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父母必学的儿童急救知识

2018-09-27樊雪

为了孩子(孕0~3岁) 2018年9期
关键词:心搏止血带伤员

樊雪

受访机构/上海市红十字会

现场急救就是生命和时间赛跑。当孩子发生意外,父母如果能掌握最实用的急救技巧,就可以在拨打120等待救护车到来的时间里,争分夺秒挽救孩子的生命。

每年9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世界急救日”。我们特别采访了上海市红十字会,为家长介绍三项最实用的儿童急救知识——儿童心肺复苏、气道异物梗阻、外伤止血的急救方法,以期在急救的黄金时间里能给到孩子最及时的救助。

儿童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英文简写CPR)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抢救呼吸、心搏骤停者生命的医学方法,可以通过徒手、辅助设备及药物来实施,以维持人工循环、呼吸和纠正心律失常。至今,现代心肺复苏技术已走过50年历程,全球已有3亿多人学习了这项技术,实际应用则超过上千万次,数以百万计的心搏骤停者因CPR而获得新生。

其实,心肺复苏技术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东汉医圣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已对此项技术进行了详细描述,而后历代都有所改进和发展。1958年,Peter Safar教授使用人工通气支持呼吸。1960年,Kouwenhoven等医生报告了经胸外心脏按压而存活的病例。1962年,直流单相波除颤开始在临床使用,这标志着CPR已进入应用研究和技术发展的新时代。

1966年,美国心脏协会(AHA)发布了第一个心肺复苏指南,并定期予以更新,形成了“早期识别求救,早期CPR,早期除颤,早期紧急救治”的生存链救治模式,因而挽救了世界各地成千上万人的生命,正是这些被挽救的生命证明了CPR学习和使用的重要性。

心肺复苏的发展是经过临床与实验研究结果的反复检验,定期系统回顾和评价相关文献,进一步讨论新的学术进展和关注有待解决的问题,形成新的科学共识,由AHA示范性地将共识更新到新的指南中。红十字国际联合会于2011年也发布了《国际急救与复苏指南》。

在日常生活中,心脏急症是发生心搏骤停最常见的原因,许多意外伤害如电击伤、淹溺、中毒及严重创伤等都可导致呼吸、心搏骤停。一旦发现发生心搏骤停者,必须争分夺秒,采取现场心肺复苏术,才有可能挽救心搏骤停者的生命。

小儿由于解剖学的特点,气道较成人狭窄,舌在口腔所占体积相对较大,容易发生气道梗阻和缺氧。在急救人员赶到前,现场的家长或是其他人员对婴儿和儿童实施心肺复苏意义重大。

儿童CPR操作流程

只要基本识别判断孩子无意识(无反应)、无呼吸(或异常呼吸),就要立即将他置于心肺复苏体位(仰卧位),开展2分钟的CPR。再呼救120,继续CPR。

1. 开放气道:采用仰头举颏法打开气道,下颌角与耳垂连线与平卧面呈60度角。观察口腔,如有异物进行清除。开放气道很重要,因为当孩子意识丧失时,因肌张力下降,舌和会厌可能把咽喉部阻塞(舌后坠是造成呼吸道阻塞最常见的原因)。孩子有自主呼吸时,吸气过程气道内呈负压,也可将舌和会厌(或两者同时)吸附到咽后壁,造成气道阻塞。所以首先要开放气道。

2. 心脏按压:按压部位为胸骨下1/2处(两乳头连线的中点),采用单掌或双掌按压,频率100~120次/分鐘,按压幅度至少为胸廓前后径的1/3(大约5厘米),每次按压后胸廓复位。

3. 人工呼吸:可采用口对口或气囊-面罩人工通气,通气频率12~20次/分钟,每次通气时间约1秒钟,可见胸廓起伏。

操作要点:按压/通气为30:2,每次按压后胸廓充分复位。进行5组CPR评估一次效果。

儿童气道异物梗阻

气道异物梗阻是一种急症,如不及时治疗,数分钟内即可导致窒息甚至死亡。成人通常在进食时发生气道异物梗阻,肉食类是造成梗阻最常见的原因。婴儿和儿童的窒息多发生在进食中,或由于非食物原因,如硬币、果核、果冻或玩具。

气道异物梗阻的识别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异物可以引起气道部分或完全梗阻。孩子表现为突然的剧烈呛咳、反射性呕吐、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发绀,常常不由自主地以一手紧贴于颈前喉部。

完全性气道异物梗阻是较大的异物堵住喉部、气道处,孩子面色灰暗、发绀、不能说话、不能咳嗽、不能呼吸、昏迷倒地、窒息,呼吸停止。如果不能及时解除梗阻,孩子将丧失意识,甚至很快发生死亡。

不完全性气道异物梗阻的孩子可以有咳嗽、喘气或咳嗽微弱无力,呼吸困难,张口吸气时可以听到异物冲击性的高啼声,面色青紫,皮肤、甲床和口腔黏膜发绀。急救人员不宜干扰孩子自行排除异物的努力,但应守护在孩子身旁,并监护他的情况,如果气道部分梗阻仍不能解除,应迅速启动急救医疗服务系统。

现场急救原则

大于1岁的儿童,现场急救原则和成人相同。

重要的是询问意识清楚的患者:“你被卡(呛)了吗?”清醒的患者会点头示意,同意实施救治,同时尽快呼叫,寻求帮助,拨打急救电话。

如果孩子表现出轻度的气道梗阻症状:鼓励继续咳嗽,不要马上进行叩击背部、按压胸部和挤压腹部等损伤性治疗,因为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或导致气道梗阻更加严重。但应严密观察是否发生严重的呼吸道梗阻。

如果孩子表现为严重的气道梗阻症状,但意识清楚:应进行背部叩击法解除梗阻,最多5次;如果5次拍背法不能解除气道梗阻,改用腹部冲击法(Heimlich法)5次。如果梗阻仍没有解除,继续交替进行5次背部叩击。需要检查每次拍背及腹部冲击是否解除了气道梗阻。如果解除了梗阻,不是都要做满5次。

如果孩子失去意识:支撑住孩子,小心地平放在地上。立即呼叫急救医疗服务系统,并进行心肺复苏。

特别提示:对孩子进行急救时,避免盲目使用手指清理呼吸道,除非可以明确看见异物,才用手指移除。

儿童气道异物梗阻急救方法

儿童气道异物梗阻的急救方法和成人气道异物梗阻的急救方法相同。

1. 背部叩击法

适用于意识清楚、有严重气道梗阻症状的孩子。

(1) 救护员站到孩子一边,稍靠近孩子身后。

(2) 用一只手支撑胸部,排除异物时让孩子前倾,使异物能从口中出来,而不是顺呼吸道下滑。

(3) 用另一只手的掌根部在两肩胛骨之间进行5次大力叩击。

(4) 背部叩击法最多进行5次,但如果通过叩击减轻梗阻,不一定每次都要做满5次。

1. 腹部冲击法(海氏冲击法)

适用于意识清醒,伴严重呼吸道梗阻症状,5次背部叩击法不能解除气道梗阻的孩子。

(1) 孩子保持立位或坐位。

(2) 救护员站在孩子身后,双臂环绕孩子腰部,令孩子弯腰,头部前倾。

(3) 救护员一手握空心拳,握拳手的拇指侧紧抵孩子剑突和脐之间。

(4) 另一手握紧此拳头,用力快速向内、向上冲击。

重复5次,如果梗阻没有解除,继续交替进行5次背部叩击法。

1. 胸部冲击法

适用于不宜采用腹部冲击法的孩子,如肥胖者等。

(1) 救护员站在孩子的背后,两臂从孩子腋下环绕其胸部。

(2) 一手握空心拳,拇指置于孩子胸骨中部,注意避开肋骨缘及剑突。

(3) 另一只手紧握此拳向内、向上有节奏冲击5次。

2. 胸部按压法

适用于无意识或在腹部冲击时发生意识丧失、气道梗阻的孩子。操作方法和心肺复苏方法相同。

(1) 孩子仰卧位,救护员位于孩子一侧。

(2) 按压部位与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部位相同。

外出血止血方法

创伤是常见的对人体的伤害。严重创伤的应急救护需要快速、正确、有效,以挽救伤员的生命,防止损伤加重和减轻伤员的痛苦。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是创伤救护的四项基本技术,严重的创伤常引起大量出血而危及伤员的生命,在等待120救护车到来的时间里,在现场及时、有效地为伤员止血是挽救生命必须采取的措施。

动脉出血:动脉血含氧量高,血色鲜红。动脉内血液流速快,压力高,一旦动脉受到损伤,出血可呈涌泉状或随心搏节律性喷射。大动脉出血可导致循环血容量快速下降。

静脉出血:静脉血含氧量少,血色暗红。静脉内血液流速较慢,压力较低,但静脉管径较粗,能存有较多的血液,当曲张的静脉或大的静脉损伤时,血液也会大量涌出。

毛细血管出血:任何出血都包括毛细血管出血。开始出血时出血速度比较快,血色鲜红,但出血量一般不大。身体受到撞击可引起皮下毛细血管破裂,导致皮下瘀血。

轻度失血,突然失血占全身血容量的20%以上时,可出现轻度休克症状:伤员口渴、面色苍白、出冷汗、手足湿冷、脉搏快而弱,可达每分钟100次以上。

中度失血,突然失血占全身血容量的20%~40%时,可出现中度休克症状:伤员呼吸急促、烦躁不安,脉搏可达每分钟100次以上。

重度失血,突然失血占全身血容量的40%以上时,可出现重度休克症状:伤员表情淡漠,脉搏细、弱或摸不到,血压测不清,随时可能危及生命。

血液经伤口流到体外,在体表可看到出血就是外出血。血液流到组织间隙、体腔或皮下,形成脏器血肿、积血或皮下淤血就是内出血。外出血显而易见,严重的内出血常因在体表看不到而隐匿凶险。身体受到创伤时可能同时存在内、外出血。如果在创伤发生的第一时间就能为孩子及时止血,就能给孩子的生命赢得更多的时间。

止血材料

常用的材料有无菌敷料、绷带、三角巾、创可贴、止血带,家庭中的医药箱中,平时可常备这些材料。如果没有这些材料,也可用毛巾、手绢、布料、衣物等代替。

少量出血的处理

伤员伤口出血不多时,可做如下处理:

(1) 救护员先洗净双手(有条件的情况下戴好防护手套),然后用清水、肥皂把伤员伤口周围洗干净,用干净柔软的纱布或毛巾将伤口周围擦干。

(2) 表面伤口和擦伤应该用干净的水冲洗,最好是用自来水,因为水压有利于冲洗。

(3) 用创可贴或干净的纱布、手绢包扎伤口。注意:不要用药棉或有绒毛的布直接覆盖在伤口上。

严重出血的止血方法

控制严重的出血,要分秒必争,立即采取止血措施,同时呼叫救护车。

1. 直接压迫止血法

最直接、快速、有效、安全的止血方法,可用于大部分外出血的止血。

(1) 救護员快速检查伤员伤口内有无异物,如有表浅小异物可将其取出,如异物插入较深较大,应固定好异物。

(2) 将干净的纱布块或手帕(或其他干净布料)作为敷料覆盖到伤口上,用手直接压迫止血。注意,必须是持续用力压迫。

(3) 如果敷料被血液湿透,不要更换,再取敷料在原有敷料上覆盖,继续压迫止血,等待救护车到来。

1. 加压包扎止血法

在直接压迫止血的同时,可再用绷带(或三角巾)加压包扎。

(1) 救护员首先直接压迫止血,压迫伤口的敷料应超过伤口周边至少3厘米。

(2) 用绷带(或三角巾)环绕敷料加压包扎。

包扎后检查肢体末端血液循环。如包扎过紧影响血液循环,应重新包扎。

1. 止血带止血法

当四肢有大血管损伤,直接压迫无法控制出血,或不能使用其他方法止血(如有多处损伤,伤口不易处理,或伤病情况复杂)以致危及生命时,尤其在特殊情况下(如灾难、战争环境、边远地区),可使用止血带止血。使用止血带的救护员应接受过专门的急救训练。

四肢的大血管损伤,可用止血带止血。但颈动脉出血,无法用止血带止血,现场可采取快“堵”的原则进行止血。

相关链接:

可疑内出血的现场判断与处理

可疑内出血的一般判断:

(1) 受伤的孩子面色苍白,皮肤出现发绀。

(2) 口渴,手足湿冷,出冷汗。

(3) 脉搏快而弱,呼吸急促。

(4) 烦躁不安或表情淡漠,甚至意识不清。

(5) 发生过外伤或有相关疾病史。

(6) 皮肤有撞击痕迹,局部有肿胀。

(7) 体表未见到出血。

如果孩子出现疑似内出血的情况,要尽快拨打急救电话或尽快送医。在急救车到来前,应密切观察孩子的呼吸和脉搏,保持气道通畅。要注意,不要给患儿饮食,以免影响后续手术麻醉。如果孩子口渴,可湿润一下嘴唇。不要离开孩子,除非拨打急救电话和找人帮助。不要用热水袋或其他加热用品给孩子热敷。

猜你喜欢

心搏止血带伤员
战场上的第一救生器材:止血带
伤员呵护队
一次性TPE止血带
烧伤伤员综合救治卫勤保障经验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值对预测心搏骤停患者复苏的意义探讨
膝关节置换术中止血带的使用对术后加速康复的影响
心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血浆渗透压测定的临床意义
亟待建立重大事件伤员救助基金
膝关节镜手术中止血带压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