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教育管理服务的网络模式构建
2018-09-27王利元蒋志平
王利元 蒋志平
当前,教育领域改革正向纵深推进,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日趋明显。互联网、大数据、新媒体等技术对教育服务供给方式及体系构建带来了根本性变革。信息技术不仅成为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增强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获得感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动教育公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还是保障全面提升教育治理能力,全面增强执政本领,促动社会广泛参与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实现教育公共利益最大化的重要推力。
然而,尽管近年来“互联网+”政务有了长足发展,但毕竟起步较晚,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比如,系统整合与数据共享渠道不通畅,工作协同难度大,成为教育政务发展过程中尾大不掉的难题;纵向上下级之间、横向部门之间网络互动少,相关标准规范不统一,使得上下级和部门之间的物理隔离和利益藩篱更加固化等。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就要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特别是《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等关于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战略部署,对互联网时代的教育服务提出了新命题,赋予教育现代化发展以时代内涵。突出互联网、大数据和新媒体的广泛应用,积极探索构建新时代教育服务的网络模式,重点是把握好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教育服务网络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公民需求为导向,优化在线服务模式,推动教育服务从集中办理的有形平台向快捷高效的网络平台转变,建立“逻辑上集中,物理上分散”教育服务模式,努力做到让群众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一是畅通群众诉求的网络渠道。适应信息时代发展步伐,构建省、市、县、校四级互联互通的教育服务网络平台,确保教育服务网络覆盖每一个县(市、区),每一所学校,确保每一位群众都能够方便、快捷、及时、高效地表达诉求。网络平台内容应当包括信息公开、政策咨询、事项办理、投诉举报等主要内容,做到让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教育服务。二是加大网上信息公开力度。信息是“互联网+”时代最重要的发展资源,政务公开是公众获取信息资源的重要渠道,更是电子政务的灵魂。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就要将人民群众关注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及时整理并通过网络平台及时推送,建立“教育服务百度”信息库,将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有关政策文件以一问一答的方式,更加具体、有针对性地对外公开。同时,要及时整合教育系统内部网上服务资源,将学历认证、普通话测试、报到证办理等服务资源进行整合,向群众提供“一站式、一网式”网上服务事项办理服务。此外,信息公开的范围还应该包括服务事项办理情况的信息,主动把监督权交给群众,对服务事项的受理、处理、反馈时间进行监督,直接推动服务质量的提高。三是建立多元的网络互动机制。互联网信息化,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拥有发散性强、凝聚力大、线上与线下无缝对接与转换的新特点,使得一元与多元的矛盾、离散与集中的张力、碎片化与整体化的冲突、秩序与自由的悖反均大大超越甚至颠覆了以往的治理思路与格局。因此,要顺应互联网这种极速、即时、隐匿和泛化的特性,建立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跨行业的教育服务体系,实现服务资源整合,推进部门间业务协同、信息共享和服务衔接,建立健全以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为核心的多元、开放的教育服务机制。
第二,教育服务数字化。在现今的社会,大数据的应用优势越来越明显,覆盖的领域也越来越大,教育自然也不例外。大数据通过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以及数据的全面感知、收集、分析、共享,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看待世界的方法和思维方式。一是以大数据推动教育服务开放共享。要突破部门利益的束缚,打破部门利益格局,突破条块分割的窠臼,建立专门的政务数据开放网,向社会和民众提供大数据服务。比如,湖南省教育厅建设了统一身份认证、统一数据规范、统一安全管理,集业务、资源、管理、服务于一体的省级教育信息化汇聚平台“湘教云”,可对外提供身份认证、跨平台单点登录、个性化资源精准推送,用户可享受全省教育微课、精品课件资源、网络学习空间、教育电子地图、信息安全管控等云服务,极大地拓宽了教育资源储存和开放的广度与深度。二是以大数据推动教育服务更精准、精细。大数据时代,教育治理大数据的重要价值在于能够充分提高教育决策的科学化和治理过程的精细化。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公众对教育诉求的表达和信息传递成本越来越低,有关教育的各种微数据、微事件层出不穷。这就需要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教育相关的数据收集、储存、分析和应用。借助大数据技术,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实现海量数据分析与挖掘,更加快捷高效地发现数据背后的相关性,发现社会规律,从而实现精准化、智能化服务,有利于教育部门提供更加精准精细,更加具有个性化和人性化的教育服务,更有利于教育决策科学化。三是以大数据推动教育服务扁平化开展。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发展,传统的纵向科层制和横向分工制治理结构将会被重塑,网状型和扁平型的治理结构已经形成。充分利用大数据开展教育服务工作,有利于进一步拓展信息传递渠道,压缩信息传递层级,加快信息传递速度,提升教育服务的及时性和有效性。特别是充分利用好大数据分析技术,能为协调教育系统内部乃至教育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工作奠定信息化基础,降低工作成本,缩短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第三,教育服务智能化。当前,全球信息技术创新快速发展,各种信息网络无处不在,移动智能终端基本实现全民普及,信息平台用户规模急剧膨胀,信息化呈现出互联网化、移动化、智慧化的新特点,引起了全社会各领域的重大变革。其中,教育领域的变革更为明显,也更为重要。一是借助新媒体,拓宽教育服务渠道。移动新媒体的发展带来了不同的电子、网络互动方式,如微博、微信、APP等。这些互动方式极大地拓展了教育服务的途径与渠道,使教育服务的内容选择更具个性化,更加充分。比如,湖南省教育厅开通了“湘微教育”,微信粉丝数已达20余万,原创的2017湖南抗洪救災、中小学生防溺水、贫困学生资助等微信阅读量为10万+。自主开发了“查投档线”微信小程序,收录2010~2017年全国高校在湘招生录取分数线等信息,免费供考生填报志愿时参考,成为每年高考期间最热门、最有价值的移动应用。这些都收到了很好的服务效果。二是借助新媒体,延伸教育服务触角。传统的教育服务大都存在等群众上门、靠别人解决,主动性不够,服务意识不强。相反,新媒体技术可以满足随时随地的互动性表达与教育服务需要,利用微信、APP等即时、快捷地传递教育服务信息,在时间上缩短距离。特别是在移动智能终端基本实现全民普及的当下,要将教育信息和教育服务事项尽可能实现移动终端智能服务,缩短空间上的距离。三是借助新媒体,创新教育服务模式。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教育服务的新媒体技术应用也应该与时俱进。如何通过新媒体技术变革和创新教育服务,提升用户活跃度和用户黏性,将是教育政务新媒体成败与否的关键。为此,教育服务应契合广大教育受众的需求特征,以新技术为引领,特别是加强VR(虚拟现实)、短视频、动画等新技术的应用,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人民。(项目来源:长沙市科技计划项目经费资助,编号:kq1706160)
(作者单位:湖南艺术职业学院湖南省教育生产装备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