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空管自动化系统飞行计划处理

2018-09-26潘月瑶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8年5期
关键词:民航

潘月瑶

摘要:空管自动化系统提供的飞行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效性是衡量其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指标,本文研究分析了空管自动化自动处理飞行计划标准格式和飞行计划的状态管理及其转化关系。

关键词:民航;空管自动化系统;飞行计划处理

中图分类号:V35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8)05-0215-02

1 目的和意义

伴随我国民航事业的飞速发展,航班流量也呈现出极具增加的态势,而空中交通管制自动化系统(以下简称空管自动化系统)作为管制单位指挥航空飞行器的重要手段,其提供飞行数据的准确性、时效性也成为衡量空管自动化系统保障空管安全生产运行能力的重要指标。笔者作为空管自动化系统一线技术人员,探讨自动化系统飞行计划处理过程,结合现场使用情况调配合理参数,具有现实意义。

2 研究内容

依据国际民航组织新版飞行计划格式标准指导材料,空管自动化系统需要能够正确解析飞行计划表中各编组定义的内容,在建立飞行计划和修改飞行计划时,系统应对飞行计划的结构、语法和语义的正确性进行检查。在收到对应民航电报时,系统能够更新对应航班飞行计划状态[1]。

在我分局使用的空管自动化系统中由FDP系统实现飞行计划数据的处理,并建立飞行计划数据与系统航迹数据的关联,并更新飞行计划状态。FDP处理经MDP解析后形成的各种AFTN、SITA、AIDC分组数据,接收经SDP融合处理后的系统航迹数据,从而获取飞行计划信息,实现创建飞行计划、修改飞行计划、飞行计划状态更改、自动相关和去相关等功能。本文将从飞行计划标准格式和飞行计划的状态管理及其转化关系两个方面来介绍空管自动化系统飞行计划处理的过程[2]。

2.1 飞行计划格式

依据行业标准MH_T4007-2012民用航空飞行动态固定电报格式中规定的飞行计划编组的标准形式,各编组号及其对应的数据类型应符合如表1要求。

以一份标准的FPL电报为例解析其报文内容,以及在自动化系统中的解析结果:

(FPL-CCA1523-IS

-A332/H-SDE3FGHIJ4J5M1RWY/LB1D1

-ZSSS1035

-K0859S1040 PIKAS G330 PIMOL A593 BTO W82 DOGAR

-ZBAA0150 ZBYN

-PBN/A1B2B3B4B5D1L1 NAV/ABAS REG/B5613 DOF/161220 RMK/ACAS II)

飛行计划对应航班号CCA1523,由ZSSS至ZBAA,机型A332/重型机,执行日期为2016年12月20日,预计起飞时间为UTC时间10:35,巡航高度S1040,巡航速度为K0859,预计航路为PIKAS G330 PIMOL A593 BTO W82 DOGAR,总飞行时间为1小时50分,备降场ZBYN,该航班机载设备为SDE3FGHIJ4J5M1RWY/LB1D1,PBN设备为A1B2B3B4B5D1L1,NAV设备ABAS,注册号为B5613,备注信息为ACAS II。

2.2 飞行计划状态管理及其转化关系

飞行计划的状态管理由空管自动化系统的FDP子系统完成,FDP子系统控制着飞行计划从生成到结束等一系列状态的转变。系统定义了12个飞行计划状态,包括将来、准备、未激活、预激活、协调、起飞、激活、管制、飞出、落地、结束、取消。

飞行计划的状态可以根据人工修改的数据、接受到的相关电报或系统配置的参数条件的触发来改变,例如管制可以在飞行数据显示终端手动修改航班动态、系统在收到FPL电报后会将处于准备状态的航班变为未激活状态、进港航班会在进交接点前T分钟由起飞状态变为预激活状态。

飞行计划状态变化流程[3]:每日凌晨0-4点,FDP从长期、临时班期产生次日飞行计划,这些飞行计划的初始状态被赋予为将来,表示航班是次日飞行计划。次日凌晨系统将昨日生成的处于将来状态的航班转为准备状态,表示航班从次日计划变为当日动态。再次期间系统若收到对应航班的取消报航班状态变为取消。对于已经处于准备状态的飞行计划,当系统收到与该航班对应的FPL报后,将该航班状态从准备转为未激活状态。该状态表示已收到了航班的领航计划报,航班的一些重要信息例如预计起飞时间、机型、飞行路线等均已得到明确。当系统收到航班对应的DEP、EST、OVFLY后,系统将该航班状态自动转换为起飞状态,表示该航班已经起飞。对于进港和飞越的航班,只有在进入起飞状态以后才能自动相关。作进港、飞越飞行的航班,在航班预计进交接点时刻前T(系统参数)分钟,系统将飞行计划状态自动转为预激活状态,表示航班即将飞进本管制区管辖范围。当目标进入相关区域,和飞行计划相关上之后,则系统将该飞行计划状态自动转换为激活状态。该状态表示飞行计划已经相关,且目标已进入系统设定的相关区域内。已处于协调状态的飞行计划,一旦目标飞进本管制区,则自动转换成为管制状态。该状态表示航班已进入系统物理管辖区域内。对于当前所处位置尚在管制区外的航班,如果管制员对其进行了手动接收操作,也会进入管制状态。收到航班的落地报后,系统将飞行计划状态自动转化成该状态。该状态表示航班已落地。航班飞出管制区T(系统参数)分钟之后,自动转换为飞出状态。航班起飞后,如果在其预计到达时间之后很长时间T(系统参数)小时后仍然没有收到对应的落地报,则系统将该航班自动转换成结束状态。该状态常见于一些目的机场在国外的航班,收不到ARR报的航班。

3 结语

作为空管自动化系统的一线技术人员,充分理解掌握空管自动化系统飞行计划的处理流程、飞行计划动态的转变机制,无论是对个人业务水平的提升,还是日常值班的排故工作都大有裨益。且在管制用户对相关参数提出更改需求时,技术人员需要给出中肯的建议,确保参数的合理性、有效性,从而保证空管自动化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

参考文献

[1]梅瞳瞳.空管自动化系统飞行计划航迹相关问题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

[2]陈强.飞行数据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四川大学,2003.

[3]邓婕.空管自动化系统雷达航迹与飞行计划自动相关浅析[J].2010,(4):18-21.

猜你喜欢

民航
民用航空空中管制中的人为安全风险以及应对措施
构建第四代海事卫星民航客舱通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