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厂次氯酸钠投加工艺改造探析
2018-09-26石一人
石一人
摘 要:国内水厂较普遍的采用罐装液氯对自来水消毒,这是一种应用历史久,技术指标相对稳定的传统消毒剂,但液氯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给水厂带来巨大安全风险,次氯酸钠替代液氯消毒,或将成为一种新的趋势,本文结合江东水厂次氯酸钠消毒工艺的改造经历,对设备投入、运行成本、消毒成效、安全可靠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阐述两种方式各自的优缺点。
关键词:消毒成效;运行成本;安全可靠性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15.070
1 概况
在给水处理中,水经过混凝、沉淀和过滤等工艺去除大多数细菌和病毒,消毒是保证水质的最后一关。萧山江东水厂一期制水规模:300kt/d,采用常规净水工艺,有原水前加、滤后后加、出厂补加三道氯消毒。投加点共设9个,分别为沉淀反应池前4个,清水池前3个、吸水井前设2个。沉淀池出水余氯控制指标为:0.05-0.4mg/L,滤后水、出厂水余氯控制指标为:0.5-1.2mg/L。
2 液氯投加工艺特点
改造前,江东水厂使用液氯消毒,投加装置是西门子真空式加氯机和水射器,氯库最大液氯储量为18吨,单个液氯钢瓶净重1000KG,3个瓶同时使用,液氯气化后,经减压、过滤、真空调节器、加氯机至室外管路再到各投加点经水射器注入水中。出于安全考虑,水射器设置在投加点附近,从加氯机到水射器管道呈负压状态输送氯气,一旦,管道损坏,管道内的负压消失,与之匹配的真空调节器将自动关闭,并报警,能有效防止漏氯事故发生。水射器工作水压大于0.3MPa,江东水厂出厂水压力为0.29MPa,由于厂区面积大,投加管路长,为保证投加管内有足够的真空度,水厂设有增压泵房。此外,加氯间配备漏氯吸收中和装置,以应对库内液氯意外泄漏事故,冬季低温时段,使用喷淋管和电热蒸发器加热,为液氯气化提供足够热量,加大气化量。
3 次氯酸钠投加工艺改造
该水厂自2013年10月建成投产以来,一直以液氯作为消毒剂,次钠投加工艺改造始于2016年2月初,历时4个月完工,工程实施内容包括氯库基础改造、管线敷设、设备安装、组态、调试。该投加系统完成后,水厂采购10%有效氯浓度的次钠成品,运抵现场,将浓度稀释至5%,然后用计量泵进行投加。
(1)设计依据:
日制水量:300kt/d
设计前加点投加量:2.0kg/kt, 4个投加点
设计后加点投加量:2.0kg/kt,3个投加点
设计补加点投加量:1.0kg/kt, 2个投加点
投加设备:计量泵(9用2备)
控制原理:前加、后加按流量比例控制、补加按流量比例+余氯反馈控制,可实现就地手动、远程中控、远程自动运行。
(2)次氯酸钠进货周期。考虑投加的连续性,选用8个20m?立式储罐,PE材质,2个储罐用于投加,其余6个储罐用于储备,满桶时,有效氯质量为:20吨*5%=1吨,相当于1瓶液氯。该厂次钠总投加浓度为2.5kg/kt,单日消耗有效氯为:300kt*2.5 kg/kt=750kg,每个桶使用天数为1.33天,因此,运送次氯酸钠的周期为:1.33天*6(桶个数)=8天。
(3)配置与投加。现场配置溶液时,由卸料泵将运料车内有效氯浓度为10%的次氯酸钠溶液通过进料管打至桶内,至一定液位时,卸料泵停止,并关闭进料电动阀,打开进水电动阀,开始进水至储料桶,稀释至5%浓度,6个桶按需,逐个进料、进水进行配置,该系统能根据设定浓度完成进料、进水,实现全自动控制。储料桶通过DN65出料管连接至母管,母管延生出DN15管路至各投加泵,计量泵前安装DN15Y型過滤器及手动阀门,计量泵出口安装了阻尼器、压力表、浮子流量计、背压阀安全阀,为便于检修和拆装,这些装备均通过手动阀与计量泵连接,此外还有清洗管与计量泵连接,投加点现场也安装有手动阀门。
在实际运行中发现由于自用水中硬度较高,导致计量泵内部、管道内产生较多结垢,容易造成堵塞,影响设备安全、运行平稳,后来加装了软水器,通过离子交换法降低水中钙镁离子,从而降低硬度,效果良好。
4 消毒成本
消毒成本主要包含药剂成本和电耗成本两部分,按江东水厂平均制水规模300kt/d计算。
(1)在确保出厂水余氯达到1.0mg/l的前提下,根据现有的生产报表数据: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原料成本:在保证出厂水余氯在1.0mg/l的情况下,次氯酸钠(浓度10%)的消耗量为:6.3吨,而液氯的实际消耗量为0.75吨,结合单价,在原料消耗成本方面,次钠是液氯的2.6倍。
(2)主要设备电耗,次氯酸钠投加计量泵单台额定功率0.06kW,实际负荷系数取0.7。
=24*0.06*9*0.7=9.07kwh;
液氯投加电耗主要集中在增压泵房。
=(11+7.5+7.5)*24=624kwh
单日电耗见下表:
(3)=电耗+药耗
次钠:=7.709+5670≈5677.8(元)
液氯:=530.4+2175=2705.4(元)
因此,综合成本次钠投加要高于液氯投加,前者是后者的2.1倍。
5 消毒原理
(1)氯气加入水中后,产生一系列化学反应,生成次氯酸(HCLO),它是一种弱电解质,会分解成和,其反应式如下:
HCLO起主要的消毒作用,次氯酸根带负电荷,而细菌表面同样带负电荷,它很难靠近细菌表面,消毒效果很差,HCLO是分子量很小的中性分子,能很块扩散到细菌表面,并透过细胞壁破坏酶的功能,从而达到杀菌作用,水中次氯酸和次氯酸根的相对数与PH值有关,PH值保持在6.0-7.0之间,次氯酸在水中的含量很高,消毒效果比较理想。
(2)固体次氯酸钠[NaCLO]为白色粉末,极不稳定,一般是10%浓度无色或淡黄色的溶液,次氯酸钠在水中水解成次氯酸,其效率高于99%,化学方程式简单表示如下:NaClO+H2O=HClO+NaOH HClO=HCl+[O]。
次氯酸再进一步分解形成新生态[O],新生态氧极强的氧化性,可将病原微生物杀灭,根据实验分析,次氯酸钠水解会受到PH值影响,当PH值超过9.5时,就会不利于次钠水解。
6 安全性
(1) 氯属Ⅱ级高度危害物质,国家允许最高浓度为1mg/m?,水厂生产运行24小时不间断,整个用氯工序包括液氯钢瓶运至厂内,装卸、搬运、储存、使用、更换,任何一个环节出错,均有可能造成人员中毒、爆炸或者其他意外伤害,其主要危险性在于中毒危险,当钢瓶發生泄漏爆炸,液氯气化为氯气,迅速漂移、扩散,直接影响现场、周围作业人员或附近居民安全,大量泄漏可能造成人员重大伤亡事故,同时影响供水安全可靠性,社会影响巨大。
根据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的规定,液氯储存的临界量为:5t,江东水厂实际最大储存量为18t,因此已构成重大危险源。液氯钢瓶泄漏爆炸毒害程度采用事故模拟分析法,以1只1000kg的液氯钢瓶在30℃破裂爆炸为例,可能造成的致死毒害区半径为31.4米,重伤区半径为110米。
(2)《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与标志》(GB13690-92)将浓度为5%以上的次氯酸钠划为第8.3类其它腐蚀品,其健康危害:腐蚀性,可至人灼伤,具致敏性,放出的游离氯有可能引起中毒,直接排放对环境有危害。江东水厂实际使用浓度为4%的次氯酸钠溶液,低于5%的临界浓度,且全程采用密闭操作,工人不会直接接触到次氯酸钠溶液,库房内通风、避光良好。其安全风险已大大降低。
7 结束语
次氯酸钠是一种高效含氯消毒剂,它同水的亲和性很好,能与水任意比互溶,杀毒效果和氯气基本相当,实际使用中,次钠投加准确,操作安全,使用方便,易于储存,对环境影响基本无毒害,不存在液氯、二氧化氯等药剂的安全隐患,通过次氯酸钠代替液氯,彻底消除了液氯这一重大危险源,大大提升水厂安全生产环境,保障了供水安全。还有值得肯定的是,由于次氯酸钠不像氯气、二氧化氯等消毒剂在水中产生游离氯,所以一般难以生成不利于人体健康的致癌物质;而且,还不会像氯气那样最后形成盐酸,对金属管道造成严重腐蚀。
但是,次钠的有效氯易受阳光、温度的影响而分解,所以不宜久存,尤其是夏天,应该尽快使用,冬季的存储时间也不应该超过1周,此外,投加成本来看,达到同样的消毒效果,次钠的投加成本要高一些。在水厂次钠改造前应该要考虑到。
参考文献:
[1]聂梅生等.水资源及给水处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刘志琪等.城镇供水安全保障及应急体系研究[J].中国城镇供排水协会.
[3]严连荷.水处理药剂及配方[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