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语故事里的名人结局

2018-09-27小史

学生天地·初中 2018年8期
关键词:赵括班超赵军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名人,他们的故事后来变成了一句句脍炙人口的成语,成为经典传诵至今。我们都以为这些名人就是故事里的样子,也许很少有人知道他们最后的结局。今天,小史就带领大家穿越回古代,看看那些成语故事里的名人最后都是怎样的结局。

退避三舍

晋国的公子重耳因夺嫡之战出逃国外,经过楚国时受到了楚成王的热情招待。楚成王问重耳日后打算如何报答自己。

重耳回答:“如果我能当上晋王,与贵国交战时一定退避三舍。”所谓的舍,就是军队的补给站,一般与大部队相隔三十里。后来两国交战,已是晋王的重耳果然下令后撤九十里,信守了自己的承诺。

后来,退避三舍被用来形容刻意退让或回避,在使用中往往带有贬义。

不过,故事到这里还没有结束。因为故事的另一位主人公——楚国大将子玉。子玉是一个性格激进的人,其实晋文公之所以会选择退避三舍“认怂”,另一个原因就是看准了子玉的这个性格缺陷。

眼看着晋文公认怂,子玉的自信心顿时膨胀,他指挥部队长驱直入,追着敌人的屁股跑。

晋军退到了三舍之后,用以逸待劳的士气迅速击败楚军,子玉兵败,引咎自杀于逃跑途中。

由此可见,退避三舍其实是一种高级战术。

孔融让梨

这是一个流传千年的道德教育故事。当时年仅四岁的孔融,便已懂得谦让的美德,吃梨时挑小的,大的留给哥哥们。

孔融是“建安七子”之一,也是孔子的第十九世孙。其实,孔融性格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温和,反而带着些耿介豪纵,言行出格的事也是常有的,在与曹操共事的过程中没少给曹操添堵。

碍于他的名气和号召力,曹操一直隐忍不发。终于有一天曹操从孔融发表的一段“父子无恩,母子无爱”的言论中找到了突破点。当时社会主张以“孝”治天下,“不孝”为大罪。所以,曹操就以“违天反道,败伦乱礼”的罪名处死了孔融。

纸上谈兵

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曾以少胜多,大败入侵的秦军,被赵惠文王封为上卿。

赵奢有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尤其喜欢与人谈论军事,并且往往将对方说得甘拜下风。因此他很骄傲,自以为天下无敌。

然而赵奢却很替他担忧,认为他不过是纸上谈兵,还说将来赵国不用他为将便罢,如果用他为将,他一定会使赵军遭受失败。

果然,公元前259年,秦军又来犯,赵军在长平(今山西高平附近)抗敌。

那时赵奢已经去世,廉颇负责指挥全军。虽然廉颇年事已高,但指挥作战依旧很厉害,使得秦军无法取胜。秦王知道拖下去于己不利,就施行了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秦军最怕赵奢的儿子赵括将军”之类的话。

赵王中计,果然派赵括替代了廉颇。赵括自认为很会打仗,死搬兵书上的条文,到长平后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计划,结果四十多万赵军尽数被歼灭,他自己也被秦军乱箭射死。

纸上谈兵,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其实赵军兵败也并非赵括一人造成。因为当时谁都知道赵括并没有领军作战的经验,而赵王却被敌人蒙蔽,一意孤行。试想,赶鸭子上架的事情,又怎么能成功呢?

悬梁刺股

悬梁是指东汉的孙敬为了在半夜看书时不打盹,就用绳子绑着自己的头发系在房梁上,只要一低头,头皮就会被扯疼,人就会清醒。

而刺股说的是战国时的苏秦,也是因为三更半夜看书。只要犯困,他就用锥子扎大腿,通过疼痛让自己清醒。

悬梁刺股表达的是一种废寝忘食刻苦学习的精神。

孙敬最后成了一位大学问家,而苏秦的人生则更精彩。

学成后的苏秦开始游历各国,多年后身佩除秦国外的六国相印,积极组织六国合纵抗秦。最后,却被齐国的政敌刺杀身亡。

他在临死前,以自己的肉身作赌注,让齐王将自己五马分尸,并昭告天下自己是燕国的间谍,以悬赏的名义引出凶手来为自己报仇。计划最终完美施行,這是一个谍中谍的故事。

目前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苏秦本来就是燕国间谍,他最后的目的就是要消耗齐国国力。

礼贤下士

李勉在任节度使时,发现了一个叫王晬的县尉很有才能,且为人正直。李勉正想提拔他,却突然接到朝廷拘捕他的命令。

原来王晬秉公办事,得罪了权贵,而被诬陷。李勉不忍王晬无辜受害,于是赶回京城,在皇上面前力陈王晬为人,请求查明案情,还他公道,并予以重用。

唐德宗见李勉极力为国家推荐人才,十分感动,查明案情后,不仅赦免了王晬,还升他为县令。王晬上任后,勤政为民,深受百姓爱戴。同时,大家也夸赞李勉是个礼贤下士的好官。

从此,礼贤下士便指尊重有才德的人,屈己延聘有识之士。

783年,李希烈反叛,兵围襄城,朝廷派李勉出兵救援。李勉上表:“贼军以精兵围攻襄城,许州必然空虚,不如直捣许州,襄州之围可解。”因情况危急,他未能等到朝廷答复,便命部将唐汉臣与刘德信攻袭许州。二将即将到达许州时,却接到朝廷诏令,责他们违诏出兵,只得返回,结果在扈涧遭到敌军袭击,辎重兵械全部丢失。同年十二月,李希烈亲自带兵围攻汴州。李勉闭城坚守,数月援军未到,只得突围而出,逃到宋州。不久,李希烈攻陷汴州。

784年,李勉被召回。他身穿白衣,向皇上请罪,得到唐德宗赦免。李勉自觉惭愧,此后再也不敢有所谏言,唐德宗也逐渐疏远了他。最终,李勉罢官回乡,病死家中。

投笔从戎

班超出身于书香世家,父亲班彪博学多才,史学造诣颇深,哥哥班固是《汉书》的作者,妹妹班昭也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才女。

因为早年家庭条件不太好,班超小时候便在官府做抄写文书的工作。因为比较枯燥,班超便索性把笔一扔,说道:“大丈夫应该像傅介子、张骞那样,在战场上立下汗马功劳,怎能在这种抄抄写写的小事中浪费生命呢?”

于是班超参了军,并随窦固去攻打匈奴,又奉命出使西域,在三十一年的时间里,平定了西域五十多个国家,为西域回归、促进民族融合,做出了巨大贡献,被封为定远侯。

投笔从戎,便指文人从军。

不过,由于久居西域,晚年的班超很是思念家乡。朝廷因怕西域有变,迟迟不将其召回。最后在他和妹妹班昭的多次上书后,皇帝才答应让他回归故土。公元102年8月,班超回到洛阳,同年9月,去世。

闻鸡起舞

晋朝将领祖逖年轻时很有抱负,经常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且总是慷慨激昂,满怀义愤。为了报效国家,他们经常半夜一听到鸡鸣,就起床练武。

闻鸡起舞因此常被用来激励有志之士奋发图强,或抓紧时间不懈努力。

西晋灭亡后,祖逖被封为奋威将军和豫州刺史,率军北伐,收复黄河以南的大片土地。后来因战功显赫,遭到朝廷的忌惮,派戴渊牵制他。

最后,祖逖被困于东晋朝廷的明争暗斗中忧愤而死,北伐大业也就此功败垂成。

猜你喜欢

赵括班超赵军
赵括很忙
赵括不止纸上谈兵
隔离的松风
班超出使西域
七分审题三分做
祖逖闻鸡起舞
班超投笔从戎
Investigation of human motion effects on 60GHz indoor office propagation①
赵括兵败的另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