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地下室外墙单面模板支撑技术探讨

2018-09-26张文锋

中华建设 2018年9期
关键词:单面外墙间距

张文锋

当前日益加快的城市建设与日趋紧张的城市用地导致建筑技术也不得不发生改变,围绕基坑沿地下室外墙边线开挖的情况非常之多,而且这种做法没有地下室外墙外边线模板支撑工作面,只能采用外墙单面支模形式,在模板加工与施工安装方面存在一定难度。本文结合例证分析了地下室外墙单面模板的支撑技术,构建支模方案,技术性讲解单面模板的支设情况,并对施工过程提出建议。

单面模板支撑技术多用于地下室外墙、挡土墙或地下空间侧壁等等不需要采用双面支壁的工程中。它与双面侧模板不同,不能采用对拉螺栓承受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所以针对外墙单面模板支撑的侧模板而言要采用其它单独的技术方案。

一、某建筑地下室施工项目中的单面模板支撑技术分析

1.施工项目概况

某建筑位于城市繁华区,总建筑面积为4000㎡,拥有地上4层和地下2层,它所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框架配合剪力墙结构。它的地下室两层层高均为5.0m,施工中采用平板式筏型基础埋深约为12.50m,而同时它的护坡则采用到了人工挖孔灌注桩配合预应力锚杆设计施工。

该工程地下室外墙相对较为薄弱,而且外墙基坑护壁较薄(不足200mm),护坡桩位置紧贴结构外皮,外墙防水层则运用到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配合外防内贴法施工。为了解决上述地下室的外墙缺陷问题,本工程希望采用单面模板支撑技术来设计施工方案,优化加固地下室外墙部分。

2.施工项目的地下室外墙单面模板支撑技术应用

该建筑施工项目主要采用了地下室外墙单面模板支撑技术,它的施工流程主要分为以下几步:

选择支模方案→单面模板构造设计→单面模板支设→模板安装→碗扣钢管构建系统搭建

(1)选择支模方案

由于该施工项目中建筑外墙结构有一侧与建筑主体连接,有一侧缺少工作面,所以才考虑采用单面模板支撑技术,结合地下室两层均为5.0m高度,给出3条支模具体技术方案,再进行比较。

第一方案,采用到20号工字钢作为支撑,配合12号钢槽龙骨作为大纲模板体系。不过该方案的缺陷就在于模板加工需要耗费较长时间,需要消耗较高成本。而且由于施工现场场地相对狭小,难以存放管理和运用大模板,所以选择放弃第一方案。

第二方案,采用到碗扣式配合钢管式两种脚手架共同工作位地下室外墙单面模板支撑系统。这里采用到了厚度为18mm的酚醛覆膜多层板作为模板基础面板,另外配备尺寸为90mm x 50mm的方木次龙骨,95mm x 85mm的方木主龙骨,主次方木龙骨共同形成横板体系。

经过技术及经济成本对比分析,考虑采用第二方案,因为它的酚醛覆膜多层板表现出了较强的通用性,可重复利用,总体来说第二方案的成本更低,可基于多尺寸、多形式配合外墙单面模板支撑技术应用。在拆模之后其混凝土表面观感质量也相对更好,不过支撑架方面容易在受到侧向力后变形,在施工中需要加以监控防范。

(2)设计单面模板

如第二方案所述,该施工项目选择了18mm厚度的酚醛覆膜多层板,它能保证混凝土外墙表面的垂直度与平整度良好达标。而在拆模以后能够基本满足清水混凝土的效果,拥有不易变形的良好特性。

在选择好施工设计方案与模板材料后既要开始设计支撑体系,该项目施工中专门对次龙骨方木进行双面刨平,确保断面尺寸一致,且要竖向布置,控制间距为250mm。而主龙骨方木则要横向布置,间距设置为750mm。整个支撑体系就由主次方木龙骨横板结构、碗扣式脚手架、钢管脚手架以及可调节支托共同组成,如下图:

单面模板支模结构示意图

(3)支设单面模板

对单面模板的支设要结合结构体系中的各个分支技术内容一一展开,以下也将展开一一分析。

首先要支设钢管脚手架支撑部分,这一部分采用第二方案的碗扣架钢管构建钢管脚手架系统,再加入斜支撑将水平钢管与主龙骨调整成U形并紧固。如此设计能保证模板刚度与强度适中,确保模板不会出现侧倾。

其次利用到碗扣式支撑架,在建筑地下室外墙单面模板位置设置开间,该施工中所设置的开间范围为横纵间距600mm左右,纵横间距为1200mm,将单面模板与碗扣架结构连接形成整体,并保证水平钢管长度至少达到4m。水平及竖向间距位置设置600mm间距,随时调节模板平整度与垂直度。

在单面模板支设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到框架柱的间距问题,尽量将其间距设置较大,至少要求轴线间距在8000mm左右,同时采用满堂支撑技术配合框架柱竖向斜支撑,将斜支撑顶到地下室外墙的底板面位置为最佳。

第三要设置地锚,该项目在施工中分别设置了主地锚和辅助地锚。其中主地锚采用到了预埋环状粗钢筋制作,设置它距离模板在2000mm左右,而辅助地锚则采用了300mm长度的粗钢筋,如此设计可防止模板根部出现侧移。在预埋地锚过程中要拉通线,确保地锚的纵横方向都在同一条直线上,在施工工艺方面要求地锚环深处基础底板面位置不超过100mm,辅助地锚部分则采用直径在20mm以内的粗钢筋,预留间距在600mm。为了有效加固地锚设置,该工程专门在锚环位置设置了花篮螺栓,利用10mm以内的钢筋链与主次龙骨相互拉结,达到整体加固墙体,调整墙体垂直度的效果。

在可调支托与斜支撑方面,施工中主要利用斜支撑架配合模板主次龙骨进行支托改造,重新采用可调节式支托,随之调整模板,包括调节支托与竖向龙骨之间的间距距离。而斜支撑钢管底部则支撑在地锚上,在其上部专门支撑主龙骨,设置间距在600mm左右,斜支撑的基本角度则设置在50°~60°左右。

最后的整体模板配置要充分考虑到单面支模对地下室外墙结构的要求,应该保证支模结构的外墙结构表皮与护壁间都采用相同强度的混凝土进行填充,提高墙体厚度,同时增加所浇筑混凝土的侧向压力。该建筑的地下两层采用了同样的木板配置设计。

二、某建筑地下室施工项目中的单面模板支撑方案的其它技术要点及应用效果

某建筑地下室外墙单面模板支撑施工除遵循上述技术流程,合理设计模板支撑方案以外,还需要注意以下两点技术要点。

第一,在混凝土浇筑方面需要保证单次浇筑墙体在10m以上,避免采用单相浇筑,而应该采用对称浇筑,从中间向两边或从两边向中间逐渐建筑,这样能让单面模板支撑体系也能参与到均匀受力过程中。在该项目施工现场总体上要根据施工方案来制定相应的混凝土浇筑顺序,做好技术交底。

第二,此次施工重点强调必须加强地下室外墙薄弱部位的施工,基于有限元分析结果利用较大的应力杆件对近模板端的外墙进行测试,检验支撑体系薄弱部位强度。

单面模板支撑技术方案应用效果:通过设计碗扣式配合钢管式两种脚手架共同工作位地下室外墙单面模板支撑系统,其系统刚度恰到好处,墙体模板没有发生变形,而个别模板接缝位置加固牢靠,基本解决了传统中地下室外墙单独设置一排水平支撑所存在的漏浆问题。

三、结语

本文例证提出的单面模板支撑体系专门针对地下室外墙等特殊结构展开,其技术系统复杂且涉及工艺内容众多,对外墙承受侧向荷载具有正向影响作用,同时它也提高了单根杆件稳定性和模板坚固性,为施工项目节约大量成本。

猜你喜欢

单面外墙间距
宋代君臣殿上间距考论
近期国内市场纸张价格(2022年5月)
近期国内市场纸张价格(2022年4月)
近期国内市场纸张价格(2021年12月)
高速公路指挥中心小间距LED应用探讨
如此外墙,防水还扛得住么?!
一种外墙清洗机器人控制系统
外墙保温技术探讨
HPLC-Q-TOF/MS法鉴定两面针和单面针中的生物碱
算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