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介词“对”的搭配

2018-09-26单晶晶

现代交际 2018年11期
关键词:介词教学研究

单晶晶

摘要:汉语由于形态不是很发达。在表示语法意义时,主要用的是虚词和语序,与其他语言相比,没有丰富的词性变化。介词“对”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范围特别广,但也极其复杂,所以是我们需要也是必须掌握的介词之一,本文将浅谈介词“对”的搭配。

关键词:介词“对” 本体知识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1-0069-02

一、介词“对”的研究现状

虚词有很多类,介词是其中之一,在现代汉语中,介词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介词的功能是为了引出对象,通常是跟动词所指的动作行为有关,有时是和形容词所指的性质状态有关。包括时间、地点、原因和目的等,一般是位置在前。介词“对”是比较典型的介词之一,是众所熟知、经常使用,但情况又比较复杂的知识点,所以无论是对学生的教学,还是这一方面的研究,都比较困难,是重点也是难点。关于介词“对”,目前给出了很多解释,本文找出了常用的两个代表人物的注释。吕叔湘在《现代汉语八百次》中给出“对”的释义:1)指示动作的对象,“朝、向”。2)表示对待。可以表示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用在助动词、副词的前后,或主语前,还可以表示对……来说,表示从某人某事的角度来看。有时也说“对……说来”。

二、介词“对”的义项及用法

介词“对”不能单独使用,它的后边必须加体词或谓词宾语,形成介词结构,作为一个整体来修饰谓词或体词。介词“对”不仅本身不能单独使用,组成介词结构后仍然不能单独使用,所以在研究介词“对”时,我们最好不要单纯地从介词出发,要研究它所形成的结构格式,进一步分析哪些成分可以进到这一结构当中,有什么样的条件。

(一)“对+宾语”修饰动词

当介词“对”表方向义项时,能被“对+宾语”这一结构修饰的谓词性主要有以下几类:

(1)言语活动类动词:主要有说、讲、谈、喊、表态等。例如:1)老师对我们轻声细语地讲解。2)连长对大家低声地解释。

(2)身体五官活动类动词:主要分为单个动词和简单动作,例如:笑、看、望、鞠躬等。例如:1)刘四爷对祥子笑了笑。2)每当他看见陌生人,就会对他点点头。

(3)综合表现类:例如:1)小红笑着对朋友讲笑话。2)你为什么总是对别人摆架子。这些动词的特点主要有两个:单方面发出;动作是具体、短暂的。而且能自由带表人宾语的“问、请求、回答、告别、嘱咐、告诉”等也不能用于此类结构中。

(4)心理活动的动词:爱戴、不满、担心、感激、关心、同情、等。例如:1)他对什么学术、学说都感兴趣。2)之前我对他不是很尊重。

(5)情感态度类形容词:好、反感、恐惧、麻木、严厉、厌烦等。例如:1)因为他对大家很好,所以我们都很喜欢他。2)我们对过于炫耀自己的人只会厌烦。

(6)经验认知类形容词:了解、明白、清楚、精通等。例如:1)张勇对老师讲解的内容非常熟悉。2)我对外国的文化比较了解。3)你对外语精通吗?通过展示的这三类动词,可以观察出它们通常要和一些词语搭配才能使用,比如:表示程度的状语、补语等。具体例子如下:“对……很重视”“对……失望透顶”“对……不熟悉”。这个时候的“对”引出了对象,是主体对其感受。

(7)抽象类:通常是组成动宾短语使用,在谓词性宾语前加形式动词。大致分两类:a)表示行为:这类行为动词主要作用于受事宾语。如“帮助、保护、分析、改革、干涉、破坏” 等。例如:1)他们打算对这件事情进行干涉。2)我们要对弱势群体给予帮助。3)国家要对野生动物加以保护。b)表言语:对受事宾语产生影响的方式是言语。如“安慰、教育、警告、表扬、抗议、批评、说明、劝阻”等。例如:1)我们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激烈地讨论。2)他们对包围公司的群众进行了劝阻。

(8)(没)有类:主要是由动词有(没)后面带名词组成的动宾短语。例如有(没)要求、有(没)感情、有(没)好感。例如:1)你对他有没有好感?2)这个学生和其他学生不一样,对谁都很亲切。3)你对那个人没有印象吗?

(9)隐现类:由“产生、失去、失掉、丧失”等动词后面带“作用、效果、信心”等体词性宾语组成动宾短语。例如:1)在上次考试中她考了班级最后一名,从此对学习失去了信心。2)妈妈经常给他听音乐,不知不觉中他对音乐产生了兴趣。3)讲了很多遍的题,小明仍然没听懂,老师对他没有了耐心。

(10)措施类:主要由“采取、实施、负责”等动词后面带“措施、计划”等体词性宾语组成动宾短语。例如:1)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家对此采取了及时的拯救措施。2)平时应该对成绩优异的孩子给予奖励,鼓励他们继续前进。3)对这次的活动制订的计划。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只有抽象类动词它所带的宾语是由动词承担的谓词性宾语,其余的这几类谓词性词语中,它们的宾语大多是名词担当的,是体词性宾语。“对”在这里表示的这个动词行为针对的目标,是针对的含义,其实就是主体可以在某一对象上施加这种行为,这些行为可能是作宾语的动词发出的。

(11)引進相关的客体。结构为:对+宾语, S+V这一结构中,主体必须明确地与客体相对。客体在其中一般是名词性短语。例如:1)对刚才的小孩儿,他觉得有点不好意思。2)对你,你爸爸真是一百个好。3)对上次的考试,他有点遗憾。

(12)引出范围或主体,与主观意志上的想法相关。此时常用“对+O 来说”这个结构。例如:1)能被北大录取,对他来说,真是莫大的荣幸。2)一百元钱对我们来说,可不是一个小数字。在这里,“对”所引出的实际上就是这个特定情境中所涉及的特定人或事儿。

(二)“对+宾语”修饰名词

对”表示针对含义时,够被“对+宾语”修饰的体词性词语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情感态度类:主要有感情、兴趣、敌意、好感、态度等。除此之外,也有一些兼类词。例如:1)小红对书法的兴趣。2)人们对社会热点新闻的态度。3)我们对生活的热情。

(2)观点评论类:表示的是人们对人或者事物的评价、看法和印象的。主要有看法、见解、偏见、结论、等。例如:1)大学生对今天食堂发生的事件的看法。2)婆婆对儿媳的第一印象。

(3)优点益处类:这类名词表示的是人或事物对其他人或其他事物的作用、意义的。例如:1)早睡早起对痘痘恢复的作用。2)(运动)对健康的好处。

(4)大政方针类:这类名词是表示人们针对某个方面所采取的工作方针、政策的。比如:1)村长对这个问题制订了工作计划。2)国家对贫苦地区的优惠政策。

本文通过对这些名词的展示,从中观察到:二价名词通常都是涉及两种性质的名词,并且这两种名词是相互关联的,总是一方针对另一方。

在现代汉语中,虚词本身就是一大难点,而介词又是虚词中比较复杂的一类,在教学与研究中都是重点对象。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感觉到汉语的重要性,学习汉语的人数也越来越多。我们在讲授介词时,不能单独拿出某个介词来讲,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存在很多汉语独特的表达格式,像我们俗称的“语言习惯”,其实就是相对来说比较固定的表达形式。针对介词“对”更加适合带入结构讲解。

参考文献:

[1]刘丹青.汉语中的框式介词[J].当代语言学,2002(4).

[2]杨丹毅.“对于”类介词框架及相关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

[3]傅雨贤等.现代汉语介词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

责任编辑:关磊

猜你喜欢

介词教学研究
智慧课堂下如何实现高中英语互动教学研究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介词with的用法及翻译
介词不能这样用
宾语前是否要加介词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基于“重点·难点·关键点”的一元二次不等式教学研究
儿童观察画教学研究
介词填空专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