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分区管理模式在急诊预检分诊中的应用研究
2018-09-28陈胜棣王敏芳袁丽宝
陈胜棣 王敏芳 袁丽宝 陈 婵
急诊科患者不合理滞留、看病拥挤、长时间排队等候等问题均对急诊科的医疗质量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导致了很多不良后果的产生。因此,临床很有必要对急诊预检分诊实施分级分区模式管理。分级分区管理模式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最有效的抢救和治疗提供给患者,同时将就诊顺序安排好,对危重患者进行优先处理,进而促进急诊患者安全护理工作效率的提升,从而促进急诊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的提升[1-3]。通过对急诊室就诊患者数量进行合理控制,对急诊室秩序进行有效维持,促进患者急诊分诊准确率及护理满意度的提升[4-5]。本研究对我院急诊收治的160例患者进行研究,探讨分级分区管理模式在急诊预检分诊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抽样调查法抽取2016年1-6月及2017年1-6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病情Ⅲ级[6]以上160例患者。将2017年就诊的8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将2016年就诊的8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观察组:男性42例,女性38例;年龄8~65岁,平均年龄(36.5±6.2)岁;急性心力衰竭6例,严重颅脑外伤4例,急性脑卒中22例,严重多发伤 4例,急性心肌梗死24例, 急性呼吸衰竭16例,其他4例。对照组:男性46例,女性34例;年龄9~65岁,平均年龄(37.4±6.1)岁;急性心力衰竭10例,严重颅脑外伤6例,急性脑卒中20例,严重多发伤6例,急性心肌梗死22例,急性呼吸衰竭14例,其他2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基础管理模式,即由分诊台护士根据患者主诉或疾病发生部位、症状、基本体征指标等对患者进行分诊,依照流程进行挂号、排队、诊断以及治疗等管理。观察组采用分级分区管理模式,具体操作如下。依据卫生部《急诊病人病情分级试点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将急诊医学科从功能结构上分为“三区”,即红区(抢救监护区)、黄区(密切观察诊疗区)和绿区(患者诊疗区),各个区域均有明显的标识;依照我院制定的《早期预警评分》(MEWS)将患者的病情分为“四级”,即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MEWS评分≤3分,患者生命体征良好,预警等级为Ⅳ级;MEWS评分为4分,患者病情程度尚未发展至需要住院治疗及护理,预警等级为Ⅲ级;MEWS评分5~8分,患者需住院治疗及护理,预警等级为Ⅱ级; MEWS评分≥9分,患者生命体征极不稳定,死亡风险较大,需给予特别护理,严密监护生命体征,预警等级为Ⅰ级。将MEWS评分≥5分,预警等级为Ⅰ、Ⅱ级的患者,及中毒、急性喉头水肿或六大重点病种患者立即送入抢救室治疗。将MEWS评分为4分、病情为Ⅲ级的患者安排在急诊科诊室优先就诊或安排较高年资医师看诊;将MEWS评分≤3分、病情为Ⅳ级的患者安排在门诊或急诊科诊室轮候就诊。
表1 番禺区中心医院急诊科早期预警评分(MEWS)
项目评分3210123心率(次/分)□≤40□41~50□51~100□101~110□111~129□≥130收缩压(mmHg)□≤70□≤71~80□≤81~100□≤101~199□≥200呼吸频率(次/分)□<9□9~14□15~20□21~29□≥30体温(℃)□<35□35.0~38.4□≥38.5意识□清楚□对声音有反应□对疼痛有反应□无反应步态□主动□被动、轮椅□车床症状神经系统□头晕、头痛□失语□晕厥 □抽搐□偏瘫 □四肢乏力(肌力≤3级)循环/呼吸系统□大汗淋漓□胸闷 □胸(背)痛 □咯血消化系统□腹(腰)痛 □黑便□血便□呕血备注: 1.病人急诊地点:□内科诊室 □外科诊室 □诊室 □诊室优先 □抢救室 □门诊 2.预检分诊不准确原因:□MEWS评分不准 □病情分级不准 □生命体征测量不准确3.病种:□中毒 □急性喉头水肿 □考虑六大重点病种:□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力衰竭 □急性呼吸衰竭 □严重多发伤 □严重颅脑外伤 □考虑主动脉夹层 □其他请护士用蓝黑笔填写,医生用红笔填写。
1.3 观察指标
对2组患者的分诊准确率、退换挂号情况进行统计。分诊准确率由本研究工作人员根据患者是否得到及时处理、有无转科等进行判定。此外,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就诊安排到位、预诊护士接诊、协诊护士维持秩序等,各项设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选项,患者根据自身感觉,选择其中任意1项。总满意=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患者分诊准确率、退换挂号情况比较
观察组分诊准确率高于对照组,退换挂号率低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2组患者分诊准确率、退换挂号情况比较 例(%)
2.2 2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
2组患者对就诊安排到位满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对预诊护士接诊、协诊护士维持秩序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见表3。
表3 2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比较 例(%)
3 讨论
MEWS 评分是一种简易的疾病评估系统,在20世纪90年代由英国医疗机构为及时识别潜在重症患者而制定,通过对患者的呼吸、心率、收缩压、体温、意识等进行综合评分,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分类,可快速、简捷、科学、客观评价病情[7-8]。对分诊护士进行严格培训后,MEWS评分能有效地指导预诊护士进行病情分级分区,从而提高分诊的准确率[9]。
但由于每个地域的病种分布、医院的工作模式不一样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院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标准,以MEWS评分为基础的急诊分级分区就诊模式。在急诊分级分区就诊模式中,预检分诊护士依照对应的预警等级安排患者,将Ⅰ、Ⅱ级患者导入急诊科抢救室开通绿色通道紧急处理,将黄金抢救时间争取给危重患者,促进了患者生存率的提升;对Ⅲ级患者给予急诊诊室优先就诊,等候期间进行密切观察,及时识别其病情变化,减少候诊期间患者意外情况的发生;对Ⅳ级患者的就诊次序进行合理安排,避免严重意外情况及医疗事故、纠纷发生。减少了患者病情延误及疾病伤害[10],降低护理风险[11]。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分诊准确率高于对照组,退换挂号率低于对照组,预诊护士接诊、协诊护士维持秩序护理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由此可知,分级分区管理模式的实施促进急诊预检分诊质量的提高。王金金等[12]曾研究617例急诊患者,通过比较传统预检分诊(对照组)和采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进行分诊(观察组),结果显示,对照组的急诊分诊准确率低于观察组。刘瑛[13]曾研究720例急诊患者,比较实施分级分区管理模式前(对照组)和(观察组)急诊患者对急诊护理的满意率,结果对照组的预诊护士接诊、协诊护士维持秩序的满意率低于对照组。上述研究均与本研究结果相符。本研究中所使用的MEWS评分为简便、快速评估疾病病情的一种工具,可将其作为判定急诊患者病情程度的重要工具。综上所述,建立科学的急诊分级分区标准,有利于分诊护士快速、准确地进行预检分诊,并根据病情危重程度及患者需要急诊资源的情况,安排到合适的区域就诊,合理分流患者,合理利用医疗资源,有利于提高急诊就诊患者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