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社会工作视角下如何提升青少年的抗逆力

2018-09-25孙鸿松卢碧涛

赢未来 2018年8期
关键词:黄埔区子女青少年

孙鸿松 卢碧涛

摘要:有专家指出,我国有3000万青少年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每年至少有25万人因心理问题而丧失生命,自杀成为青少年人群的头号死因。每次发生这些不幸事件,社会舆论均会提出新一代抗逆力不足,为了少许挫折而放弃生命。批评和感叹很容易,但怎样才可提升孩子面对困难的能力?本文从社会工作视角出发,尝试探索提升青少年抗逆力的方法。

关键字:青少年;抗逆力;方法

一、为何舍弃自己年轻的生命?

21世纪教育研究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2014年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4)》,搜集了2013年发生的79例中小学生自杀案例,其中57例报道了明确自杀原因的案例显示,“成绩下滑或不理想”“教师行为失当”“作业没完成”“家长期望值过高”“被家长批评”等是导致学生自杀的主要原因。

有关研究显示,学生自杀大都与不能承受学习压力相关,但这不是引发自杀问题的根本原因,有很多处于不利环境下成长的青少年,他们并未受到环境的影响走上歧途,相反,他们成功地超越了困难,健康地成长。由此可见,抗逆力的训练与青少年健康成长有密切的关系,青少年需增强抗逆力。

二、青少年抗逆力服务的实践

广州市黄埔区心灵家园服务中心是一家民办非企业组织,中心以青少年社会工作為服务品牌,自2015年起开始探索提升青少年抗逆力的本土化实践。2017年,中心设计的项目“抗逆同行—黄埔区青少年抗逆力提升计划”,获得了黄埔区首届公益创投的资助。

何为抗逆力?它是指个人身处不利环境中,能积极面对,发挥内在的潜能及懂得寻找外界的资源,克服挑战。抗逆力是个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潜力,在顺境的时候不会被激发,当挑战和危机来临时才被启动,迸发出力量来协助个人渡过难关。研究案例显示,很多青少年虽然身处高危环境中,仍具备某种抗压能力或保护因素,包括个人性格、信念、沟通和解难能力、人际互动和社会资源等。

三、提升青少年抗逆力的方法

青少年抗逆力提升计划,旨在探索青少年抗逆力培养的本土化模式,以抗逆力的效能感、归属感及乐观感作为培育重点,主要在于建立学生的内在能力,以抵御困难及逆境的挑战,同时亦强调外在环境的支持,鼓励参加者的家庭及学校的参与,营造一个具支持性的环境,促进参加者的成长。通过总结过去服务经验,计划针对家长或老师提出了培养青少年抗逆力的七大方法:

(一)了解青少年的难处

在成人的眼光看来,青少年所面对的逆境或困难看似琐碎和微不足道,例如未能完成功课、被老师责骂、考试成绩不够理想、和朋友吵架、或父母没有及时关注而闹小情绪等,但却是青少年日常生活中真实的挣扎和困难。家长及老师应从青年人的角度看问题,理解这些逆境对他们的影响,并教导他们如何适当地面对这些处境,累积经验和能量以应付日后更重大的挑战。

(二)训练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

因应学生的发展阶段,透过课程、个别辅导、小组活动和历奇训练等,培养他们处理各项问题时必须具备的能力,包括沟通能力、解难能力、创造力、情绪调节能力及控制环境的能力等,协助学生学习每遇困难,先冷静下来,不要被情绪控制,再重新回顾经验、组织及分析问题,并从不同的可能性中找到应对困境的方法。

(三)积极聆听

孩子主动与父母谈心事,表达个人的想法,家长应该感到高兴,即使工作再繁忙,应该多抽时间陪伴,与子女保持良性的沟通。成长过程中,子女难免会有一些不切实际或不成熟的想法,此时父母更应该聆听子女的心声,保持尊重和接纳的心态,而不单是急于表达意见,命令子女甚么事可以做,甚么事不可以做,这样容易导致子女变得怯懦胆小。子女的想法被否定得太多,反而会令他们不敢再跟父母沟通,有事便会藏起来。让子女有表达情感的渠道,感到被接纳、可以畅所欲言,并适时疏导负面情绪,能帮助子女于遇到困难时保持心境开朗。

(四)塑造孩子的行爲

子女的行为就如一面镜子,反映了父母的沟通和行为模式。孩子是通过观察父母去认识这个世界,父母是彬彬有礼的,子女的谈吐也会是温和的;父母认为社会的险恶的,子女亦自然会有这个认知。因此,父母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务必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要跳出一贯的管教方式,平时就要多注意自己的说话方式和行为是否能起示范的作用。

(五)注重身心健康

父母以身作则,从小培养子女健康的生活习惯、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运动,同时教导正确的运动方法与生活技能,如买菜煮饭,做适量的家务等。

(六)社交

这并不局限于教导青少年正确的社交技巧,而是延伸至要让青少年懂得区分“好朋友”跟“好朋友”;当友情出现考验的时候,如朋友之间吵架、意见不和,子女该如何处理。朋辈交往,是影响青少年塑造人格的重要因素,老师及家长不要阻碍青少年结交朋友,而是引导他们结交“好朋友”,避免因结交“坏朋友”而学会一些坏的行为。

(七)家务与适度兼职工作

对年幼的青少年来说,生活就是游戏!他们可以透过做家务来提升生活技能,在任务当中获得鼓励,建立自信。小时候就可以由自理能力开始学起,习惯自己穿衣服,执拾玩具;随着子女慢慢长大,就可以让他们参与更多家务,例如洗米、煮饭、洗菜、擦桌子、叠衣服等。到了合法的工作年龄,可鼓励子女在空余时间参与正当的兼职工作,较早接触社会有助年轻人以后更好地适应、了解社会对他们的期望、增加人生经验、加速个人成长。

作者简介:

孙鸿松,男,现担任广州市黄埔区心灵家园服务中心理事长,研究方向为社会组织管理与发展、社会企业创新、青少年成长教育等。

卢碧涛,男,现任广州市黄埔区心灵家园服务中心执行干事,研究方向为社会组织咨询管理、社会企业模式探索、企业社会工作、青少年服务等。

猜你喜欢

黄埔区子女青少年
黄埔区会元学校:元宵义卖助献爱心
搜城
黄埔区
青少年发明家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黄埔区青少年“展翅计划”夏令营圆满落幕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