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现状及困惑
2018-09-26彭敏
彭 敏
(一 )新型职业农民介绍
新型职业农民是一种职业,并不是传统观念里对农民这一群体的称谓。两者相比,新型职业农民拥有较高的科技文化素质、专业生产技能和职业道德素养,基于此其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也比较强,其工作岗位和收入来源比较稳定,而因为其专业涉猎领域比较广泛,流动性比较大。对于我国新兴职业农民来讲其类型主要为五类: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农业产业化组织、社会服务型、新生代型,这五种类型中,或是农机大户,或是农业组织的负责人或者雇员,也有农业技术的服务人员和农业院校中的毕业生、农民工和转职军人等。
(二)新时代下新型职业农民培养问题
1、新型职业农民所处地位和主体问题
新型职业农民是一种新型的职业,对从事的人员本身有一定技能、素养要求,并不是传统理念中农民的概念,但是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认识不到其应该具有的地位以及主体问题。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很多农民放弃农业活动进入城镇定居,是因为传统观念中对农民的定位是:社会地位低下;再说到新型职业农民的主体问题,基于老一代农民的地位观念问题,新生代农民对于土地、农业都相对陌生,年轻人很少会愿意回到农村创业,造成当前农业的发展主体多为留守老人、儿童和妇女,没有有文化、技术、经营和管理经验的新型职业农民作为主体,农业的发展只能逐渐落后。
2、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问题
基于新型职业农民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要求,除了一些新生农民在高校或专业机构能获取相应知识外,其他类型的很多人必须通过有效培训才能真正成为新型职业农民,但是在培训中,依旧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首先,培训项目的选择问题,农业从传统向现代化转变,其中在农业工作方式、技术、经营、管理方面都需要做相应的转变,但是国家没有针对这些方面的专项培训项目支持,阻碍了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其次,培训组织方式和内容上的问题。实际情况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对象的筛选和组织没有做到准确的类,往往出现不同素质、不同技能的人员在一起进行培训,基础不一样培训的效果也不同,有的效果差,有的则流于形式。再说到培训内容上,往往是对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培训,而新型职业农民在农村开展经营活动,主要目的在于创新、创业,这就造成人们在创业、管理以及经营上培训内容的缺失。除此之外,负责培训的教师团队专业素质参差不齐、资金支持不足等,也都会影响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二、新时代下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措施
(一)政府政策扶持,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社会地位
想要新型职业农民这一职业从传统农民的定位中分离出来,政府在其身份属性、法律层次、工作环境经和农业政策上都需要做出相应支持。首先是其身份属性,新型职业农民作为一种职业,必须与其他企业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享有同样权利,其中社会保障是最主要也是最迫切的[3],只有保障了新型职业农民养老、医疗、子女教育这些方面,便能解除了其后顾之忧;从法律上需要对新型职业农民进行认证,在培训成功后获得相应证书,并在管理注册部门进行认证,除了会享受应有的补贴政策外,也为更深层次的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各方面能力创建了条件;新型职业农民也是在土地上进行农业活动的人,所以土地使用制度也同样需要保障,在相应制度允许的基础上,向新型职业农民倾斜,为其提供良好的生存和生长环境;最后是要加强对农业政策力度,培育新生代农民投入到职业农民行列中,在补助、贷款、税收等方面给予相应的倾斜与优惠。
(二)确认新型职业农民主体地位,加大培育力度
现实中新型职业农民五类人群中,其主体主要是生产经营型、农业产业化组织、社会服务型、新生代型这四种,对于如何确立他们的主体位置,在对其培训中除了技能的培训外,还要着重创业理念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灌输,国家也同时给予政策支持。只有将培育的范围有效扩散,才能确切保证新型职业农民发挥最大作用,从而实现国家粮食安全、农业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
(三)创新培训项目,改善培训内容,共同提升师资力量和培育建设设施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是为了让人们在思想、文化、技术方面共同进步,所以在培训中除了技术和管理能力的提升,还需引导农民创新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让农民更积极主动的开展新的项目,提升自身经营和领导能力;在组织形式上,必须做到充分了解学员,不同类型的培训主体必须采取分层次的培训方式,这不仅改善差异学员对培训内容的不满情绪,更好的增强同等农民的竞争意识,在良性的竞争下,更提升其管理能力;而师资力量和培训设备的投入,是培训专业水平得到根本提升的重要途径,要求培训教师不仅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教学能力,还需具备实际经验和动手能力,再加上设备环境的支持,教学联系实际操作,保证培训质量的同时,有力提高学员的专业水平和实操能力。
三、新时代下,新型职业农民是我国农业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专业技能涉及农业各个领域,其作用不言而喻。但是在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过程中无法避免的存在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传统观念的转变,传统农民定位的改变等等,只要进行有效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才能发挥其自身的最大作用,从而推进我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