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黔东南苗绣产业发展现状

2018-09-27杨胜锋

今传媒 2018年7期
关键词:苗绣文化产业

杨胜锋?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苗绣逐渐从苗族人的生活中隐退,对苗绣进行保护性开发刻不容缓。近年来,黔东南苗绣逐步完成了从资源到产业开发的转型,其转型经验值得考量与深思。本文从文化产业的角度阐述黔东南苗绣产业发展现状,以期对现代化环境下的苗族文化保护有所启示。

关键词:苗绣;文化产业;苗绣产业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8)07-0175-02

苗绣是苗族女性日常交流的重要方式,承载着苗族深厚的文化,是苗族女性以针为笔、以线为墨书写的苗族千年史诗。但随着机械大生产时代的到来,大量苗族人外出打工,苗绣技艺后继无人,正面临严重的消亡危机,苗族文化最重要的一环或将缺失。如何通过文化产业进行保护性开发,让生于历史的苗绣活于当下、展望未来,显得尤为重要。黔东南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一、黔东南苗绣产业发展现状

1.产品生产模式。(1)刺绣村开发模式。苗绣已经列入贵州省非遗名录,黔东南州以此为契机,大力推动苗族传统村落刺绣技艺传承工程,在黔东南各县的苗族村寨设立刺绣培训点、培训班、培训站,组织当地妇女集中参加刺绣专业培训,逐渐形成了政府扶持、妇联组织、当地妇女参与的专业刺绣村开发模式。这种模式有效采集各种类型的苗绣工艺、图案,使得传统苗族刺绣图案、纹理、色彩搭配、绣法得到了良好的保护和传承。据统计,2000年,黔东南大致建立了施秉县双井村、剑河县观么村、榕江县本里村等18个刺绣专业村,共培训专业绣娘1173人[1]。(2)合作化生产模式。随着苗绣在现代消费市场知名度的不断扩大,零散的手绣产品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为了节省工艺成本,出现了“机械+手工”或多家作坊共同生产大批量产品的合作化生产模式。由于手工刺绣耗时长,人工成本昂贵,半刺绣半手工的苗绣产品逐渐出现在苗绣商品货架上,“机械”与“手工”的合作成为黔东南苗绣产业生产中广受市场欢迎的新品种。此外,黔东南苗绣中机械规模小,基本处于手工作坊式的机械生产阶段,又因为黔东南大部分苗绣产业都为销售与生产分离的状态,往往多个生产商才能满足某一销售订单的需求,多个手工作坊之间合作、某一手工坊与多个销售商合作的混乱局面成为现阶段黔东南苗绣产业初级阶段普遍模式。(3)企业生产模式。为了更好地适应规范化生产和品牌化需求,目前黔东南苗绣产业开始尝试引入现代公司理念,以市场为导向,进行集中性流水线机械化复制性的产品设计研发生产。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将苗绣文化元素嵌入各种工艺产品,生搬硬套,以期达到“文化升级、创意换代”的噱头;二是成立苗绣公司,由设计师设计现代文创图案,分发给公司培训的绣娘进行批量手工生产;三是成立苗族文化开发公司,大量囤积原生态苗绣产品,加工再生产后,苗绣以全新的姿态回归市场。

2.营销模式。在“3I营销”[2]时代里,经营者注重产品的文化创新和文化体验,注重人与产品的互动交流,使人在产品消费的过程中产生审美愉悦[3]。如今的苗绣产品的营销就是一种“3I营销”,消费者在消费苗绣产品的同时能与苗绣产品互动交流,体验苗绣文化,产生审美愉悦,已然成为现今苗绣文化产业链营销的主要思路。(1)实力公司战略合作营销。与外省甚至与国际实力公司进行战略合作,将黔东南苗绣紧紧绑上知名亦或著名品牌的宣传维度,将苗绣出镜率不断提升,打造出国际国内苗族口碑,抬高苗绣的文化档次,将文化情感融入营销的各个环节,通过打“异域文化精品”来达到营销目的。如,成立于2007年的太阳鼓公司2008年与国际知名品牌爱马仕的品牌设计师交流学习,2011年正式与爱马仕上海贸易公司签署了五年的订购协议2017年4月太阳鼓公司设计出Auspicious“瑞兽之书”系列针线包亮相米兰设计周“RONG融”当代设计五年展。此后的苗绣渐渐被更多的人所知晓,太阳鼓公司也因此慢慢“走红”。(2)“产学研”合作营销。“产学研”合作,设立苗绣研发中心,建立多元型文化营销模式,以保护传承民族文化为宗旨的苗绣创客空间、苗绣研修培训基地、民族技术文化教育实训基地、苗绣技术教育传承基地的建立等等的初现端倪,现今成为苗绣产业“产学研”合作经营开发的宝贵成果,为苗绣营销提供了研发平台与人才储备。

二、黔东南苗绣产业发展存在的問题[4]

1.产业化力度不足。总体来说,黔东南苗绣产业依然处于初级阶段,产业开发深度不够,链条单一,局面混乱。通过对黔东南州苗绣街—凯里市东门街(苗绣聚集的代表街区)进行调研发现,20余家苗绣店多以机器制作的苗绣传统服饰批发、零售为主,并没有建立品牌文化,甚至对苗绣产业知之甚少,产业痕迹模糊。

2.市场细分不明确,缺乏中端市场。在现有不多的苗绣产业开发中,重开发高端市场,轻中端市场成为黔东南苗绣产业试图快速崛起的不二法则。往往把苗绣停留在收藏、教育功能和高端订制上,以高姿态呈现在消费者的眼中,使得中低端消费群体望而却步,成为阻碍苗绣文化产业的一条商业鸿沟。

3.市场价格混乱,中间商哄抬物价牟取暴利屡见不鲜。苗绣产品的生产需要经历构图、打版、包装的过程,每个环节都需要经过中间商的包装售卖,一些不良商家借机在打版、包装的过程中哄抬苗绣产品的价格,使得苗绣产品价格过高,出现“消费不起”的状况,让苗绣产品停留在高端消费市场中,丧失了文化产业本身的文化产品惠及大众的意义。

4.生产机制畸形,过度倚重机械化生产。发展文化产业的意义在于让文化产品在大众群体中得到普及,让人民大众享受、消费文化产品,从而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但在苗绣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产品商重机械化生产,没有走好批量复制生产与个性化生产并重结合发展之路,使得苗绣文化在机械化生产中淡化,苗绣丧失了它的原真性,致使苗绣文化产业发展偏离了基本的文化意义。

5.苗绣文化资本化过程缺乏文化智能资源。文化智能资源是指人才资源,文化产业人才分为文化创意人才、文化经营人才、文化营销人才、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现有苗绣产业人才的现状为,没有既懂苗绣文化又懂苗绣市场的人才,同时具备先进文化理念和现代营销能力的人才可谓是凤毛麟角。苗绣在从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的过程中缺乏专业领域人才,导致发展过程中过度重视经济效益轻文化效应,让苗绣在高中低端市场中的发展失衡,迷失产业发展方向,不利于苗绣产业的良性循环发展。

三、发展对策

1.打造苗绣文化品牌,创新产业营销模式。苗绣产业,重在重现穿在身上的“苗族历史”文化,构建品牌形象,寄托文化情感,进行文化营销。让针尖上的苗绣文化传播出去,创意是苗绣产业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核心,科技是营销过程的动力。根植苗绣文化的创意营销,使苗绣与消费者产生更多的交流,才能更新产业链。

2.明确市场细分,开辟中端市场。苗绣具有日常消费、文化消费、收藏等多项功能,不同功能针对的消费群体各不相同。因此,根植苗族文化,划分受众,针对不同的受众生产不同的苗绣产品成为苗绣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部分。就目前苗绣产业的发展而言,苗绣多出现于高端市场,“高端订制苗绣”的名词出现得最为频繁,但因价格高昂,普通消费者对苗绣产品的理解和消费极少,单一的高端市场的开发,将苗绣产业消费人群局限于某些仅凭“情怀”出钱购买的奢侈消费群体,无法打开苗族刺绣的大众消费路径,中端市场开发迫在眉睫。

3.创新管理机制,规范苗绣市场,稳定苗绣产品价格。市场健康发展需要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协同推进。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相关部门转变管理机制,突出文化产业的特殊性,加快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规范市场行为,加强市场监管。针对中间商哄抬价格牟取暴利导致苗绣产品价格过高的情况,急需相关部门出台相应的政策,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相结合,引导苗绣产业往正确的方向发展。

4.转变生产机制,利用高新技术促进苗绣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资本。文化产业发展中,高新技术是把双刃剑,如何有效利用高新技术促进苗绣产业发展,避免因过度注重经济效益而大量使用机械生产导致苗绣产品丧失“光韵”是我们急需探究的问题。在使苗绣作为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的过程中,需要转变生产机制,运用数字技术手段将苗绣图案、音像结合保存、宣传、打造苗绣文化品牌。采取复制化、批量化和个别化生产运作相结合的方式,深层次、多领域、多维度的打造苗绣产业品牌。

5.重视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大苗绣文化智能资源的开发。发展苗绣产业,培育吸引苗绣产业人才尤为重要。有学历、有技能、懂文化的高素质人才是苗绣产业兴起的重要力量,承担着苗绣产业的未来。苗绣技艺传承人多为只懂手工技艺却不懂苗族文化的現状急需改变。这就需要高校、企业、政府打破各自为阵的传统藩篱,共同把培育苗绣文化产业人才和经营人才提上日程。高校等专门研究机构应正确定位人才培育目标,及时根据社会反馈调整教学方案,培育复合型苗绣产业创新型人才。企业应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利用高校资源开设专业苗绣文化研修班、苗绣产业经营管理研修班,采取在职培训、定向培养、双向交流的方式培育苗绣产业人才。政府在人才培养中应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力度,积极引导高校和企业创新人才培养方式。

参考文献:

[1] 资料来源于黔东南旅游局统计资料.

[2] 3I营销理论,即创新性(Innovation)人际间(Interpersonal)和互动性(Interactive).

[3] 向勇.文化产业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297.

[4] (德)瓦尔特·本雅明著.王才勇译.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12.

猜你喜欢

苗绣文化产业
苗绣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入寨出山 留住苗绣
继续,苗疆故事
苗绣
苗绣产业化赋能民族地区乡村振兴
有了市场眼光,情怀方能生“金”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
2017,文化产业如何挑大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