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理论对开放性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启示
2018-09-25党彩萍张雪琴林杰才曾翠芳尚鹤睿
党彩萍 张雪琴 林杰才 曾翠芳 尚鹤睿
摘要:开放性实验教学是对传统实验教学的大胆改革,具有传统实验教学所没有的“开放性”特点,如何建立它的质量评价体系是本文的研究出发点。多元智能理论强调人类智能的多样性和不同智能组合的差异性,它对开放性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这种启发具体表现为:评价内容侧重各种的智能类型,评价方式多元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过程情境化),评价目标侧重发展性。可见,在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基础上,形成开放性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模式,对于实验教学改革具有一定意义。并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继续深入挖掘多元智能理论的启发意义和深入观测教育评价原则。
关键词:开放性实验教学;多元智能理论;质量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30-0261-04
一、开放性实验教学和其评价系统
实验教学是高等院校开展大学教育的重要手段,它是培养学生获得专业知识和技术,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使其形成缜密思维方式的有效途径。但是,在传统实验教学发展过程中,一些教学矛盾不断涌现,比如:一方面是学生追求新知识的需求日益增强,另一方面是实验教学内容有限、实验室开放时间不足和实验指导力量薄弱等客觀现状的制约;一方面是新型实验设备和尖端实验技术层出不穷,另一方面是相对落后的实验器材和比较陈旧的实验教学模式[1]。由此,如何进行实验教学的改革,这个问题被提上了日程,逐渐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挑战。
开放性实验教学是对传统实验教学模式的大胆突破,主张面向学生全方位地开放实验室。这里的“开放”不仅仅是实验室和实验时间的开放,更是实验项目、研究课题的开放。所以,开放性实验教学的“放”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开展更多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2]。可见,开放性实验教学对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让学生全面受益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改进教育教学评价。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3][4]可见,对实验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的评价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大意义。如何评价开放性实验教学的质量?如何建立一套系统的科学评价方法或体系?教育学领域中的多元智能理论可以给我们一定的启发。
二、多元智能理论和其对教育评价思想的启示
教育教学评价是教学论学科中一个较新课题,它在20世纪60年代成为一个具有独立研究价值的教育科研领域。国际上已组成了“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简称IEA),并开展了世界性的教育教学评价和研究工作。[5]近百年以来,教育评价思想一直处在不断变革之中。《国际课程百科全书》将教育评价的历史划分为三个时期:(1)古典的考试型时期;(2)心理测量占统治地位的时期;(3)强调多元化的后现代时期。[5][6]多元智能理论就是在第三个时期诞生的。
多元智能理论(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简称MI)是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Gardner)于1983年在Frames of Mind: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一书中首次提出的心理学理论,并在随后得到迅速发展。该理论主张:“智能是解决某一问题或创造某种产品的能力,而这一问题或这种产品在某一特定文化或特定环境中是被认为有价值的。”[7]就其基本结构来说,智能是多元的,每个人身上至少存在七项智能,即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智能的分类也不仅仅局限于这七项,随着研究的深入,会鉴别出更多的智能类型或者对原有智能分类加以修改,如加德纳于1996年就提出了第八种智能——认识自然的智能。[8][9]
可见,多元智能理论是在批判传统智能一元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传统的智力观把人的智力仅仅局限在语言和数理逻辑两个方面。而加德纳从全新的视角提出了一组既相互独立又彼此组合且以多元方式存在着的智力。与传统智力理论相比,多元智力论更强调智能的多元性特征、智能的文化性特征、智能的差异性特征、智能的实践性特征以及智能的开发性特征。[10]
现代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也揭示了人类智力发展的灵活性和可塑性。大脑功能定位的研究和认知心理学关于人信息加工能力的研究都表明,人的智力并非单一构成,而是由许多相当特殊、独立的智力群组成。这与加德纳的多元智能观不谋而合;对脑损伤患者的心理及智力发展的“替代性”和“关键期”的发现,更进一步呼应了加德纳强调的智能重组的作用。[11]
总之,多元智能理论重新诠释了智能的内涵、智能类型的区分及智能组合的特点。该理论尤其强调人们的智能组合存在千差万别、每个人具有不同的优势智能和对应的认知风格。多元智能理论独特的贡献在于:它以有关大脑研究、人类发展和进化研究、跨文化比较研究等实证资料为基础,创造了有关人类智能多样性和个性化的科学理论和认识基础,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泛影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12]比如,“DIC(Discovery in China)国际教育合作项目”产生于2000年的中国,是以研究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教育教学实践为宗旨的项目。[10]
同时,多元智能理论对学生智力测验中的传统理论也提出了挑战,并且为教育评价注入了新活力、提供了新理念,对中国当代教育评价体系的改革实践产生了一定影响。
三、多元智能理论对开放性实验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启示
教育评价在学校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定意义上是教育活动的导向。标准化纸笔考试经常被用作现代教育的评估手段,由于其相对公平和操作性较强而在学校教育评估中占有绝对优势。尤其在衡量学生接受一定阶段教育的“终结性”水平时,考试分数经常被看作是学生学习水平高低的直接指标。
但是,它并不适合评估开放性实验教学的质量,如果继续用传统考试来单单考查语言和数学-逻辑这两种智能,就会严重偏离开放性实验教学具有传统课堂教学和传统实验教学所没有的“开放性”这一特点。那么,如何建立开放性实验教学的质量评价系统?如何从多元智能理论中获得启示?
1.开放性实验教学的评价内容:关注智能类型。多元智能理论启示我们,学生的智能存在差异性。也就是每个学生在不同程度上拥有上述几种智力,这些智力之间的不同组合形成了他们的个性。那么,如何更好地评价学生的个性差异,如何将学生之间不同的智能和智能组合考查出来?这就要求我们的评价内容不能单一。
开放性实验教学的教学环境相对宽松,尤其表现为“每个个体都以不同的方式学习、表现不同的智能特点和智能组合”。[7]也就是学生的实验能力具有不同层次、不同维度和不同的表征方式,它们的多样组合,构成了学生学习结果的多维性。
这要求开放性实验教学的质量评估内容应涵盖多种学习结果,也就是关注多元的智能类型。美国学者David lazer也强调;“我们必须扩展测验的基础,使其涵盖所有的智能,以对真正的学习与理解有更贴切的看法。”[7]哈佛大学的Stefanakis博士在谈到多元智能理论对评估的影响时也指出:“我们需要彻底改变学习和评估的理念。教师不应该问:这个学生聪明吗?而應该问:这个学生哪方面聪明?”[7]可见,每个学生都是优秀的,智能水平无所谓高低,学生的差异只体现在智能类型或学习类型的差异题。这启示教育者应该创造适合每个学生的评价内容,对所有学生都应积极乐观,从传统的关注学生的“智商”转为关注学生的“智能类型”。也就是改革学校教育评估中的单一模式(语言和数学-逻辑智能的考查),倡导包括视觉-空间、肢体-动觉、音乐、人际、内省、语文、数学-逻辑等,全面评价各种智能类型。
实验教学可以分成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三个层次。传统实验教学主要以基础性实验为主,多为理论教学的验证性实验,学生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性。而开放性实验教学则以创新性实验教学为主,以原理和功能验证性实验为辅,重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启示我们,实验教学的评价中,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更为重要,这些创新能力,又是在巩固了基础理论知识的前提下,且融合了多学科的知识,并积极思考和发现问题。故评价内容应该多元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价:第一,考查学生的数理-逻辑智能。这个评价内容可转化为考查学生对专业概念和实验原理的掌握程度。具体考查内容包括:学生对实验原理的阐述,对实验设计脉络的思考;独立进行实验的操作能力,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第二,考查学生的语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和人际交往智能。这个评价内容可转化为考查学生的实验报告质量和交流与反思。在实验的过程中遇到问题能否及时与教师、同学进行交流,对自己的整个实验过程进行回顾和反思,提出改进方案和应用的合理性建议[13]。第三,考查学生的多项智能力的组合,即创新能力。具体考查开放性实验选题是否有具有一定的特色,是否紧扣学科前沿方向,参考资料的前沿性河学术性是否较强。
2.开放性实验教学的评价方式:多元化。美国学者David lazer提出,评估必须是多元的,也就是“为了让学生有机会展示他们全部的知识,需要我们要求他们在以特有语言呈现的智能测验中,用种种不同的方式把他们所知道的显示给我们看”。[14]具体表现为:
第一,评价主体多元化。在传统实验教学中,教师是主体,评价者和被评价对象之间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从属关系。评什么和如何评往往是指令化的规定,被评价者无法发挥积极主动性。而开放性实验教学则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实验内容、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在这种新型教学模式中,多元智能理论启示我们,教育评价应该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双向的,应该打破以教师为主的单一教学评价模式,转变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参与的教学评价模式。这样,教学评价不全是教师的单向评价。这样,学生也拥有了评价权,并非只是处于被动地位。
我们的教育目标之一是使学生成为自主的终身学习者,学生需要有机会管理自己的学习并评价自己的成就。显然,评价主体多元化有利于这一教育目标的实现。
第二,评价方式情境化。传统教育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多用标准化考试来评估学生。其弊端表现为:“用假想的成绩把学生排名,将他们比较,并根据学生在标准化评估测验上的分数来决定学校的素质。”[14]“测验应是提供家长和教师有关部门孩子学习进步的情形。然而实际上,它们却倾向把孩子及其思想、感受、行为和成就等等,化约成一堆百分等级、排名、等级和令人眼花缭乱的标签。”[14]可见,传统评估的单一分数只代表了某种脱离现实情景的不全面的信息。而开放性实验教学更需要与实验教学过程结合起来的评价,需要教与学的“形成性评价”。在开放性实验教学中,“智能的情境化”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强调智能的文化特性。因为多元智能理论强调:“智能是取决于个体所存在的文化背景中已被认识或尚未被认识的潜能或倾向”[7];“除非把评价置于现实生活和社会环境联系中,否则,我们怀疑它能否恰当地代表人类的智能表现。”[15]阿姆斯特朗等人也强调,要在教学情境中直接评价学习者的学习,以观察学生在学习情境中的真实表现。[16]
因此,开放性实验教学的评价更需要“真实性评价”(authentic assessment),也就是与实际的教育教学情境结合在一起的评价,就是加德纳强调的处于真实的实践活动和创造活动中的评价。这就需要我们为学生提供更恰当的评价情境。具体表现为:评价得分需要结合学生自己的实验活动,这样,评价自然成为了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在学习之外强加的,学习和评价融为一体。[13]
3.开放性实验教学的评价目标:发展性。传统的教学评价经常表现为缺乏动态性观点,甚至在一定范围内推行“一考定终身”。但多元智能理论主张,评价应该体现发展的眼光,就是“评估儿童在某一特定领域的知识,必须使用适合他或她在一定发展阶段的方法”。[7]这启示我们,在开放性实验教学中,只有适合学生特定发展阶段的评估才能使他们获益。比如,首先,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学生的发展,评价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发展才是评价的目标。其次,学生的智能水平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而动态的评价,有助于学生形成多元的认知风格。可见,评价应该能敏锐反映学生的发展阶段。
四、小结
开放性实验教学的实验“开放”程度较大,其教学质量的评价理应不同于传统的实验教学。而多元智能理论为这种教学评价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为开放性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宝贵借鉴意义。由此,开放性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评价观增添了多元性、情境性、动态性和差异性等特点,其评估内容、评估方式和评价目标这些方面均多元智能理论获得了启示。
未来的发展中,开放性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需要更深入地执行智能本位的质性评估、自然和真实性评估、测重学生的发展和动态性的评估[17]等。同时,也要兼顾评估的科学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和可操作性原则。总之,实行开放性实验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开放性实验教学评价标准应该抓住这个中心和本质。并在未来实践中,继续深入挖掘多元智能理论对教育评价的启发意义。
参考文献:
[1]丁雪梅,张晓君,王鹏,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6):207-212.
[2]吴兴应,张新桥,李云,周卫平.基于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开放性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J].实验室科学,2012,15(2):161-163.
[3]顾明远.学习和解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J].高等教育研究,2010,31(7):1-6.
[4]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838/201008/93704.html.
[5]Alkin M C,Lewy A.Introduction:Three Decades of Curriculum Evaluation [A].Lewy A.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Curriculum [M].New York:Pergamon Press,1991.399-400.
[6]沈小碚.教育教学评价研究的发展与问题[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7(4):98-103.
[7]Howard Gardner.Frames of Mind: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M].New York:Basis books,1983.
[8][美]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M].沈致隆,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9]陈杰琦,[美]玛拉.克瑞克维斯基,[美]朱莉.维恩斯(编).多元智能的理论与实践:让每个儿童在自己强项的基础上发展[M].方均君,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10]夏瑞雪.浅析“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教育评价的新理念[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9(3):89-92.
[11]曾晓洁.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新视野[J].比较教育研究,2001,(12):25-29.
[12]郅庭瑾.多元智能理论与个性化教育:诠释、悖离与超越[J].上海教育研究:理论经纬,2013,(4):5-9.
[13]栾照辉,王飞,陆世杰.多元智能评价观对物理实验教学评价的启示[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5,1125(1):58-59.
[14]David Lazear.落实多元智慧教学评量[M].郭俊贤,陈淑惠,译.台北:远流出版社,2000.
[15]Campbell,L.,Campbell,B.,& Dickinson,D..Teaching and Learning through Multiple Intelligences[M].Boston:Allyn & Bacon,1996.
[16] Armstrong,T..Multiple Intelligences in the Classroom[M].Aleandria,Virginia,1994.
[17]曾曉洁.多元智能理论的评估理念及原则[J].比较教育研究,2003,157(6):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