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太极拳的“用意”
2018-09-28苗兴中
文/苗兴中
纵观太极拳的拳论拳谱,处处可见对太极拳用意的描述。如“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命意源头在腰隙”“势势存心揆用意,得来不觉费功夫”等等,足见“意”在太极拳习练中的重要性。今根据太极宗师杨澄甫先生和吾祖父的传授,并积诸家太极拳之精华,对太极拳的“用意”详解如下。
一、学拳架时的用意
初学时须跟着老师一手一势学拳架套路,拳架中的用意就是去落实拳理要领和动作的规范要求。行拳走架要思想集中,头脑清醒,排除杂念,以意识指导动作,意动形随,按照套路规矩徐徐而行。动作的整个过程,哪怕是再小的动作也是由意念引导着进行的。势与势之间转换方向、变换步伐、上下衔接,一势终了,似停非停之间,看似劲断,实则是劲不断意亦不断。但是用意又不能过强,那样会造成思想紧张,全身不能放松,上下不能相随,节节不能贯通。意要在有无之间,将用意融于无意之中,所谓“心机入妙,终归于无心”。
二、学习拳架过程中,如何看待拳势中的技击含义
1.太极拳在古代是技击术的一种,故每一个动作也包含有一定的技击含义,因此在教的过程中,老师要详细讲解每一势动作中常见的初步用法。
2.初学某一动作时,用技击含义可以校正和指导拳架的动作,做到有的放矢,促使动作标准化。
3.一旦学会了动作,也了解了每一个势子的初步用法之后,正常演练拳架时就不用在动作中想每势之招法用法了。
三、练习套路过程中,为什么不能采用“对敌意念”?
有拳家认为,“用意”就是在练拳之时,要想到一手一势的用法,即每势都是在打身外之敌人。但笔者认为,如果专想某一手某一势的作用,那就用意不匀了。须知一手可变若干手,太极十三势(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可变千百势,无一定法。每一动作,即便是常见的对敌假想用法,也不局限于一种,你在做动作时想的是哪一种?似这种刻舟求剑的刻板用意方法,颇有作茧自缚之相,此为智者所不取也。须知太极拳拳势中的用法,于太极拳来讲属于初级用法,若仅习于此,则与外家拳之手法无异。太极拳之技击独特之处就在于,用拳架养其精气神,内劲不知不觉而生渐至淳厚,这种内劲儿如棉里裹铁,再配合推手练法,方可渐入太极技击之门径。
初学者练习拳架套路时,只须聚精会神,心静体松,稳定自然,绵绵不断将拳架做出来。如此,不但养生健身效果尽在其中,而且技击之基础已备矣。
初学者练习拳架套路时,只须聚精会神,心静体松,稳定自然,绵绵不断将拳架做出来。如此,不但养生健身效果尽在其中,而且技击之基础已备矣。
四、推手、散手之用意
练习推手时,贵在懂劲,即注重听劲的练习。听劲就是皮肤接触点的感觉,用意即在听劲,感受感悟对方的劲,不丢不顶,粘连黏随,此“用意”在有意无意之间。实际散手对打时,讲究无形无意。何谓无形,不是形体不动,是指无固定之形,动作令对方无法捉摸,更无固定之手法动作;何谓无意,大脑中没有任何意念意识指导,注意力集中,所有动作作到无心,盎然天趣,有感皆应,自然天成。此谓太极拳之神明阶段。拳友们可留心观察,太极、形意、八卦、意拳等等诸多拳术,练到最高境界的用意皆是“有形有意都是假,技到无心始见奇”。
四、详解“用意不用力”
关于太极拳的“用意不用力”一语,杨澄甫先生论述甚详,今摘录如下:
太极拳论云:此全是用意不用力。练太极拳,全身松开,不使有分毫之拙劲,以留滞于筋骨血脉之间,以自缚束,然后能轻灵变化,圆转自如。或疑不用力何以能长力?盖人身之有经络,如地之有沟洫,沟洫不塞而水行,经络不闭则气通。如浑身僵劲充满经络,气血停滞,转动不灵,牵一发而全身动矣。若不用力而用意,意之所至,气即至焉,如是气血流注,日日贯输,周流全身,无时停滞。久久练习,则得真正内劲,即太极拳论中所云“极柔软,然后极坚刚”也。太极拳功夫纯熟之人,臂膊如绵裹铁,分量极沉;练外家拳者,用力则显有力,不用力时则甚轻浮,可见其力乃外劲浮面之劲也。不用意而用力,最易引动,不足尚也。
五、总论
众所周知,太极拳的“形”与“意”须臾不可分离。从“太极平衡养生学”的角度来看,今太极拳的初学者,最容易在“形”与“意”陷入误区。有形之拳,实有锻炼之必要,但勿须太多。有的人学套路学了一套又一套,各门各派的套路都想学练,其实外形的东西不必太多,适可而止就好。正所谓少则得,多则惑。而对于意念,初学者不必被复杂的意念所束缚,如果被各种意念活动五花大绑,大脑可有片刻之安静?心不静,如何养神?更谈不到体松。要知形与意能做到融合,身与心能做到平衡,方为太极之真义。养生之道贵在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太极拳修养的正是这种“恬淡平和、平衡守中”的人生境界。诚如陈式太极拳名师陈鑫先生在《陈氏太极拳图说》中所写:“自初势至末势,所图者,皆有形之拳,惟自有形造至于无形,而心机入妙,终归于无心,而后可以言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