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患者胆囊息肉发生率的超声观察体会
2018-09-26覃旭辉潘小美
覃旭辉 潘小美
【摘要】 目的:通过超声对抑郁症患者是否存在胆囊息肉进行检查,以探讨抑郁症患者中胆囊息肉的发生状况。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7年6月笔者所在地区确诊的2 000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对患者进行检查,统计胆囊息肉发生情况,并根据患者是否存在胆囊息肉,将患者分为胆囊息肉组与无胆囊息肉组,将胆囊息肉组患者分为良性息肉组与恶性息肉组,比较各组抑郁评分、SCL-90评分,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法,分析抑郁症与胆囊息肉发生之间的相关性。结果:2 000例抑郁症患者中,共有153例患者经超声检查检出胆囊息肉,其发生率为7.65%,包括114例良性膽囊息肉病变、39例恶性胆囊息肉病变;胆囊息肉组患者的SDS评分、SCL-90各项评分均高于无胆囊息肉组(P<0.05);恶性息肉组的SDS评分、SCL-90各项评分均高于良性息肉组(P<0.05);经相关系数分析,抑郁症与胆囊息肉发生密切相关,呈正相关。结论:胆囊息肉可通过超声检查准确诊断,而抑郁症与胆囊息肉的发生有关,可能是导致胆囊息肉发生或导致良性胆囊息肉恶变的危险因素,临床上还应针对其危险因素积极预防胆囊息肉。
【关键词】 抑郁症; 胆囊息肉; 超声
doi:10.14033/j.cnki.cfmr.2018.14.02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14-00-03
本研究主要是针对2 000例抑郁症患者进行调查研究,通过超声对抑郁症患者是否存在胆囊息肉进行检查,以探讨抑郁症患者中胆囊息肉的发生状况,明确抑郁症和胆囊息肉发生之间的关系,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7年6月笔者所在地区确诊的2 000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明确诊断为抑郁症,其中,男1 092例,女908例,年龄24~59岁,平均(40.53±14.37)岁,患者均对研究知情了解,自愿参与并配合研究调查。
1.2 方法
1.2.1 超声检查 采用超声对患者进行检查,检查前1 d,患者禁食高脂食物,检查前12 h开始禁食,采用东芝Aplio 3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 MHz,患者采取仰卧体位,将探头放置于患者肋间、肋缘下进行多个切面的扫查,对其胆囊是否存在病变进行观察,统计这2 000例抑郁症患者的胆囊息肉发生情况。
1.2.2 心理测评 所有患者均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进行测评,其中,SDS量表由华裔教授Zung编制,该量表的信效度分别为0.84、0.89,包括精神性-情感症状、躯体性障碍、精神运动性障碍、抑郁心理障碍等4个维度共20个条目,单个条目分值为1~4分,总分为20个条目得分之和乘以1.25,最终得分即SDS评分,其得分越高,抑郁情绪越严重,根据国内常模结果,SDS评分达到53分,即存在抑郁症状;SCL-90量表的信效度分别为0.89、0.93,共有90个条目,划分为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及精神病性等9个维度,每个维度均采取5级评分,1分表示无症状,2分表示轻度,3分表示中度,4分表示偏重,5分表示严重,得分越高,提示症状越严重,心理健康水平越低[1]。
1.3 观察指标
比较胆囊息肉组、无胆囊息肉组患者的抑郁评分、SCL-90评分;比较良性息肉组和恶性息肉组的抑郁评分、SCL-90评分。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法,分析抑郁症与胆囊息肉发生之间的相关性[2]。
1.4 统计学处理
将研究数据录入至Excel表格中进行汇总、整理,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采用皮尔逊(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法,P<0.05表示存在相关性,r为正数即正相关,反之则为负相关,|r|≥0.8即高度相关,0.5≤|r|<0.8即中度相关,0.3≤|r|<0.5即低度相关,|r|<0.3即相关性极弱,可认为不相关。
2 结果
2.1 抑郁症患者的胆囊息肉发生情况
2 000例抑郁症患者中,共有153例患者经超声检查检出胆囊息肉,其发生率为7.65%,其余1 847例患者未检出胆囊息肉。153例胆囊息肉中,包括114例良性胆囊息肉病变、39例恶性胆囊息肉病变。
2.2 胆囊息肉组、无胆囊息肉组的SDS评分、SCL-90评分比较
胆囊息肉组患者的SDS评分(66.92±7.58)分,高于无胆囊息肉的(59.23±7.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囊息肉组患者SCL-90各项评分均高于无胆囊息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良性息肉组、恶性息肉组的SDS评分、SCL-90评分比较
恶性息肉组的SDS评分(69.54±5.59)分,高于良性息肉组的(63.74±4.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息肉组SCL-90各项评分均高于良性息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相关性分析
经相关系数分析,抑郁症与胆囊息肉发生密切相关,呈正相关(r=0.814,P<0.05)。
3 讨论
胆囊息肉是一种常见疾病,发病率约为3%~6%,其主要分为良性息肉、恶性息肉,良性息肉诸如胆囊腺肌症、胆囊腺瘤等[3-4],存在恶变的可能性,恶性息肉主要是指胆囊癌,其死亡风险较高,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死亡率居于第五位,未行根治术情况下,患者5年生存率不足5%,而行根治术后其5年生存率增至35%左右,故临床上需对胆囊息肉进行早期诊断,以便于对其进行及时治疗,避免良性息肉发生恶变,延缓恶性息肉的肿瘤进展[5-6]。
影像学检查是临床上诊断胆囊息肉的主要方法,由于胆囊息肉属于胆囊占位病变,临床上多采取超声对其进行诊断,超声属于常见影像学检查方法,主要是将超声探头放置于患者腹部,通过超声探头向患者胆囊释放超声波,根据超声波处理后形成的图像,可对胆囊结构、胆囊内部回声信号、胆囊内部病变情况予以反映,便于临床医师做出诊断,且超声检查具有无创性、无辐射等优点,安全可靠[7-8]。此外,超声检查还可通过观察病灶部位的回声信号强弱、边缘清晰度、血流信号分布等情况,判断胆囊息肉的性质[9-10]。本研究中,2 000例抑郁症患者经超声检查检出153例胆囊息肉,包括114例良性胆囊息肉病变、39例恶性胆囊息肉病变。
早期诊断胆囊息肉主要依靠超声检查,早期诊断是治疗胆囊息肉的关键,而临床上主张对胆囊息肉“防治结合”,即在治疗的同时,还应积极对胆囊息肉进行预防[11-12]。明确胆囊息肉的发生机制是对其进行积极预防的关键,临床上关于其发生机制尚未达成共识,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有学者提出胆囊息肉的发生可能和患者本身的心理状态有关,但这一观点并无研究数据支撑。为此,本研究特针对2 000例抑郁症患者进行胆囊息肉超声筛查,研究发现,胆囊息肉组患者的SDS评分、SCL-90各项评分均高于无胆囊息肉组(P<0.05),恶性息肉组的SDS评分、SCL-90各项评分均高于良性息肉组(P<0.05),同时,经相关系数分析得出,抑郁症与胆囊息肉发生密切相关,呈正相关,这提示胆囊息肉的发生可能和抑郁症有关,这可能是因为抑郁症患者多伴有食欲减退,长期饮食不规律容易导致胆汁浓缩,胆泥沉积,久而久之则形成胆囊息肉[13-15]。
综上所述,胆囊息肉可通过超声检查准确诊断,而抑郁症与胆囊息肉的发生有关,可能是导致胆囊息肉发生或导致良性胆囊息肉恶变的危险因素,临床上还应针对其危险因素积极预防胆囊息肉。
参考文献
[1]周良,谭振刚,刘建,等.腹腔镜内镜微创保胆治疗胆囊息肉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35):3915-3917.
[2]吕文才,臧福波,谢静茹,等.胆囊息肉的超声动态观察:附200例3年随访报告[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6,25(8):1128-1132.
[3]严稳开.高频超声联合多普勒超声诊断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6,15(12):1224-1227.
[4]高红莲,蒋荷娟.胆囊息肉样病变超声影像学特点及其与临床病理诊断一致性研究[J].中国临床研究,2012,25(2):178-179.
[5]钱亚君,胡正明,李亦莹,等.术前超声诊断的胆囊息肉样病变中肿瘤性息肉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5,31(7):615-618.
[6]王淑芳.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4,11(25):123-124.
[7]刘健烽.超声检查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4):853-854.
[8]李宗军.腹腔镜在老年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319-320.
[9]周翠玉,王庆华.循证护理在老年患者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術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31):147-150.
[10]马灿业,李宝金,廖坚松,等.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术后康复情况[J].实用医学杂志,2016,32(12):1979-1982.
[11]徐晶晶,宋彬,张蓓,等.胆囊胆固醇息肉的MRI表现[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22(7):1137-1139,1153.
[12]唐浩.浅析不同年龄段患者胆囊息肉的发病率及胆囊息肉超声图像的特点[J]. 当代医药论丛, 2017, 15(9):128-130.
[13]陈力.经腹超声联合高频超声在胆囊息肉样病变中的诊断效果观察[J].医药前沿,2016,6(33):112-113.
[14]刘雪松.超声造影在胆囊息肉样病变诊断中的应用[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5.
[15]钟卫华.胆囊腺肌瘤病诊断中超声造影的应用剖析[J].当代医学,2015,21(29):56-57.
(收稿日期:2017-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