。
马克思主义认为:当经济繁荣以后,人们在满足了基本生活需要之外,审美的需求就会开始发展。因此,艺术品和艺术家也因此而逐步获得较高的经济价值;过去传统艺术那种不可复制和唯一性都要被打破。因为人们的艺术需要与日俱增,这就需要将艺术产业化,进行规模化生产。所以说艺术产业化是当今商品社会繁荣发展的必然结果。
三、艺术产业化对艺术发展的影响
首先,传统的艺术家追求的是思想与灵魂的创作,创作的作品也具有个性与唯一性,这一点与艺术产业化正好是相反的,其艺术创作批量化、规模化、大众化,因此无论是从产量上还是影响力上都形成了艺术生产和销售的市场效应,并促进了艺术生产。其次,为了达到艺术产业化的规划化和集中化,艺术家们就得聚集在一起创作生产,这样就有利于艺术家们之间相互交流、相互竞争,有利于促进艺术品质量的提高。
有利就有弊,艺术产业化对艺术也有不好的影响。首先,艺术的产业化使得艺术家们不再单纯的欣赏艺术的价值,而在意的是它的价格,他们的创作动机更加的名利化。那些没有经营头脑的艺术家往往被淘汰在产业圈之外。艺术产业化系统的不断深化,使得艺术家们走上了艺术商业化的道路,这与传统艺术家们单纯的创作动机恰好背道而驰,为艺术而艺术已经相去甚远。其次,由于商业化的需求,艺术创作周期缩短,艺术品质量难免下降,古代那种十年磨一剑的内功修炼也将不复存在。艺术生产也被贴上了“重复”、“复制”的标签。
四、正确理解和运用商业化手段,使艺术产业化实现“双赢”
艺术产业化,决定了资本对艺术的绝对制约。但是资本与艺术是矛盾的,资本遵循投入产出的金科玉律为追求利益而存在。为了获利将艺术生产规模化、产业化,而艺术的独立性、高品质标准,则要求艺术家保持独特性、个体化,追求自身独立存在的价值。因此,艺术产业化的关键,还是在于艺术家本人。艺术家本人要正确认知资本与艺术的关系:既要借助资本的力量,让创作规模化;也要保有自己的特色,施展自身的才智创作。
马克思主义辨证法,也可以应用到当代艺术产业化:规模化生产与私密个体并重;创作数量与创作质量并重。讲求审美与实用的契合,讲究艺术原创与仿制的良性共存,是艺术产业化应该遵循的标准。
由此可以看出:艺术产业,也是回归现实,基于现实,很直观地在给观众呈现现实。现在的艺术产业不是艺术家个体的感知,更是艺术家群体的共鳴,也是普通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我们说,艺术来源于生活!或许艺术经过了商业化、产业化后,它终究是要回归生活的!
五、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必须明确认识到,艺术产业化已是大势所趋,艺术走上了产业化道路已成既定事实,不可扭转,顺势而上才是明智的选择。作为艺术家应该转变自己对艺术产业化的思想观念,在走向艺术产业化的道路时依然要坚持自我,保持艺术本身的纯洁性。在商业化运程当中使用正确的运作手段,使艺术产业化实现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