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树黑斑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措施

2018-09-26刘红娟孙桂荣

农民致富之友 2018年17期
关键词:黑斑病抗病性杨树

刘红娟 孙桂荣

杨树黑斑病又称褐斑病,属真菌性病害,是杨树的主要病害之一,各地发生极为普遍,主要危害幼苗和幼树的叶片和叶柄,能侵染多种杨树,东北地区以黑杨派杨树最易感病,杨树黑斑病因发病范围最广、危害最大、流行最快,很容易造成杨树提前落叶,削弱树势,发病严重时影响树木正常生长,可导致实生苗枯死,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若杨树连续几年感病会为次期性病害溃疡病、腐烂病等的发生创造条件。杨树黑斑病一旦成灾,将大大制约林业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发挥。合理分析杨树黑斑病发病原因、发生规律、根据实际情况拟定综合防治措施,在防治杨树黑斑病的最佳时期实施防治,可有效遏制杨树黑斑病大面积发生,确保杨树正常生长,以期为杨树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1 发病症状

杨树黑斑病以危害叶片为主,幼嫩叶片易受侵染,黑斑病发病过程通过斑点不同颜色的变化体现,黄色、红色、褐色,最后是白色。发病初期叶表出现针刺状凹陷发亮的小红点,后病斑扩大到1mm左右变黑褐色,5~6d后叶子的正面、反面都有病斑,并扩大连成大斑,多圆形,病斑中央出现乳白色突起的小点,严重发病时病斑连成不规则的斑块,整片叶子变黑枯死,提前掉落,病叶可提早脱落2个月。小苗出土时发病,病苗扭曲不直;嫩梢上发病易形成菱形溃疡斑严重者形成枯梢;若苗木全部叶片枯死,则易导致植株死亡。杨树随叶片成熟,对黑斑病抗病性增强。

2 传播途径

杨树黑斑病病菌在一年生杨树嫩枝梢的病斑、幼茎或病落叶中越冬。5~6月份越冬菌丝产生孢子堆,因分生孢子堆具胶黏性,需通过凝结水和雨水稀释后萌发,才可传播,主要借助水滴飞溅、风力飘扬传播,成为初侵染源。

3 侵染

杨树黑斑病病菌分生孢子堆落在叶片上,由气孔、伤口侵入或穿过表皮直接侵入叶片后,潜育期2~8d。适温为20~28℃时,约 5~6d形成分生孢子盘,进行再侵染。

4 发生规律

4.1 气象条件的影响。杨树黑斑病在温度适宜、湿度适宜的条件下病害发生发展快,容易蔓延,该病的发生与高温多雨、多雨多湿的天气着很大的关联。温度范围在8~26℃,雨量丰富、水分充足、光照不足、空气相对湿度在80%,长时间的高温高湿,为黑斑病病原菌的萌发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会极大地提高杨树黑斑病的发病率,空气相对湿度是造成危害的主导因素,雨水多发病重,雨水少发病轻。而高温、干旱病害反而不容易产生。黑斑病一旦发生,蔓延速度非常快,危害范围也增大。

4.2 季节因素。杨树黑斑病每年5月初开始发生再浸染;以夏秋季最盛,7~8月为发病盛期,8~10d就可重复侵染1次至叶片大量脱落,新梢枯萎;9月末停止发病,10月以后再度发病,直至落叶。

4.3 杨树品种抗病性。杨树黑斑病可以危害很多种树种,杨树品种不同抗病性不同,中林46杨、沙兰杨、毛白杨易受危害,其中中林46杨受的危害最大。

4.4 栽植密度过大。

杨树被大密度地进行种植,杨树之间没有适当的间隔距离,杨树黑斑病发病较重。如果杨树栽植时2株杨树之间间隔一定的距离或被其他物种间隔开,黑斑病发生概率会很小。

4.5 其它因素

地势低洼、林地排水功能差的地块,连作苗木生长不良都会造成杨树黑斑病发生严重。

5 杨树黑斑病综防治措施

5.1 加强病情预测预报。

抓好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全面、及时掌握病害动态,最大化地对病情进行预报,拟定防治措施;加强杨树黑斑病病情的监测,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一旦监测到疫情及时上报,组织相关人员开展防治工作,将杨树黑斑病病菌传播蔓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5.2 加强营林管理。

5.2.1 选用抗病品种:杨树品种的选择很重要,应结合当地地理条件,因地制宜的选择速生、较抗病的优质品种,如108杨、2025杨、2001杨、健杨等,这样可以减少杨树黑斑病的发生率。种子带菌需化学处理,以防止实生苗发病,种植过程中,为避免病害的流行,尽量不大面积种植杨树纯林,坚持交叉种植的原则,和多品种树木或不同的杨树品种混栽。还要避免多年重栽。

5.2.2 林地合理排灌,适当施肥:杨树应当种植在容易排水的地方,在雨水多的夏季,雨后要及时排除林地积水,做到雨季不积水,减少杨树黑斑病发病条件。期间适当增施有机肥、土杂肥。浇灌原则上病树多浇,无病树不浇。

5.2.3 合理密植,及时间伐:杨树造林密度不宜过大,应合理密植,成林地及时间伐,以改善林地通风透光条件,保持林内通风良好、阳光充足,增强树势,提高树木的抗病性。

5.2.4 及时清扫林内落叶,减少病害发生:定期、及时清除病叶、落叶、病枝及腐烂的叶子,并集中销毁,消灭病原菌,减少病菌的滋生。

5.3 化学防治

5.3.1 杨树黑斑病发病前期,每年早春、6月中旬、7月下旬、8月中旬,用1:1:200的波尔多液、65%代森锌400-500倍液、65%代森锌400-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600倍加1000倍天达2116,加20%井岗霉素2000倍喷雾,每隔10-15d喷1次,喷2-3次,预防杨树黑斑病。杨树树体高,喷药困难,也可采用灌根法预防,用96%恶霉灵4000倍加1500倍天达2116混合液浇根,每株树浇药液10-20kg。

5.3.2 病害初侵染初期,雨季来临之前用200倍波尔多液或85%代森锰锌25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75%百菌清500倍液喷、40%多菌灵800倍液喷雾防治,每10~15天1次,喷2~3次,控制病害发生蔓延。尽量不在雨季喷药。雨季喷雾应在药液中加0.2%~0.3%的明胶提高药效。病害高发期要大面积对杨树进行喷雾,可以有效减少病害的发生。

猜你喜欢

黑斑病抗病性杨树
旅大红骨改良先锋父本选系抗病性鉴定及穗部性状配合力分析
通过CRISPR/Cas9技术突变BnMLO6基因提高甘蓝型油菜的抗病性
农药与五味子提取物的复配对梨黑斑病的研究
跟踪导练(五)
多管齐下 防好甘薯黑斑病
柑桔黑斑病病原菌的研究进展
杨树山漫画作品欣赏
牛甘薯黑斑病中毒的鉴别诊断与防治
膜醭毕赤酵母对草莓采后灰霉病抗病性的诱导
一氧化氮参与水杨酸诱导的采后番茄果实抗病性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