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写经万卷传 惟有《灵飞》堪高峰
2018-09-27石怀佐
石怀佐
小五说:“爸爸,今天我看到一本字帖,上面的字写得真漂亮。”
爸爸问:“是什么字帖啊,能让你这么赞赏?”
小五说:“你看,就是这本叫做《灵飞经》的字帖,我看里面的字都是小楷,写得端庄大方,每一笔都很到位呢。”
爸爸说:“你真的有眼光,这可不是一般的小楷,这是唐代书法家的真迹呢。”
小五说:“之前了解到的小楷都是拓片,这一本是墨迹,唐代留下来的墨迹本小楷,肯定不一般。”
爸爸说:“可不是嘛,这本墨迹是小楷中的精品,甚至有人称它为天下第一小楷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小五兴奋的说:“好啊,又能学习新知识喽,快开始吧。”
钟绍京,唐代兴国清德乡(今江西兴国县长岗乡上社)人,字可大。官至中书令,越国公。 唐时因工于书法而授职于宫廷,后来受到武则天的重用,因他是三国时著名书法家钟繇的第17代世孙,历史上常把钟繇称“大钟”,而钟绍京则称为“小钟”。他嗜书成癖,也是收藏家,个人收藏名家真迹数百卷。家藏王羲之、王献之、褚遂良真迹至数十百卷。现在传世的小楷《灵飞经》据说是他的书法作品。
后世对钟绍京的书法颇为赞颂,如宋代曾巩《元丰类稿》云:“绍京字画妍媚,遒劲有法,诚少与为比。”明代董其昌也说:“绍京笔法精妙,回腕藏锋,得子敬神髓。赵文敏正书实祖之。”
《灵飞经》是什么经文吗?讲的是什么内容呢?
《灵飞经》又名《六甲灵飞经》,是道教经文名称,主要内容是阐述了存思的方法。现在道教经书文献《道藏》中有《上清琼宫灵飞六甲左右上符》一卷。在《汉武内传》中记载这卷经文是用于请命延算、长生久视、驱策众灵、役使鬼神的用处。
钟绍京是信奉道教的吗,为什么要抄写道教经文呢?
钟绍京并不信奉道教,其实古时候有专门的人从事抄写经文的工作,我们称他们为“经生”,一般“經生”的地位是比较低的,古时候由于印刷术还不发达,当时书籍的传播基本靠手工传抄,就产生了“经生”这样的职业,当时宫廷用书多是“弘文馆”等处的经生抄写。但是像钟绍京这样的高官去做“经生”的抄写工作,是有点不合常理的。在《灵飞经》的整篇内容中并没有书写者姓名,只是后人推测是钟绍京所书。
“啊,原来《灵飞经》还不一定是钟绍京写的啊,那会是谁写的呢?”
其实关于《灵飞经》的书写者,历来都有不同看法,有的观点认为是钟绍京写的,而另有人认为是“经生”书写。按照当时《灵飞经》书写的年代,钟绍京也要有80岁了,能写出这么精妙绝伦的小楷书法,有点难以相信。再就是《灵飞经》的作者是钟绍京书也是古人的推测,多数可能是鉴赏家的一项通病。他们往往将没有落款的书画,给它挂靠一个著名书法家,有的甚至在卷外题签或在卷后跋中指定。这样还算是不错,至少不损伤原迹。但有的人就直接在卷内添加假的落款,破坏文物。而《灵飞经》是从元代的袁桷时推测为钟绍京写的,后来直到清代钱泳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直到今天,书法界更是普遍的倾向于将《灵飞经》划归为唐代“经生”的作品。
《灵飞经》现在保存在什么地方呢?
现如今《灵飞经》墨迹本并没有保存在国内,它保存在美国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可惜了,居然在国外,他是怎么流传到美国的呢?
说其它的身世,也有一段颠沛流离的故事。据传宋代时就已经入藏宫廷。明代晚期,流入董其昌手中。后来董其昌将其抵押给陈瓛,陈氏刻《渤海藏真》丛帖,才将《灵飞经》摹刻入石,然而脱落了十二行。十六年后董其昌想要将原帖赎回,但陈家却私自扣留了其中的四十三行。陈家的四十三行后来经过辗转流传,直到清代翁同龢的父亲翁心存购得,此后一直在翁家流传,由于翁同龢没有子嗣,他的家藏均传给他哥哥翁同爵过继给他的儿子翁曾翰。在之后的传承中,又有两人因没有子嗣,均从翁同龢另一个哥哥翁同书那一支的血脉里,过继孩子来继承,后传入翁万戈手里。1938年,翁万戈先生赴美国普渡大学留学,1948年秋天,为避战火,翁万戈和他的家人把家传收藏打包,远渡重洋,最终到了美国。后来因翁万戈年事已高,《灵飞经》四十三行一直由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代为保存,大概在21世纪初正式转让给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原来《灵飞经》墨迹本并不是全文啊,好可惜啊。
现在除了墨迹本存有四十三行外,还要古人的石刻拓片流传于世。主要有《渤海本》、《望云本》、《滋蕙堂本》流传。
是不是墨迹本是最好的?
从欣赏的角度来说墨迹本确实是最好的,但从初学的临摹来说,其中《渤海本》甚至优于墨迹本。这是因为《渤海本》刻工并未完全忠于原帖,而是在刻制中做了一定减省,抹去了书写者的习气,这个碑刻反倒显得古朴清秀。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渤海本》的字数是最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