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手段与教育创新有机结合

2018-09-26焦万富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创新性创新能力学科

焦万富

教育创新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培养高素质的、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而信息技术教育过程,既是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也是学生创新的过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最具有“教育三个面向”特有功能的课程,以信息技术所独具的知识新、发展快、应用范围广、实践性强等突出特点,将会在教育创新中发挥相当重要的作用。

一、信息技术知识就是教育创新的好帮手

信息技术知识的综合性为学习者提供多方面的知识。计算机科学技术处于数学、科学和工程之交,其体系是在多种学科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的基础上,综合有关学科的原理和方法而发展起来的。近年来,计算机与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的结合为信息技术的应用创造了更宽广的前景。这种不同观念的结合,不同概念的联合是创新产生的重要火花,它既使知识定势的影响减少,也容易产生新概念分子,并适应个体不同的潜能,为不同的创新能力提供原材料。

信息技术知识的程序性让人们知道如何应用知识去解决问题,不仅明确完成一项任务应采取那些行动,而且明确在那些条件下才能采取这些行动。特别是程序设计凝聚了很多现代思维方法,因此编程训练成为创新能力的最好培养方法之一。目前,中小学教学中选用的程序设计语言,一般只需学习十几个简单的语句,即可编出多种多样的程序。有专家讲,这是性能价格比非常好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学生用一些简单的语句,组合成程序,用来解决某个问题,或画一幅图,或奏一首曲,这就是创新。这对他们思维的训练是其它课程所不能替代的,它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规划能力。

信息技术是一门历史最短、发展最快的学科。无论从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构造和性能,还是从软件系统的应用方面,都实现了大跨度的飞跃。信息技术知识作为所有学科中最现代化的一门学科,知识的先进性克服了原有可能形成知识功能上的固定性,很少阻碍一个人认识那些新颖性的意义。

二、信息技术教学教育创新提供了新的学习的环境和新的学习方法

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表现在个体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的活动中,由于信息技术学习是一种以技术性为主的学习,它通过计算机来学习信息技术,在学习目标、方式、环境等与传统的基础性学科有着明显不同,它为教育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信息技术学习的广阔性,有助于学生增加见识,增长知识,集思广益,让潜能得以发挥。信息技术学科为开放性学习评价创造了有利条件,使课堂学习、练习及考试更灵活,如:同一知识点内容的题目,通过随机性可以更有效的出题,有助于个人创新能力得到展示。

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有利于信息技术学科与其它学科的渗透、整合,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信息技术为学生学会新的学习方法提供技术支撑。例如我国实行的“班班通”计划,就是基于信息技术硬件+软件,服务教学的模式通过技术支撑来有效的辅助教学。

三、信息技术教育为全体学生的创新教育提供机会

信息技术教育给全体学生都提供了创新机遇。创新性是一种连续的而不是全有全无的品质,人人乃至每个儿童都有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只不过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强有弱,创新能力有大有小。但人人都可以通过创新教育获得创造性发展,只不过人与人之间的创造性有大小不同的差异,创造领域不同的差异。由于信息技术课程知识的模块化结构,它与其它学科的联系相对较少,对于其它各学科掌握较差的学生说不定有更多的创新机会。

创新教育是从学生实际出发,使他们的个性全面而自由地得到发展。创新不能只靠某一二种素质或某个方面素质,它要求开发人的各方面潜能,需要运用人的整体素质,将一个人的全部经验、智慧、能力、情感、意志以最佳方式组合起来,用于解决问题,才能有所前进、超越和创新。信息技术教育能培养出创新性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等三个方面的素质。

信息技术教学的德育教育功能在教育创新中能充分利用。在开放性的实验环境中,利用信息技术的特点,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好奇心、探究兴趣、求知欲,对新异事物的敏感,通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创新的范例,学习计算机专家的创新精神,对发现、发明、革新、开拓、进取的百折不挠精神,以及创新责任感、使命感、事业心,顽强的意志,毅力,能忍受挫折、失败的良好心态以及坚韧的性格。

信息技术的最新技术难度不大,有助于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分析能力、创新能力,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的渗透、融会贯通,能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创新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介绍信息技术发展历史,以及信息技术应用软件创新的范例,可以有意识地加强创新性的信息技术活动,在活动中要求学生养成勤思考的习惯,养成发现问题解決,分析问题,处理问题,总结活动经验的能力,是学生掌握更多的创新性信息技术活动经验的重要途径。

教育创新是旨在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教育。教育创新既是“应试教育”的突破口,也是转向“素质教育”的切入点。教育创新追求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激励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启发学生在信息技术活动中创造性地学习知识,创造性地运用知识。教育创新是一项新课题,信息技术课程又是一门新学科,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一定要突破传统的理科教学模式,突出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不能按照学习一门学科的老办法去讲、去学、去考,才能肩负培养创新人才的历史使命,才能提高信息技术学科的地位。

猜你喜欢

创新性创新能力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流动几何的创新性
“超学科”来啦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论媒介文化的混杂性与创新性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忠实性与创新性——当代莎士比亚演出和改编批评的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