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

2018-09-25郭自忠

赢未来 2018年8期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课堂

郭自忠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指,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指导主体,以小组的形式让学生合作探讨交流是对课堂教学形式的创新最终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方式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方式的锻炼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是符合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目标的有益尝试。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

新课改倡导要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以初中数学这样一门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为己任的学科,更多鼓励学生自主进行学习,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就能很好地做到这一点。

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中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

1.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产生

数学教学中,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并不是有外界直接刺激来获得,很多情况都是在外界刺激与人的内部沟通而产生,同时在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对于学生理解不全面,对合作学习的任务没有很好的落实,这样也就不能达到想要的教学效果。只有很好地认识小组合作学习,才可以充分地改善传授式教学和接受式教学的方式,加强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动因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能够充分掌握教学内容。例如,我们在学生垂直线的时候,我们同样可以借助生活中垂直的事物,帮助学生理解,让学生形成垂直的概念,在对垂直模型进行具体化的展示,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

2.合作学习融于初中数学课堂

对于初中数学教学中,由于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学生很多时候感觉学习的无聊,学习起来比较枯燥,也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地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开展一些活动,为数学教学营造一个平等和谐愉快的教学环境。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即以学生为本,发揮学生的学习潜能,学生是课堂学习中的主人,保证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对一元一次方程的类比过程,得到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二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等;在这些概念的对比之下,不仅能够很好地掌握概念,又可以减少概念的混淆,通过学生进行有效的讨论,得到结论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这些概念。

3.提高课堂教学的平衡性

对于实践性较强的内容,要强调学生动手操作,而且要引导学生在相互合作下进行,使学生互相帮助、促进、检查。教师要投入到小组中,以一名探索者的身份出现,提高学生积极性,教师也可以在练习的过程中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同时要以学生为中心,设计符合学生学习的实验和操作情景,有利于学生的合作学习。例如,我们在学习对称轴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动手操作方法,让学生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运用一些小实验让学生自己感悟对称轴的概念,我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个小纸片,让学生对折,再对折之后在上面画一个三角形的图案再打开,让学生亲身体验归纳出对称点。这样也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的环境中学习知识,同时也让学生感受了学习的乐趣。

4.有利于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很多教师不肯放下所谓的师道尊严,认为只有自己处处表现强大,才能在孩子心目中树立权威,这不仅是理念误区,也是一种心理障碍。教育是为了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长,培养创新思维,而非展示教育者的才华。初中数学课中,教师同学生之间的交流应该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教师不是权威,而是帮助学生学习促进者。我们在实际教育的时候,促使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学习中不断地自主去探索、去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效果,使学习达到最佳效果。

二、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

1.营造良好的小组合作氛围

初中数学课堂比较枯燥无味,教师可以通过营造良好的小组合作氛围,调节课堂气氛,实现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最终目的。但是要想很好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首先,数学教师需要具备新型的教学观念,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对于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探索能力,启发学生思维等效果要给予重视。其次,在课堂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教学时,对于分组,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兴趣、知识掌握情况等因素进行小组的划分。一般以四人为一组,但同时要确保组员之间的内在差距不大,让小组之间既存在一定的竞争性,又能很好地进行合作学习。小组队长可以采取轮换制,根据学习的需要和相应的课堂教学情景进行调整,让每个学生都有能够展示自己和锻炼自己的机会。最后,在学习完知识之余,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践,巩固并且检验知识的掌握程度。例如,学习完“直角三角形”这一知识点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测量教学楼,小组成员可以根据需要分工合作。完成了从课堂理论知识到实践教学的转变,让学生能立即学以致用,在整体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设计教学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进行习题练习时,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学习,从学生的教学设计练习题。比如,原本有习题:已知:△ABC中,H为垂心,O为外心,且OM⊥BC于M,求证:AH=2OM。那么,教师还可以从学生的角度再增加一个小问题:若∠BAC=60°,求证:AH=AO.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在原本题干不变的情况下,继续探讨新的问题,得出自己结论。让学生亲历猜想、验证、最后得出结果的过程,充分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坚持做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教师要成为使学生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与好朋友,用真情实感为学生创设有益的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制定一个目标,让学生体会到参与学习的快乐,并且知道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明白白学习活动是自己应该主动积极参与的。数学教师还要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平等、协作的小组合作关系,让小组的每个成员都明白小组的学习任务就是自己的使命,确保小组合作学习落到实处。

初中数学课堂中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数学效果。教学实践证明,小组合作学习具有理想的学习效果,学习有效性高,值得在实践教学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见乐.初中数学教师实施合作学习教学方式状况的调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2.

[2]黄文雅.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

猜你喜欢

数学课堂教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