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018-09-26黄强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培养能力主动性音乐教学

黄强

摘 要:在初中音乐的教学之中,教师作为传授音乐基本知识的传播者,其作用仍然需要学生的自主学习音乐知识来凸显。然而,大部分学生都缺乏学习音乐课程的主动性,导致音乐课程的教学质量难以提高,这也是大部分音乐教师所共同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音乐教学;主动性;培养能力;自主学习

所谓音乐学习的主动性,与学生对学习音乐课程知识的接受能力的高低、对音乐知识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强弱、以及学生对该音乐学科的学习兴趣是息息相关的。正是由于这些特点,教师就可以在实际教学工作之中,仔细研究实际教学情况,以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主动性为教学目的之一,开展相应的音乐课程教学。然而,学生对学习音乐课程的积极性不高,是初中音乐教学普遍存在的教学问题,也是困扰很多教师的教学疑难。

一、在培养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学习主动性所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学习初中音乐课程缺乏积极性。

做事需要有热情,才能有足够的动力去很好地完成。在初中音乐课堂上,学生对于音乐课程的认知,大部分都还停留在“听”就足夠的层面上,不能形成对初中音乐课程的完整而系统的认识。这对于学习初中音乐课程的其他方面的知识是极其不利的,毕竟,认识一个事物,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才能全方位地了解。在初中音乐课堂上普遍存在着学生不想学习音乐课程、不愿意听教师讲解的现象,造成学习音乐课程的兴趣与积极性普遍不高,这样的教学现象,在初中音乐的教学之中是广泛存在的。显而易见,这样缺乏积极性的被动学习,不单单对于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是毫无帮助的,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音乐课程的主动性也是毫无益处。

2.学生不注重观察生活,对音乐课程人文性的培养有所缺失。

部分学生在学习初中音乐课程之时,仅仅是停留在学习音乐课程的表层,将课堂上播放的音乐听过一遍,教程上讲述的相关知识浏览过一遍,就算是完成了学习音乐课程的任务。对于作者想要通过音乐传达的思想感情并不作多大的关注,那么就无从发挥音乐课程对于培养学生人文性方面的教学作用。加上部分学生不注重观察生活,对生活之中的很多音乐灵感不能很好的领会与学习。

3.部分教师的初中音乐教学方式缺乏有效性。

在初中音乐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能否学习好初中音乐课程的大部分因素是取决于自我的学习情况。与此同时,教师作为音乐知识的传播者,同样肩负着重要的教学使命。部分教师在进行初中音乐课程的教学之中,并没有完全理解音乐课程的教学思想,在教学方式上也缺乏创新性,不能做到跟随教学的发展而做出相应的教学方式调整。这也是导致教师在初中音乐课程的教学方式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4.学生学习音乐课程的主观能动性存在一定差异。

音乐课程的学习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尤其是在初中阶段,音乐课程不需要太多的理论知识作为教学基垫。也就意味着学生不用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记忆与音乐相关的理论知识,然而,学生需要去用心体会优秀音乐所传达的精神内涵。这对于大多数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是有一定的难度的,那么对于部分感性思维较弱的学生,就存在着理解困难的问题。这种难题的存在不单单会挫伤学生学习音乐课程的积极性,也会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

二、针对培养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学习主动性存在问题的应对措施与解决方案

1.注重提高学生学习初中音乐课程的积极性。

教师面对学生学习音乐课程积极性不高的教学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力解决。其一,提高初中音乐课程教学的质量,不能只进行简单的音乐作品的背景介绍,还应该在课堂上直接为学生播放相应的音乐,来帮助学生去领会音乐的魅力,从而帮助学生对课堂上知识的有效吸收。其二,教师应该合理利用多媒体资源,在进行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时,使用已有的教学资源,不断地丰富教学形式,多利用图表、音乐、视频、音频来进行音乐课程的教学。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对提高学生对学习音乐课程的积极性也是有所帮助的。

2.注重培养学生学习音乐课程的人文情怀。

音乐是音乐工作者就生活中所感受到的事物,以音乐这种艺术的形式来展现出来,是其心灵感受的另一种表达。那么对于音乐课程的教学,就可以从这一点出发,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心去观察体会生活,不能仅仅局限于在书本上的音乐知识的学习。能够将生活之中的一些情感体验与听到过的部分歌曲相联系,这就算是对音乐知识的良好吸收。教师在进行初中音乐课程的教学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仅仅通过上面这种方式是完全不够的,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之中,积极总结与认真探讨,找到适合实际教学情况的教学方式,那么对于解决初中生在学习音乐课程的主动性不高的教学问题上将会有所收获。

3.注重提升教师的教学方式的有效性。

在实际音乐课堂的教学之中,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固然重要,但是教师的教学方式的有效性仍然不可忽视。作为学生音乐课程的指导者,教师承担着提升教学质量,完善教学体系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培养初中生的音乐课程学习兴趣方面,教师可以作为一位现行者的身份,向学生讲授音乐课程的相关知识。同时讲述与音乐相关的个人体验,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来拉进学生与学习音乐之间的距离,从而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方式的有效性。

4.教师应增强讲课生动性缩短学生的主观感受差异。

在初中阶段,教师的作用在于不断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音乐课程的学习亦是如此。教师可以在备课阶段认真思考课堂安排,可以采取以下教学方式来促进学生对音乐内涵的理解。其一,在初中音乐课堂上,教师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以提升学生之间交流互动,加强学生对同一首音乐的理解沟通,集思广益,总会对学生理解音乐的精神内涵有所帮助的。其二,教师可以积极地融入学生群体,放下姿态,与学生平等地沟通交流,促进学生对所学课程的题解,从而借助外力来缩短学生理解事物的差异,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学生主动性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结合实际,同时合理借鉴他人的优秀教学经验,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改进,才能在培养学生的初中音乐学习主动性上有所作为。当然,提高学生对初中音乐课程的学习兴趣,其作用也是不可小觑的,需要教师加以重视。

猜你喜欢

培养能力主动性音乐教学
“双减”背景下主题语境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初探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预学的实效性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培养初一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