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俄国形式主义影响下的苏联“诗电影”

2018-09-27王姝

今传媒 2018年7期

王姝?

摘 要:苏联“诗电影”作为一个在世界电影史上影响颇大的流派,受到了俄国形式主義电影理论的影响。这是一个将电影画面诗化了的流派,导演通过对镜头语言的运用增添了影片的节奏感与艺术感,给一批又一批的观众带来了诗歌般美的享受,也为后来的电影创作者们留下了宝贵的学习和创作经验。

关键词:俄国形式主义;诗电影;隐喻性

中图分类号:G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8)07-0105-02

俄国形式主义电影理论,就像要将文字语言诗歌化一样,重在探讨关于电影形式修辞的问题。形式主义理论家们不满于只将现实中的镜头材料直接搬上银幕,他们追求的是一种带有更多美感与诗意的艺术形式。尽管将语言这样一种抽象的概念与形象的画面一起类比在理论意义上有失偏颇,但前苏联一系列的经典影片证实,摄影机神奇地为镜头画面增添了韵律、节奏,使影片如同诗歌一般有意境和观赏性。

一、俄国形式主义电影理论

俄国形式主义是20世纪初期出现的重要文艺理论流派,被认为是文艺学史上第一个形式本体论的文艺诗学体系。形式主义理论的代表者们将文学作品视为一种纯粹的艺术现象,并认为只有文学本身所特有的规则才能说明文学的意义。

很快,俄国形式主义文艺理论被电影理论所借鉴。理论家们认为他们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电影是如何将生活语言转换为艺术语言,将材料因素转换为艺术因素,从而从机械照相术中摆脱出来而成为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的艾亨鲍姆的电影艺术观来自形式主义的史学理论,尤其是其中的“陌生化”概念。他认为,电影中的“照片与电影的关系类似于生活语言和诗歌语言的关系”。因此电影诗学的任务就是探究电影怎样将照片这种“生活语言”转换为电影艺术语言,并进而揭示其表现手法所赖以形成的内在规律。另一个代表人物梯尼亚诺夫则从艺术与其表现对象的关系的角度展开了思考,认为各门艺术之间的区别在于他们利用素材的特点不同。电影正是因为与其他艺术表现事物的手段有所不同才造就了它今天成为独立艺术的成果[1]。

在以上俄国形式主义电影理论的指导下,苏联电影开始了风起云涌的创作和发展,无论是初期蒙太奇学派的作品,还是战后的“诗电影”,都或深或浅地打上了受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影响的烙印。可喜的是,这种从文艺学传承来的理论对于苏联电影的指导是有意义的,它成就了苏联电影的传统和特色,也为苏联电影在世界影坛拉起了一幅鲜明的旗帜,影响着电影艺术家们的创作。

二、苏联电影创作中的“诗电影”流派

“诗电影”的出现并不是苏联电影的特有现象,但它和苏联电影密不可分的关系却是有目共睹的。

1.蒙太奇学派中的“诗电影”。苏联最早出现的“诗电影”可以追溯到二十年代的蒙太奇学派。最有冲击力的代表作品就是爱森斯坦拍摄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影片《战舰波将金号》。它被称为是“五幕诗剧”,影片中蒙太奇的运用所触发的情绪使整个影片就像一首慷慨激昂的革命战斗诗篇一样。三组石狮的隐喻镜头仿佛在对人们诉说:沉睡的人们,你们清醒吧,你们要去战斗!而敖德萨阶梯中军警的步步紧逼和人们落荒而逃的交叉剪辑,则如同诗歌中的排比句一样层层增强观众奋起反抗的心理意识;影片最后一组战舰波将金号上的士兵准备战斗的镜头反复出现,使气氛有些压抑和紧张,但压抑和紧张中无不传达出一种诗歌般强烈的信号: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正如爱森斯坦所向往的那样,蒙太奇在影片中最大限度地激动了人心,酷似充满激动的富于感情的诗的语言。

杜甫仁科的“诗电影”创作也很有特点,相比于其他导演,他更擅长于在民间诗歌中吸取营养。他说,电影语言“应当自由地翱翔,像那一读起来不论多高、多深的地方都使你非常轻快的好诗一样流畅。”这样的创作理念使得杜甫仁科很多超出常规的镜头都很轻易地被观众所接受,就像接受一首激情豪迈的诗篇一样自然。在他的影片《土地》中,对于乌克兰景色的描绘:大地、晚霞、庄稼、老人……并没有过多的赘述,融合在一起,诗意即出。

2.二战后的苏联“诗电影”。较之蒙太奇学派的“诗电影”而言,二战后的“诗电影”显得含蓄了很多。经过了残酷的战争,导演们在思想上显得更加的成熟了,他们没有放弃传统的“诗电影”表现手法,但他们对于诗歌的展现已经不满足于仅仅是停留在形式层面,他们更喜欢引发观众于诗情之中感悟人生。

苏联导演卡拉托佐夫于1956年拍摄的影片《雁南飞》是一部成功而经典的影片,它的成功正是因为它依靠丰富而感性的艺术形象触动了观众的情绪,使观众的心灵受到了震撼。影片开头的“雁南飞”景象是主人公鲍里斯和薇罗尼卡爱情长诗美好的开篇,无论画面的节奏还是内容,都明快而生动。而鲍里斯牺牲时慢镜头的表现以及他主观镜头中幻影出现的反差都似乎是给这首爱情长诗续上了一个悲剧性的结尾,使得气氛顿显悲壮。电影《雁南飞》从片名到画面到内容,无不时刻流露着诗的气息和情意,诗句就像无数看不见的暗涌奔流在影片的各个角落,同时也充斥了观众的整个感官系统。

被喻为“银幕诗人”的苏联导演塔尔柯夫斯基1962年的处女作《伊万的童年》也是一部“诗电影”的探索之作。导演本人说,“应当向诗学习如何只用少许手段,少许词句就表达出大量的情绪内容……”影片中伊万灰色的童年被战争所占据,作为对比他梦中的景象却是那么的美好:布谷鸟、海滩、母亲、女孩儿……这些就像是诗歌中美好意象的代表事物,他们并没有叙事或是作任何解释,但他们却让观众感受到了主人公伊万的内心世界,充满了阳光与温暖,这也正是“诗电影”的力量所在。

同样是反映战争的影片,拍摄于1972年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它的诗意却是体现在色彩和节奏的选择使用上。女战士们对于战前美好生活的回忆和幻想都是彩色的,而现实中的战争世界却是黑白的。影片反复交替于彩色与黑白之间,影片节奏也在快速与缓慢中发生着变化,就像一篇叙事抒情长诗,缓缓道来一个美丽且令人心痛的故事。

三、苏联“诗电影”传统的风格特征

从上述流派的创作实践我们不难看出,俄国形式主義影响下的“诗电影”已然成为了苏联电影的传统创作方式,无论是以《战舰波将金号》为代表的史诗电影,还是以《雁南飞》为代表的抒情诗电影,他们的表现手法都不同于其他国家的“诗电影”,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特征:

1.群体性主人公形象的塑造。苏联“诗电影”很独特的一点是主人公的设置。与我们看到的大多数的电影不同,苏联电影喜欢运用群像来表现主题。性格迥异的各种人物的出场不仅不会削弱影片的主旨,反而可以在突出人物个性的同时将影片主旨的力量强化到最大。

《战舰波将金号》中战舰波将金号上士兵的群像和敖德萨阶梯上市民的群像的结合是这部影片成功的原因之一。这两个集体主人公紧密联系,在叙述上平行地、分列叙述,最终交汇在一起[2]。两个地点、人物用总体动作:起义、反抗,形成全片鲜明的主题,这也与当时的历史真实所契合,将诗的力量用人物的集体力量所推动,构成更加恢弘的气势。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的女兵群体像也是给人印象很深刻的。她们本是不同性格的人,却因为战争来到了军营这个大环境中,个性的不同与使命的相同使得这群女兵之间,以及她们整体与敌人之间的故事冲突更加的激烈,对于女兵个体的抒情化的诗歌表现和对于她们整体的力量化的诗歌表现的对比拍摄手法,使得影片不仅显得不单调,而且更多了一层人性关怀在其中。

2.不具排他性的整体诗意的表现。苏联的“诗电影”是有人物有故事有环境的电影。它不像有些诗的电影维护者那样,排斥诗以外的一切因素。影片中的人物形象充满了诗意又不乏真实性。《雁南飞》中的鲍里斯既有在爱情面前调皮欢乐的形象表现,也有在保卫祖国时积极勇敢的形象表现,他在银幕上就像是真善美的化身,是苏联人民理想形象的化身,在他身上既体现出了作者丰富的诗意情感,也体现出了作者的理想追求。影片中的故事也同样精彩和动人。每一个故事都有自己的线索和发展内容,即使有诗意也绝不仅是空洞的画面表现,使人在欣赏诗意的同时也被影片的故事内容所打动。

至于影片中的环境描写,则是苏联“诗电影”中最有特色的一面。影片中出现的成片的白桦林、沼泽地都是苏联地区典型的环境事物。它们不仅作为影片的背景存在,也参与到了影片的叙事中,作为历史和事件的见证向观众诉说着发生在这里的一切。

3.影片中隐喻、象征、梦幻等镜头的运用。如果说受俄国形式主义电影理论影响最大的,恐怕就一定是苏联电影中镜头的运用了。理论家们认为“上镜性”原则规定了电影特有的和假定的基本性质。一种情景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景别和不同的光线拍摄,就会获得不同的修辞效果[3]。而苏联“诗电影”正是采用了隐喻、象征、梦幻等艺术手法营造出了一个个独特的诗性。

《战舰波将金号》中出现的指挥刀、马靴象征着沙皇统治、石狮子象征着民众的觉醒;《母亲》中出现的铁桥意味着要将被镇压的游行和它的悲剧性,冰河的融化则是母亲和人民觉醒的象征。这些象征镜头的大量使用不仅丰富了影片的形式,也有力地点明了影片的主题,使得影片更具观赏性。

在塔尔柯夫斯基的影片中,隐喻性的构图镜头被多次使用,无论是《向导》结尾处摔碎的玻璃水杯,还是《镜子》中插入的“红海洋”,它们都与客观对应物之间没有形态与性质的内在必然联系,但是它们被导演放入某一局部性范围内用镜头来突出表现,隐藏着的含义就不言而明了。

梦幻镜头也是苏联导演们所喜爱的,《伊万的童年》就是一部典型的例子。在梦中,伊万听着布谷鸟快乐的叫声在海边同小朋友们玩耍,对着母亲微笑,然而在现实情况下,他只有无限的恐惧和对战争的憎恶。导演用梦幻镜头同现实镜头作对比,使得带有梦境的现实比现实本身显得更残酷。

苏联“诗电影”之所以会有以上的风格特征,除了俄国形式主义电影理论的影响之外,同苏联自身的传统文化、民族特性以及当时的大环境也都是分不开的。

首先,俄国是一个老牌的文学大国。早在沙皇俄国统治时期,那里就已经出现了很多世界上著名的诗人。十八世纪初的普希金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他深受西欧浪漫主义文艺思潮尤其是英国诗人拜伦的影响,后又成功地从浪漫主义转向了现实主义的创作。在他之后又出现了莱蒙托夫、果戈理、别林斯基等一大批优秀的诗人,他们一起为后来的苏联“诗电影”提供了创作的源泉并产生了潜在的促进作用。

其次,苏联地区的人民大多生活在严寒地区,这样恶劣而艰苦的环境造就了那里的人们有着坚忍不拔和豪放不羁的性格特征,加之传统的浪漫主义文学思想的普遍影响,使得导演影片中的人物处处散发着乐观向上的精神。他们饱受苦难却不忘向往美好,即使是在战争的炮火中也要唱起属于自己家乡的浪漫小调。可以说,不论是影片的导演,还是导演镜头中表现的人物形象,他们都是诗性的,这是这个民族整体特征的体现。

最后再来说说当时的环境。从《战舰波将金号》到《雁南飞》再到《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这些优秀的“诗电影”全都在表现战争。作为一个总受别人觊觎的地区,苏联几乎一个世纪都在打仗,而苏联的“诗电影”也在按照时代的需要确定自己的方向:革命、卫国战争、爱国主义、人民的命运等始终是“诗电影”的中心主题。从开始的正面反击,到后来的表现战争中真实的人性和战争对人精神上的摧残,苏联影片在探索也在进步,他们巧妙地将“诗”的表现手法同战争这个残酷的话题联系在一起,孕育出了一种独特的“战争诗电影”风格,并且这种风格对观众心里的撞击只能是更加的强烈。

到了今天,苏联已经解体,“苏联诗电影”作为那个时期的特殊产物也将永远的成为过去。从那些优秀的“诗电影”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整体的创作体系。在来源于文艺理论的俄国形式主义电影理论的指导下,苏联“诗电影”将影片所要表现的内容同影片的形式进行了很好的结合,在注重内容的前提下,最大化的突出了形式的作用,通过隐喻、象征、梦幻等镜头的使用和蒙太奇的特殊效果,使影片在节奏、构图方面都给观众以美的享受,使人仿佛置身于另一种形式的诗歌的欣赏之中。

虽然苏联“诗电影”的时代已经结束,但这种结束又何尝不是一种全新的开始。在今天,有更多的导演已经看到了“诗电影”的魅力所在,他们学习这种“诗电影”的拍摄理念和拍摄手法,并且将这种手法同本国的风土人情结合起来,形成了全新的具有民族性质的“诗电影”。所以,我们只能说,过去的是苏联“诗电影”这个事件本身,苏联“诗电影”的精神其实一直存在,甚至在不断地被发扬光大,走向了各个民族、各个国家,走向了全世界。

参考文献:

[1] 胡星亮.西方电影理论史纲[M].北京:中华书局,2005.

[2] 黄琳.西方电影理论及流派概论[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3] 艾亨鲍姆.杨远婴译.电影修辞问题[M].李恒基,杨远婴主编.外国电影里论文选[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