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索

2018-09-26夏利平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生活化数学知识生活

夏利平

摘 要: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传授知识的时候要将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进行讲解,要体现出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及时地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让学生在生活中去体验数学,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这样既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够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同样也能使教师的教学达到融入生活中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是引导学生从最简单、最基本的数学理论迈向较为深入和更加联系实际的阶段。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过于重视理论学习和应试数学学习、教育,忽视了数学问题在生活中的应用。为了增强数学课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诱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课程的学习,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增强课堂的参与程度,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用数学理论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技巧,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中有必要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到枯燥乏味的数学理论之中,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方法使纯理论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过程变得生动、具体和直观,使学生意识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一、数学生活化的相关意义

1.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实行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其创新意识,在此基础上,也能够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2.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可以说对学生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学生的日常生活融入其中,要积极开展相关活动,尤其是那种比较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要将其积极引入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新课改的提出,不仅是对教学内容的改革,还曾提出要将生活化教学提到议事日程上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一定程度上转变教学观念,充分掌握生活化教学的方法,将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融入日常教学中,从而让数学教学摆脱那种传统教学模式中所要求的死记硬背,通过学生生活和学习过程中的相互结合,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数学水平。那种相对来说比较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主要来源于实际生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将在课堂教学中所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充分应用,从而更好地去适应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比如,在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中《数据的波动》进行讲授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在实际生活中所看到的关于数据波动的现象,总结其所产生的规律。数据波动表现在方方面面,比赛中的分数波动、股票的增减值数据波动等,这些都说明生活中处处存在和数学息息相关的事情。这样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学生社会知识的积累,有效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生活化

1.课堂学习问题生活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每一个教学知识点编写一些实际应用的题目,在课堂上让学生练习,逐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初中生能够深切体会到学习数学所带来的乐趣。在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了解的同时,能够让学生充分体味到解决问题所带来的享受。加强沟通也是课堂学习问题生活化的一个重要方法。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也应当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也就是说,通过互动的学习,分享生活中与所学知识相关的新鲜事情,让学生们尽情发挥,加深学生对所要学习内容的了解,也能够非常有效地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这种头脑风暴式的教学方式非常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开阔,对数学的学习,乃至其他所有知识的学习,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2.课外生活问题数学化。作为应用型的学科,在生活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生活中常常可以看见数学理论知识的应用。例如,在我们学习完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一知识点后,可以布置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找出该理论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尽可能用现有的模具证明三角形的稳定性确实高于其他的多边形。通过这种课外文体的生活化教学,在提高初中生动手能力的同时,能够有效帮助其掌握理論知识,能够将数学作为一种爱好。课外问题生活化力图实现将数学回归到生活,充分体现教与学合一的理念,把学生的生活经历与数学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激发初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培养初中生数学地思考身边的问题和事物的能力。数学学习是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将其实际的生活经历等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并能够进行合理的解释和应用,从而充分体现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用数学思维进行思考,这也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学习数学的终极目标不是为了单纯掌握理论性的知识,而是将数学联系实际生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学以致用”这个道理。学生通过学习,然后将其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融会到生活当中,解决生活中常见的事情。这是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实际动手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引导学生将课内所学知识运用到课外实际,能够有效地实现理论知识的有效运用,直接解决了生活中的常见问题,更能够加深其对知识的认识,深刻理解到数学作为一个应用学科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学生能够充分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有助于学生形成独立思考和独立分析的习惯,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了踏实的基础。

3.立足于实际生活,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中的一些问题,让学生更乐于学习。学习数学知识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来,这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最终目的。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将所学的一些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既能拉近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距离,也能拉近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进而再将数学与生活融为一体,更容易激发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比如,我们在组织学生学习“三角形的初步知识”这节知识点的时候,引言中也提到“在铁塔、房顶结构、桥梁、吊桥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三角形,你们知道其中的原因吗?”再如,在组织学生学习“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先引用实际生活中的一些例子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数学知识生活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