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视觉文化时代下的“图像”与“文字”之争

2018-09-26陈大德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视觉文化图像文字

陈大德

摘要:视觉文化是当前文化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试图通过阐释视觉文化的特征及在视觉文化时代下的“图像”与“文字”之争,从而揭示其产生的深层社会原因。

关键词:视觉文化;图像;文字

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14-0265-02

一、前言

肇始于近代,兴盛于现代的科学技术、工业文明、市场经济对现代文化领域最突出、深刻的影响表现为视觉文化的诞生及其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于是,视觉图像逐渐替代语言文字符号,成了负载各种文化艺术资讯的公用媒介代码,传统的印刷媒介运载传播人类文化的历史霸主地位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印刷媒介逐渐被影视媒介所替代,从而也引发了一场没有硝烟的图像对文字的“战争”。

二、视觉文化的转向及其特征

(一)视觉文化的转向

视觉文化的兴起是以以视觉艺术的产生为先导的,即以20世纪初电影技术的诞生作为标志;20世纪中叶出现的电视技术不仅使视觉艺术的发展如虎添翼,更将其视觉化触角伸展到了人类文化的所有领域;而近年来日臻完善的電脑多媒体技术,以其对图像的生成、加工、复制的优势和凭借网络通讯传输对影视技术的综合运用,表征着现代文化工业对传媒领域革新的全面完成。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上个世纪30年代就提出了“世界图像时代”的著名表述,指出了世界将被作为图像把握和理解的预言。上个世纪60年代,法国哲学家德波则郑重宣布“景象社会”的到来。当代生活或文化中方方面面都要求某种程度的视觉性和视觉效果,无处不在的视觉化扫荡了一切领域和传统规则,把可视性突现出来。无论什么,只有充分吸引人的视线,才具有强大的力量或权力。这也许就是“世界被把握为图像”的深所在义。视觉因素已经成为当代文化中的一个核心要素,恰如柏格所言:“在历史上的任何社会形态中,都不曾有过如此集中的形象,如此强烈的视觉信息。”我们所居住的世界越来越多地充斥着视觉图像,它们成了我们表征、制造和传播意义的重要手段。显而易见,当代文化越来越多地受到视觉媒介而不是口传或印刷媒介的支配,我们的价值观、见解和信仰越来越明显地受到视觉文化那种强有力方式的塑造。于是,视觉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艺术形态,在现代文化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二)视觉文化的特征

视觉文化这种新的艺术形态与传统的文化艺术形态相比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征:

其一是组合性、综合性。

就其产生而言,它是现代科学技术主导下的工业文明的产物,是科学技术、工业生产与文化艺术的“混血儿”;就其产生发展的动力而言,它是市场经济操作运行的结果;就其文化内涵而言,它是美学,艺术等传统意识形态与现代科学文化、工业文化和商业文化多种价值体系的交互融合;就其媒介形式而言,它以影视图像为主要载体,组织了声音、语言、文字等一切可以利用的符号形式与媒介,形成了大一统的多媒体世界。正如美国批判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在他的著作中指出的:“目前居统治地位的是视觉观念。声音和景象,尤其是后者,组织了美学,统帅了观众。”

其二,传播运作的商业操作性。

现代市场经济已成为一种强大的社会组织力量,它把人类社会一切领域的事务都纳入市场的框架中来运行,并依据市场规则和市场经济的价值体系重新赋予一切事务以新的运行规则和价值取向。传统的文化艺术自然要按照现代市场经济奉行的宗旨“最大程度地满足消费者需求”、“消费乃生产的唯一目的”的经营理念来调整生产什么和如何生产的问题。因此,文化产业也必然要将自己的产业结构由传统的印刷文化的生产调整为视觉文化的生产,以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目标。

其三是生产方式的批量复制性。

以现代工业的大规模批量生产代替传统文化的手工创作,以科学技术对同一母本的无限复制代替传统文化的独一无二的制作,形成了视觉文化生产的新景观。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认为,从本质上说,一切艺术都是可以复制的,但当代机械复制却和传统的复制完全不同。第一,“技术复制比手工复制更独立于原作”;第二“技术复制能把原作的摹本带到原作本身无法到达的地方。”这一方面说明原作的重要性在文化艺术生产中大大降低了,复制品越来越成了着眼于对可复制品的复制。另一方面,由于复制可以独立于原作,这就大大地扩大了传播的范围和距离。

其四是内容的直观浅白性。

传统文化艺术以印刷媒介负载的语言文字代码为其形态特征。语言文字因直接表示概念,读者无法通过感觉器官直接感受领悟其中的文化内涵,而必须绕过感觉器官而直接诉诸理智,对它的接受必然结合对一定语词的理解、组织、选择而进行,即先由概念的领悟再转而联想到具体的情景意味,因此也必然更多地与理性和反思联系在一起。所以传统文化艺术的内容具有抽象性和隐含性。而视觉文化艺术因剥离了高度抽象的语言文字代码,卸载了印刷媒介沉重的物质重负而代之以生动、逼真、直观的影视画面,使得作为能指的画面符号与作为所指的物件情景获得了直观上的完全相似,因词内容的表达具有直观、浅白性的特点。对它的接受不必由代码的解析然后通过联想而径直通过视觉感受即可完成。

三、一场没有硝烟的“图文”之战

当代问文化的广泛视觉化,其实就是视觉化对非视觉化领域的广泛征服。或者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一场没有硝烟的图像对文字的“战争”。

当代文化呈现出明显的图像压倒文字的发展趋势。有人形象地把这个时代称之为“读图时代”,这个看似矛盾的说法颇传达出某些文化变迁的意旨。读的本来应该是文字,可是当下阅读不再局限于文字,而是包括了图像,或者说人们更加热爱“阅读”图像。“读图”的这种趋势也就是说印刷物本身的图像化趋势正在改变着我们的阅读习惯,把我们从单调、枯燥和抽象的文字阅读中“解救”出来,把目光转向重重替代或诠释文字的图像。

从当前的图书市场的趋势来看,各种“图配文”书籍非常流行,这些读物与其说是图像“注释”文字,不如说是文字“注解”图像,其中暗含着某种把文字转化为图像的“文化逻辑”。

于是可以这么说,在视觉文化时代,文字正在慢慢地沦为图象的脚注。或者说在视觉文化时代,图像是主角,而文字则充当了配角。当我们看影视等视觉媒体时,到处是流光溢彩的图像,满眼是生动直观的画面,光和影的交织笼罩了一切。图像符号充当了正文,而语言文字被简化为时有时无的片言只语萎缩到荧幕的一角,成了符号图像的附庸和注释。于是,语言文字在阅读在者视野中渐渐消失。

不仅在印刷文化和影视画面中图像凌越文字占据了主导地位,而且就电影与文学的关系而言,近些年来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视觉文化时代就是影视产业空前发达的时代,在影视作品的巨大诱惑力面前,单纯的文学读物面临着难以避免的“边缘化”,文学名著和历史经典不断地被拍成电影或电视连续剧,人们对文学作品的了解更多的是通过影视作品。

更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文学愈加显著的“电影化”趋向,歪打正着地“成就”了文学。小说家期待着影视导演青睐自己的原作。有的小说家干脆就为电影来撰写,这就强化了小说转化为视觉影像的可能性,以至于有些小说本身就带有相当程度的“视觉化倾向。

在今天的视觉文化时代,电影为文学“增势”。文学作品被改编成影视作品,不但意味着文学作品自身获得了更加广泛的社会认可,而且还给作家本人带来更多的非文学性的象征资本。从表面上看来似乎是为作家的成名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但是从深层看来,则是文学本身的进一步衰落和边缘化。当文学不再依赖文学性或语言文字价值而获得成功的话,那么,可以说文学正在遭遇着非文学力量的无情“打压”。如今作家借电影来“增势”,文字的魅力要靠图像来增色,是一场图像对文字的“战争”,也是文学衰落的一种征兆。视觉文化时代下的这一场图文之战,一方面意味着人类文化艺术形态在以语言文字和传统印刷技术为媒介的基础上更加丰富多样化;然而另一方面,视觉文化的发展又在不断消解着这种丰富多样性;它力图将一切已经完成、存在的传统文化艺术的语言文字代码和印刷媒介的破旧外衣统统剥蚀,将其纳入光与电的熔炉,重新熔炼整合,从而实现人类文化艺术全面视觉化的宏伟目标。

如果说早期的视觉文化促进了人类文化艺术的丰富多样性的话,那么现代的视觉文化正在消解着人类文化艺术的丰富多样性。

四、“图像”与“文字”之争的社会原因

视觉文化作为一种时代的文化最为突出的现象乃至模式及其引起的图像与文字之争,其实有着深刻的商品经济背景,大量的视像消费,正是后工业时代的逻辑发展。这也就是博德里亚提出“符号政治经济学”的前提所在。

通俗地理解,博德里亚理论中的“符号”,是视像化的。博德里亚结合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和当时兴起的消费社会的思想认为,当下的资本主义已经从生产时代走向消费时代,走向了符号的再生产时代,这也是马克思意义上的生产终结的时代。这个时代已经是符号社会,是符号控制一切的社会,一切都按照符码的模式来再生产而己。可以认为,充斥在我们身边眼前的各种视像,来去匆匆,漂浮不定,其实在它们的背后是利润的无形巨手在操控着。在现代消费主义倾向影响下孳生的视觉文化消费需求与文化工业生产目的一致性。

文化工业正是从人们对视觉文化消费的旺盛需求中发现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并打着“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的旗号,开始进入一个视觉文化大规模生产、推销、展示的时代。而视觉创新所导致新的感性方式,对文化大众视觉偏好的迎合,进一步强化了大众对视觉的迷恋和欲望。

视觉文化的转向是一个从语言中心的文化向图像中心的文化的深刻转变,从哲学上看,19世纪末以来,有一个显著的“语言学转向”。罗蒂率先指出了这一“转向”:“哲学问题乃是这样的问题,要么借助改良语言来解决,要么通过更多地理解我们现在使用的语言来来解决。”“语言学转向”彰显了语言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在这一转向的支配下,种种与语言学和符号学关系密切的思想急速发展起来,语言、话语、文本、叙事、词汇、语法等本来属于语言学研究的概念,被广泛地运用于其他领域。语言学模式而后方法被扩张为20世纪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的普遍模式和方法。

随着20世纪60年代诸多其他“转向”的出现,诸如“后现代转向”“美学转向”“批判转向”“解释转向”“文化转向”等,“语言学转向”似乎正在被超越,或者说正在被更加突出的视觉文化的视觉文化的转向所取代。这种趋势到了80年代已是非常清晰,有人名字为“图像的转向”。

西方文化的传统是历来把语言活动视为心智活动的最高形式,是理性的活动;相反,视觉图像和视觉感知则是一种对观念进行阐释的次等形式,是低一等和靠不住的。因此,“图像的转向”实际上是向“语言学转向”提出了挑战,它深刻地动摇了语言文字的霸权地位。“然而,现在视觉文化作为一个课题的出现乃是对这一霸权的挑战,已经发展出了米歇尔所说的‘图像理论。西方哲学和科学如今也使用图像而非文本的解释世界的模式,这就显现对世界就是一个写下文本這一观念的有力挑战,这种观念在诸如解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那样的以语言学为基础的思想运动中支配了大多数思想上的论争。”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视觉文化时代的图文之争其实是当代文化从语言主因型向图像主因型的一个转变而引发的。

当代视觉文化中,不仅语言是我们借以塑造关于现实世界的的主要途径或中介,而且各种各样复杂的图像或影像形式也对当代主体的意识形态和认知方式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无数新的视觉形式和视觉技术,深刻地塑造着当代人关于他们的生活世界意义的理解和解释。所以米歇尔强调指出:“种种看的状态(观看、注视、瞥见、发现的实践、监视和视觉快感),也许是一个和种种阅读形式(解读、解码、解释等)一样深刻的问题。‘视觉体验或‘视觉修养并没有在文本形式中得到充分的解释。”所以视觉文化的兴起及其所引发的图文之争是随着消费社会的兴起和文化研究范式由“语言学模式”向“视觉模式”的转变应运而生的。

猜你喜欢

视觉文化图像文字
文字的前世今生
热爱与坚持
A、B两点漂流记
梦中的文字
视觉文化语境下的艺术策展研究
图像叙事:MV的视觉文本解读
论当下电影艺术在日常生活审美化中的表现
名人语录的极简图像表达
一次函数图像与性质的重难点讲析
趣味数独等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