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艺术收藏的最终归宿
2018-09-26雨田
雨田
本期专题关注了中国世纪大藏家张伯驹,这位近现代名士在收藏界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事迹便是他将自己一生珍藏的顶级书画捐献给国家,号称撑起了故宫顶级收藏的半壁江山。大藏家的义举无疑值得称赞与敬仰。但透过现象看本质,在“张伯驹们”把多年收藏无私捐献给博物馆的背后,既有藏家個人情感的因素,也有艺术品流通规律的作用。
求学时老师曾讲过的一个理论:流通的艺术品经过多年的市场流通和学术验证,那些顶级品在突破天价后,绝大部分会进入博物馆,成为公家的收藏。起初,一直不明白博物馆为何要成为天价艺术品最终的接盘手。明明最初一件大师尚未成名时的作品,处于较低的价位,在经历多年的宣传、交易,又经拍卖行之手飙升至天价后,价格可能与最初相差数百倍甚至上千倍,博物馆为何要为此而埋单?
收藏是一个闭合的生态圈
要弄清这个问题,首先要从博物馆的功能及艺术生态圈的循环讲起。
国际博物馆协会有明文规定,博物馆被定性为一种“永久性机构”“是幸存下来的文物的最后归宿”。博物馆作为个国家、民族的文化符号,承载了足够多的文化内涵,是个国家、地区文明发展水平的标志。也是国家、民族记忆的机构。
一般而言,艺术品收藏的“生态链”则遵循艺术家、一级市场、二级市场、博物馆这样的流通规律。
对于艺术家来说,作品最理想的归宿是博物馆,因为进入博物馆则意味着自己艺术获得学术认可,将来在艺术史上可获得一席之地。而在艺术品收藏的浩瀚星辰中,最终只有那些获得广泛市场认可、在学术上经受住了考验,代表了某时代经典的作品才能进入博物馆。
从“利”的角度来看,收藏家毫无疑问地希望自己选中的藏品是博物馆级别的,如果收藏家能够在艺术家成名之前收藏到精品力作,幸运地与艺术家共同成长,并与拍卖行获得良性互动,则可以变现获得高投资收益,实现可观的投资回报。而从“名”的角度来看,藏家也希望有朝一日可以把个人的收藏分享给公众,最大意义实现收藏家的社会责任。特别对于那些后代对此并无兴趣的藏家来说,毕生的心血和宝贵财富当然还是进入博物馆更能发挥其最大价值,所以最终把这些艺术品“搬入”博物馆的还是藏家。
而对于博物馆来说,自然希望收藏家将手中国宝级的艺术品捐赠给博物馆,以丰富藏品更好地服务公众,通过大量的文化推广工作,提升市民艺术素养,从而催生未来更多优秀的艺术家,如此循环才能最终形成一个良性发展的艺术生态圈。故处于艺术收藏生态圈顶端的博物馆,占据着学术高度的话语权,并通过艺术展览、教育推广等活动引领大众,并影响艺术市场的收藏风向。
而这一生态链的循环中,除了博物馆,艺术家、拍卖行、藏家的配合也十分重要,还有策展人、评论家、媒体等一个皆不能少,环环相扣,大家“各司其职”,这条“生态链”才能实现良性闭合。
本期封面设计便试图带着理性逻辑与感性的趣味组合,画面主体的仕女来自张伯驹捐献给故宫博物院的顶尖藏品《王蜀宫妓图》,它背后的抽象几何装饰则来自康定斯基的《sin titulo》。两者被统一于宋画小品式样的圆形中,两件博物馆级藏品的结合,竟如此诙谐有趣,康定斯基的作品透着理性逻辑,以此暗喻艺术品流通背后的逻辑,而圆形的设计则呼应上述的艺术生态循环。无论中国艺术还是西方艺术,两者都圆融于这个圈中,即切艺术品的流通都在那只“无形的手”的左右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