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家40年记(三)
2018-09-26刘彤
刘彤
【编者按】2018年,中国迎来改革开放的“不惑之年”。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使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改革开放的40年,也是当代中国企业家从诞生到成长的40年。40年来,一支具有较高政治素质,较强政治判断能力,以及市场应变能力和协调管理能力,埋头苦干,敬业奉献的企业家队伍正在不断茁壮成长,这是中国企业改革发展重大成就和最宝贵的财富。今天,我们开辟这个的专栏,从一块块历史的碎片中寻找当代企业家成长的烙印。温故而知新,激励中国企业家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策马前行。
【1999年】全球企业家饕餮盛宴在中国
1999年9月27日,美国《财富》杂志的财富年会在上海浦东新落成的国际会议中心隆重揭幕,年会的主题是“中国:未来50年”,它既有展望未来的意味,又应和了新中国成立50周年的喜庆气氛。
由美国时代华纳集团旗下的《财富》杂志创办的《财富》论坛是全球工商界领袖的高层次聚会,一般探讨带有全球性趋向的经济问题,当时已举办五届,1999年是首次将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前景作为主题,显示中国未来的发展走向举世瞩目。
1999年由上海市政府承办的年会规模大于以往任何一届,300多名跨国公司领导人赶来参与,其中有六十多位“世界500强企业”的总裁,包括有“全球第一CEO”之称的美国通用电气的杰克.韦尔奇。浦东国际机场一天之间降落了四十多架最先进的私人飞机,其中有理光公司董事长罗伯特.里奇的“FAL900”,还有通用汽车总裁理查德德.瓦格纳的“湾流5号”,这是前所未见的豪华景象。中国有200多企业家与会,一批中外政要和专家学者也莅临演讲。
美联社记者在报道中写道,“一切都是那么令人兴奋,时间、地点和议题都是。那感觉就好像是超级杯(美国职业橄榄球总决赛,全美收视率最高的体育节目)现场,人们正在见证一场经典比赛。”在过去的两年里,中国经济不但经受住了索罗斯和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而且保持了稳健的增长,这实在让世界非常惊奇,CEO们都想到中国来眼见为实,美国前国务卿、二十多年前与周恩来一起破冰中美关系的基辛格则从历史的角度为中国喝彩,他说,“美国历史只有200年,而中国有5000年,中国人相信他们的历史至少有4800年不需要美国参与。”这样风趣的语言当然引来所有人的抚掌欢笑。
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亲自与会,并在开幕式的晚宴上演讲。出席晚宴并在主桌就座的中方官员有江泽民、钱其琛、黄菊、曾庆红和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外方人员包括时代华纳、通用汽车、福特、戴尔、宝洁、丰田、诺基亚等跨国公司的总裁。江泽民在演讲中说,“今晚我们所在的上海浦东陆家嘴地区,6年前还是一些简陋的住宅和农田,如今已是高楼林立、生机盎然的金融贸易区。五十多年前,我到上海读大学,对旧中国的贫困落后和国势衰败有着深刻感受。正是在那个时候,我立志献身于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中国的伟业,并一直奋斗到今天。”江泽民向出席晚宴的一千多名中外嘉宾阐述了中国的基本价值观。他指出,中华民族历来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历来坚持独立自主,历来爱好自由与和平,历来珍惜国家统一。江泽民希望,中国企业要学习外国企业的先进经验,走出去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经风雨见世面,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他表示,中国政府将为来华投资的外国企业提供良好的条件,创造更好的环境。
江泽民的演讲无疑感染了所有的与会者。
财富年会是上海承办的最高规格的国际会议。从1990年确定浦东开发战略以来,这座当年远东第一大都市的面貌日新月异,到1999年,内环和外环高架,杨浦、南浦和卢浦大桥,地铁二号钱,浦东机场,世纪大道,浦东大道和中国第一高楼金茂大厦等一系列大工程都已經或者接近完工。此次年会的举办,意味着上海又重新回到了全球重要金融中心的行列。后来的数据显示,在年会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跨国公司落户上海的速度骤然加快,有超过70家名列“世界500强”的公司在这里投资、设立地区总部或者研发机构。
此次在上海举办的财富年会不仅给中国带来新的商机,对中国企业家也是激励,为中国企业家走向国际舞台开拓了视野。
这一年,牛根生创办了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并担任董事长兼总裁,此前其担任内蒙古伊利集团生产经营副总裁,于1998年底被内蒙古伊利集团免去生产经营副总裁一职。牛根生于1999年创办蒙牛乳业时,在“一无工厂,二无奶源,三无市场”的困境下开拓进取,使现在的蒙牛“一有全球样板工厂,二有国际示范牧场,三有液态奶销量全国第一”。10年后,蒙牛已在全国14个省级行政区建起20多座生产基地。产品覆盖全国除台湾省外的所有地区。开发的产品有液态奶、冰淇淋、奶品等三大系列100多个品种。
推出中国第一份财富排行榜
【2000年】胡润造榜 引发对富豪阶层的关注
英国人胡润与中国的感情最初可追溯到1988年,因得到赴日本留学机会,胡润第一次踏上亚洲的土地。在日本的经历让他爱上了中国汉字,并开始对中国产生了兴趣。于是在回国就读英国杜伦大学时,他选择了中文系。
1990年大学期间,胡润到中国人民大学深造了一年,毕业后胡润从事与父亲一样的会计行业。凭借中文优势,1997年胡润从伦敦来到上海的安达信,胡润最初的想法只是希望在华奋斗几年后回到英国做个中产。
在胡润的记忆里,1990年是全球IT业爆发的顶峰期,身边的朋友、同事很多人都选择了下海创业,致富的神话不断在他眼前晃动,从创业者脸上的胜利笑容中,胡润感觉到那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但对于胡润而言,干什么,做哪个行业,这是一个大问题。
从1990年第一次来中国,胡润就感受着中国日新月异的剧变。每一次回到英国,被朋友问及中国是什么样子时,“GDP连续超过10%……”胡润的回答总是难以让朋友“解渴”,也有着太多的不确定性。于是他试图去寻找一种万变经济中的不变标准。
胡润想到了那些中国经济成长的最大受益者。从一开始,胡润就很明确,这些人的故事代表着中国的故事,诠释着中国的变迁。对于他们的故事,包括中国十多亿百姓在内,全世界都十分好奇却又毫不知情。但此时的胡润并没意识到这个念头可能改变他此后的人生,当时的他只知道这个事情很有趣。
1999年,胡润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和假期,查阅了100多份报纸杂志及上市公司的公告报表,凭着兴趣和职业特长,经历了几个月的折腾后,胡润终于排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份和国际接轨的财富排行榜。
要想让人们知道这样一份榜单,从而知道制作这份榜单的人,胡润明白,必须找到有影响力的传播途径。9月1日,胡润回到英国,给英国《金融时报》、《经济学人》、《商业周刊》、《福布斯》等专业财经媒体发去了传真,希望可以刊登他的这份榜单。当时西方媒体从未刊登过类似的排名榜,最终《福布斯》与胡润共进这第一遭“螃蟹餐”。但谁也无法预料几年后,胡润与《福布斯》之间关系峰回路转的变化。
尽管胡润从一开始就知道与《福布斯》的合作仅是“一次性交易”,自己从来都是体制外的自由撰稿人,且排行榜仅是介绍给欧美,在中国几乎没有影响。但对胡润来说,一份代表中国财富排名的调查结果被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福布斯》承认才是至关重要的。
随着榜单的发布,首次以“胡润”冠名的中国富豪榜显然引起了《福布斯》读者群的兴趣,一直计划打开中国市场的《福布斯》第二年主动找到胡润,特邀他合作完成本年度的“ 中国50(净值 讨论)人财富人物排行榜”。当在国外宣传达到效果后,在朋友们的策劃下,胡润也迅速开始在国内寻找媒体支持。
从联系不到一个富豪到能约见1/3以上上榜者
2000年,国内媒体的接连报道让“中国第一代富豪”突然曝光在了公众的视野。“富人们的钱到底是从哪里来的”成为了中国社会各个阶层最激烈的发问。胡润说,“在这过程中,中国人对富人阶层认识转折也在无形中帮助了我。”“最初中国人认为有钱人都是靠关系致富,但这批民营企业家白手起家拼搏创富的故事改变了中国人对富人的看法。”当胡润认为的富人秩序建立后,他本人无疑成为最大赢家。
【2001】面向全球的中国企业家
被誉称为“全国企业家的节日”的“2001年全国企业家活动日”,4月22日在上海举行。全国600多位企业家出席了这一盛会,并共同研讨中国企业家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新课题。
江泽民在贺信中指出:进入新世纪,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为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而奋斗。面对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和世界科技进步突飞猛进的挑战,希望中国企业联合会和中国企业家协会更好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希望我国企业和企业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抓住机遇,勇于创新,努力取得新的成绩。
李鹏在贺信中说:发挥企业家的作用,提高企业家的素质,继续深化企业改革,加强科学管理,推动管理创新,建设一支社会主义企业家队伍是十分必要的。衷心希望中国的企业家迅速成长,继往开来,为在新世纪实现中国企业的跨越式发展,为中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2001年是第八次全国企业家活动日,也是新世纪的第一个企业家活动日,主会场设在上海,同时,全国数十万个企业在各地也都展开了各种形式的研讨活动。这次企业家活动日之所以选择《面向全球化的中国企业家》这一主题,目的是要推动中国的企业家进一步树立全球观点和战略目标,以适应当前激烈的经济竞争,从而推动企业把自己或行业的发展纳入到全球资源开发与分工体系中来考虑,趋利避害,找准定位,努力与世贸规则接轨,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2007年8月,随着百亿身家浮出水面,43岁的施正荣荣获“中国新首富”桂冠。十几年,他的身份也一直是太阳能研究专家,但短短几年之间,这位科学家却成功创办了一所全球著名的企业,自己也变成了“首富”。
一个旅居澳大利亚的世界顶级太阳能科技专家,仅仅四年时间,就成功地坐拥百亿身家,这里面有何秘方?
1963年2月,施正荣出生在江苏省扬中市。“这是刚刚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的中国,很多家庭吃不饱,穿不暖。我很自然地就打上了那个时代的烙印。”施正荣回忆道,“其实,我原本不姓施,而是姓陈。”原来,和施正荣一起来到世上的还有一个双胞胎哥哥。“因为自然灾害,家里非常贫穷,无法同时养活两个孩子。而我的养父母家刚出生的一个女孩却因疾病夭折了。所以,我就被送到施家,由他们抚养长大。”
1979年,当中国恢复高考两年后,年仅16岁的施正荣就顺利考上长春光机学院。1983年,施正荣顺利考上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硕士研究生。1988年5月,施正荣赴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物理系进修。毕业后,施正荣用了两年时间获得太阳能电池研究领域博士学位,成为新南威尔士大学历史上攻读博士学位时间最短的博士生。
施正荣获得太阳能电池研究领域博士学位后,留校任太阳能研究中心研究员。1995年,他开始担任澳大利亚太平洋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执行技术董事,与一批世界顶尖的太阳能电池专家一起做了大量的研究开发工作。他本人还持有10项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技术的发明专利,是国际太阳能电池领域的专家。
施正荣功成名就之时想到了祖国,他坚信自己的专利对发展中的中国大有裨益。人多资源少的国情,决定了太阳能发电在中国发展的空间更加广阔。于是施正荣“铁了心”回到了祖国。
2001年,他将自己在澳大利亚的所有财产全部变卖,带着妻子和两个儿女回到了祖国。
从科学家到企业家,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初到无锡,施正荣面临着无人投资的尴尬境地。
在无锡市政府的极力撮合下,无锡小天鹅集团等8家当地企业出资600万美元,施正荣则以40万美元现金和价值160万美元的技术参股,成立了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最艰难的时期,尚德公司有两个月发不出工资,靠股东担保、银行贷款才度过难关。
2002年9月,尚德公司在无锡建成了第一条10兆瓦的太阳能电池生产线,其产能相当于此前中国太阳能电池产量4年的总和,施正荣也第一次看到了别人信任的眼神。为了寻找市场,他在国外一呆就是几个月。当大把大把的订单从海外流向尚德时,施正荣知道,自己在一步步走向成功。
不久,德、美等国先后出台相关法规,全面支持太阳能产业发展,太阳能电池市场因此暴增,面市不久的尚德产品技术先进,价格优惠,迅速成长为全球最大的供应商之一。登陆纽交所的尚德,也成了资本市场追捧的新能源概念股,市盈率高达五六十倍,远远高于在纳市的中国网络股,也因此成就了施正荣的近两百亿身家。
【2002年】悲剧人物李经纬
1994年,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把一颗小行星命名为“三水健力宝星”,这是全球第一颗以企业名称命名的星星。而在李经纬这颗企业家之星陨落之际,它的闪烁透露出的是冷峻的光芒,而不是理性的智慧。
作为“健力宝创始人”的李经纬用18年时间,把一家名不见经转的饮料厂“培育”成中国名牌。他创造的“东方魔水”健力宝,15年雄踞中国“民族饮料第一品牌”。2002年,在企业产权改革中与地方政府交恶被迫退出管理舞台,同时脑溢血也向他袭来,更出人意料的是,随后他因为涉嫌贪污,被罢免了九届全国人大代表的资格,一世英名毁于一旦。
1984年,担任三水酒厂厂长的李经纬看中了一种运动饮料配方,当时它对在广东省体育科研所的文件夹里无人问津,李经纬感到机会来了,健力宝由此诞生。
健力宝真正名声大噪是同年的洛杉机奥運会,当时它是中国运动员指定饮料.从而让其建立了全球性的知名度。也因为正是他卓越的经营管理能力,健力宝从1984年10月起进入中国名牌之列,品牌价值最高时被评估为60亿元。。在此后的18年里,健力宝为三水市政府贡献利税高达28亿元,在鼎盛时期,占当地财政收入的45%。市场成功的同时,李经纬相应地获得了政治成功,成为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和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九届人大代表。
从1997年开始,健力宝的销量开始以每年七八万吨的速度持续下降。到2000年,改制问题也提上日程。2001年,三水市政府悄然启动股权转让计划。2002年1月15日,三水市政府与浙江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签订协议,把此前拥有的万物股权悉数转让,并把从澳门、香港两家公司回购的5%股权也一并转让,80%的股权售价仅有3.8亿。8月,浙江国投正式入主健力宝,年仅28岁的张海终于把健力宝领入一个彻底没有李经纬的时代。李经纬也因脑溢血住院治疗,2002年10月13日,李经纬因为涉嫌侵吞国有财产331.88万元被广东省人大罢免了全国人大代表资格。
有关人士认为,表面上看起来,李经纬简直就是红塔集团的褚时健第二,但是这种简单的类比很可能遮蔽了真实的问题。因为褚时健问题仅仅牵涉到企业的控制权问题,以及因为担心控制权的丧失而采取“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59岁现象”问题;而李经纬不单想确保企业的控制权,他还想获得与贡献相匹配的剩余价值索取权,也就是股权安排,结果在产权的水域里触礁沉没。无论是过去的褚时健还是现在的李经伟,他们为社会提供了深刻的反面教训。
李经纬是个悲剧人物,有人把李经纬事件归咎于中国没有相关的“企业创始人制度”及规范的企业经营者薪酬制度,以至于李经纬在告别企业时难以心平气和。
2002年发生的蓝田事件是中国证券市场一系列欺诈案的之一,被称为“老牌绩优”的蓝田巨大泡沫的破碎,是继银广夏之后,中国股市上演的又一出丑剧,成为2002年中国经济界一个重大事件。与银广夏相同的是蓝田股份玩的也是编造业绩神话的伎俩。
蓝田股份曾经创造了中国股市常盛不衰的绩优神话。这家以养殖、旅游和饮料为主的上市公司,一亮相就颠覆了行业规律和市场法则,1996年发行上市以后,在财务数字上一直保持着神奇的增长速度:总资产规模从上市前的2.66亿元发展到2000年末的28.38亿元,增长了9倍,历年年报的业绩都在每股0.60元以上,最高达到1.15元。即使遭遇了1998年特大洪灾以后,每股收益也达到了不可思议的0.81元,5年间股本扩张了360%,创造了中国农业企业罕见的“蓝田神话”。
当时最动听的故事之一就是蓝田的鱼鸭养殖每亩产值高达3万元,而同样是在湖北养鱼,武昌鱼的招股说明书的数字显示:每亩产值不足1000元,稍有常识的人都能看出这个比同行养殖高出几十倍的奇迹的破绽。
然而,一篇600字短文戳穿了股市丑剧 。
最先挑破这个破绽的是一个叫刘姝威的女人,她为此获得了由中央电视台评选的“2002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并被称为“中国股市的良心”。2001年12月,她以一篇600字的短文对蓝田神话直接提出了质疑,这篇600字的短文是刘姝威写给《金融内参》的,它的标题是《应立即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贷款》。文章在对蓝田的资产结构、现金流向情况和偿债能力作了详尽分析后,得出结论是蓝田业绩有虚假成分,而业绩神话完全依靠银行贷款,20亿贷款蓝田根本无力偿还。
一篇短文好似一根银针扎在了蓝天股份这个巨大的肥皂泡上。一幕股市丑剧由此开始被揭开,蓝田的贷款黑洞公布于众。此后不久,国家有关银行相继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新的贷款。由此,蓝田赖以生存的资金链条断裂。最早在公开场合提出蓝田资金链断了的,是中国蓝田的掌门人瞿兆玉,2001年11月底,蓝田股份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瞿兆玉承认由于银行不再给蓝田发放贷款,导致蓝田陷入困境。2002年1月21日、22日以及23日上午,蓝田股份被强制停牌。
【2003年】企业家之死
2003年1月22日上午,一把自制的土枪夺去了山西海鑫钢铁集团董事长李海仓的生命。
1月22日上午11时左右,凶手冯引亮挟带自制猎枪来到李海仓的办公室,突然向李头部猛然射击,致使毫无准备的李海仓当场倒在血泊之中。凶手随即亦朝自己头部开枪自杀,倒地死亡。
据当地警方及知情者透露,凶手冯引亮系当地一农民企业家,四十六岁。过去冯曾是李海仓的朋友,两人昔日关系尚可。冯前些年做生意、办企业、炒股票,因经营不善,手中空空。于是有意将一块自己承包的土地以一百六十万元人民币的价格转卖给海鑫集团。李海仓未能满足冯的要求。 李海仓生于1955年12月,山西省闻喜县人,山西海鑫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是全国政协九届委员,目前还担任山西省工商联副会长、运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2002年11月26日当选为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第九届执行委员会副主席。他所创建的山西海鑫钢铁公司总资产达30亿元人民币,主要生产钢铁产品,是全国最大的钢铁企业之一,也是山西省目前最大的民营企业。
李海仓之死的影响是巨大的,一因其身份——李海仓有着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的头衔;二因其财富——李海仓个人资产1·95亿美元,位列2002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排行榜第27名。
由全国工商联、中国民间商会主办的中华工商时报发表社评说,一个民营企业家之死,其中折射出的一个阶层的生存文本,也许更值得追思和反省。
李海仓这样一位中国富人的逝去,引起社会大众如此的关注。社评认为,社会公众所关注的其实不仅仅是李海仓作为一个生命个体的命运,更多的当是出于对中国的先富阶层生存状态的探询。
社评说,对于任何人来说,生命只有一次,无论贫穷或者富有。对生命的尊重和善待当是对人类最基本的要求。无论有什么样的理由,以对生命的残害来解决问题都是为社会道德和法律所不允许的。当这些先富者在中国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中国社会的走向所产生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的时候,对这个阶层的关注也几乎是必然的。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更多的时候,相当一部分公众其实误读了这个阶层,而这种误读即来自于传统观念的延续,也承袭了旧体制下对“私”字的批判和歧视。
社评说,逝者已逝。看今日之中国,一代民营企业家正走在历史的转折点上,对于财富的价值判断,也不复往日带着鲜明所有制烙印的偏颇。善待财富和财富的创造者已渐成为自上到下的共识。
2003年1月16日上午,福建省轮船总公司总经理刘启闽在办公室被刺。犯罪嫌疑人被捕后对作案过程供认不讳,声称是由于不满企业不给他安排工作,所以才对企业负责人实施报复。
受害人刘启闽认为,现在企业家承担了很多本不应有自己承担的压力,20%的精力放在管理、生产上,8 0%的精力要放在应付各种事情上,甚至既要流汗还要流血。
福建省企业家协会会长黄文麟在评论福建省轮船总公司总经理刘启闽被刺事件时指出,这是一起恶性事件,肇事者不仅侵犯了宪法所赋予公民的最基本权利——人身权,更是一种破坏生产力的行为。
当时,笔者发表的《保护企业家》一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一些地方曾发生了多起厂长、经理被打、被刺事件甚至被枪杀致死的事件。这里面既有国有企业的企业家也有民营企业家。究其原因都是因为改革过程中利益的调整,矛盾激化所致,都属于报复性质。随着国企改革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可能会出现各种错综复杂的情况;企业家将承担改革带来的人身安全风险,社会应为他们营造一个正常的生存环境。运用法律手段维护企业和企业家的合法权益是我们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孙大午(1954年6月-),河北省徐水县高林村镇郎五庄村人,河北大午农牧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孙大午初中毕业後曾待过山西临汾二十八军八十二师与徐水县农行,这两个经历让他发现农牧业可以发展经营。1985年他创立大午农牧集团有限公司,担任董事长,以一千只鸡与五十头猪起家。担任董事长期间,孙大午自学不缀,并于1996年6月获颁河北省养鸡状元荣誉。
1995年,大午集团已经成为中国五百大私营企业之一,孙大午也获选为保定市人大代表。1996年8月,他当选了保定市禽蛋产业联合会的理事长。2001年,孙大午除了大午集团董事长外,亦兼任大午学校校长;2002年10月,他被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聘请为高级研究员。
2003年5月29日,他被指向三千多户农民借款达一亿八千多万元,被官方诱捕,并以非法集资的罪名遭到收押,并曾指控其非法持有弹药,两位弟弟,大午集团副董事长孙志华与总经理孙德华和集团的财务处长也都被扣留。最终徐水县法院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罪名被判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罚金10万元,大午集团同时也被判处罚金三十万元。尽管获得媒体、农民与学者与网友的支持,但他选择不再上诉,并於同年11月1日父亲生日时出狱回家,跟他的企业与农民走在一起,继续奋斗。
孙大午因此被描述成一个优秀的农民企业家,一个为中国农民的前途命运忧心忡忡的思想者,甚至有人称他为「中国企业家的良心」,也有媒体称呼他为「中国农民的英雄」。他在北京大学演讲,直言农村有八座“大山”。他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牢狱之灾而受到全社会的瞩目。无论外界对他如何评价,他却对自己始终有着清醒的认识:“看似可喜可贺,其实是可悲可叹的人物。”
【2004年】唐万新与德隆帝国的毁灭
梦破了,唐万新孤独寂寞。
在新疆乌鲁木齐,唐万新的父老乡亲都说2004年是唐万新无法迈过的坎,那是命中注定的。大约1993年,新疆电视台有人曾经为唐万新算了一卦,预言唐万新40岁将一贫如洗,德隆全军覆没。当时唐万新把它作为笑料四处宣扬。2004年4月3日,唐万新40岁,10天后开始了穷光蛋之旅。
2004年12月17日,作为近几年在中国商界翻云覆雨的德隆集团的核心人物,唐萬新被正式拘捕,旋即坐火车由北京押解到武汉。这个40岁男人的一生或许就此暗淡了。
在过去的18年内,唐万新和其兄唐万里领导的德隆从一家地处西北边陲的小公司发展成为一个一度控制资产超过1200亿的金融和产业帝国。德隆涉足行业之多令人称奇,从番茄酱、水泥到汽车零配件、电动工具、重型卡车,再到种子、矿业、零售等等不一而足;而其通过各种直接间接手段控制的金融公司同样令人感叹,从信托、证券、租赁再到商业银行,所有的金融工具它都几乎一一囊括。
1986年投资400元开办照片彩扩部,唐万新和年轻的伙伴们赢利60万元。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的边城乌鲁木齐、大部分人的工资只有几十元时,60万元,对刚刚走出校门不久的唐万新而言,带来的不仅是物质上的刺激,更是对他个人能力的一种肯定。
1992年,几乎与中国资本市场的诞生同步,唐万新涉足股市,并展露超强才能。他通过广为收购一级半市场的职工内部股,以及雇请大批人马远赴深圳认购新股的办法,夺金无数。
1993年初开始,唐万新先后涉足房地产、歌舞厅和农业。1995年,唐万新考察加拿大的农业、工业和金融业,并在当年成立了新疆德隆国际实业总公司。
此时,德隆做实业尚不成模样,但是已经成为股市上有名的大户。1996年底的中国股市因为对大机构监管力度的加大而风声鹤唳。唐万新从这年起改变了其股市博弈方法,他通过控制上市公司来坐庄谋钱。新疆屯河、湘火炬和沈阳合金这些后来被称为德隆老三股的上市公司相继被唐万新收购。
作为“德隆灵魂”,唐万新的性格在某种程度上成就了德隆的性格:
“在短时间内打造世界级企业集团,在竞争力优势快速凸现的基础上挑战、重组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使中国能真正成为世界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从而推动中国工业化的跨越式发展。”
在中国走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唐万新和德隆碰到并抓住了机遇。但成功来得太快,强化了唐本人和德隆的自负、激进思想。
在产业整合理念的引导下,德隆控制了新疆屯河、合金投资、湘火炬、天山股份、ST中燕等一系列上市公司。然后,通过自身及控股上市公司,德隆控股或参股金新信托、新疆金融租赁、中泰信托、伊斯兰国际信托、德恒证券、昆明市商业银行、株洲市商业银行等大量金融机构。
对此,批评者称,德隆的产业整合远未达到它早先声称的目标,说白了不过是不计成本的粗放整合和扩大规模,企业核心竞争力并没有真正增强。而赞扬者举例说,就湘火炬而言,德隆的产业整合,使其在短短数年间,完成了由生产火花塞和活塞的厂家,向汽车零部件、机电产品进出口厂商的过渡,如今更是成为重型汽车的代表派别之一。
2003年9月29日,在全国工商联成立50周年论坛上,德隆代表宣称:“再有3到5年,德隆将进入世界500强。”
产业整合需要大量资金,而维持老三股股价稳定更是需要大量资金。唐万新大量进行委托理财同时涉足金融行业。但是最终资金链断裂不能继续托市,德隆帝国坍塌。
江城武汉2006年1月19日阴冷潮湿的上午,唐万新等人走上了武汉中院1号法庭的被告席。只有100多名拿到旁听证的幸运者,得以目睹德隆、唐万新的谢幕姿势。随着德隆帝国的崩塌,一个除却了光环的真实唐万新,站在了世人面前。参加提审的办案人员说:唐的野心太大,从产业整合的理念引申出很多做世界第一的设想,但总体看来,基本不切合企业实际。
【2005年】非公经济36条出台内幕
2005年2月24日,新华社发布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部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主题的中央政府文件,因文件内容共36条,这份文件通常被简称为“非公36条”。
就在同日,全国工商联的一纸通知也下达到了各省工商联。通知称,全国工商联将在全国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向政府提出贯彻落实“非公36条”的建议。各级工商联也要结合当地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向地方政府提出贯彻落实“非公36条”的具体建议。
全国工商联此举,使一部分担忧“非公36条”如何落地的民营企业家们松了一口气——民营力量的大力介入,将为落实“非公36条”提供真正持久的推动力。
重庆川江针纺有限公司董事长冯秀乾将2005年2月24日看成“开创历史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俗称 “非公经济36条”)正式出台,民营企业家们经过多年的呼吁终于赢得了公平的机会,“这要得益于政府的开明举措以及政协组织的努力”,从事私营经济20余年的冯秀乾说。
“非公36条”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垄断行业和领域,并承诺为它们提供融资上的支持,这在民营企业家中引起了很大反响。浙江省工商联副会长、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表示,看到“非公36条”的内容,他很感动,也很激动,现在最希望尽快有行动。
据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新希望集团总裁刘永好介绍,从他1993年当选为政协委员时联合40多位政协委员提议建立一家“主要由民营企业投资”的民生银行开始,民营经济界对于经营环境中的金融、财税、审批以及相关限制政策,每年均有大量的意见从不同层面提出,政策的口子逐渐放开,但大都较为零散或者抽象,施行中也收效甚微。
作为“非公经济36条”建议案的参与者之一,刘永好认为,新一届政府新的执政思路给了民营经济新的发展机遇,“自2004年初至‘36条出台,有关领导和政府部门至少5次听取了民营企业家的意见,民营企业家们受到前所未有的尊重”。
自2003年下半年开始,以厉以宁为组长,刘永好、郑家纯、邵奇惠等为副组长,以及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相关官员在内的20多人组成调研小组,分成两队人马,先后在辽宁、广东、浙江、江苏以及包括深圳等几个省市频频召开企业家座谈会,或者登门拜访当地企业家,一个多月之后,调研组回京汇集了一份长达17页的调研报告,即《关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建议》。
据透露,这一份提出“解决非公经济所有制歧视问题”、“放宽非公经济市场准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拓宽融资渠道”、“改革完善税制”、“加大對非公有制经济的财税金融支持”等建议的报告,先后征求了100多名民营企业家的意见,民营企业家们第一次大胆地将经济发展中遭遇的问题,提到了政治的层面。
2004年2月13日,这一份"沉甸甸"的报告以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的名义,连同厉以宁教授的一封信递交到国务院,就在当天,国务院领导批示,"促进非公经济发展,应有一个通盘考虑,着手研究一些重大的政策性问题,形成一个政策性指导文件"。民营企业家们的呼声,通过这一较为畅通的路径,进入了制度发展的快车道。
其后,由国务院研究室牵头,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和宏观经济研究院为主,吸收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商务部、央行、国土资源部、科技部等24家中央政府部门的有关机构参加,组成了一个促进非公经济重大政策的专题工作组,在全国政协建议案的基础上,一份政策性的初稿形成,但在随后征求各部委意见时,这份初稿一度受到冷落。
刘永好在谈及这"一波三折"的过程时说,可能是初稿中的标准定得较高,也可能是一些部門理解不够,为此国务院领导再次做出批示:由曾培炎同志亲自负责。在征求了20多个部门的意见后,有关非公经济的文件进入正式制定阶段。
随后半年多时间里,这一份文件经历了“马不停蹄”的“采风”过程,民营企业家们的意见更是被广泛吸收。
首先是2004年7月24日至25日,国务院在青岛召开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座谈会,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与来自全国10个省份的13位非公有制企业代表坐在一起,谈论了一份名为《促进非公经济发展政策性文件框架思路》的文件。对照日后正式出台的文件,与会的中华茂祥集团董事长王茂祥说,他当时提的意见,以及其他民营企业家提出的"贷款难"、"政府诚信"、"市场准入"等问题,在"36条"中均得到解答。
这一次会议虽未邀请媒体参加,但会上传出的消息旋即被新华社作为一条100余字的通稿播发,海内外媒体一时纷纷转载,该新闻称,"中央拟于近期出台'非公经济40条'",甚至还提到《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管理办法》等相关配套措施。
随后是2004年8月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成都召集新希望集团等5家企业的负责人,就"宏观调控与企业发展"进行座谈,刘永好从信贷支持、行业支持、中小企业投资环境及民营企业吸纳就业等方面向温家宝总理做了深入的汇报,民营企业发展中的问题直接传递到政府最高层。
2004年8月28日下午,又一个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座谈会在温州市景山宾馆召开,这一次,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浙江9位民营企业家进行了两个半小时的交流。翻阅了再次修改过的《促进非公经济发展政策性文件框架思路》之后,浙江工商联会长、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以及温州日丰打火机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发静等人畅所欲言,同时温家宝总理还提出"国家依法保护非公有制企业的权益"等"五点意见",其中心思想与"非公36条"不谋而合。
从2004年9月至11月,全国工商联也召集民营企业家、有关部委官员及部分专家,连续召开了5次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研讨会,与此同时,一项针对民营经济发展现状的问卷调查也在全国13个省市进行,民营企业家及专家的意见也源源不断地反馈到国务院研究室及国家发改委等文件起草机关,2004年11月12日,征求意见稿再次下发到各有关单位征求意见,此时文件名中的“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也被精简为“非公有制经济”。
2005年1月12日,在温家宝总理主持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经讨论原则上通过,温家宝在会上评价说,“这个《若干意见》的文件,为人民办了一件大好事”。2005年2月24日,“非公36条”正式对外公布,新华社予以全文播发。
【2006年】黄光裕夺魁首富榜单
2006年11月02日2006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在北京公布。黄光裕以180.90亿元资产荣登榜首。许荣茂以173.60亿元、荣智健家族以158.00亿元分别列在榜单第二位和第三位。朱孟依、家族、张茵、张力、施正荣、刘永行、郭广昌、鲁冠球进前十。
1987年1月1日,北京前门的珠市口东大街420号挂出“国美电器店”的时候,没有人想到,19年后,“国美”这两个字会成为中国家电业最响亮的名字;更没有人想到,柜台后站着的那个怯生生的操着潮汕口音的小伙子,是17年后的中国首富。
1986年,年仅17岁的黄俊烈(后改名黄光裕)跟着哥哥黄俊钦怀揣4000元钱,又向朋友同乡借了4万,在北京前门的珠市口东大街420号开出了“国美服装店”。但兄弟俩很快发现,自家服装店生意不好,隔壁的家电商店看来起挺红火。两个创业初期的年轻人很快把“国美服装店”改成了“国美电器店”。他们赶上了改革开放后家电行业的“卖方市场”,当时家电产品稀缺,只要有货就能卖出去。黄氏兄弟俩抓住机会相继在北京开了“国豪”、“亚华”、“恒基”等家电卖场。
80年代后期,黄光裕低价在《北京晚报》报纸中缝做广告,有效利用报纸广告效应日益显现的机会。结果在同类家电卖场的竞争中,黄氏兄弟手下的卖场名气大、顾客多。
黄家的电器店坚持“薄利多销”,在当时卖方市场的家电销售领域显得非常“另类”。国美的回头客越来越多,上个世纪90年代家电消费进入买方市场时,国美在消费者眼中“薄利多销”的形象已经牢牢树立,精明的消费者都记住了国美。1999年,当很多家电同行还在为一门一店源源不断的利润狂喜的时候,黄光裕已经开始了国美电器连锁门店向北京以外扩张的步伐。当同行开始全国布局时,国美已在全国有了几十家分店。
2004年,黄光裕首次登上“胡润富豪榜”首位,成为中国最富有的民营企业家,当时的国美,以34家门店的优势领先排名第二的家电连锁企业苏宁电器;2006年,黄光裕把这个领先数字扩大到350多家,并成功收购国内第三大家电连锁企业永乐电器,成为中国家电流通领域的整合者。
2006年6月起,市场开始传言,永乐、大中高层与黄光裕之间交往甚密。
7月17日,永乐电器突然停牌,次日,国美电器也宣告停牌。
7月25日,国美电器董事长黄光裕和永乐电器董事长陈晓在北京国美总部鹏润大厦向外界宣布,国美最终以“自愿性全面收购要约”的方式,完成了对家电连锁排名第三的永乐电器的收购。
“这是中国家电流通行业前无古人,十年内也不会有来者的一次并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所副主任陆刃波表示。国美对永乐的并购,涉及到价值52.68亿港元的金额,创下了家电流通企业并购涉案金额之最;同时,老大与老三的合并,也让新国美的门店规模、人员数量突变到一个惊人的数字。新国美拥有门店700多家(因国美永乐几乎保持每周开几家新店的速度,数据一直在更新,国美永乐本身准确统计未能实时发布),与苏宁电器的370余家门店拉开了更大的差距。
【2007年】阿里上市 300员工成千万富翁
2007年11月6日,阿里B2B业务在香港主板上市,发行价13.5港元,融资额将近15亿美元,而其市值达到682.07亿港元(约合88亿美元)。当天上市开盘价30港元,制造千名百萬富翁创纪录。据悉,在阿里巴巴工作满3年的员工,都能够得到员工配股。当年阿里巴巴约有4900名员工持有总计4.435亿股股份,平均每名员工持股9.5万股,至少1000名阿里巴巴员工搭上了百万富翁的列车,300名员工更是成为了千万富翁。刷新了当时中国互联网公司上市制造百万富翁数量的纪录。
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阿里巴巴为600万中小企业提供外贸交易的平台,它让无数不懂外语、没有出过国,甚至不知道任何国际贸易知识的中小商人找到了国际买家,在某种意义上,它是“中国制造”最重要的推动者之一。2004年,马云创办从事CtoC业务的淘宝网,在两年时间内战胜全球最大的同业公司Ebay易趣,取得了75%的市场份额,2005年,阿里巴巴成为陷入困境的雅虎中国的实际控制人,使得自己从一个技术应用型公司变成了掌握一流技术的公司。为了解决网络支付的信用难题,马云还创造性地发明出了一种叫做“支付宝”的第三方支付工具,它以阿里巴巴为交易的担保中介,从而解决了资金欺诈的问题,也让自己间接地进入了金融服务领域。2007年的阿里巴巴看上去是一个体系庞大而面目不清的帝国,马云决定把已经实现了盈利的电子商务项目拿出来,在香港联交所上市。马云显然选中了公司上市最为合算的时候。股市的结构性泡沫意味着公司股价的普遍高估,而阿里巴巴同时具有中国和互联网两大概念,在此时筹资,无疑会占到相当大的便宜。后来从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手里接过CEO一职的陆兆禧说,时机到来的时候,阿里巴巴集团会知道的。他说,马云之所以决定让阿里巴巴网络有限公司在2007年上市,是因为他那时看到金融危机即将到来,希望在危机到来前集资。
尽管如此,阿里巴巴上市的火爆景象还是让人吃惊。对于投资者来说,它最大的魅力是无穷的想象空间,阿里巴巴的股票遭到“哄抢”,台湾最大企业鸿海的郭台铭、美国思科的钱伯斯等都成为第一批投资人,在国际配售部分,阿里巴巴获得了1800亿美元的认购,相当于186倍的超额认购,在散户公开认购部分,冻结资金4500亿港元,超额认购逾259倍,打破了港股发行的历史纪录。其疯狂景象连《经济学人》杂志都开始提问:“阿里巴巴是否中国.Com的泡沫?”在10月底的一则报道中,这家英国杂志认为,“该公司最大的财富也许是他的创始人马云,马云在公众眼中是个有魅力善言辞并懂得利用媒体的人。他拥有大胆的想法,怀有巨大的市场目标,以及对商业的敏感,这都使他吸引了人们众多的眼球。”根据它的计算,如果阿里巴巴的融资目标实现,该公司的市值将达到90亿美金,相当于其每年利润的100倍。
阿里巴巴在香港的高调上市,为2007年的中国互联网世界涂下一道最浓烈的色彩,它似乎宣告了一个新的“应用之年”的到来。在过去的15年里,互联网从无到有,肆意成长,终于自成一体,并渗透到了中国经济的每一个细胞。尤其值得骄傲的是,在这个世界里,本土企业几乎在所有的领域都击败了各自的国际对手,这在其他行业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完胜景象,甚至连Google这样的公司都无法幸免,它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还不到竞争对手百度的一半。另外一个很奇异的事实是,凡是被国际公司收购的企业都前景堪忧,搜索领域的3721被雅虎收购后不复存在,BtoC领域的卓越被亚马逊收购后一度陷入低迷,CtoC领域的易趣则在被Ebay收购后遭到淘宝的重击。
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的岁月中,如果中国要诞生世界级的伟大公司、出现取得世界性声誉的中国企业家,互联网也许是仅有的领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