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共南方局成立始末

2018-09-26陈霞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8年5期

陈霞

摘要:在抗战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共南方局一直战斗在国统区的心脏。在周恩来的领导下,中共南方局连同八路军重庆办事处以其光辉的业绩和形象,留在了中华民族抗战的历史画卷上。

关键词:中共南方局;成立;始末

中图分类号:D231;D8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14-0137-01

中共中央决定设立中共南方局是1938年10月15日,到1939年1月在重庆正式成立,期间经历了复杂的演变过程。

一、中共南方局成立的特殊背景

为加强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战全面爆发后,根据洛川会议期间中央的有关决定,1937年8月23日,中共中央长江沿岸委员会成立,南京失陷后迁至武汉。12月中旬,中央决定成立长江局,领导南方各省的工作。鉴于武汉可能不保的形势,1938年7月19日,中共长江局东南分局书记项英致电长江局和中央,建议武汉一旦失守,将已有的长江局和东南分局合并,在长江以南设南方局。中央于8月5日致电长江局和项英,要求长江局讨论。9月22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同意了长江局的意见,决定将长江局一分为三,设东南局、中原局、南方局,代表中央领导国统区和沦陷区党的工作。1938年10月15日,张闻天在六届六中全会的政治报告中正式向全党公布了这个决定。

然而此时,武汉战局日益吃紧,国民党行政机关开始大搬迁。根据中央指示,叶剑英率八局军办事处人员撤离武汉,南下入湘。董必武则在之前率党报委员会和新华日报馆先期赴重庆。10月25日,周恩来离开武汉赴长沙,11月13日,在向衡阳撤退途中,与白崇禧就八路军在桂林设立办事处口头达成协议,并派李克農、吴奚如等筹备组织桂林八办。鉴于当时日本政府发表第三次对华声明,日汪精勾结日益明显。12月底,周恩来离开桂林到达重庆。1939年1月5日,中央书记处决定,西南局(后改为南方局)设在重庆,周恩来为书记,统一领导华南和西南各省党的工作。

二、中共南方局的主要工作

中共南方局成立时,正值日本近卫政府对国民党分化瓦解的关键时期,中共南方局贯彻中央提出的“坚持抗战,反对妥协;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方针,有力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积极开展政治斗争。自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蒋介石就一直想把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为一个组织。1937年5月至1938年12月,蒋介石先后三次向中共提出“中共既然实行三民主义,最好与国民党合并成一个组织”,甚至表示:“此乃我的生死问题,此目的如达不到,我死了心也不安,抗战胜利了也没有什么意义。”。对此,周恩来明确的表示:“要求全体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而退出共产党,这不可能也做不到,少数人退出共产党而加入国民党,不仅是失节、失信仰,于国民党也有害而无益”。1939年1月25日,中央致电周恩来并转蒋介石:“共产党绝不能放弃马克思主义之信仰,绝不能将共产党的组织合并于其他任何政党旧,挫败了蒋介石的“溶共”图谋。

创造性提出“三勤”(勤学、勤业、勤交友)“三化”(职业化、群众化、社会化)工作方针,通过交朋友、谈形势,为我们党赢得一大批爱国人士的支持。国民党谈判代表张冲悄悄告诉好友:“中国不会亡,民族大有希望,人民大有希望,这是我去陕北后亲自领略到的。”陶行知与周恩来交谈后,发出“去时腹空,回时力无穷”的感叹。

积极开展文化运动。1941年10月,雾季戏剧演出拉开帷幕,《大地回春》《天国春秋》《棠棣之花》等进步戏剧相继演出,《屈原》的上演更是引起观众强烈反响。与此同时,涌现出郭沫若的《高渐离》、夏衍的《法西斯细菌》、翦伯赞的《中国史纲》等一大批优秀作品,在中国戏剧运动和新史学研究方面写下光辉的一页。

争取国际舞台。周恩来为南方局外事组制定了“宣传出去,争取过来”的方针,积极争取国际社会进步力量道义、舆论、人力、物资等各方面的支持,通过努力,美国驻重庆戴维斯、范宣德、谢伟思等外交官转变了对中共的看法,树立了中国共产党良好的国际形象。

三、中共南方局的历史地位

中共南方局战斗在险恶的环境下,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尽管在抗战的八年间国民党曾经出现过三次反共高潮,但是南方局牢牢把握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大方向,坚定贯彻党的方针,有效维护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大局,同时发挥了党中央的代表和喉舌作用,提高了党在全国的威望及世界的影响,制止了国民党的分裂活动,为新中国外交积累了经验,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外交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