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2018-09-26康会枝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康会枝

摘 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而言,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学会到会学;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历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关注自我,关注学生,关注教材;需要引导学生抓住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下复习的时间。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

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而言,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学会到会学;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那么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我就就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

一、关注自我

1.阅读教育教学类书籍。

要使学生对历史学科感兴趣,必须使学生佩服老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艺术。这就要求教师精通业务、博览群书。为此,我积极阅读教育教学类书籍,坚持写教学日记、阅读摘记,力求每一个教学行为的背后都有理论支撑。常年订阅《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其中的教材评解,人教走廊等栏目使我知识扩充,思维开拓。特别是教学设计栏目,让我借鉴名師有效教学之法,改进自己的教学,收到良好效果。

2.认真备课。

历史特级教师魏勇说“对学生最大的尊重,应该是在课堂上给他惊喜,对学生最大的轻视,就是在课堂上表现平庸。”要给学生惊喜,就必须备好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为此我舍得下功夫花时间备课,及时写教案和教学反思。做到课课有教案,篇篇有反思。以己之昏昏,怎能使人昭昭?本着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预设教学的各个环节。

3.精心上课。

作为教师,上好课是自己的责任。坚持候课制度,每次都早到一两分钟,让学生切换思维,做好准备,尽早进入历史课堂;注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课堂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在教学中,我注重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完成教学目标;注重知识的古今联系,中外联系,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注重知识的整合与梳理,注重知识性和趣味性的有机结合。

二、关注学生

1.进行问卷调查。

学期伊始,针对学历史设置若干问题,在不同的班级进行普遍性的自由问卷调查,认真分析调查结果,了解学生对历史的认识,知道学生喜欢上什么样的历史课,为开展有效的历史学科教学做准备。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为此,我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①导课激趣。精彩的导课能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教学中我经常借助诗歌、故事、歌曲、谜语等导课。如学《海峡两岸的交往》时,以余光中的《乡愁》导入;讲《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时,给学生播放《七子之歌》;学《钢铁长城》时,讲海军司令肖劲光乘渔船视察刘公岛的故事;讲《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时,以周恩来总理的外交趣事导入。②课堂“折腾”。按部就班的分块教学虽条理清晰,但未免单调,所以历史课堂我常“折腾”学生。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如发动学生就历史问题进行讨论。提出“新中国刚刚成立,为什么要抗美援朝?”“改革开放前后,中国人民的衣、食、住、行方面有哪些变化。”等问题,课堂讨论,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学生兴味盎然。另外,“折腾”的方法还有历史剧表演,历史知识小奖赛,男生女生大比拼等。通过“折腾”,学生学历史劲头十足。③无声交流。一周两节课的教学使很多历史老师少于和学生交流。鉴于此,我注重优化作业设计,注重作业本上的无声交流。每批改作业,不只是批个日期了事,经常会写一两句的批语,鼓励学生,如完成漂亮的,我就会批“你很用心,你的认真令老师感动”;完成一般的,我就会批“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老师相信下次你会完成的更漂亮”;完成差的,我就会批“老师很期待你的漂亮字体,下次别忘展示哟!”;我还根据完成情况加盖不同字样的小图章,如“你真棒”、“加油”等。有时还会画上或喜或怒等不同表情的简笔画。发作业本时,学生都急于翻看。有效教学在教师的积极评价中产生。④真心的爱学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就会“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喜欢某位老师,他们就会喜欢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在教学中我注意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如课下学生问候,我都会及时微笑回复;课堂学生回答不上来,从不罚站,及时让他们坐下。对优秀学生,我常鼓励说:你很出色的老师以你为荣。对于后进生,我常激励说“你在老师眼里一点儿都不差,你是一只潜力股,相信你的实力终会展现。”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来自老师的爱与尊重,。有效教学在老师的尊重中产生。

三、关注教材

把握课标,做到有的放矢。历史课程标准从课程性质到课程目标,从课程内容到实施建议,表述清晰,有效历史教学需要历史老师对课标进行全面的学习,深入的理解,把握课标,做到有的放矢。把握课改方向,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梳理教材,做到胸有全局。一册在手,要整体把握,从编写意图、体例安排、内容结构、知识整合、链接中考等方面一一梳理,做到胸有全局。进行新课讲授时,才能有更上层楼之眼界,海纳百川之心胸,长袖善舞之从容。

除关注自我,关注学生,关注教材以外,我还注意历史教学三个时间段,即课前的预习时间,课堂的学习时间,课下的复习巩固时间,课前准备促进有效教学,课堂学习体现有效教学,课下复习巩固有效教学。

该论文属于滑县2017年度课题《初中历史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017]HL1102072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历史探究能力, 促进课堂自主学习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