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心谷:大山深处的遗世美好
2018-09-27
与很多深山古村的荒凉冷寂不一样,位于太行山深处的碾沟村(后改名『定心谷』)充满了生机和活力。通过慧美生活(北京)文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帮扶和投资改造,这座百年古村已经远近闻名。合理利用当地优势,尊重地方主体性,实现共谋、共建、共管、共享,定心谷正在探索一条乡村振兴的新思路。
定心谷
谷中的碾沟村古民居
一次邂逅 与百年古村结下不解缘
碾沟村村口的“半山云茗”茶餐厅
在河北省平山县淴淴水生态风景区以西约5公里处,有一条狭长的山谷—定心谷。这条山谷位于冀晋两省的交会处,两边群山连绵,山上林木茂密,鸟鸣婉转,谷中村落古朴宁静。置身其中,犹如来到遗世的美好之地。
近两年,有不少游客慕名深入谷内,到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古檀树前祈福,到神树守护的美丽古村落—碾沟村中感受真正的乡野生活。但在几年前,这个深处太行山腹地的小村庄,常住人口仅有10人。村里的年轻人早就搬离村庄,只留下年迈的老人和破败的老房子孤守在那里。
而这一切的转变,源自于3年前慧美生活(北京)文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称慧美生活)与碾沟村的一次意外邂逅。
2015年,慧美生活董事长刘一凡带领员工来平山县游玩。一路上,蜿蜒的山路和两边高耸的绝壁让他们惊叹不已。行至一条山谷时,他们偶然发现沿着山壁有一条小路通向前方的几处青灰色的民居。出于好奇,他们走进谷中,发现里面有一处小村落。村口一颗粗壮的古树上,用来祈福的红布条随风飘荡,格外醒目。古树后,十几处院落沿着山势而建。山风吹得树叶“沙沙”作响,几声鸟叫声偶尔响起。除此之外,这个村庄一片寂静,恍如世外之地。
他们沿着杂草丛生的石板路上行,发现这是一座几乎荒废的古村。石头和砖砌的老房子依稀可见往日的古朴雅致,但因年代久远,有些几近坍塌。几位老人在一户人家的门口处闲坐,一双双眼睛浑浊无神。经过交谈才得知,这是一个叫作碾沟村的自然村。居住在村中的十来位老人仅靠山脚下种植的一点薄田度日,生活困苦。
这次意外的邂逅,让生活在都市的慧美生活的员工既被这座古村优美的环境和古朴的建筑所触动,也为它的贫困和衰败而心痛。回到北京后,慧美生活内部商讨后决定,伸出援手,为碾沟村解决最大的交通难题,修建从大路直通村口的道路。
在施工过程中,慧美生活团队成员多次往返北京和碾沟村。“我们第一次来到碾沟村算是一次意外的邂逅。但随着我们来的次数越多,越了解它,就越意识到它是平山文化重要的一部分,应该被保护下来,于是,我们萌生了要保护这座古村的想法。”刘一凡说。
据考证,碾沟村始建于明末清初。此地处于河北和山西的交界处。明朝时期,很多山西人离家“走西口”,也有些人翻过山梁向东来到此地谋生。他们开荒建房,逐渐形成了碾沟村。村内至今保留着许多明清时期的古院落、古井、古庙、古戏台等。
村庄周围有山有水有森林,气候宜人。特别是村口矗立的古檀树,树干粗壮,根系发达,龙蟠虬结。经鉴定此树已有1500年的树龄,这在华北地区十分罕见。数百年来,山中虽多次发洪水,但古檀树守护的碾沟村安然无恙。当地人将其视为神树,时常有人到树前烧香祈福。
道路修成后,对碾沟村有了深入了解的慧美生活决定进一步帮扶这座古村,投资碾沟农村产业融合示范项目。2015年至2017年,他们聘请台湾设计团队设计,采用修旧如旧的方式,对整座村庄进行改造。改造后的碾沟村依然保有原本的风貌,但不复往日的破败萧索之风,变得古朴雅致,散发着无限的生机。
梁家大院门楼高耸
薛老三家充满乡野之趣
涅槃重生 留一方心灵栖息之所
古门倩影
院中静思
慧美生活团队的到来,打破了碾沟村暮气沉沉的气氛,却并未改变这座山谷的宁静和淳朴。他们给这座山谷取了一个名字—定心谷。定心亦称为“禅心”,指清静寂定的心境。“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意为只有心灵达到宁静、安稳的境界后,人才能够洞察万物之规律,这时考虑问题才能周详,处理事情才能完善。而当一个人的内心有了一种安稳的感觉,生活也会有一种充实感。现代人生活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心浮气躁。慧美生活投资打造碾沟村,并不想让它成为一个旅游景点,抑或是商业逐利的酒店会所,而是希望打造一个让现代人群远离喧嚣,回归自然,释放压力,做到静心、定心的心灵栖息地。
慧美生活团队成为这里的“新村民”,和村里的老人们一起,打造碾沟村的新面貌。光滑不平的石板路被整修平整;危险的沟壑边搭建上竹围栏;残旧的砖瓦和木梁被小心翼翼地拆下来,修整一番后,和“补位的新伙伴”一起回归原位;被尘土掩盖的砖雕、石雕、木雕图案重新焕发神采;古老的水井又汩汩流出甘洌的井水……
他们还租赁了村中的几处闲置院落,重新修整改造后,打造成茶餐厅和主题不同的精品民宿。村口的茶餐厅“半山云茗”所在地是原来村里弃用的碾沟小学。坐在古典与现代风格相结合的茶餐厅内,品一杯香茶,展一页书卷,听一曲小调,放缓节奏,舒展心情,又或推开窗户,倚窗而立,远山近树,满眼宜人风景,令人怡然自得。
“梁家大院”曾是碾沟村的大户人家,门楼高耸,为典型的四合院结构。北屋为两间窑洞,洞内干净明亮。住在这里可以感受当年大户人家的生活,体会富足积善之家的氛围。“咱家小院”为青砖和石头砌成的一排北房。院内鲜花盛开,芳香四溢。隔着西侧的篱笆墙可远眺西山景色,听山谷风起,看林间飞鸟。“薛老三家”只有北房和东房,外墙面石头花纹十分漂亮。西侧为几米高的护坡堤。站在院中向西望去,远处是几座高山,山上绿植覆盖,郁郁葱葱,十分壮观。这些民宿多由砖石砌成,有的是窑洞,有的是砖房,皆朴实厚重,外观保持着原汁原味的当地特色,屋内则提供了满足现代生活的便利设施。
住在这里,晚上可以伴着群星和虫鸣入睡;当晨光从木窗棂的缝隙中洒进屋内,又可伴着鸟鸣声在土炕上慢慢醒来。在“吱呀”声中推开古老的门扉,吸一口带着草木清香的空气;在鹅卵石铺就的院子里踱步一会儿,静坐一会儿,望着屋顶上露出的山峰放空自己、沉淀内心。这也算一种自我修行吧!
“这里最大的特点就是静,这是一个干净、宁静,并且可以让人心静的地方。”慧美生活碾沟项目负责人高谭华这样形容这座小村庄。
碾沟村的静,随处可以感受到。孩子们蹲在一起看地上排成队列的蚂蚁;黑狗旺财在整夜的嬉闹后,懒怠地趴在墙边打着瞌睡;老人们坐在门口石阶上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一个姑娘坐在薛老三家门前的大树下,一动不动地望着远方……
定心谷里,伊人自在,岁月静好。
梁家大院“青春焕发”
赋能古村 扶山中如山如水之心
面貌一新的不只是碾沟村,还有碾沟村的老人、周边村里的村民,以及他们的子孙后代对于故乡的认知。
那些留守的老人每天都在接受着新事物、新信息。他们似乎和这座古老的村庄一起重新焕发青春。他们积极地参与到村庄的改造过程中,热情地参与到游客的接待工作中。这个他们生活了一辈子,曾经困住了他们,让他们充满了无奈的村庄,如今终于成为他们口中“山好、水好、空气好、气候好、房子好”的地方。
多年前搬出去的村民在听闻村庄改造好后,带着孩子们回来看看。山中岁月如水流逝,在窄窄的巷子里,年迈者在追忆过往,但在幼小的孩子心中,故乡已经烙下如今的模样。
“每每跟这里的村民相处,我们都在思考,我们来到碾沟村,到底是扶贫还是扶心?扶贫是授之以鱼,而扶心是授之以渔。只有学会如何立足于这个社会,他们才能真正体面地活着。”刘一凡说。
3年来,在古村改造的过程中,他们也遇到过一些困难。每到这时,他们都与村民耐心地沟通,争取得到村民的支持和信赖。他们通过举办免费课堂培训,改变了村民的思想。他们聘用村民来民宿工作,解决当地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他们从周边村民家中购买绿色生态的瓜果蔬菜、禽类、鸡蛋等用于民宿餐饮。他们还通过培训,教授碾沟村和周边村落的村民制作手工织品、手工香包和避蚊膏的技术,并收购他们制作的产品在慧美生活的平台上进行销售。他们在北京设立了慧美平山生活馆,充分展示平山新貌和手工产品。客户通过现场体验,可以定购自己感兴趣的产品。
慧美生活还面向碾沟村周边农村贫困妇女进行就业创业帮扶,为其提供人文关怀和技能培训,让“妈妈”们通过居家就业,改变贫困生活现状。他们设计了一系列具有鲜明民俗特色的传统手工艺产品、时尚创意产品、非遗文化产品和生态环保产品,以标准化、流程化、品牌化的方式对帮扶对象开展生产技能培训和职业素养提升,帮助其建立以家庭为载体的“妈妈工坊”。同时,在条件成熟的其他村庄(社区)设立一批“妈妈工坊”,统一生产、统一收购和统一销售,让传统工艺和非遗文化通过再设计进入千家万户,让绿色、时尚的生态特色产品带着妈妈们的手艺和爱的温度得到传播与传承,从而实现帮助贫困妇女脱贫致富,促进乡村振兴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看着碾沟村和村民一点点地在发生变化,那种获得感是其他任何成就都无法比拟的。碾沟对于慧美生活来说意义重大。每个游子都有一个返乡梦,我是一个游子,而这个地方给了我这份归属感,我愿意坚持初心,把这个地方打造成为游子抒发乡愁、百姓安居进步、产业和思想碰撞的正能量集聚地。”谈到这几年对于碾沟村的付出,刘一凡动情地说。
干净整洁的窑洞客房
一针一线绣出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