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党校学员谈“人才争夺战”
2018-09-28
“人才大战”靠什么取胜
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专题研讨班学员、浙江省政协副主席 周国辉
伴随席卷全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前所未有的创业创新热潮,我国众多城市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人才争夺战”。人才新政和优惠政策层出不穷,送帽子、送编制、送户口、送房子、送福利等成为引才留才的标配。今年以来,各地新政不断迭代加码,抢才大战愈演愈烈,成为当前中国城市最为抢眼的风景。
各地重视人才工作,把招引人才作为领导工作的“一号工程”,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进步,既是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客观实际之所需,又有先进地区创新发展的成功经验可借鉴。人们逐步认识到,人才是城市和产业发展最为宝贵和稀缺的创新资源和高端要素。谁抢到人才,谁就抢到了发展先机。不少地方的经验表明,一个高端人才引进来,会带来信息流、技术流甚至资金流,抢到一个人才,可能带来的是一个企业、一个产业、一个学科。所以,各地不惜以重金招揽高端人才,“含金量”一个高过一个。
的确,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中国创新要跑出“加速度”,人才必然是核心和关键要素。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教导各级党政领导,要从执政兴国的高度,牢固确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第一资本、第一推动力的思想,坚持“一把手”抓第一资源,以增强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的人才意识。
对于引进人才不仅要高度重视,而且要有正确的理念、思路和方法,关键是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这是人才工作的制胜之道。
一是搭建战略平台,围绕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招引人才。梦想召唤人才,事业造就人才。人才是用来用的,要招有志有用之才。关键是区域要有清晰的、差异化的发展战略,要建设战略性创新平台,以事业和目标来集聚天下英才。浙江省围绕打造“互联网+”全球创业创新中心,围绕以数字经济为引领的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建设大湾区、大都市、大通道和大花园,建设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之江实验室、高新技术园区、科技城和高新特色小镇,形成目标清晰、定位准确、体系完整的产业创新平台、高校院所平台、科技研发平台和各类企业平台,强化平台对人才的吸附效应,让广大人才找到自己的舞台,实现自身的价值,有用武之地。
二是广纳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人才大战”背后折射了创新对人才的刚性需求,凸显了人才的价值和稀缺性以及国内人力资源的结构性矛盾。从主观上说,我们还没有以全球化的视野去做人才工作。人才大战不要搞成“内战”,要放眼全球。要确立一个方针,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人才观的核心思想。将选才的视野从13亿多国人转向70亿地球人,在全球范围内配置人力资源。不仅要引海外中国留学生,还要引外国留学生、外国人才。从实际需要看,要尽快制定全球配置人才资源特别是外籍人才国民待遇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做好扩大视野、扩展增量的文章。最近,科技部出台《关于推进外籍科学家深入参与国家科技计划的指导意见》,为吸引外籍人才参与国家科技计划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政策。
三是重在留才用才,切实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引才引智固然重要,留才用才更为关键。不少地方引才做得轰轰烈烈、精彩纷呈,确有成效。但留才用才方面更为具体、细致的文章没有做下去,涉及政策兑现的承诺,又有不少新的门槛。政策承诺要务实、精准,政策的兑现要及时、主动、足额,甚至可以给予一些承诺之外的惊喜,让人才实实在在感受到当地政府求才若渴、爱才如命的诚意,有宾至如归的舒适感、安全感。要牢固树立“大人才”观,在大力招引海内外高端人才的同时,善于发现、挖掘人才,突出重点领域特别是创新型科技人才、企业家和工匠等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本土人才国际化,做大做强区域人才队伍的“基本盘”。本土人才的服务保障工作也要认真做、做到位,避免“招了女婿赶走儿子”的事情发生。
四是全面深化改革,打造人才生态环境。人才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生态的竞争。最根本最关键的是通过深化改革,着力打造平安和谐、诚信友善的社会环境,尊重人才、见贤思齐的人文环境,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工作环境,待遇恰当、无后顾之忧的生活环境,山清水秀、宜居宜业的自然环境,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开明清廉、干净干事的政治环境。十几年来,浙江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制定的“八八战略”,不断优化人才生态环境。近年来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以建设人才生态最优省为目标,进一步优化各类人才创业创新的生态环境。杭州市连续两年成为人才净流入率最高的国内城市。
五是坚持党管人才,保证人才工作正确方向。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大优势,也是做好人才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政治保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深入开展“爱国、奋斗”精神教育,不断增强广大人才的政治认同感、组织归属感。党管人才,要切实把方向、抓规划、强改革、建规制、管协调、促落实。党委组织部门要牵头抓总,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对人才工作中的导向性、倾向性和原则性问题,如重物轻人、重引轻用、重外轻内、重政轻企等现象,必须高度重视,注意纠正和克服。
必须明确,我们鼓励和支持人才工作上的各种创新,但是不赞同那种不择手段、不计成本的招才引才行为。人才当然是有价值的,但这种价值应当主要体现在奋斗和奉献之中,这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果完全以金钱衡量自己的身价,那这样的人才不来也罢。
所以,还是要重申中央过去强调过的一句话,事业留人、感情留人、适当的待遇留人。现在更要通过改革体制机制,优化创新生态系统,为人才施展才华提供空间、舞台和环境。这是最为重要、最为持久、也最靠得住的办法。
打好人才工作组合拳 增强转型发展新动能
中央党校中青一班学员、安徽省铜陵市委书记 李 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2017年以来,我国多个城市掀起“抢人大战”,凸显了对人才的一贯重视和强烈渴求。安徽省铜陵市作为一个资源型中小城市,要成功实现转型发展,关键靠创新,根本在人才。这几年我们体会到,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既不能好高骛远,又不能妄自菲薄;既要求贤若渴,又要注重人才精准匹配度;既要注重引得进,又要注重留得住、用得好,只有打出一套人才工作组合拳,走符合中小城市实际的人才工作新路子,才能为转型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一是优化引进模式,让人才有来往之便。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中小城市普遍存在创新人才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原创成果缺乏等问题,比如铜陵没有理工类高等院校和省属及以上科研院所,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及科技领军人才十分紧缺。我们在抓好本土人才培养的同时,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成立市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储备中心,整合优化机构存量编制资源,面向“985”高校引才,打破人才流动的“坚冰”。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把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相结合,推行“人才+项目+平台”柔性引才模式,先后引进“两院”院士在内的502名博士以上人才,完成项目160多个。抓住铜陵进入“高铁时代”的契机,瞄准京津冀、沪苏浙等先发地区,大力实施“创新铜陵”高层次人才开发工程,持续开展“海外高层次人才铜陵行”“百名博士铜陵行”等活动,大力引进“周末工程师”“候鸟型专家”,并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设立人才工作站,不拘一格引进人才。2016年以来,铜陵市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21个,其中5个入围省重点扶持A类团队。
二是建好创新平台,让人才有用武之地。人才最看重成长平台和发展空间。中小城市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相对薄弱,必须紧密衔接区域创新布局,突出人才引进与产业配套的契合度,用“两情相悦”取代“简单砸钱”,为专业人才搭建专业平台。我们立足产业比较优势,深化产学研合作,建成中科院皖江中心、中科大铜陵创业园,吸引中科院系统117名科技人才驻铜服务;组建全国循环经济、铜产业和铜基新材料产学研战略联盟,建成国家电子基础材料及新型元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专利产业化试点基地和铜基新材料新兴产业集聚基地,建设院士、博士后工作站及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70多家。推动高校在铜陵设立技术转移服务中心。建成众创空间17家,其中“铜草花开”等入列国家级众创空间。充分发挥人才专长,先后承担国家科技项目89项、省级科技项目167项,获省级以上科技奖40项。同时,围绕打造技工大市目标,实施“制造铜陵”高技能人才培育工程,创建铜陵技师学院、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中心,打造技能大师工作室,开展专业技能竞赛,培训技能人才近万名。
三是创新体制机制,让人才有活力之源。机制活,人才兴。我们针对人才发展的“烦恼”、人才创业的“堵点”,在创新人才评价、引进、激励机制等方面着力,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如,出台《关于加强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扶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在铜创新创业实施办法》等系列政策措施,切实提高政策含金量、人才吸引力;注重放大激励导向作用,出台企业高层次人才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政策;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以政府适度出资、主动让利和市场资本参与方式,成立风险投资、创业投资、天使投资等总规模92.5亿元的9支基金,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三链”融合;探索设立科技型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池,推出科技创新券,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良好金融服务。
四是坚持党管人才,让人才有归属之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关键是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我们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统一领导,发挥党委(党组)领导核心作用、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协调指导作用,建立市领导联系人才制度,切实把人才工作落到实处。积极推荐优秀人才参政议政,参加市重大决策咨询论证,真正让有作为有贡献的人才“名利双收”。
“人才争夺战”要防止加剧区域非均衡性
中央党校中青二班学员、青海省科技厅副厅长 苏海红
当前,经济全球化深度发展,人才作为市场经济的一种优质资源,在世界范围内流动并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人才竞争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谁能培养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特别是我国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以来,建设一支数量与质量并重、结构与功能优化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努力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和强大生命力,成为各区域发展的风向标。各地纷纷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促进了经济社会持续稳定高速发展。人才强国是我们党立足当前、放眼世界、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劳动人口增量不足以满足经济增长的要求,生产要素中缺少“人”这一要素,土地、资本均会失去基本面的支撑,因而人才越来越成为区域竞争力的发展引擎和关键密码。各地、各大城市纷纷出台招才引智优惠政策吸引高层次人才落地。当下的“人才争夺战”是经济发展要素资源的争夺,但对于发达城市或大城市,争夺高端人才和高层次科技型人才可以理解,但是放宽到大中专以上,就会有一种人才被绑架的嫌疑,引进人才也被赋予了更多内涵,值得警惕。同时,“人才争夺战”带来人才布局的“马太效应”也成为当前不得不面对的社会难题,具备人才吸引能力的城市有望借助大量的人才落户进一步增强经济实力,而西部地区或贫困地区的人才引进难度大,区域非均衡性发展会进一步加剧。
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人才竞争日趋激烈,而人才作为一种经济要素,随市场价值自由流动也是必然规律。虽然我国经济总量位居全球第二,但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的国情没有变,东西部差距、城乡差距较大的国情没有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在这样的基本国情下,“人才争夺战”产生人力资源分布的“马太效应”将使原本发展相对滞后的西部地区和贫困地区发展更加举步维艰。受自然条件、发展基础和社会环境的制约,缺人才的老大难问题成为最大“掣肘”,不仅发展的持续性面临挑战,想要实现“弱鸟先飞”更是难上加难,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还将进一步凸显,区域非均衡性的加剧将会引发新的社会矛盾,必须引起重视和关切。由此,面对“人才争夺战”中的西部地区人才瓶颈,要改变发展的非均衡性,需要国家和地方多层面、多维度综合施策。
首先,国家层面需采取有针对性的完善人力资源配置和流动的顶层制度安排,进一步通过物质激励、事业平台、社会保障等措施,通过正确的价值观引导鼓励和激励人才走向西部、走向农村牧区、走向基层,引导发达地区高等院校与西部地区建立联合育才机制或合作育才机制,打通人才培养和流动通道,探索推广发达地区与西部地区高端人才的共享模式,不断激发人才到西部地区和贫困地区建功立业的愿望和信心,推动区域全面均衡发展。其次,西部地区和贫困地区需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创新用人机制,精准施策,改变引才由“给什么”到“需要什么”转变,由“引才”到“用好人才”转变,关注人才需求,通过制度化、人性化、差异化的具体举措,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向心力和凝聚力,真正实现人才“引得来、用得上、留得住”。同时,注重对西部和贫困地区本地人才的培养提升,增强基层人才的获得感和成就感,确保他们能够心无旁骛地干事创业。
留住和用好人才远比简单“抢人”更重要
中央党校中青二班学员、吉林省人社厅副厅长 张立福
近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相继印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的意见》等人才工作纲领性指导文件,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阐明了新时代党和国家人才工作的新思路、新目标和新任务。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广东代表团座谈时又提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对提高一个地方人力资本,改善人口结构,推动经济增长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快推进城镇化和产业转型升级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新要求,人才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从近来“烽烟四起”、大招迭出的“人才争夺战”不难看出,各地对人才充满了渴望,对以人才激发竞争活力、提高发展质量充满了期待。从目前情况看,各地出台的人才政策都针对当地区域发展特点、人才发展现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精准施策。在20余个城市出台的人才政策中,呈现的特点是一次比一次松绑和优惠,特别是出现了中专落户、百万补贴、急需紧缺人才等关键词。例如,北京、上海、天津、海南、南京、宁波、西安等多个城市均推出了落户优惠政策;同时,各地针对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及“高精尖缺”人才等不同层次,给予不同数额的安家补贴和科研启动经费,伸出了“真金白银”的橄榄枝。在愈演愈烈的“人才争夺战”中,一些地方和政府过于强调金钱和待遇,片面地将人才与金钱、住房等物质利益挂钩,偏离了人才引进的初衷,需要引起高度关注。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关键在吸引人才、尊重人才、用好人才。人才的价值在于使用。抢人才不是目的,让人才留下来、发挥作用才是关键。长期以来,很多地方、企业存在着人才请不来、留不住、用不上的“人才瓶颈”。通过轰轰烈烈甚至不惜血本的“人才争夺战”,“人才请不来”的问题或许可以解决,但在发“票子”、给“房子”、落“本子(户口)”的基础上,细化量化实化后续的具体配套措施,为引来的人才加好“椅子”、搭高“梯子”、戴对“帽子”,这样才能真正地拴住心、留住人、用好才,这远比简单的“抢人”更重要。
事业因人才而兴,人才因事业而聚。怎样才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指明了方向:要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广开进贤之路。引进人才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锤子买卖;打造“人才高地”是一项长久之计,绝非一日之功。倘若这一工程不“系统”,人们的获得感将大打折扣,人才“留不住、用不好”的尴尬还将不断重复。解决这一问题,关键是要拿出诚意,主动了解人才的诉求和顾虑,是待遇问题就解决待遇问题,是事业发展空间问题就想法拓展空间……厚植培养人才的土壤,最大限度激发人才红利,不断实现“近者悦,远者来”。唯有这样,各类人才才能真正地安下心、扎住根,把人才的个人成长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深度融合,进而形成“春潮拍岸千帆进”的人才发展新局面。
人才引进应切合发展需求健全保障体系
中央党校中青二班学员、国家工商总局机关服务中心副主任 徐英国
近年来,我国各大城市陆续推出“人才新政”,“人才争夺战”硝烟四起。“人才争夺战”何以发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济发展新动能的转换使得劳动要素越来越重要,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使得有效劳动人口越来越短缺,区域竞争政策的调整使得高素质人才越来越受重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推动使得创新型人才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是“人才争夺战”爆发的客观基础和直接原因。我们要正确看待“人才争夺战”的时代背景,理性做好人才竞争的各项工作。
干事创业需要凝聚人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关键在人”。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可以说,“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是各级党委政府完成新时代党和人民交付的历史责任的关键,是想干事、干成事的重要保障。
一、人才引进要尊重市场规律切合发展需求
人才引进要坚持实事求是,理性争夺人才,科学配置人才。
一是打破唯学历引才,引进人才应切合城市发展需求。在经济加快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创新“新动能”、引领“新经济”需要高素质人才,需要领军人才。但一些地方在引进人才的过程中,大都还主要以“学历”指标争抢人才。例如一些城市不仅仅要求硕士以上,甚至苛刻到只有副高职称、高级技工、海外留学人员等才有可能享受落户的待遇。难道只有“高学历”是人才,符合城市发展需要的行业能手和服务人员就不是人才吗?当然不是。如果仅仅把人才定位于学历而忽视了城市各方面的实际需求,往往会导致引进的人才和就业岗位脱节,反而不会给城市带来活力。引进人才要系统考虑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城市发展需要和人口结构优化等综合因素。要按照行业和就业岗位的需求引才,打破简单按照学历引才。
二是政策争夺只是表面,关键要靠产业吸引。综观当前的“人才争夺战”,北上广深的人才引进政策有着较高的学历薪资条件和精确的行业领域划分,而一些新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其人才引进政策门槛单一、较低,甚至许多地方除了对大学生送房、送钱,还实行零门槛落户政策。这种单一的政策若不考虑城市需求和行业需要,久而久之会造成人才浪费。因为政策争夺只是表面一时,关键要靠产业吸引长远。应该根据城市发展的各种行业需求来确定人才引进标准和制定引进政策。重点是要尊重市场规律,尊重市场的选择,尊重产业投资者的选择。人才竞争要实现从“以食引鸟”到“造林引鸟”的政策上的转变,构建适合人才发挥才能、实现人生价值的产业平台,做好与人才引进相关的产业发展规划。只有实现人生理想和职业规划的同一性,人才才会被吸引,才会真正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二、争夺人才要综合施策健全保障体系
“天下多才,在所用之”。引进人才后,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更关键。争夺人才,拼的不仅是户口、住房、薪酬等硬性条件,更需要拼的是人才的生活、工作环境和成长保障体系。因此,要综合施策健全保障体系。
一是培育适合人才生活的城市环境。城市的整体工作环境、生活水平等是关系引进人才后是否留得住、用得好的首要条件。在“人才争夺战”中,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之所以吸引力强,除了人才政策和产业吸引外,良好的医疗、教育、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配套等资源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因此,对于那些新兴中心城市以及二、三线城市来说,宜居是城市发展的目标。只有不断提升城市的人文、自然、服务环境,才能免除人才后顾之忧,为人才安心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二是培育有利于人才工作的政策环境。引进人才尤其是在创业、投资方面的人才只是涵养创新的基础。想要真正激发出人才的创新创业活力还需要培养有利于创新的政策环境。要完善人才考核评价体系,建立人才创业激励机制,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破除不利于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障碍,搭建有利于人才干事创业的软环境,打造动力强劲的创新引擎,激发强大的创新活力。
三是健全促进人才成长的体制机制。引进的人才,在引进的当时无疑是事业发展急需的人才。但随着形势变化和事业发展,引进的人才也需要知识的更新和能力的提升。因此,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充分发挥引进人才的行业引领和创新带动作用。要建立“输血”机制,让引进的人才定期接受培养、实现提升;要实施“造血”机制,让引进人才带动当地职工成为人才;要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宽容人才在改革创新中的失误错误,让各类人才永葆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