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余古筝学生在学习中应该注意的几点要求
2018-09-25李惠
李惠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古筝这门乐器在今天已经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而且古筝容易上手,入门比较简单,短短的时间就能弹出几首优美的小曲子。
关键词:古筝;身体姿态;力度;控制
去年六月份业余古筝班的学生们在文广局举行“广场文化月活动中”进行了展示。总体表现都不错,经过几年的学习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但是还存在一些共性问题,通过观察把发现的问题说出来和大家共同探讨。
一、坐姿
近几年,少年儿童学习古筝的年龄越来越早,早点练习童子功是有一定的好处,但是一定要规范弹奏。
幼儿中4-7岁左右的孩子个头比较小,手指力度也比较轻,老师在授课时不用特别强调力度的控制,应重在姿态、手型的正确方面下功夫。
1;身体不要离筝侧板太近,否则演奏高音区时身体会向后倾斜。
2;在弹奏双手对位曲目时双手应与肩同宽,双手距离不要太近。
3;弹奏低音區时手臂不要伸得太直,这样都会造成手臂的紧张僵硬。
4;影响身体姿态的美观。
二、力度。
9 -13岁左右的学员在力度的控制上要比小学员有优势,要正确指导学生的发力点,尤其在演奏像《喜奔那达慕》、《战台风》等难度系数比较高抓弦比较多的曲目中,大指为小关节发力带动假甲尖部拨弦,食指、中指均为中关节发力带动假甲尖部向掌心方向发力,要用爆发力快速拨弦,这样弹奏出的音色才有跳跃感。
三、练习。
由于学生的课业任务繁重,学生们在家练琴的时间也少,这就对老师在教学的进度上提出了新的要求。
1;每堂课讲解的内容不要过多,用一周的时间让学生能够练习熟练,如果在练习时间上有保证,当然是多多益善。
2如果不能保证大段的练琴时间,那么就要掌握先分后合、先慢后快、先左后右的练习原则来提高练琴效率。俗话说,三分教七分练。就是说明练习的重要性。
四、表现力。
1;比赛中有不少学员弹奏比较熟练,但是缺乏形体的表现力,就会在整体呈现上失色不少。
2;老师在教学中要强化学生对“具象化”的理解,也就是具体形象化。
要用简单通俗的语言让学生对每首作品都形成一个画面感,比如:《春苗》这首中级练习曲,老师就可以为学生形象的描绘出一幅春意盎然的图画,让他更直观的感受作品。《喜奔那达慕》这首作品在教学中老师就要把一位蒙古族少女骑着骏马飞奔那达慕盛会的情景描绘出来,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骑在马上的少女飞奔在千里草原上。
3;教师在教学中甚至还可以用图片、视频等更加直观的表达方式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感受作品。
比赛中既有初学的4、5岁的小学生,也有13、4岁的“老”学生,他们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家长的支持坚持在学习。但在学习中一定不要只注重新曲目的学习,而忽略了坐姿,音乐表现力等方面的内容。虽然有些孩子琴龄较长,但是曲目的综合表现力较差。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不要忽略坐姿,表现力等问题,相信经过老师,家长,孩子的共同努力,在今后的艺术道路上你们会进步更大,走的更远,取得更大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孙丽娟.对如何提高古筝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J].青春岁月,2016,03:158.
[2]史桂丽.浅谈古筝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与对策[J].戏剧之家,2015,23:208.
[3]喻娇.对综合类艺术院校古筝教学现状的思考与建议[J].音乐时空,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