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暹罗之花:看泰剧中女性角色的塑造

2018-09-27薄一欣

今传媒 2018年7期
关键词:女性角色女性形象

薄一欣

摘 要:泰剧曾风靡一时但也昙花一现,国内观众的认知度远不如美剧和韩剧。但近几年泰剧略有回春趋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主动的看泰剧、说泰剧,成为泰迷。泰剧在国内的再度走红离不开新媒体的支持但也离不开自身的变化,其中女性角色的改变最为突出,女性角色的改变也是泰剧能够重新且广泛被国内观众接受的主要原因,但其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本文将聚焦在泰剧中女性角色的塑造上,找出她的变化之处以及局限性提出思考。

关键词:泰剧;女性形象;女性角色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8)07-0062-02

一、小众不小众:新一轮的“泰剧热”

随着新媒体的崛起,它逐渐成为了和传统媒体分支抗衡的存在,泰剧的回春离不开新媒体的广泛使用。微博、微信上出现了很多以宣传讨论泰剧的自媒体博主,微博热搜榜也常见泰剧的影子,粉丝数量都不容小觑。直播热潮也带动了泰剧的同步直播,热剧播出时很多观众甚至都等不了第二天的汉化版推出,直接收看无字幕版,热剧《天生一对》大结局时就创下了国内10万网友同时观看的盛况。各大视频网站纷纷上线泰剧,泰剧的播放量也可谓亮眼,《花戒指》就创下了六亿的播放量。泰国制作方意识到了中国市场的前景,纷纷选择合作,《公主罗曼史》就是泰国主流公共电视台首次与中国视频网站合作的产物,在没有任何宣传且仅供会员观看前提下突破三亿播放量。

施拉姆的信息选择或然率公式告诉我们,传播的内容对受众越有用,并且受众接受内容的方式越简便,那么他们选择这种传播媒介和传播内容的可能性就越大。只有给用户提供有益信息越多,用户才会选择这样的媒介和媒介信息。泰剧,内容简单,制作精美,实地取景的画面优美如画,再加之男女主角多为混血,俊男美女很是养眼。观看泰剧就仿佛是进餐,它可能做不到主餐那样让你吃的回味无穷,但它独特的风味就像是叫你怡心舒适的水果甜品,最适合休闲消遣。曾经观看泰剧只能在电视上,时间地点都有所限制。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让泰剧有了更广泛的发展,毫不受限的地点,碎片化的时间利用让大众可以毫无负担的接受信息,享受异国风情。而社交媒体的普遍运用也令曾经流离的泰剧迷们找到“组织”,成功聚合在一起形成社群,讨论泰剧,分享喜欢的泰国明星咨询。也许就是因为这样泰剧在国内粉丝数量极其可观,不大众但也绝不算小众。

二、独立且从容:泰剧中女性角色的形象塑造

泰剧重新焕发活力除去新媒体普及的基础还离不开国家政策和支持,“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推进让中泰两国的文化沟通日益加强,带动了两国文化相互影响。但这些都不是泰剧重焕光彩的绝对性因素,还在于泰剧自身的变化。泰剧以狗血闻名,曾经不少人都难以接受泰剧里面传达的价值观念和主角行为,感觉太不现实,超脱自己本来生活。而现在,泰剧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所传达价值观念仍和中国主流观念有所差距但一切均在可接受范围。

泰剧常以女性为叙事主体,女性形象一直是热议的焦点。当下泰剧变化最大的也是对女性角色的塑造。角色的改变不光使剧作更加的丰富,也成打开国内观众兴致一块敲门砖。

1.行为改变:阶级观念的反抗。佛教是泰国历代相传的传统宗教,受佛教思想的影响泰国人认同业报轮回的理念,认定今生的富贵或是贫穷皆源自自己上辈子的功德,人要学会认同今生之福。佛教所主张忍让和顺应的思想造就了泰国人服从上级,不抵抗不反抗的认知思想。同时,泰国复杂的历史背景也加剧了社会上的阶级分化,让泰国人阶级观念难以扭转。泰国阶级严苛,贫富尊卑分明,晚辈必须无条件服从于长辈,这点在泰剧里深刻体现,女性角色更是常常成为阶级理念的诠释者,年轻,平凡的女性任由高阶级的角色欺压,不敢造次。这些在最近的泰剧中均有所改变,贫穷的女性角色不再是忍气吞声的包子,新时代的女性认同阶级但不以此为桎梏,面对不公对待她们会选择用自己的方式捍卫权利。《人生波动》中年轻漂亮的jee在面对前辈刁难时不曾退却,对对方的恶意挑衅睚眦必报;在面对富家女piak误解时也不卑不亢,甚至在对方不听劝解失去理智时干脆扔人进泳池,毫不顾忌对方的身份地位。强烈的尊卑观念曾经是国内观众极其诟病的一点,也不符合我国的社会发展规则,寻求公平正义是我国一贯的追求。现如今,这一点有了改善,贴近了国内观众的日常信条,增强了代入感和接受度。

2.思想觉醒:主动型人格出现。泰国信奉佛教,佛曰不可说,凡事不点破任由自己思考。留有余地的含蓄使得曾经泰剧女性角色多为被动型人物,不会主动表达自己情感尤其在面对爱情时更是频频后退,不敢争取。最近的泰剧中女性角色逐渐转为主动型,懂得争取,懂得表达,遵循内心最根本的需求,活的率性洒脱。《天生一对》中Karagade就是主动型人格的代表,敢爱该恨,勇于表述自己的真实感情和同时期含蓄腼腆的女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Karagade的主动性不光体现在自己身上还体现在她对周遭人的影响,这点在对Janward的追爱劝诫上深有体现。Janward幼承庭训,从不做破格,在面临因家庭关系无法和所爱之人相守时她只得放弃。Karagade的不断劝解让她心生动摇,冲破传统桎梏勇敢追爱。勇敢是每个女孩成长路上必须要学会的关键词,泰剧曾经不断地宣扬的恰恰是让你变得不勇敢,有悖于我国的常规教育,这怎能令国内观众产生共鸣。所以当这一点得到了修正之后,国内观众更加乐于接受。

3.人格独立:女性的价值被尊重。独立意识是女性主义的要旨,人格的独立首要体现在女性的选择能否得到尊重。从过往的媒介形象中可见,女性的诉求往往很難得到倾听,很多事情上都没有自主决定的权利,这点在婚恋观最为体现,婚姻大事无权做主只能全凭父母定夺。女性的形象被塑造成无能为力,难以抵抗。而今,父母仍然是女性角色婚姻的重要影响因素但已不再绝对,他们会催婚但不再单纯的逼婚。加之催婚是全世界大龄单身女性的共同话题,一定程度上也拉近了国内观众与剧情的距离感。同时,贞操观念也被模糊。泰国是个矛盾的国家,信仰神明的他们强调女性的处子之身但令人讽刺的却是本国的一大服务产业就是性服务。早期的影视作品中,女性一旦失身就会被看成不堪的存在,被肆意的处理对待,体现了在创作角色时深深的性别偏见,用一张膜来衡量女性价值。但在最新作品中女性的贞操观念有所淡化,这般塑造并不是鼓励女性发生关系,而是对女性的一种再认,女性的价值不该由此衡量。

三、尊重与观望:泰剧中女性媒介形象的局限

影视作品是反映现实的一面镜子,各国的文化作品自然带着本国特色的民俗文化。以泰剧而言,社会的话语叙述主体一直是以男性为主,话语权始终掌握在男性手中,虽然近年来女性地位普遍提高,但是仍无法做到公平。在影视作品中,编剧、导演和受众是当前主要的话语权力主体,而这些中女性占绝对优势,尤其是编剧这一身份基本上均为女性。但即使编剧是女性仍会出现无意识掉入男权意识的情况,她所塑造的女性形象不免都会经过男性视角的各个方面的审视,作品中不自觉的带有维护男性话语权的色彩。

不管现在泰剧中的女性角色被构建的如何独立自主,何等坚强,在剧情发展的过程里还是会出现成为男性附属品的情节,出现为主动迎合男性心中完美女性形象而努力的心态,甘心使其人生价值限制在对男性实现人生和社会价值的辅佐之上。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泰剧中最为常见的叙事模式还是灰姑娘和王子,女性角色始终摆放在一个时刻被男性角色影响、拯救的位置。帅气多金的男主角们可以无时无刻为女性解决一切困境,打击心怀叵测的反派角色护其周全,再铿锵玫瑰的女性角色在故事的结尾也会卸去一身防备,将生活重心再度归于家庭,成为男权的最佳维护者。

四、尚且观望:泰剧中女性角色的影响

延绵千年的传统性别观念深入人心,以至于一些带有偏见色彩的性别理念仍然根深蒂固的留在观众的心里并受广告、新闻、电视及影视作品等传播媒介的再度影响。虽然新时代下女性的媒介形象有所升华,但潜在意识中仍还带有着传统色彩,男权占绝对地位。

长久以往我们很可能很难看到女性的真实存在和形象,看到了只是被媒介规定解释的女性。更可能出现的是,国内现在收看泰剧的主流受众是二十多岁的年轻女性,正处在寻找社会定位和实现自身价值的关键时刻。若女性观众因媒介形象影响再度回归传统的思维理念,认为男性标准才是她们理应坚守的标准并以此不断的塑造女性审美观和认知观,这样实在是有悖于创作的初衷,女性难有进一步的成长。从当前的媒体反馈中可看,中国的女性观众乐于接受泰剧中对女性角色塑造的改变,但对泰剧中传达出来价值观念理解多过于效仿,尊重多过于认同,值得欣慰但仍需要注意,畢竟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影响力也不是一天就能堆积。

参考文献:

[1] 刘坚,彭程.社会性别:媒介性别形象传播的一个分析范式[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1(03):94-97.

猜你喜欢

女性角色女性形象
《理智与情感》中的女性性格分析
浅谈日本动漫大师今敏作品中的女性角色
谈莫扎特歌剧中的女性角色
猎巫运动与女性角色的情节设定
浅析《诗经》祭祀诗中的女性角色
阿尔比作品《动物园的故事》“厌女”可能性分析
“看”与“凝视”中的美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
浅析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在商业化运作下的作用
文化视野下日本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