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手教师如何向名师学习
2018-09-25金志杰
金志杰
摘要:新手教师要迅速掌握教育知识,具备相应的教师素质和能力,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和理念,向名师学习是一个绝佳的途径。要向名师学习,新手教师应该不仅能仰望名师之“名”,还要平视名师之“课”,更要俯察名师之“失”。
关键词:新手教师 名师 态度
据最新统计显示,我国中小学教师总数已逾一千五百万,每年有几十万人进入到教师的队伍,成为新手教师。向名师学习是新手教师成长的绝佳途径。然而事实上,不少新教师在盲目的跟风中迷失了自我,机械的“克隆”盛行,粗糙的“拷贝”成风。那么如何才能科学地、有效地向名师学习?我认为作为新手教师向名师学习至少要有以下三种态度:
一、 仰望名师之“名”
名师作为在教育领域公认的有重大贡献和影响的学者、教师,在他们的身上自然笼罩着各种光芒,使新手教师一接触无不顶礼膜拜。但仰望名师之“名”已不仅仅是关注他们的课,而应更多的关注他们课堂背后的“理念、精神、修养、人格和境界”。
学习名师用真诚的爱滋润课堂。只有对教育的真诚的热爱,才会有课堂上的真情涌动,才会有课堂下的任劳任怨,才会有名师成功后的风光无限。
学习名师豐厚的文化底蕴。名师不可能与生俱来,更多的是靠后天的积累,仰望名师,新手教师要善于读书学习,不断从书中汲取丰厚的营养,做一个有着丰富文化底蕴的语文教师。
学习名师构建“以学生为本”的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如果教师能够把学生当做朋友一样对待,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尊严,多给学生一份关爱,那么师生关系肯定会多一份融洽与和谐。
新手教师学习名师可以说有许多的角度,新手教师如若心中充满对教育、对语文、对学生的真诚的爱,在职业成长中专注于丰厚文化底蕴的积累,在教学中着意于民主课堂的营造,把“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贯穿于教学的始终,相信一定会有所建树的。
二、 平视名师之课
佛家有云:“山是山,水是水;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山还是山,水还是水。”这是认识问题的三重境界。学习名师亦如此,我们不能为名师所局限,仅仅停留在模仿和移植上,我们还应该懂得在借鉴的基础上融合,在模仿的背景下创新。新手教师应该学会平视名师,要更多的把自己对教材,对教学的思索融入到对名师的解读学习中去。
平视名师,在学习的基础上融合创新。纵观名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理念都不尽相同,于是在语文界就有了诸如“绿色语文”、“诗意语文”、“民主语文”、“本色语文”等提法。这是因为名师教学艺术的独特性。而新手教师不能只顾将名师的这些理念奉为圭,还要加以运用,进行融合创新。
平视名师,上平常实在的课。名师之“名”其实最早大都因“课”而起的,所以新手教师学习名师应该多研究名师的课例和教学实录,向名师学习,踏实的上好每一节课,逐步提高教师素养。
平视名师,像名师一样成长。名师虽说在教育教学领域有着重大的贡献和影响,但从人格上来讲,他们和普通教师没什么特别之处,名师和新手教师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即是平等的,就更应该互帮互助。新手教师平视名师时,才会和名师站在平等的位置上去关注新课改,探讨新课改的热点和难点,共同推进新课程的改革。
三、 俯察名师之“失”
一次跟随教研员到某地听课,因为是全国性的大赛所以充满期待,然而听过几节以后心里的期待感全无取而代之则是失望。于是和教研员说此行收获不大,而教研员却说“你应该收获很大的,别人的不足和缺点不正给了我们警醒吗?” 俯察名师之“失”,能汲取经验教训使自己的成长之路更加的顺利。
俯察名师,语文教学应多关注文本。语文教学不能脱离它的一般规律,语文课堂中新颖别致的设计为了什么?如果不能为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服务,不能为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服务,那么再精巧也只是花架子。尤其是在当今新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一些教师为了一课成名,而不惜“众生休”,以个人的所得、风采和亮点来夺人眼球,赢得了所谓“诗人”、“表演家”、“魔术师”的称号,但或许这三者都不及“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来得实在。
俯察名师,语文应更多关注学生。我们经常说“以学生为本”但在具体的教学中又有多少教师的课体现了或者关注了这样的思想呢?江苏省青年名师邬建芳老师教学《再别康桥》时,被李镇西等很多专家评说为“具有诗人的气质”,但也有网友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网友“走着读着”在博客里撰文指出整堂课学生的发言精彩之极,以至于不需要邬老师哪怕一点的引导。试问,这样的课堂要教师何用?对于‘太完美的课堂,我们有必要对其多加审视。作为新手教师要有能俯察的眼光,洞晓其中的利害。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踏踏实实的上好每一节课。只有这样新手教师才不会在向名师学习的路上迷失自己,才不会产生职业的倦怠,消极的面对学生、面对语文、面对教育。
语文教学这条路很宽阔,他需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但作为新手教师绝不能只知道昂首仰望,”俯察名师之“失”,让新手教师汲取名师的宝贵经验来使自己的成长之路更加的顺利。新手教师不能把名师看作是教学规律的全部,名师是一种教学的独特的理念,一种教学的流派,它带给我们的就是启发和参考。
新手教师学习名师的目的并不是一定要成为名师,就如黄厚江老师所说的那样“人人都追求做语文教育家是不现实的。二十多年的语文教学经历,使我深感做一个普通而优秀的、实实在在的语文教师的重要和艰难,并不亚于做一个教育家。我们固然因缺少名师而渴望语文教育大家的诞生,但我们更缺少的是热爱语文教育、献身语文事业的真实而优秀语文教师。”新手教师通过向名师的学习,“采各家之所长,避各家之所短”再加上在教学舞台上的锤炼和打磨,在不断的学习中推动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即使成不了名师,也一定会成为“热爱语文教育、献身语文事业的真实而优秀语文教师”,一定会在教坛的星空中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注释:
[1](意)亚米契斯(Amicis,E.D.)著,夏丐尊译.爱的教育[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P.2
[2]王崧舟.名师讲语文[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 P.214.
[3]魏书生:课堂的改革家[J].上海教育,2009,(2).P.14.
[4]黄厚江.名师讲语文[M]. 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 P.209.