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微服务的探索与实践

2018-09-26夏孟帆

青年与社会 2018年18期
关键词:微服务微信平台图书馆

夏孟帆

摘要:以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为代表的互联网技术日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身处微时代,面临新技术带来的冲击,图书馆要与时俱进开展图书馆微服务。文章阐述了微时代下高校图书馆微服务现状,并提出结合微信平台开展微服务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图书馆;微信平台;微服务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于2018年1月发布《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其中手机网民数量达7.53亿,占到总网民数的97.5%。随着手机终端的大屏化和手机应用体验的不断提升,手机作为网民主要上网终端的趋势仍将进一步提升。

以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为代表的互联网技术日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从微博、微信到微公益,从微阅读、微电影到微支付,出现越来越多的“微”服务,我们已然迈人了“微时代”,感受着各种无“微”不至的微服务。“互联网+已经被写人政府报告,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探索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新的发展方式。图书馆作为社会的知识服务机构也日益面临着信息技术变革带来的冲击,面对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微时代浪潮,如何用心感知用户的微变化,乘“微”破浪,嵌人用户信息环境,做好图书馆微服务,值得每一位图书馆人去深思与探索。

一、图书馆的微服务概述

林丽在《微服务——未来图书馆发展的必然方向》中指出所谓微服务,是指与传统图书馆服务形式相对应的一种全新理念,主要是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计算机技术,通过为广大用户提供细微化、个体化、差异化服务来充分发挥图书馆资源的战略优势。微服务是图书馆为读者提供的细微化、个体化、差异化阅读服务,它依托于电子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发挥了图书馆特有的文献资源服务优势,符合读者最新的阅读习惯,注重对碎片化、即时化信息的收集、梳理和发布。

二、当前高校图书馆借助微信平台提供服务的现状

高校图书馆的用户主要是教师和大学生,他们喜欢尝试新鲜的事物,微信在高校校园里相当普遍,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坐上微信的“顺风车”,使得服务宣传事半功倍。微信具备SMS模式的全部功能,可以发送图片、视频、语音等多媒体信息,基于微信构建新的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系统,可以完好地整合图书馆原先的服务系统并加以改进,为师生提供更好的服务。

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国内高校图书馆都已开设微信公众号,也结合微信平台开展相应的服务。但是问题依然不少,部分高校的对应微信平台的应用还流于表面,仍以单向的公告通知为主,提供的也只是图书检索、借阅等基本功能,缺乏与读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三、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微服务的探索与实践

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正在全面、迅猛、剧烈地改变着世界,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其让用户呈现了"Alwayson"(永远都在线)的特征,图书馆加速数字化革命无疑会赢得80后、90后读者的密切关注。高校图书馆虽然巳在微信公众平台上进行了一些探索、布局、尝试和创新,然而,面对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读者需求,图书馆的数字化革命之路依然漫长。具体而言,高校图书馆在微信服务的发展对策上可考虑从以下4点着手。

(一)明确微信服务定位,做好微信服务规划

定位是一个媒体建设和发展的核心。要做好一个媒体,必须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定位。高校图书馆在开通微信服务之前,应详细调研和分析服务对象,做好需求分析,并根据这些需求有针对性地定位,制定微信服务的明确规划。

(二)運用微信先进技术和功能,丰富微信服务内容

在为读者提供借阅证绑定,检索馆藏书目、查询个人借阅情况、续借图书等基本服务的同时嵌人新媒体,为读者提供丰富的线上资源,不仅可以查询中外文数据库,还可以在线浏览热门报纸期刊,视频公开课等多样内容。

(三)创新微信服务形式,提升服务内涵

微信营销精准性强、到达率高,不会像微博信息那样淹没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中。但是,微信推送内容必须建立在对受众需求准确定位的基础上,做到有的放矢,盲目推送读者不需要的信息只会导致读者退订。同时结合图书馆自身特色和读者情况,提供一些定制化的服务,结合时下热点,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活动,能够更好的推广微信服务,同时增加用户粘性和稳定性。

(四)精选微信编辑人员,打造精品微信服务团队

微信做得好不好关键得看图书馆决策层和实际运作的人能否坚定不移地把它做得尽善尽美。任何一个新媒体的良好运转都离不开优秀的团队人员。微信编辑需要具有新闻敏感性,还要具有丰富的知识和广阔的视野。此外,微信编辑还需要对读者有足够的了解和耐心,更多的时候需要的是一种人情味的互动,而不是机械式冷冰冰的回答,只有高素质的微信编辑才能在自媒体时代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四、结语

狄更斯在其《双城记》中有一句名言: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以此来形容当下图书馆发展也甚为恰当。图书馆要随时洞察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服务策略,不以“微”小而不为,要实时关注新技术动态,针对各种微技术的特点寻求与图书馆相融合的图书馆微服务模式,创新服务内容,为用户提供“图书馆+微”式服务,加强对用户的渗透,增强用户的粘度和满意度,才能不被用户边缘化,方能有立足之地。

参考文献

[1]司妓姣.无“微”不至的图书馆微服务[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5(6).

[2]林丽.微服务一未来图书馆发展的必然方向[J].图书馆界,2014(2):1.

[3]张英.微服务:开创图书馆服务的“蓝海”[J].图书馆建设,2011(7):51.

[4]周耀.微信时代高校图书馆的移动信息服务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4(21).

猜你喜欢

微服务微信平台图书馆
图书馆
微信公众平台在医院图书馆的应用现状调查
从单一模式系统架构往微服务架构迁移转化技术研究
基于微信平台的高中物理“翻转课堂”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